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688041)

搜索文档
信息技术ETF(159939)开盘跌0.77%,重仓股立讯精密跌2.24%,中芯国际跌1.27%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信息技术ETF表现 - 9月24日开盘价0.908元 单日跌幅0.77%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13.71%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82.60% [1] 成分股涨跌情况 - 立讯精密跌2.24% 中芯国际跌1.27% 寒武纪跌1.51% [1] - 北方华创涨0.76% 海光信息涨0.52% 中科曙光涨0.31% [1] - 京东方A跌0.48% 科大讯飞跌0.77% 豪威集团跌0.70% 海康威视跌0.36% [1] 基金基本信息 - 跟踪标的为中证全指信息技术指数 [1] - 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霍华明 [1] - 成立日期2015年1月8日 [1]


双创50ETF(588380)开盘跌1.10%,重仓股宁德时代涨0.77%,中芯国际跌1.27%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双创50ETF表现 - 9月24日开盘价0.902元 较前日下跌1.10%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9.01%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21.02% [1] - 跟踪标的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收益率 由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作 [1] 成分股涨跌情况 - 中际旭创跌幅最大达4.21% 新易盛次之跌2.54% [1] - 寒武纪下跌1.51% 中芯国际下跌1.27% 澜起科技下跌1.04% [1] - 宁德时代逆势上涨0.77% 海光信息上涨0.52% [1] - 汇川技术微涨0.02% 迈瑞医疗下跌0.39% 阳光电源下跌0.09% [1]
海光信息现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6.6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5:04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3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4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26.60万股 成交金额6313.06万元[2] - 4笔交易成交价相对收盘价均为折价交易 折价幅度介于6.00%至7.43%之间[2][4]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2笔交易中 合计成交金额3536.25万元 净买入3536.25万元[2] 近期交易数据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7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8.36亿元[3] - 当日收盘价254.66元 下跌2.51% 日换手率2.31% 成交额137.53亿元[3]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3.52% 但资金净流出23.02亿元[3] 融资交易情况 - 最新融资余额78.16亿元 近5日减少5.21亿元 降幅达6.25%[4]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4日 注册资本232433.8091万人民币[4] 详细交易明细 - 最大单笔交易成交量10.00万股 成交金额2357.50万元 成交价235.75元 折价7.43% 买方为机构专用[4] - 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通过两笔交易合计买入11.60万股 金额2776.81万元 成交价均为239.38元 折价6.00%[4] - 卖方营业部分别为平安证券山东分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4]
5只科创板股大宗交易成交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5:03
大宗交易概况 - 科创板8只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12笔 累计成交量384.50万股 成交总额1.67亿元 [1] - 海光信息成交金额最高 达6313.06万元 共4笔交易 成交量26.60万股 [1][2] - 百利天恒和美迪凯成交金额分别为2981.06万元和2775.14万元 [1] 个股折溢价情况 - 康希通信折价率最高达18.76% 成交价10.52元 [1][2] - 美迪凯折价率9.81% 成交价11.40元 [1][2] - 海光信息折价率6.80% 成交价237.33元 [1][2] - 派能科技和银河微电为平价交易 折溢价率为0 [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科创50指数下跌0.10% 发生大宗交易的科创板股平均下跌1.11% [1] - 海光信息股价跌幅最大达2.51% 银河微电跌2.06% 派能科技跌1.96% [1] - 灿芯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72.58万元 美迪凯净流入371.39万元 [2] - 海光信息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4.74亿元 炬光科技净流出1.57亿元 派能科技净流出6891.40万元 [2]
计算机行业周报:国产AI芯片崛起,科技自立自强加速-20250923
上海证券· 2025-09-23 12:3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产AI芯片崛起,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平头哥PPU芯片参数超越英伟达A800,与H20相当,显存96GB HBM2e,片间互联带宽700GB/s,功耗400W[3] - 百度昆仑芯P800在中国移动AI计算设备集采中表现亮眼,在类CUDA生态标包1、2、3分别斩获70%、70%、100%份额,中标规模达十亿元级[3] -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2026年Q4推出昇腾950DT,2027年Q4推出昇腾960,2028年Q4推出昇腾970,同时推出Atlas 950 SuperPoD(支持8192张昇腾卡)和Atlas 960 SuperPoD(支持15488张昇腾卡)[3] - 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共建计算生态释放国产算力潜能[3] - 寒武纪定增获批,募集资金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项目[4][5] - 摩尔线程IPO将于9月26日上会审议,沐曦股份科创板IPO已获受理[5] 市场回顾 - 过去一周(9.15-9.19)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0.16%,跑赢上证综指1.1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2.49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29个百分点,位列全行业第14名[2] 投资建议 - 算力领域关注华丰科技、申菱环境、寒武纪、海光信息、安博通等[6] - AIDC领域关注科华数据、云赛智联、弘信电子、润建股份、润泽科技、数据港等[6] - AI应用领域关注金山办公、科大讯飞、鼎捷数智、汉得信息、卓易信息、普元信息等[6]
海光信息9月23日现4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6313.06万元 其中机构买入3536.25万元 溢价率为-7.43%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活动 - 9月23日公司股价收于254.66元,单日下跌2.51% [1] - 当日发生4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26.6万股,总成交金额6313.06万元 [1] -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区间为235.75-239.38元,较收盘价呈现6.00%-7.43%的折价 [1] 机构交易动向 - 两笔大宗交易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成交15万股,金额3536.25万元,折价率均为7.43% [1] - 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作为买方完成两笔交易,合计成交11.6万股,金额2776.81万元,折价率均为6.00% [1] - 卖方营业部分别为平安证券山东分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 [1] 近期资金流向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7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达8.36亿元 [2] - 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3.52% [2]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21.78亿元 [2]
海光信息今日大宗交易成交26.6万股,成交额6313.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33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23日海光信息发生大宗交易成交26.6万股,总成交金额6313.06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比例0.46% [1] - 成交均价237.33元,较市场收盘价254.66元折价6.8%,最高成交价239.38元,最低成交价235.75元 [1] 交易明细分析 - 四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分两个层级:两笔为239.38元,两笔为235.75元 [2] - 单笔最大成交金额为2357.5万元(成交量10万股),最小成交金额为1178.75万元(成交量5万股) [2] - 买入营业部出现"机构专用"记录,卖出营业部包含非机构账户 [2]
主流国产AI算力芯片全景图
是说芯语· 2025-09-23 07:4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算力芯片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国内AI芯片产业在国产化替代政策引导下蓬勃发展,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主要厂商分为三类:专攻训练与推理的ASIC厂商、主打CPU路线的厂商以及布局全栈解决方案的厂商 [1] - GPU占据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GPU将占AI芯片80%市场份额,通用型算力GPU因架构优化(缩减图形渲染功能)具有更优计算能效比,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领域 [1] - 国产AI芯片在性能、生态和供应链自主化方面持续突破,通过多精度计算支持、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软件生态兼容(如类CUDA平台)和集群级解决方案与国际厂商竞争,并深入行业应用场景 [37] AI芯片分类与技术特性 - AI芯片按部署位置分为云端芯片(承担训练和高带宽推理任务)和边缘/终端芯片(承担独立推理任务);按功能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 [3] - 主流AI芯片包括GPU、FPGA和ASIC(如VPU/TPU):GPU通用性强且适合大规模并行运算,但图形渲染功能在推理端无法发挥算力;FPGA可编程配置架构适应算法迭代,开发时间短(6个月),但量产单价高且峰值算力低;ASIC通过算法固化实现极致性能和能效,量产后成本最低,但研发时间长(1年)且技术风险大 [2] - 评价AI芯片性能的核心指标为算力(单位TOPS/TFLOPS)、功耗(性能功耗比)和面积(影响成本及良率),其中算力类型包括INT8、FP32等精度 [4][5] 国际厂商技术对比(英伟达) - 英伟达GPGPU采用微架构(Volta/Ampere/Hopper)、CUDA核、Tensor核、显存容量和带宽等硬件参数决定性能,代表产品V100/A100/A800/H100在算力、显存和互联技术上持续迭代 [6] - 具体性能对比:H100(Hopper架构)FP32算力51 TFLOPS、INT8算力1513 TOPS、显存带宽2TB/s,较A100(Ampere架构)FP32算力19.5 TFLOPS、INT8算力624 TOPS、显存带宽1935 GB/s显著提升;互联技术从NVLink 300 GB/s(V100)升级至NVLink 600 GB/s(H100) [6] 国产AI芯片厂商全景 - 国内厂商分为三类:ASIC路线(寒武纪、天数智芯、昆仑芯)、GPGPU路线(海光信息、壁仞科技、沐曦集成电路)和全栈解决方案路线(昇腾、平头哥、摩尔线程、燧原科技) [1][34] - 代表性上市公司:寒武纪(市值493亿元)、海光信息(市值1336亿元)、景嘉微(市值367亿元);非上市公司如沐曦(Pre-B轮融资10亿元)、天数智芯(C++轮融资超10亿元)通过多轮融资支持产品研发 [8] - 国产芯片制程以7nm为主(如寒武纪MLU370、海光DCU、天数智芯Big Island),部分采用12nm(平头哥含光800、燧原云燧i20),5nm技术处于研发中 [9][11][23][28] 厂商产品与技术特点 - 寒武纪:云边端产品矩阵(MLU370系列、Cambricon终端处理器),采用自主指令集架构(Cambricon ISA)支持动态可重构和低精度量化,算力达256 TOPS(INT8),制程7nm [10][11][12] - 海光信息:产品线包括CPU和DCU协处理器(深算系列),采用GPGPU架构兼容类CUDA环境,支持多精度计算和高带宽内存,深算一号显存带宽1024 GB/s(对比英伟达A100 2039 GB/s) [14][15][17] - 沐曦集成电路:聚焦高性能GPGPU,支持全线精度计算(FP32/FP16/BF16/INT8),注重软件生态兼容和能效优化 [18][19][20] - 壁仞科技:首款GPGPU芯片BR100采用Chiplet技术,FP16算力超1000T、INT8算力超2000T,擅长大模型训练 [22] - 燧原科技:训练推理全栈方案(云炬系列),云燧i20采用12nm工艺实现256 TOPS算力,单位面积效率媲美7nm GPU [23] - 平头哥:端云一体解决方案(含光800采用12nm工艺,算力820 TOPS),与阿里云生态协同 [28] - 昇腾:全栈生态系统(芯片+硬件+软件+应用),昇腾910B支持FP32/FP16精度,单卡性能对标英伟达A800/A100 [29] - 摩尔线程:基于MUSA架构覆盖AI计算与图形渲染,MTT S4000提供INT8算力200 TOPS、显存带宽768 GB/s,兼容X86/ARM和CUDA生态 [30][31][32] 性能与生态建设 - 国产芯片算力在INT8精度下普遍达100-200 TOPS(如燧原i20 256 TOPS、昆仑芯R200迭代升级),部分厂商支持FP64多精度计算和HBM高带宽内存 [9][23][25][37] - 软件生态通过兼容主流框架(PyTorch/TensorFlow)、构建类CUDA平台(海光DTK、沐曦MXMACA)及深度集成(昆仑芯与百度飞桨)降低开发门槛 [15][25][37] - 集群级解决方案成为竞争焦点,如华为昇腾超节点、壁仞科技光互连GPU超节点支持万卡级集群 [37] 应用场景与行业渗透 - 芯片应用覆盖互联网、安防、金融、政务、能源、科研等领域,具体场景包括智能数据分析、模型训练、边缘计算和自动驾驶(如地平线征程5用于自动驾驶) [2][12][16][25] - 厂商通过适配主流大模型(DeepSeek/LLaMA/ChatGLM)和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如寒武纪用于推荐系统、海光用于商业计算)实现深度软硬协同 [12][16][37]
新“新三样”领跑,接力中国资产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6:19
新"新三样"产业升级背景 -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创新药被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代表中国制造从规模领先转向技术引领 [1][4] - 三大行业与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紧密相关 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产业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1][4] - 三者分别代表智能制造根基、千行百业智慧大脑和生命科学价值高地 共同构建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新经济柱石 [1][7] 机器人领域发展现状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元 北交所多家机器人概念股年内股价翻番 [2][13]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 A股机器人板块市值超500亿元公司达9家 [11][13] - 北交所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幅达785.62% 创2025年A股新股首日涨幅纪录 [14] - 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估值达120亿元 拟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请 [15] - 智元机器人2025年7月宣布收购上纬新材至少六成股份 被视为借壳上市第一步 [15]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赛道千亿市值企业达6家 寒武纪和海康威视市值均超2500亿元 [19] - "纪联海"组合业绩爆发: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涨4347.82% 工业富联营收3607.59亿元 同比增35.58% [20] - "易中天"组合净利润大幅增长:新易盛归母净利润39.4亿元 同比涨355.68% 中际旭创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69.4% [21] - 中芯国际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 反映资本对解决卡脖子问题企业的追捧 [21]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 到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 [22] 创新药领域发展现状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元 药明康德和百济神州市值约3000亿元 [24][25]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印证创新药商业模式可盈利性 [28]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达66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0]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交易 显示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获国际认可 [27] - 国家出台两大政策支持:7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9月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至30工作日 [27] 全球竞争地位分析 - 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30] - 人工智能处于并跑阶段 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在应用层具备全球竞争力 [30] - 创新药正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通过出海和合作加速突破 [30] - 中国具备三大核心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场景 突出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制度政策改革红利 [31] 行业发展瓶颈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伺服电机 高精度减速器 传感器 [33] - 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受制于人 底层基础设施不足 框架生态存在短板 [33] - 创新药靶点发现能力不足 基础研究转化率偏低 研发同质化严重 高端实验仪器试剂依赖进口 [33] 政策支持方向 - 加快构建跨部门数据开放机制 建设国家级高价值数据库 探索监管沙盒机制 [35] - 优化创新药审评流程 推广智能审评模式 完善附条件批准机制 [35] - 建设算力枢纽和国家级研发平台 向中小企业开放使用 [38] - 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38] -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鼓励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 深化国际协同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38]
算力需求飙升推动国产算力建设自主化,数字经济ETF(560800)盘初飘红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09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24% [1] - 成分股均胜电子上涨6.90%、盛美上海上涨5.75%、德赛西威上涨5.62%、拓荆科技上涨3.78%、科博达上涨3.5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10%至1.05元 [1] 流动性数据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率0.52%且成交369.44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达3765.17万元 [1] 华为技术进展 -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路线图:2026Q1推出自研HBM的昇腾950PR、2026Q4推出950DT、2027Q4推出960、2028Q4推出970 [1] - 华为报告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 [2] 机构观点 - 华金证券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核心驱动力 看好国产算力芯片全产业链 [2] - 长城证券指出AI浪潮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国产大模型发展将提升算力自主化空间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高数字化应用领域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36% 包括东方财富(10.51%)、中芯国际(6.34%)、北方华创(5.12%)等 [3][5]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北方华创涨1.23%、寒武纪涨1.07%、汇川技术涨1.48% 而东方财富跌1.3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