海光信息(688041)

搜索文档
海光放大招!
是说芯语· 2025-09-13 08:10
公司战略动向 - 海光信息在9月低调召开闭门会议 宣布面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 覆盖GPU、DPU、OEM、IO、OS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 [2] - 此次开放是继智博会开放CPU内核能力后的进一步动作 公司生态策略趋于全栈协同 旨在消除国产CPU与AI芯片间壁垒并扩大产业合作范围 [2] - 公司通过开放互联总线推动形成集群式算力协同体系 加速国产计算系统性优化 [4] 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 - 海光C86架构已实现多代产品自研和商用 在安全技术上大幅领先 具备技术自主迭代和产品安全可控能力 [7] - CPU在密码技术、可信计算、机密计算及漏洞防御方面表现突出 对Intel等国际芯片漏洞可实现原生免疫或修复 [7] - 海光C86架构完全兼容Wintel主流生态 可快速适配数百万款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8] 产业生态建设 - 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完整X86交叉授权 通过十年发展构建起广泛兼容的自主生态体系 [8] - 已凝聚超过6000家产业上下游伙伴 覆盖芯片设计与制造、部件、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及应用服务全栈环节 [8] - 生态伙伴通过开放创新链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方案优化和应用创新 加速国产化方案迭代 [8] 行业影响与政策背景 - AI大模型驱动智能算力增长 但国产算力存在技术路线多头并进和生态离散化问题 [4] - 公司开放CPU内核和互联总线有利于高效调度智算资源并降低算力应用成本 [4] - 行动符合《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要求 推动跨平台计算框架生态建设 [4][5]
从内核到总线,海光放大招了!
国芯网· 2025-09-13 07:04
海光信息CPU互联总线开放战略 - 公司于9月13日低调召开闭门会议 宣布面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 参会人员包括产业界和学术界代表[1] - 此次开放范围覆盖GPU、DPU、OEM、IO、OS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 旨在实现全栈协同[1] - 继9月初开放CPU内核能力后 公司进一步扩大开放策略 体现生态建设系统性布局[1] 对智算产业的整体影响 - AI大模型规模化需求驱动智能算力增长 但国产算力存在技术路线多头并进和生态离散化问题[3] - 开放CPU内核能力与互联总线将拆除AI芯片壁垒 提升算力调度效率并降低应用成本[4] - 通过开放式互联总线促进产业链协同 加速集群式算力协同体系形成[4] - 政策层面支持跨平台计算框架建设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提升产业生态主导地位[4] 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 - 海光C86架构已实现多代产品自研和商用 安全技术水平大幅领先 具备技术自主迭代与产品安全可控能力[6] - CPU在密码技术、可信计算、机密计算及漏洞防御方面表现突出 对Intel等国际芯片漏洞可实现原生免疫或修复[6] - 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完整X86交叉授权 C86架构完全兼容Wintel主流生态 可适配数百万款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7] - 通过光合组织等生态建设 已凝聚超过6000家产业上下游伙伴 覆盖芯片设计至应用服务全创新链[8] 生态建设成果与行业地位 - 生态伙伴涵盖国产计算产业全栈环节 形成开放创新链 共同推进技术攻关与市场开拓[8] -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佼佼者 公司主动承担产业协同牵头人角色 获得政府与产业界支持[5] - 开放式生态策略增强产业链吸引力 CPU+AI芯片及CPU+X体系将打通国产智算生态[8]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生效 优化权重分配提升指数均衡性
环球网· 2025-09-13 02:12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 - 奇安信被调出科创50指数 生益电子被调入指数样本 [1] - 指数样本调整提升基金换手率 对调仓时机提出更高要求 [3] - 寒武纪权重从15%下调至不超过10% 因三季度股价大幅上涨导致权重超限 [3] 指数权重结构调整 - 单一样本最高权重限制为10% 前五大样本合计权重不超过40% [3] - 寒武纪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澜起科技 中微公司前五大样本合计权重降至不超过40% [3] - 调整有效避免指数权重过度集中于少数行业及公司 [3]
电子行业融资爆棚,借钱炒起来结局要小心两点!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44
电子行业融资动态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达52.59亿元 位居各行业首位[1] - 海光信息及中际旭创等个股获超5亿元净买入[1] 市场行情特征 - 2025年二季度行情呈现"慢牛快调"特征 90天上涨700点[3] - 与2024年"9.24"行情(10天涨1000点)形成鲜明对比[3] - 盘中剧烈波动导致多数投资者提前下车[3] 地缘事件影响 - 6月18日伊以冲突导致全球股市下跌 上证指数跳空低开[5] - 冲突缓和后24小时内市场反弹 6月23日现三连阳突破3400点[5] - 该事件被解读为主力资金借题发挥的震仓行为[5] 机构交易行为分析 - 机构通过"洗盘"手法制造剧烈调整 某股票四个月近翻倍但经历三次调整[6] - 第二次调整跌幅达30% 引发恐慌性抛售[6] - "机构库存"数据活跃度反映机构资金参与程度[7] - 蓝色K线配合机构库存消失为风险信号[10] 融资买入风险提示 - 融资买入动向往往滞后于机构资金[10] - 大额融资买入可能成为机构出货掩护[10] - 海光信息11.99亿元净买入需结合机构库存数据综合分析[10] 量化分析框架 - 需关注交易行为背后真实意图而非表面数据[11][15] - 建议建立量化分析框架并保持理性判断[15] - "全景K线"系统整合机构库存等五个数据维度[7]
A股,重要指数调整!正式生效
环球网· 2025-09-12 14:03
指数样本调整 - 科创50指数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样本调整 更换1只样本 奇安信调出 生益电子调入[1] - 指数调整对基金换手率有一定提升 对调仓时间选择提出更高要求[3] 权重调整规则 - 指数单一样本最高权重限制为10% 前五大样本合计权重不超过40%[4] - 寒武纪因股价大涨权重攀升至15%左右 本次调整后权重下调至不超过10%[4] - 前五大样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合计权重从超限降至不超过40%[4] 成分股行业分布 - 前五大成分股均属于信息技术行业 其中寒武纪权重14.47% 海光信息权重10.26% 中芯国际权重9.82% 澜起科技权重6.72% 中微公司权重4.63%[4] - 半导体行业在指数中占据主导地位 前五大成分股中有4家属于半导体细分领域[4] 指数优化效果 - 通过权重限制调整 避免了指数权重过度集中于少数行业及公司的局面[4] - 调整后信息技术行业仍保持核心地位 但权重分布更加均衡[4]
电子行业今日涨1.16%,主力资金净流出75.1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1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2日下跌0.12% [1] - 申万行业中有9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两位为有色金属(+1.96%)和房地产(+1.51%) [1] - 电子行业当日上涨1.16% [1][2] - 通信行业(-2.13%)和综合行业(-1.95%)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36.40亿元 [1] - 6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21.68亿元居首 [1] - 建筑装饰行业净流入7.21亿元 日涨幅0.96% [1] - 25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1.38亿元规模最大 [1] - 电子行业净流出75.17亿元 通信/计算机/银行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467只个股中239只上涨 4只涨停 224只下跌 [2] - 184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21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兆易创新净流入12.66亿元居首 芯原股份(3.40亿元)和德明利(3.37亿元)紧随其后 [2] - 资金净流入榜显示华勤技术净流入2.92亿元 北京君正净流入2.45亿元 [2] - 29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 立讯精密净流出25.92亿元最多 [2][4] - 工业富联净流出14.05亿元 海光信息净流出9.83亿元 [2][4] - 中芯国际净流出8.85亿元 领益智造净流出5.07亿元 [4]
海光信息(688041):股权激励目标积极,国产算力增长信心强劲
中泰证券· 2025-09-12 12: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股权激励目标聚焦主业增长信心强劲 以2024年营业收入9162亿元为基数 2025-2027年目标值营收增长率不低于55%/125%/200% 对应营收14201/20615/27486亿元 触发值增长率分别为55%/90%/140% 对应营收13743/17408/21989亿元 [5][6] - x86授权具备稀缺性 掌握核心技术并具备自我迭代能力 产品性能卓越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 [6] - 下游需求持续增加 CPU+DCU双轮驱动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3530/18802/24443百万元 增长率48%/39%/30% [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20/4258/5841百万元 增长率51%/46%/37% [2][6][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26/183/251元 [2][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648%/648%/657% 净利率304%/319%/336% [8]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11%/13%/15% [2][8] 股权激励计划 - 授予不超过206843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股本总额2324338091万股的089% [5] - 首次授予部分占授予权益总额8000% 预留部分占2000% [5]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超过879人 约占全部职工2803人的3136% [6] - 授予价格不低于9025元/股 [6] - 2025-2028年预计摊销总费用1435亿元 其中2025-2028年费用分别为232/786/308/110亿元 [6] 业务优势 - 属于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 [6] - 围绕通用计算市场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6] - 产品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 [6]
CPO概念强势爆发,大金融表现活跃,贵金属陷入调整
格隆汇· 2025-09-12 10:5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午盘上涨1.12% 深成指上涨2.63% 创业板指上涨4.31% [1] - 两市超3300只个股上涨 合计成交额达1.48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CPO概念板块大涨7.1% 超1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包括海光信息、中际旭创、新易盛 [3] - 算力硬件股集体大涨 工业富联实现2连板 [3] - 芯片股爆发 赛微微电20cm涨停 [3] - 大金融板块活跃 国海证券涨停 [3] - 贵金属概念股重挫2.48% 西部黄金大跌6.48% 招金黄金、恒邦股份跌幅均超3% [3] - 珠宝首饰、采掘行业、油气、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3] 重要市场动态 - 国内多家品牌金饰价格接近1080元/克 [3] - 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服务 [3] - 国家卫健委宣布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
胜宏科技获融资资金净流入超65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 证券 - 南方财经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3:4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1.65%收于3875.31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3.36%收于12979.89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5.15%收于3053.75点 [1] 融资融券数据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3326.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61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1879.66亿元较前日增加32.94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1446.93亿元较前日增加114.67亿元 [1] 个股融资买入情况 - 胜宏科技融资买入65.21亿元位列第一 [2] - 中际旭创融资买入48.24亿元位列第二 [2] - 新易盛融资买入46.75亿元位列第三 [2] - 寒武纪融资买入42.06亿元位列第四 [2] - 东方财富融资买入34.0亿元位列第五 [2] 龙虎榜交易数据 - 立讯精密获营业部净买入68725.39万元居首 [4] - 沃尔核材获营业部净买入63579.06万元位列第二 [4] - 香农芯创获营业部净买入40183.27万元位列第三 [4] - 上海电力获营业部净买入32135.71万元位列第四 [4] - 东山精密获营业部净买入29324.87万元位列第五 [4] 新基金发行 - 易方达国证价值100ETF联接发起式A(025497.OF) [2] - 东海启恒混合发起式A(025355.OF) [2] - 东海启恒混合发起式C(025356.OF) [2] - 易方达国证价值100ETF联接发起式C(025498.OF) [2]
机构: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Q2业绩表现亮眼,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涨超1.4%,美股芯片公司美光科技连涨7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2:29
市场表现 - 9月12日早盘科技板块维持强势 存储芯片概念走强[1] -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涨1.44% 成交额超3400万元[1] - 芯片ETF天弘(159310)涨2.47% 成分股江波龙 兆易创新 盛科通信-U涨幅居前[1] - 成分股沃尔徳 芯原股份 东芯科技 炬光科技涨超10%[1] 指数与ETF - 科创综指ETF紧密跟踪科创综指 科创板市值覆盖度约97% 成分股覆盖小市值硬科技企业[1] - 科创综指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U 海光信息 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1] - 芯片ETF天弘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 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 北方华创 海光信息 寒武纪-U等龙头股[1] 公司动态 - 紫光国微作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 已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2] - 紫光国微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做相应备货[2] - 美股美光科技涨超7% 已连涨7日 花旗预期其将发布远超预期的指引[2] 行业数据 - 半导体行业(中信)25Q2营业收入1884.29亿元 同比增长13.87%[2] - 半导体行业25Q2归母净利润147.63亿元 同比增长23.99%[2] - 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 环比增长59.1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97% 环比增长92.03%[2] - 海光信息25Q2营收同比增长41.15% 环比增长27.66%[2] - 芯原股份25Q2营收环比增长49.90%[2] 供需分析 - 供给端减产效应显现 原厂将产能锚定更具利润空间的先进产品 存储大厂合约开启涨价[3] - 25Q3 DRAM与NAND合约价环比均不同程度涨价 DRAM涨幅更甚[3] - 需求端云计算大厂capex投入启动 AI相关需求预期被大幅调高 企业级存储需求增多[3] - 消费电子终端为旺季备货 补库需求加强[3] - 存储器进入明显趋势向上阶段 持续看好企业级存储需求及利基型DRAM国产化替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