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需错配
icon
搜索文档
钨价狂飙,产业链上演“三国杀”
虎嗅· 2025-09-25 10:5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9月22日,江西赣州,一家钨矿的销售总监王磊挂断了欧洲买家加价三成求购黑钨精矿的电话。 他随即对团队成员表示,月度现货投放量要控制在200吨以内。 王磊手握的钨矿山出货单显示,9月下半月黑钨精矿发货量比上月同期减少30%,库存周转天数从15天 延长至45天。 这种"惜售"策略背后,是钨产业链上游企业面对历史新高钨价的自信抉择。 2025年以来,钨价一路狂飙。 从8月21日至今,钨价几乎每天都在快速上涨。 9月24日数据显示,欧洲APT(仲钨酸铵,钨精矿经过冶炼加工后的一种重要中间产品,欧洲APT价格 是国际主流钨价指标)价格已飙升至580美元/吨度至645美元/吨度(鹿特丹到岸价),同比上涨超 30%。 王磊说:"现在不是我们在卖矿,是矿在'挑'客户。" 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9月上旬,曾有国内冶炼厂负责人亲自带队来矿区驻守三天,只为争取100吨钨精 矿的优先采购权。 当上游开始"掌控"游戏规则,中游却逐渐面临成本困局。 面对上游矿企的"惜售挺价",江西某冶炼厂厂长李建国形容自己所在的中游企业像"夹心饼干"。他向经 ...
基础化工板块上半年稳健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02:31
行业整体表现 - 基础化工行业535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3528.68亿元 同比增长4.53% 归母净利润783.71亿元 同比增长0.28% [1] - 31个二级子行业中20个子行业营收增长 显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子行业业绩增长 - 钾肥子行业4家公司合计主营收入131.29亿元 同比增长3.57% 归母净利润56.63亿元 同比大涨39.69% [2] - 氟化工子行业6家企业主营收入334.88亿元 同比增长29.96% 归母净利润45.75亿元 同比大增137.42% [2] - 改性塑料子行业16家企业主营收入603.19亿元 同比增长20.7% 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 同比增长29.64% [3] 增长驱动因素 - 钾肥行业受益于海外供给减少 全球需求旺盛及地缘政治冲突影响 [2] - 氟化工制冷剂R32价格显著上涨 主要得益于配额管理政策优化市场供应结构 [2] - 改性塑料增长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分化 新兴领域动能强劲及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布局 [3] 子行业业绩下滑 - 炭黑子行业5家企业主营收入212.95亿元 同比增长1.52% 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大降24% [4] - 钛白粉子行业9家企业主营收入306.5亿元 同比下降10.92% 归母净利润19.62亿元 同比大降38.55% [4] - 轮胎子行业11家企业主营收入1016.13亿元 同比下降11.24% 归母净利润68.5亿元 同比大降21.07% [4] 行业挑战 - 炭黑行业新增产能释放导致设备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总体偏低 [4] - 钛白粉行业因市场整体稳中走弱导致盈利大幅下行 [4] - 轮胎行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白热化及海外贸易政策变动影响 [4] 政策影响 - 国家推进"反内卷"政策 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5] - 政策有望缓解纯碱、氨纶、染料、尿素、钛白粉、有机硅等子行业产能重复建设问题 [5]
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PTA仍处于下行通道
期货日报· 2025-09-23 01:48
价格走势 - PTA期货主力2601合约9月18日反弹至60日均线后承压回落 随后展开下跌行情 9月22日盘中最低跌至4572元/吨 创6月27日以来新低 [1] 供应状况 - 2022-2024年PTA累计新增产能3480万吨 年均增速达9.15% [2] - 2025年6-7月虹港3期250万吨与海伦石化3期320万吨装置投产 推动总产能突破9100万吨 [2] - 2025年10月独山能源4期300万吨装置投产后 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 - 9月18日当周PTA周度产量回升至143.08万吨 环比增长3.09% 同比增长4.1% 处于近3年同期高位 [2] - 新疆中泰120万吨装置9月19日起停车检修两周 英力士2期110万吨装置10月中上旬检修 恒力石化大连装置10月11日开始年度检修 [3] 需求表现 - 9月18日当周国内聚酯综合开工率为87.9% 环比持平但增速持续收窄 [4] - 今年以来PTA新增产能570万吨 产能增速6.62% [4] - 若10月独山能源300万吨装置投产 PTA行业总产能增速将提高至10.11% [4] - 今年以来聚酯行业新增产能260万吨 增速仅3% 即便计划产能全部落地增速也仅为6.77% [4] 成本结构 - 9月18日当周国内PTA加工费为175元/吨 虽较前周略有回升但仍维持低位 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3] - PTA价格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 9月17日后连续3个交易日收跌 [5] - 9月18日当周国内PX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5.51% 较前周提高0.88个百分点 市场供应呈宽松态势 [6] - PX价格出现明显回调 对PTA价格的支撑减弱 [6] 市场展望 - 国庆节前下游补库已基本结束 PTA供应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7] - 新产能持续投放加剧供应过剩担忧 成本端原油及PX价格走弱带动PTA价格下行 [7]
保险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需破解供需错配难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40
● 本报记者陈露 "在宏观经济环境、社会人口结构、技术变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民众在投资、储蓄、消费等方面呈现 出新特征。未来居民、家庭对养老、健康、长期护理等保险产品和养老医疗服务、长期照护服务等方面 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商业保险凭借其独有的风险保障兼具财富传承功能,将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原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近日举办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发布 会上表示。 专家认为,当前保险行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不过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供需两端错配现象仍然存 在。未来,商业保险应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活品质、财富管理的全面管理工具。 保险业深化转型 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需求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迭代,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期待已超越保单本身, 延伸至健康、养老、财富等生活场景,保险服务供给唯有围绕不同客群构建覆盖客户家庭全生命周期的 分层体系,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梁涛认为,保险行业应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行业深层次转型,包括强化合规管理、坚 持"报行合一"、推动负债结构转型,重视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创新、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构建全生命周期 的服务生态、积极应用科技赋能,重塑保险经营逻 ...
财富风险意识增加!近万个家庭最新调研
券商中国· 2025-09-21 14:09
"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 近日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通过对近万个有效家庭样本数据 的分析,发现了家庭风险意识变化的上述趋势。 同时,家庭的需求已超越传统的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转向"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体现出对专业服务、智能决策及个性 化工具的多元需求。而保险供给侧还未及时调整,呈现出四方面的供需错配。 家庭保障需求演变 上述白皮书的研究由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长城人 寿近年持续关注家庭风险保障,其于2023年首次发布《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提出构建新型家庭风险保障理论。 益普索(中国)董事李海岚介绍,本次调研数据与2023年相比,虽然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然是家庭关注的前 三大风险,但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则显著增强,尤其对失业风险的认知显著上升,反映了就业市场 的焦虑;财富贬值风险意识也快速提升,反映家庭对投资风险的担忧进一步攀升。而个人债务、婚变、税务等与社会关系、 政策环境相关的风险,虽未形成普遍性认知,但对相关风险的关 ...
长城人寿全面构建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破局新时期保险业供需“四大错配”
新华财经· 2025-09-20 06:38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 - 白皮书发布为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提供指南 [1] - 中国保险业处于从制度推动向经济拉动转型临界点 [2] - 保险业总资产达359058亿元 净资产33247亿元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9.4%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9.1% [2] - 国家发布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纲领性文件 行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2] - 商业保险升级为家庭财富管理核心工具 带来新发展机遇 [3] 家庭风险需求特征 - 家庭担忧集中在医疗健康75.8% 养老规划68.2% 子女教育60% 财富安全41.1% 财富传承36.6% [4] -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中位数达30万元 但重疾险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 [5] - 31.8%人群偏好1-3年投资规划 30.9%偏好3-5年 凸显长期产品供给不足 [5] - 65岁及以上人口达2.17亿 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仅25张 养老医疗照护一体化需求激增 [6] 行业供需错配问题 - 28%受访者认为投保方案不匹配需求 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错配 [5] - 健康保障需求与低覆盖供给错配 重疾险赔付金额不足实际治疗费用三分之一 [5] - 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 长期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5] - 多元化养老需求与弱协同供给错配 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参差不齐 [6] 解决方案与转型路径 - 从产品导向转向家庭需求导向 动态洞察不同生命周期风险优先级 [7] -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作为评估基础 定义六类主要风险 [7] - 建立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 通过千次迭代模拟风险情景 [8] - 构建四大产品体系:医疗险基础防御 商业年金养老应对 分红险财富增值 杠杆寿险传承保障 [8] - 整合健康管理 养老服务 财富规划资源 构建全方位服务生态 [9] - 超八成消费者愿共享健康数据获取个性化健康指导 实现从被动赔付到主动防损 [9] - 长城人寿开启服务个人向服务家庭转变 定位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服务商 [9]
碳酸锂多头大撤退:一场“白色石油”的博弈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2:28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 期货交易所的电子屏幕上,红色数字不停跳动,一场无声的战役正在碳酸锂期货市场上演。 近三周来,碳酸锂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和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比如多头合约悄然平仓,相当数额的资金正在离开这个曾经被称作"白色石油"的"战场"。 2025年9月16日,生意社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已跌至71,683元/吨,较上周下跌3.07%,环比下跌11.94%,同比下跌8.33%。 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数周的多头大撤离。 一名华东地区大型锂盐企业的期货交易主管李向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我们上周已经将剩余的多头头寸全部平仓。虽然亏损了约15%,但相比继续扛单 的风险,我相信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9月10日,国内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最低触及68,600元/吨,逼近跌停板,尽管此后跌幅略有收窄,但仍下跌超过5%。 这一波动背后,直接诱因之一,是市场对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锂矿即将复产的预期迅速升温。 李向东认为,尽管当前宁德时代暂未公开给出明确的复产时间,但市场大概率将先行计价其复产预期。 多空博弈 李向东对一周前的决策心有余悸。 9月10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碳酸锂期货市场上演多空 ...
纯碱价格下行压力仍存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02:41
自7月市场出现"反内卷"预期以来,纯碱价格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波动。 库存方面,据隆众资讯数据,7月初厂库库存180.95万吨,9月第一周则是182.21万吨。受7月行情大幅波 动影响,碱厂订单来源及后续库存流向产生了较大变化。前期期货价格快速拉升导致期现商迅速买入现 货,并在期货市场卖出套利,中游持货量迅速增加。 供应端持续主导纯碱市场格局变化。当前市场偏弱的表现主要源于供需错配,并带动价格重心呈趋势性 下行。上半年出现的两轮较为明显的价格反弹,也与市场对供应端阶段性集中检修的预期有关。若希望 借助"反内卷"推动价格回升,无论从能源能耗还是工艺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最终仍需通过缓解供应端的 核心矛盾来实现。 由于终端需求和下游成品利润未有明显改善,终端企业维持刚需采购策略。当前,期现商货源存在部分 优势,碱厂则在待发期现订单支撑下进行稳价。随着供应端持续高位及期现待发订单的减少,部分上游 厂家已开始调降价格促进签单。长期来看,若供应端给予持续压力,市场价格仍将承压。 从产量看,纯碱产量在8月下旬创出了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行业产能处在历史高位,且在市场 预期推升下,碱厂订单明显改善,企业开工意愿得以提升。行业龙 ...
如何抓住“大行情”?
期货日报· 2025-09-07 00:02
核心观点 - 抓住大行情的关键在于耐心等待、寻找锚点和坚守策略 而非单纯依赖行情判断 [1][3][7] - 市场盈利机会始终由少数人获得 需通过认知和耐心实现差异化优势 [1][7] - 交易成功需要克服利润回吐恐惧 建立独立标准并理解周期规律 [4][5][6] 行情特征 - 大行情具备物极必反特征 例如多晶硅期货价格跌破头部企业生产成本时形成价格底 [2] - 供需错配行情具有超预期涨幅 例如2021年碳酸锂价格从3万元/吨涨至60万元/吨 [2] - 每年总有数个品种出现趋势性行情 需持续跟踪5000余家上市公司及商品期货品种 [2] 交易策略 - 抄底时需关注头部企业生产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作为锚点 [3] - 逃顶时需观察周线顶部特征和日线向下黏合等情绪指标 [3] - 持仓期间需控制成本并坚守核心逻辑 回调时不加不减仓 [6] - 采用期权策略进行风险保护 例如行情达到目标位80%时启动保护机制 [6] 执行难点 - 90%交易者因认知不足无法克服利润回吐恐惧 过早平仓导致收益受限 [3][4] - 缺乏独立判断标准导致错失行情 需避免过度依赖他人意见 [5] - 短期视角局限交易效果 需结合月线季线趋势避免被小幅回调洗出局 [6] 成功要素 - 通过严格规则约束交易行为 未达目标位或出现止损信号前保持持仓 [7] - 策略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同一策略下学员收益差距超100万元 [7] - 长期坚持慢功夫修炼 通过抄经慢跑等方式保持心态稳定 [7]
高学历女孩毕业找不到工作,搞直播反而成就了自己!怪不得那么多人开始搞这个呢?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32
高学历群体就业趋势转变 - 新闻系硕士林晓投出300多份简历未获传统岗位offer 通过直播分享专业知识三个月内粉丝量突破50万并成立求职咨询工作室[1] - 高学历+直播组合从特例变为常态 反映社会结构转型与就业市场重构背景下个体对新职业形态红利的捕捉[3]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创历史新高 但传统就业市场岗位呈现结构性收缩[4] - 传统制造业和部分互联网行业受技术迭代与经济周期影响缩减招聘规模 更倾向招聘有经验成熟人才[4] - 高学历群体职业预期与市场需求错配 多数人首选国企大厂事业单位 对新兴职业接受度滞后[4] 直播行业价值重构机制 - 直播行业打破传统职业对学历认证工作经验地理空间的依赖 将文化资本专业技能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本[6] - 高学历群体通过直播实现专业内容→精准受众→商业变现直接链路 缩短文化资本转化路径[6] - 直播行业具有低门槛高弹性特性 启动成本低仅需手机账号 内容创作自由度高且能获得即时反馈[7] 社会选择与阶层流动机制 - 高学历群体直播成功案例产生示范效应 推动大众涌入形成理性选择[9] - 直播行业流量分配机制提供阶层跨越可能性 不依赖背景仅看内容价值 为底层个体提供逆袭机会[9] - 传统社会流动依赖教育→职业→收入线性积累 而直播打破家庭背景地域资源制约[9] 行业生态特征与风险结构 - 直播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头部主播占据大部分流量与收益 中尾部主播面临流量低迷收入不稳定困境[10] - 直播内容时效性要求持续输出 易导致职业倦怠 且缺乏传统职业的社会保障与职业晋升体系[10] - 尝试直播机会成本较低 失败不会损失过多可能获得新技能经验 成功则可能实现远超传统职业收益[10] 数字经济转型背景 - 高学历者进入直播反映社会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 社会分工从标准化规模化转向个性化多元化[11] - 直播行业是数字经济下职业多元化典型体现 不仅补充传统就业体系更革新社会分工模式[11] - 数字技术发展将催生更多新职业形态 需关注如何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保障而非该不该做的争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