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银行(601169)
icon
搜索文档
又见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券商中国· 2025-06-11 03:21
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 南京银行公告"南银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超过转股价130%(10.69元/股) 公司将按100元/张加利息强制赎回 [1][2] -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可转债相继触发强赎 中信转债因到期已摘牌 [4] - 杭银转债最新触发强赎 因杭州银行股价连续15日达14.76元/股(转股价11.35元/股的130%) [4] 银行可转债市场供需 - 当前市场存续10只银行转债 浦发转债规模500亿元将于10月28日到期 [4] - 行业预测新发银行转债断供导致供不应求 相关标的或迎价格上涨 [4]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 - 6月10日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7家银行股价创新高 [6] - 当日民生银行领涨2.83% 浙商银行涨2.13% 西安银行等5家涨幅超1.5% [7] - 年内银行板块持续上涨 推动多只可转债触发强赎条件 [5] 机构后市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2-3季度银行股绝对价值延续 险资和公募长线配置需求支撑股价 [8] - 国盛证券认为稳地产、促消费政策将托底经济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8]
突破2000亿元!银行交出“科技板”满月成绩单
金融时报· 2025-06-10 07:16
债券市场"科技板"实施情况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实施满月 全市场累计发行科创债221只 合计发行规模达4027 77亿元 [1][2] - 银行成为发行主力军 首月发行规模2274亿元 占比超50% 银行系统快速响应成为科创债扩容核心驱动力 [2] - 科创债新增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资格 形成"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模式 扩容主体激活市场 [2] 银行发行主体结构 - 政策性银行 国有大行 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等不同类型银行齐发力 [3]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亿元科创债 5家国有大行合计发行1100亿元 5家股份制银行合计发行450亿元 [3] - 5家城商行发行规模合计260亿元 包括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 杭州银行等 [3] 市场结构与资金用途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期限呈长期化导向 3年以上发行规模占比近80% 10年以上规模超百亿元 [4] - 银行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科创领域贷款 少部分用于投资科创企业债券或日常经营周转 [4] - 银行机构还作为投资者和主承销商参与科创债市场 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4] 市场创新与未来发展 - 兴业银行落地深交所首单科技创新债券借贷交易 广发银行完成挂钩科技创新债券的信用衍生品交易 [4] - 金融机构 股权投资机构及科技型企业协同参与 形成"金融支持—产业增值—资本回报"价值闭环 [5] - 未来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关键词为"扩容"与"多元" 更多中小银行将入场 吸引长期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5]
“滴翠—李恩成作品展”暨京行艺术馆重装升级开幕仪式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6-09 12:43
展览概况 - 展览"滴翠—李恩成作品展"由北京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多家艺术机构主办 集中展出100余幅作品 [2] - 展期为6月8日至7月8日 是京行艺术馆(济南馆)重装升级后的首展 [2] 北京银行文化金融布局 - 京行艺术馆定位为"文化综合体" 位于济南文博片区 毗邻山东博物馆和美术馆 [8] - 公司资产规模达4 2万亿元 全球银行排名第51位 中国银行业排名第15位 [8] - 累计向电影行业发放贷款超400亿元 支持《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7部知名影视作品制作 [8] 艺术家与作品特色 - 李恩成作品以当代花鸟题材见长 笔墨被评价为"师法造化而心源独运" [17] - 创作风格融合野性骨质与诗意 擅长表现红蓼菖蒲等自然题材 构图虚实相生 [17] - 近期探索综合材料新作 呈现"温柔表象下的金石硬度"艺术特征 [20] 活动意义 - 艺术馆升级被视作深化金融服务内涵 践行社会责任 赋能城市文化的举措 [5] - 项目标志着北京银行济南分行成立15周年 体现金融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实践 [22]
4000亿满月答卷:银证保的科创债「暗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10:58
科创债新政实施首月发行概况 -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月发行221只 募资402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21%和322.12% [1][5]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57只 募资2303亿元 银行占比87%成为绝对主力 [2][6] - 银行单笔发行规模显著高于同业 最小发行额达30亿元 最大为建行300亿元 [6][7][8] 发行主体结构特征 - 16家银行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 其中国股行与大型城商行为主发行方 [2][8] - 建行发行300亿元科创债创纪录 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1.65%和1.76% [8] - 城商行发行与区位优势相关 杭州银行凭借地域科技企业聚集优势发行50亿元 [9] 市场认购热情表现 - 投资机构认购踊跃 中石化资本科创债获7倍超额认购 利率低至2.07% [13] - 券商发行科创债认购倍数更高 东方证券债券获8.17倍超额认购 [14][15] - 国有行行使超额增发权 工行农行实际发行量较基本规模增加100亿元 [16] 投资者结构分析 - 主要投资者涵盖商业银行 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 [17] - 工银理财 农银理财等头部理财公司已投资多只科创债 [19] - 险资关注度有限 因七成以上新发科创债期限在3年以下 [20] 产品期限与融资模式挑战 - 当前科创债期限偏短 难以匹配科创企业长融资周期需求 [22] - 发债再投资模式仍具间接融资特征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受限 [23] - 市场化PE/VC机构发债规模较小 国资LP出资占比达80% [24]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 - 央行证监会联合推出13条举措 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 [3] - 政策提供手续费减免和风险分担 降低发债成本 [5] - 新规允许市场化PE/VC作为发行人 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 [5]
存款降息“遇冷” 理财火热“吃饱”
每日商报· 2025-06-08 22:23
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湖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的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近期加入降息队伍,部分城商行各期限定存利率均在1.5%以下 [1] - 南京银行自5月26日起将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调整为0.7%至1.35%,北京银行自5月27日起调整为0.7%至1.35% [2] - 克州农商银行自5月28日起将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下调为0.9%至1.5%,最高降幅达50个基点 [2] - 扶余惠民村镇银行、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莱山齐丰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于6月初下调存款利率,湖南三湘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等民营银行也跟进调降 [3] 中小银行经营特点 - 中小银行在客户基础和业务多元化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差距,常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客户,尤其是利率敏感型储户 [3] - 中小银行非息收入薄弱,业务发展长期依赖存款增长 [3]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银行理财规模截至6月3日达31.24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1440亿元,现金管理型和固定收益型产品增长显著 [6] - 5月19日至25日理财规模增加718亿元,部分定期存款到期后转向理财市场 [6] - 新发理财平均收益基准超过2.50%,个别达3%左右,显著高于存款利率 [6] 理财公司营销策略 -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等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管理费,部分费率低至0.01% [5] - 中银理财自5月20日起对20多只产品降费,部分产品固定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下调至0.01% [5] - 农银理财将多款开放式理财产品投资管理费率从0.15%、0.05%不等降至0.03% [5] 理财产品收益策略 - 理财公司采取"固收+"等多元化策略,通过增加权益、衍生品等资产比例提升收益,跑赢定期存款 [7] - 固收类资产收益率虽下降,但理财公司通过调整资产结构仍能保持竞争力 [7]
债市“科技板”满月 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突破2000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2:28
科创债发行概况 - 重庆银行成功发行西部地区首单银行科创债,规模30亿元,期限5年,利率1.85%,认购倍数达3.39倍,创该行债券发行历史最低利率 [2] - 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以来,市场已发行200余只科创债,规模超38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20只,规模达2010亿元 [2] - 金融机构新增发行规模占比最高,银行占比达60%,大型商业银行领先,石化、电力等传统企业及计算机、电子等科技领域企业参与度提升 [2] 银行发行动态 - 国有大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亿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合计发行1100亿元,建行单笔规模最大(300亿元,3年期利率1.65%,5年期1.76%) [3]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发行150亿元,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各100亿元,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各50亿元,合计450亿元 [4] -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发行80亿元,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各50亿元,重庆银行30亿元,合计260亿元,华夏银行、南京银行计划各发行50亿元 [4] 发行特点与趋势 - 当前科创债发行期限以1-3年为主,平均融资成本低于同期限债券,未来政策支持下发行期限有望拉长 [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贷款,银行通过承销与投资参与科创债,推动业务结构向科创领域倾斜 [5] - 政策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参与投资,未来投资者多元化程度及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望提升 [6][7] 投资者结构 - 主要投资者为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如工银理财投资10只科创债(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交银理财投资5只(投向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 [6] - 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长期资金参与度不足,新政策拟推动担保增信机制创新以增强投资积极性 [6][7] 政策与市场展望 - 监管将完善配套支持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设科创债资管产品,长期限债券发行占比有望增加 [7] - 未来关注点包括市场规模扩容、主体范围拓宽、主题品种创新及科创债指数基金进展 [8]
银行业周报:存款利率调降稳定息差-20250604
中银国际· 2025-06-04 00: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存款利率调降有助于银行降低存款成本,保持净息差稳定,并改善存款定期化趋势 [1][2][3] - 红利仍然是银行板块的投资主线,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的投资价值 [1] - 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涨幅7.70%,在全行业中排名第四,显示其投资价值 [1] 银行板块和个股表现 -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银行板块本周上涨0.04%,上周上涨0.61%,板块涨跌幅排名18/31,较上周下降10位 [1][11] - 按中信行业分类,银行指数本周上涨0.07%,跑赢Wind全A指数0.09个百分点 [10] - 个股方面,A股42家银行中有26家上涨 [1][14] - 分类型看,国有行指数本周下降0.48%,股份行指数下降0.07%,城商行指数上涨0.89%,农商行指数上涨0.31% [10] - 国有行平均跌幅为0.54%,平均P/B为0.67X;股份行平均涨幅为0.98%,平均P/B为0.56X;城商行平均涨幅为1.32%,平均P/B为0.68X;农商行平均涨幅2.26%,平均P/B为0.63X [14] - 近一个月表现中,农商行涨幅最大,为9.80%,其次为城商行(8.52%)、股份行(7.73%)和国有行(1.75%) [14] - 港股上市的A股银行H股有6只上涨,郑州银行H股股价与上周持平,招商银行是唯一AH股溢价率为负的银行(-3.09%) [14][23] 存款利率调降详情 - 五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 bp至0.05% [2] - 定期整存整取利率方面,3个月期、半年期、1年期、2年期均下调15bp,分别至0.65%、0.85%、0.95%、1.05%;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25 bp,分别至1.25%和1.30% [2] -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三种期限利率均下调15 bp [2] - 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 bp至0.30% [2] -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2年以来其活期存款与1年期定存利率累计分别下行25bp和80bp,而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累计分别下行80bp和115bp [3] 货币政策与市场利率 -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带动5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下降10bp [2]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16026亿元,到期9460亿元,实现净投放6566亿元 [26] - SHIBOR隔夜利率为1.47%,较上周下降9bp;SHIBOR 7天利率为1.62%,较上周上升6bp [29]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R001为1.57%,较上周下降5bp;7天利率R007为1.70%,较上周上升7bp [29] - 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DR001为1.48%,较上周下降8bp;7天利率DR007为1.66%,较上周上升8bp [29] 债券市场情况 - 本周债券市场融资总额14847.7亿元,到期11519.0亿元,净融资3328.7亿元,较上周减少3448.7亿元 [40] - 国债本周无发行,上周发行量为5578.0亿元;金融债发行2785.0亿元,较上周减少912.0亿元 [40] - 国债1年期收益率为1.46%,与上周基本持平;10年期收益率为1.67%,较上周下降5bp,期限利差收窄6bp [44] - 国开债1年期收益率为1.53%,较上周上升2bp;10年期收益率为1.71%,与上周基本持平,期限利差收窄1bp [44] 同业存单市场 - 本周同业存单发行量6685亿元,较上周减少442亿元;发行加权平均利率为1.70%,较上周上升3bp [54] - 1年期存单发行量大幅上升1888亿元至3921亿元,加权利率上升1bp至1.71%;其他期限发行量均下降 [54] - 国有行存单发行量上升661亿元至3662亿元,加权利率为1.69%;股份行发行量下降113亿元至922亿元,加权利率为1.69%;城商行发行量下降506亿元至1781亿元,加权利率为1.72% [55] 票据利率 - 本周直贴利率整体上行,国股行、城商行3M直贴利率分别为1.20%、1.31%,均较上周上升3bp [36] - 国股行、城商行半年直贴利率分别为1.14%、1.25%,均较上周上升1bp [36]
国内首家即将“退场”!直销银行未来将去向何方?
长沙晚报· 2025-06-03 09:57
直销银行行业现状 - 北京银行宣布将于2025年6月25日关闭直销银行APP服务 迁移至手机银行APP 标志着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渠道退出市场 [1] - 目前仍运营的直销银行APP不足20家 较2017年高峰期的135家淘汰率超85% [1] -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客户数从2015年24 6万户增长至2019年47 6万户 行外客户占比达60 7% 但2019年后年报不再披露相关数据 [2] 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2013年9月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合作推出国内首家直销银行 初期储蓄存款较期初增长463 1% 资金量同比增322 2% [2] - 民生银行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等相继布局 直销银行曾因高收益理财和无网点限制成为银行业"标配" [2] - 当前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仅剩"更惠存"一款产品在售 业务板块从四大类缩减至单一产品 [2] 直销银行发展困境 - 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功能高度重叠 手机银行已整合存贷 理财 支付等全场景服务 导致直销银行定位模糊 [3] - 直销银行多数服务于母行现有客户 缺乏差异化客群策略 未能形成独立竞争优势 [3] - 组织架构上直销银行多作为母行二级部门 缺乏独立管理体系 难以调动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 [4] 直销银行未来趋势 - 百信银行和邮惠万家作为仅存的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探索差异化路径 百信银行服务超1亿用户但2024年净利润下跌23 74% [6] - 百信银行采用中信银行控股70% 百度持股30%的混合股权结构 尝试融合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优势 [6] - 行业专家指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结合自身特点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特色模式 [6]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
2025-05-30 11:16
人事变动 - 北京银行戴炜担任董事、行长任职资格获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1] 信息发布 - 戴炜简历详见2025年4月1日上交所董事会决议公告[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31日[2]
从“一米高度”丈量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
金融时报· 2025-05-30 02:32
儿童财商教育趋势 - 理财从娃娃抓起的观念逐渐普及,家长重视儿童财商教育,压岁钱和零花钱管理成为焦点[1] - 商业银行主动承担儿童财商教育"引路人"角色,推出多样化儿童金融服务,将银行网点变为金融实践"试验田"[1] 银行儿童金融服务创新 - 北京银行2022年推出"京萤计划"1.0,打造"1+2+N"儿童金融特色服务品牌,后续迭代至3.0版本实现数字家庭模式[2] -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推出"金小葵管家",为16岁以下儿童及家长提供亲子账户管理服务,包含托管与分仓功能[2] - 民生银行推出"财富小管家",提供亲子专属线上金融服务并引入家长陪伴式财商教育模式[2] 儿童友好型银行实践 - 北京银行在网点设置"儿童友好专区",涵盖儿童创作区、财商教育区等,以"一米高度看世界"为设计理念[3] - 该行联合1900余所院校及外研社等机构,累计举办超3万场特色活动,构建多元参与的儿童友好发展体系[3] 儿童专属金融产品 - 工商银行2000年首发"牡丹雏鹰卡",后续推出"宝贝卡""成长卡""萌娃卡"完善儿童金融服务体系[4] - 北京银行"小京卡"结合财商教育、传统文化诵读和社交功能,并配套压岁宝、亲子账户管理等产品[5] - 招商银行联合"愤怒的小鸟"推出亲子卡,民生银行"民生同行卡"提供人鱼公主和小王子两款卡面[5] - 台州银行儿童存折支持交易记录个性留言,如"数学竞赛奖"等,增强纪念意义[5] 儿童金融战略价值 - 儿童客群连接家庭金融服务,其未来需求潜力优于其他客群,可带动家庭侧业务增长[6] - 北京银行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覆盖从儿童金融到养老金融的完整链条[6] 差异化服务方向 - 专家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差异化产品,如小学阶段推出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储蓄产品[7] - 银行需关注儿童储蓄目的及资金用途期望,通过亲子活动、金融科普等形式提升财商教育效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