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期存款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十四五回望”之资负结构与息差变迁
招商证券· 2025-09-28 15:09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出"资产端强对公,负债端强零售"的显著特征[6][12] - 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负债端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3.32%,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44个基点至1.85%,息差收窄70个基点至1.53%[6][14] - 城商行在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最大(8.15个百分点),负债成本下降幅度最大(56个基点),息差收窄幅度最小(60个基点)[6][18] - 未来银行息差企稳回升的高度取决于负债端下行空间,速度取决于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节奏[6][13] 资负结构变化 - 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2.31个百分点至56.49%,其中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14]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小幅提升85个基点至73.21%,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零售化趋势[14] - 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至30%,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5.28%,个人贷款占比下降6.13个百分点至30.37%[14] - 国有行存款脱媒现象明显,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下降4.18个百分点[18] 收益率与息差变化 - 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43%下降至3.32%,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1.53个百分点[14] - 计息负债成本率从2.29%下降至1.85%,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38个基点[14] - 净息差从2.23%下降70个基点至1.53%,存贷利差收窄115个基点至2.04%[14]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下降70、75、60、81个基点[6] - 城商行负债成本下降56个基点,降幅最大,主要因前期高息揽储后利率下调[6][18] 各银行板块表现 - 城商行对公贷款占比提升8.15个百分点至69.26%,幅度最大[6][18] - 农商行存款占比提升5.06个百分点至84.23%,增幅最大[18] - 股份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7个基点至3.34%,降幅最大[18] - 国有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仅下降13个基点至1.65%,降幅最小[18] - 城商行净息差下降60个基点至1.53%,收窄幅度最小[6][18]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证券时报· 2025-09-26 09:11
9月以来,地方中小银行"补降"存款利率的队伍还在持续扩大。 9月25日,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范围覆盖活期存款、 通知存款和各期限定期存款等产品,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BP)。 与此同时,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银行基层零售客户经理获悉,近期零售存款的流失较为明显。而 做好财富管理,以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来减缓存款流失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众多银行当前主要策 略。 从"比价效应"上看,由于现金管理类、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接近2%至3%的年化收益率,以及混合型、股 票型基金产品的可观表现,也让不少银行客户改变投资思路,纷纷买入不同类型资管产品。 地方中小银行"补降"存款利率 "现在存款流失严重,主要表现在存款新客难营销,到期客户存款难续接。"某股份行位于华东地区某分行 负责零售业务的客户经理陈先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由于三季度以来其所在的分行的零售存款增量较今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大幅下降,所以下一阶段主要围绕着"稳存量、拓新增"两大方向去做。而陈先生也坦 言,下阶段的稳住存款规模的压力或将持续增加。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基层"稳存款"压力并不是个例,而是相对普遍的现象 ...
内银股逆市走高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有助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智通财经· 2025-09-26 07:2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价上涨4.62%至6.12港元 [1] - 青岛银行股价上涨1.88%至4.34港元 [1]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1.1%至7.38港元 [1] - 中国银行股价上涨0.96%至4.21港元 [1] 存款利率调整动态 - 9月25日河南洛阳农商行等多家地方中小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1] - 利率调整覆盖活期存款 通知存款及定期存款等产品 [1] - 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 [1] 政策与行业分析 - 14天逆回购操作方式调整强化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 [1] - 中小银行受益程度预计相对小于大型银行 [1] - 提振消费政策加码推动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 [1] - 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 [1] 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维持银行板块推荐评级 [1] - 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1] - 需关注政策成效释放及零售业务需求风险改善情况 [1]
港股异动 | 内银股逆市走高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有助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智通财经· 2025-09-26 07:23
行业动态 -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 覆盖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等产品[1] - 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减轻净息差持续缩窄带来的负面影响[1] - 中国银河证券维持银行板块推荐评级 认为行业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1] 公司表现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价上涨4.62%至6.12港元[1] - 青岛银行股价上涨1.88%至4.34港元[1]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1.1%至7.38港元[1] - 中国银行股价上涨0.96%至4.21港元[1] 政策影响 - 14天逆回购操作方式调整强化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 提高流动性管理精准性[1] - 大行相比中小银行预计受益程度更大[1] - 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提振消费政策再加码[1]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应对零售存款流失,加码“固收+”
券商中国· 2025-09-26 03:20
地方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9月以来地方中小银行持续扩大存款利率"补降"范围 覆盖活期存款 通知存款和各期限定期存款等产品[1][3] - 河南洛阳农商行9月25日下调利率 整存整取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期和二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降至0.75% 1.00% 1.30% 1.35% 均下调15个基点 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降至1.30%和1.35% 均下降35个基点[3] - 广东 上海 河南 云南等地农商银行或村镇银行及个别民营银行同步下调利率 此次调整是继5月全国性银行降息后向地方中小银行的传导 旨在缓解负债端压力及净息差缩窄影响[3] 零售存款流失现象 - 多家银行基层零售客户经理反映零售存款流失明显 主要表现为新客难营销及到期客户存款难续接[2][5] - 股份行华东地区分行零售存款增量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大幅下降 下阶段策略围绕"稳存量 拓新增"展开[5]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零售存款增速5.43% 较2024年同期8.86%少增3.43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增速3.12% 较2024年同期6.85%少增3.73个百分点[6][8] -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和苏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零售存款增幅较2024年同期分别少增5.41 9.87 4.57和4.84个百分点[6][8] 财富管理转型策略 - 银行通过财富管理以管理客户资产规模减缓存款流失负面影响 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接近2%至3%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表现可观[2][9] - 股份行华东分行通过扩容重点基金池 以额外增加中收形式激励分行销售公募基金产品 客户更倾向将到期存款转入现金管理类产品[9] - 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公司成为存款"搬家"主要承接方 8月市场排名前列理财公司获得资金净流入且规模增长[9] - 研究机构研判零售端"固收+"和企业理财需求构成银行理财规模扩张的两个"超级赛道" "固收+"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下凸显多元配置优势[10]
部分银行零售存款流失 发力财富管理应对冲击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3:15
人民财讯9月26日电,9月以来,下调存款利率的地方中小银行队伍持续扩大。9月25日,河南洛阳农商 行、洛宁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范围覆盖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和各期限定期 存款等产品,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BP)。 从"比价效应"上看,年化收益率接近2%至3%的现金管理类、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以及混合型、股票 型基金产品的可观表现,也让不少银行客户改变投资思路,纷纷买入。 与此同时,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基层零售客户经理处获悉,近期零售存款的流失较为明显。而做好 财富管理,以做大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来减缓存款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众多银行当前主要策 略。 ...
三年定期存款还能存不?银行内部人说了实情,我跟你讲讲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38
三年期定期存款市场趋势 - 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咨询量显著减少 客户担忧资金流动性受限和利率风险[2] - 银行柜员推广三年期定期存款面临压力 客户普遍存在对中期用款需求及利率上行风险的顾虑[2] 客户资金配置行为分析 - 老年客户群体偏好三年期定期存款 倾向于将闲置资金锁定高利率[2] - 年轻客户资金用途多元(购房/结婚/应急) 不适合长期定存[2] - 部分客户因礼品激励选择三年定存 实际礼品价值远低于潜在流动性损失成本[4] 提前支取风险案例 - 客户将全部积蓄存入三年定存后突发医疗支出 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导致收益低于货币基金[3] - 资金冻结期间无法应对消费需求(如电子设备更新) 机会成本高于定期利息收益[4] 银行产品结构比较 - 银行提供短期理财及货币基金作为替代方案 年化利率略低于定存但具备随时取现灵活性[3] - 非保本理财产品存在风险 需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配置[3] 存款安全保障机制 - 国有银行及大型商业银行50万元以内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4] - 部分小银行虽提供较高利率 但需审慎评估其经营稳定性[4] 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混合配置方案受青睐:部分资金配置三年定存获取高息 部分配置一年定存及活期满足流动性需求[5] - 资金配置需严格评估个人用款时间线 避免盲目追求利率而忽略使用需求[2][5]
“对钱没概念”有多可怕?小心别掉进消费陷阱里了
36氪· 2025-09-01 23:18
消费主义现象分析 -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对金钱概念模糊的问题 部分人群认为30万仅是轻飘飘的数字[3][4] - 消费主义陷阱通过分期支付等手段降低消费心理门槛 例如1万元手机分24期每月仅支付400多元[5] - 资本通过精心布局引导消费行为 使消费者在无意识中陷入陷阱[6] 消费主义形成机制 - 工业文明推动工作伦理向消费主义转型 机器取代人力导致劳动力过剩[8] - 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 在投资和贸易萎缩时更凸显其首要地位[9] - 社会价值衡量标准从生产创造转向消费能力 个体身份认同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9] 资产配置框架 - 标准普尔调研10万个家庭提出四大账户模型 强调资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18][20] - 要花的钱占比10% 用于短期消费 建议保留3-6个月生活费[21][22] - 保命的钱占比20% 用于保险等杠杆工具防范大额开支风险[23][24][25] - 生钱的钱占比30% 配置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 需控制比例防范系统性风险[26] - 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 配置债券信托等低风险工具 用于教育养老等长期规划[26][27] 消费行为建议 - 推行花小钱试水策略 建立习惯后再进行大额消费 例如通过平价运动鞋培养运动习惯替代昂贵私教课[16][17] - 建立强大自我认同感 自主定义价值标准而非依赖外部评价[32][33] - 既要懂消费也要懂生产和营销 适应并利用消费主义现实环境[31]
银行人员透露:从9月开始,手里有定期存款的人,做好4个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30
居民存款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银行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 - 存款主力从老年人扩展至年轻群体应对失业及疾病等突发事件[1] - 股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风险较大促使资金转向银行存款保障本金和利息[1] 存款利率变化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以刺激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3][6] - 贷款利率同步下降促进企业贷款和购房贷款反弹[6] - 银行通过降息扩大存贷利差增强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6] 流动性管理 - 长期定期存款可能导致流动资金短缺面临突发事件需提前支取[8] - 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将按活期利率计算造成利息损失[8] - 建议保留数万元现金应急剩余资金存1-2年定期平衡收益与流动性[8] 银行风险状况 - 中小银行破产解散案例增加辽阳农村商业银行及太子河村镇银行已倒闭[9][11] - 2024年全国105家银行获批解散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重灾区[11] - 建议存款分散至多家银行单家银行存款加利息不超过50万优先选择股份制银行[11] 资产配置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存款可作为等待股市楼市黄金等资产泡沫破裂的抄底机会[13] - 当前资产市场存在较大泡沫盲目投资可能导致本金亏损[13] - 历史性投资机会需保持本金安全等待资产泡沫破裂后抄底[13]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最高降幅20个基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6:09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多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覆盖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及各期限个人定期储蓄存款 最高降幅达20个基点[1][2][3] - 江苏银行3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 从1.85%调整至1.75% 起存金额1万元 1年期和2年期利率维持1.5%和1.6%不变[2] - 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各期限个人定期存款全面下调 3个月期降至0.8% 6个月期降至1.1% 1年期和2年期降至1.15% 3年期和5年期降至1.3% 降幅10-20个基点[2] 利率调整范围与幅度 -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调整活期存款利率从0.2%降至0.15%下降5个基点 个人定期存款3个月/6个月/1年/2年期下调10个基点至1.15%/1.35%/1.6%/1.65% 3年期和5年期下调20个基点至1.75%和1.7%[3] - 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3年期和5年期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至1.75%和1.7% 其余期限下调10个基点[3] - 多家中小银行调降部分期限存款利率 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20个基点[3] 利率下调动因 - 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对前期大型银行利率调降的跟进 也是应对自身净息差偏低的具体举措[1] - 核心动因在于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优化负债成本结构 LPR多次下调导致银行贷款端收益率持续走低 存款端利率调整滞后形成利差挤压效应[4] - 中小银行客户基础薄弱 负债来源单一 对高息存款依赖度较高 付息成本显著高于大型银行 净息差压力更为突出[4] 净息差现状与趋势 -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 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5]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且仍存下行压力 降低负债端成本 稳定净息差仍是银行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5] -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预计短期内将持续 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仍处于历史低位 存款利率未来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5] 中小银行发展路径 - 深化产品创新与业务转型 推出差异化高附加值金融产品 拓展财富管理业务 降低对存款的依赖度[5][6] - 强化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 动态调整存款期限结构 压降高成本长期存款占比 降低付息成本改善负债结构[5] - 加速数字化转型落地 借助线上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触达能力 通过流程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5][6] - 聚焦本地市场 立足区域经济特色 为本地支柱产业小微企业及居民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 强化客户黏性打造区域化服务标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