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688041)

搜索文档
单日获资金净流入4.56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4日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50
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5日10:44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0.64% [1] - 科创芯片ETF近1周累计上涨9.88% [1] - 科创芯片ETF近2年净值上涨124.8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2331 位列前0.34% [4] 成分股表现 - 晶合集成上涨13.37% 华虹公司上涨5.67% 中科飞测上涨5.16% 海光信息上涨3.62% 思特威上涨2.47% [1]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 包括寒武纪(9.59%) 海光信息(10.15%) 中芯国际(10.22%)等 [4] ETF交易数据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5.76% 成交21.72亿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54.39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1周规模增长38.29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1周份额增长4.32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最新资金净流入4.56亿元 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17.58亿元 [4] 收益特征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5.0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4] - 最长连涨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53% [4] 行业动态 - 阿里巴巴计划追加投资AI算力基础设施 原定三年投入3800亿元 [5] - 头部科技企业增加AI算力投入 带动服务器 芯片 光模块等上游产业链需求 [5] - AI竞赛转向算力硬实力较量 大模型技术迭代对底层算力依赖度持续攀升 [5]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12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取代传统出口"新三样"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25%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新"新三样"符合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特征 能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化困境 [1] 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手机、新能源车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达785% [2]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获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且零部件国产化持续突破 [3] - 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 [3] 人工智能行业 - 千亿市值公司包括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专注AI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 [2]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因大模型需求爆发业绩增长 [2] - 行业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具备竞争力 [3] - 底层芯片和框架生态仍是发展短板 [3] 创新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获全球市场认可 商业模式从烧钱转向赚钱 [2] - 行业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 [3] -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主要挑战 [3] 产业竞争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场景红利 [3] - 具备强大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3]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3] - 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可能制约产业升级 [3] 发展方向 - 需构建数据开放生态和优化审评审批流程 [3] - 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 [3] - 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和长期资本投入底层研发 [3] -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为创新提供试错空间 [3]
上纬新材“20CM”涨停,机器人ETF(159770)获实时净申购1200万份,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涨近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12
市场表现 - A股科技股走强 科创综指上涨近1% 科创综指ETF天弘上涨0.90% 成交额超2800万元 [1] - 机器人概念活跃 机器人ETF上涨0.44% 成交额超2亿元 换手率超2.5% [1] - 机器人ETF获净申购1200万份 [2] 指数及产品特征 - 科创综指ETF覆盖科创板97%市值 聚焦小市值硬科技企业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龙头 [2] - 机器人ETF追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硬件软件核心领域:核心零部件、算法控制模块、电机电池模块 [2] - 机器人ETF配备两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 C类014881) [2] 行业催化事件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 集成软件栈为企业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 缩短具身智能及辅助驾驶开发周期 [3] - 高通公司认为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等同或超过智能手机 [3] - 特斯拉提出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目标 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约10亿美元 [3] 机构观点 - 人形机器人指数收益变化主要受特斯拉机器人进展影响 包括性能迭代、硬件定型和量产指引 [4] - Gen3硬件定型及规模化量产在即 板块β持续向好 将带来历史性机遇 [4] - 产业链确定性和硬件变化新方向是核心 需关注国产链应用落地进展 [4]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新三样" 接过经济增长的接力棒 [1] - 新"新三样"的崛起源于国际科技竞争需求及国内经济增长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驱动 [1] - 资本已通过股价表现和政策扶持对硬科技赛道投下信任票 硬科技是未来十年最大确定性 [4] 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 手机 新能源车后下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超785%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受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市场全球最大且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但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仍需进口 [2] 人工智能领域 - 千亿市值公司涌现 "纪联海"(寒武纪 工业富联 海光信息)专注AI算力芯片与基础设施 上半年订单饱和业绩爆发 [2] - "易中天"(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光模块企业因大模型需求带动业绩股价双爆发 [2] - 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领先 但底层芯片与框架生态仍是短板 [3] 创新药领域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 翰森制药 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企从"烧钱"转向"赚钱"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显示国际研发认可 [2] - 整体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挑战 [3] 产业整体态势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1/4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三大赛道具备技术密集 高附加值特性 可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困境 [1] - 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场景红利 强大工程化能力及优化政策环境 但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3]
半导体板块利好频出,机构看好板块业绩高增+国产创新+AI需求共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2:53
半导体板块近期表现 - 国庆节前本土半导体产业利好频出 催化半导体板块近期上涨行情 相关ETF大幅吸金 [1] -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9月24日获2.9亿元资金净流入 近5日累计净流入6.1亿元 [1] - 该ETF当日盘中一度触及涨停 尾盘收涨8.67% 基金规模及价格双创上市以来新高 [1] - 截至9月24日 半导体设备ETF标的指数年内累计上涨64.36% 居A股主流半导体主题指数前列 [1] 半导体指数表现对比 - 中证半导指数(931865)179日内涨跌幅64.36% 位居同期半导体主题指数首位 [2] - 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H30184)同期上涨52.95% 国证芯片指数(980017)上涨50.93% [2] - 芯片产业指数(H30007)上涨52.02% 中华半导体指数(990001)上涨52.66% 半导体材料指数(931743)上涨53.01% [2]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33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3] -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113.6亿美元 环比增长11% 以34.4%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 [3] -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三分之一 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3]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短期驱动因素包括板块轮动下的补涨需求及上游硅片涨价潮爆发 [2] - 中长期驱动因素包括业绩高增 国产创新与AI需求共振 [2] - 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态势凸显中国大陆在设备领域快速崛起 [3] - 半导体部分高端环节国产化率仍较低 成长空间广阔 [3] AI技术发展带动需求 -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三年路线图(2026-2028年推出四款新品)并自研HBM技术 [6] - 阿里巴巴计划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加大投入 [6] - AI服务器 高性能计算及先进封装需求增长带动刻蚀 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需求 [6] - 半导体封装用底部填充材料 高速高精度全自动贴片机等材料与设备需求显著增加 [6] 半导体设备ETF特征 - 跟踪中证半导指数 前五大权重股占比近59% 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8% [7] - 涵盖半导体设备材料龙头中微公司(15.49%) 北方华创(13.01%) 寒武纪(11.00%)等 [8] - 覆盖三大设计龙头寒武纪 中芯国际(9.97%) 海光信息(9.24%) [7][8] - 指数更侧重上中游设备 材料 设计等 合计占比约90% [8] 指数弹性表现 - 中证半导指数在2018-2021年上行周期最大涨幅达495% 2023-2025年周期最大涨幅172% [10][11] - "924"以来行情中最大涨幅143% 均居同期半导体主题指数第一 [10][11] - 显示设备材料含量较高的半导体设备ETF在板块上行周期具备较好弹性 [10]
73股获杠杆资金净买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2:10
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9月24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41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82亿元 [1] - 沪市融资余额12235.48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9.74亿元 [1] - 深市融资余额11828.24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1.47亿元 [1] - 北交所融资余额77.5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942.75万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547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 [1] - 7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1] - 立讯精密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14.61亿元 [1][2] - 中芯国际融资净买入12.50亿元 [1][2] - 海光信息融资净买入9.14亿元 [1][2] - 宁德时代融资净买入6.70亿元 [2] - 新易盛融资净买入6.47亿元 [2] - 张江高科融资净买入6.14亿元 [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达36只 [1]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达9只 [1] - 计算机行业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达6只 [1] - 主板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44只 [1] - 创业板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7只 [1] - 科创板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2只 [1]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 融资客净买入个股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4.57% [2] - 中科蓝讯融资余额占比最高达9.33% [2] - 兴森科技融资余额占比8.34% [2] - 飞凯材料融资余额占比8.10% [2] - 容大感光融资余额占比7.75% [2] 重点个股融资数据 - 中芯国际最新融资余额160.16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93% [2] - 宁德时代最新融资余额148.01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92% [2] - 新易盛最新融资余额151.13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4.81% [2] - 阳光电源最新融资余额114.89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4.69% [2] - 和而泰最新融资余额28.34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28% [2] - 中科曙光最新融资余额106.57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20% [3] - 赣锋锂业最新融资余额41.29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22% [3] - 浪潮信息最新融资余额51.45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06% [4]
30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2:01
科创板融资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9月24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2518.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5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2509.9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4.94亿元为连续3个交易日增加 [1] - 科创板融资余额超亿元的个股有474只融资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38只融资余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86只融资余额低于5000万元的有23只 [1] - 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的个股共有303只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共有111只融资净买入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44只融资净买入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106只融资净买入不足百万元的有42只 [1] 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 - 中芯国际最新融资余额160.16亿元环比增加12.50亿元增幅8.46%当日股价上涨5.03% [2] - 海光信息融资余额85.79亿元环比增加9.14亿元增幅11.93%当日股价下跌2.05% [2] - 澜起科技融资余额53.33亿元环比增加4.12亿元增幅8.37%当日股价上涨7.56% [2] - 佰维存储融资余额18.55亿元环比增加2.44亿元增幅15.12%当日股价上涨6.51% [2] - 龙芯中科融资余额15.06亿元环比增加2.06亿元增幅15.81%当日股价上涨2.15% [2] 融资净买入个股市场表现 - 融资净买入超5000万元的科创板股当日平均上涨5.85% [2] - 上纬新材当日上涨20.00%盛美上海上涨14.81%京仪装备上涨12.19% [2] - 东芯股份下跌1.65%中科蓝讯下跌0.21%海光信息下跌2.05% [2] 行业分布特征 - 融资客净买入超5000万元的个股中电子行业有21只电力设备行业有4只基础化工行业有2只 [2]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3.33% [2] - 中科蓝讯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9.33%佰维存储占比6.17%中芯国际占比5.93%东芯股份占比5.81% [2] 其他重点个股融资变动 - 京仪装备融资余额3.34亿元环比增加1.18亿元增幅54.40%当日股价上涨12.19% [3] - 中科蓝讯融资余额6.25亿元环比增加1.15亿元增幅22.63%当日股价下跌0.21% [3] - 聚辰股份融资余额7.21亿元环比增加1.46亿元增幅25.46%当日股价上涨6.93% [3] - 华峰测控融资余额2.47亿元环比增加0.57亿元增幅29.92%当日股价上涨5.44% [3]
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1:48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1095百万元 [1] -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房地产 传媒 通信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400百万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48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00百万元 [1] - 立讯精密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461百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宁德时代 新易盛 张江高科 长川科技 兆易创新 阳光电源等 [1]
科创板今日大宗交易成交5.8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7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18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44笔 累计成交量1478.67万股 成交额5.80亿元[1] - 中微公司成交金额最高达2.86亿元 杰华特和海光信息分别成交8237.15万元和6290.73万元[1] - 大宗交易折价率前三为中创股份21.74% 美迪西21.39% 博众精工21.09%[1] 个股交易明细 - 中微公司13笔交易成交106.79万股 平均价格267.55元 折价7.9%[2] - 杰华特2笔交易成交151.14万股 平均价格54.50元 折价5.99%[2] - 海光信息4笔交易成交25.75万股 平均价格244.30元 折价6.0%[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50指数当日上涨3.49% 530只科创板股票上涨占比90.14%[1] - 发生大宗交易个股平均上涨4.11% 杰华特涨12.78% 富创精密涨11.32% 和辉光电涨8.15%[1] - 中芯国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亿元 海光信息净流入8.47亿元 中微公司净流入3.34亿元[2]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通过营业部参与14笔交易 涉及5只股票[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为中微公司2.11亿元 海光信息4886.00万元 博众精工827.18万元[1] - 瑞松科技 美迪西 海天瑞声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分别流出2401.91万元 2239.42万元和1656.39万元[2]
海光信息现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5.75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6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4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4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25.75万股 成交金额6290.73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244.30元 相对收盘价折价6.00% [1]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3笔交易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 合计成交金额4886.00万元 净买入4886.00万元 [1]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21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8.99亿元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259.89元 上涨2.05% 日换手率2.35% 成交额141.20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8.47亿元 近5日累计上涨7.09% 但资金合计净流出7.65亿元 [2] - 融资余额76.65亿元 近5日减少7.55亿元 降幅达8.97% [2]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4日 注册资本232433.8091万人民币 [3] 交易明细数据 - 最大单笔成交10.00万股 金额2443.00万元 买方为机构专用 卖方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 [3] - 三笔交易买方均为机构专用 卖方均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 [3] - 一笔交易买方为方正证券总部 卖方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