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06862)

搜索文档
中国必选消费品8月成本报告:现货成本小幅回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11:15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中国必选消费品行业的详细总结,严格遵循任务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11家公司中,10家获得"优于大市"(Outperform)评级,1家为"中性"(Neutral)评级 [1] - 具体公司评级:百威亚太(Neutral),华润啤酒、海底捞、康师傅、中国飞鹤、优然牧业、颐海国际、达势股份、现代牧业、澳优、九毛九均为Outperform [1]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必选消费品现货成本指数普遍小幅回升,期货成本指数多数下跌 [3][8] - 监测的6大类消费品成本呈现分化态势:方便面/速冻食品/软饮料/乳制品/啤酒现货成本指数环比上升,调味品现货成本指数微降 [3][8] - 年初至今多数品类成本指数仍为负增长,显示整体成本压力较年初有所缓解 [10][11] 分行业成本变化 啤酒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12.44,环比上升0.39%,期货成本指数116.90,环比下降6.06% [10][11][12]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4.17%,期货指数累计下降6.16% [10][11][13] - 玻璃价格先涨后跌,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3%/-13.9%;铝材价格持平;进口大麦价格稳定 [4][12] 调味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1.44,环比下降0.16%,期货成本指数102.90,环比下降5.93% [10][11][16]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1.76%,期货指数累计下降6.01% [10][11][16] - 大豆价格分化,现货/期货环比+1.0%/-5.7%;白砂糖现货/期货价格-1.5%/-3.2% [4][16] 乳制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1.26,环比上升0.7%,期货成本指数92.47,环比下降1.44% [10][11][19]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3.2%,期货指数累计下降2.11% [10][11][20] - 生鲜乳价格下滑至3.02元/公斤;玉米价格环比持平;豆粕价格环比下降0.3% [5][19] 方便面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2.85,环比上升1.3%,期货成本指数103.90,环比下降2% [10][11][23]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3.01%,期货指数累计下降4.21% [10][11][24] - 棕榈油价格上行,现货/期货环比+5.7%/+7.2%;小麦价格整体疲软 [5][23] 速冻食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18.39,环比上升1.15%,期货成本指数117.76,环比上升0.97% [10][11][27]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1.83%,期货指数累计下降2.74% [10][11][28] - 蔬菜价格环比上升10.0%,同比下降20.9%;猪肉价格震荡调整 [6][27] 软饮料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7.18,环比上升0.78%,期货成本指数110.40,环比下降5.63% [10][11][31]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4.99%,期货指数累计下降8.6% [10][11][32] - PET价格稳弱运行;瓦楞纸价格环比上升5.2% [6][31] 原材料价格变动 - 包材现货:纸/玻璃/易拉罐/塑料价格环比变动+5.23%/+0.31%/+0.04%/-1.64% [9] - 农产品原料:棕榈油现货环比+5.71%,大豆现货环比+1.01%,蔬菜环比+9.98% [9] - 能源价格:柴油现货环比下跌1.39%,布油期货环比下跌1.04% [9]
红石榴计划驱动多元增长 海底捞第二品牌发展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28 03: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达32.5亿元,为多品牌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10] 多品牌战略进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第二品牌矩阵,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 [3][4] - 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达70家门店 [4] - 通过内部创业+外部赋能双轮驱动,一年内覆盖烤肉、烘焙、砂锅菜等多个赛道 [4] 组织创新机制 - 放宽创业门槛并修订创业制度,允许员工参与新品牌创业并引入外部团队 [5] - 采用赛马机制激活个体创造力,实现自下而上的创新生态 [5] - 通过智能中台沉淀管理经验,覆盖顾客服务、员工管理、产品研发等环节 [8] 供应链与数字化协同 - 蜀海食品整合多品牌采购需求,供应链保障实现边际成本大幅降低 [8] - 共享会员系统与物业资源,打通人才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协同 [5][8] - 数字化中台为门店减负并提升决策效率,中长期将构建餐饮生态智能中台 [8] 战略定位与行业视角 - 多品牌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需聚焦单店模型优化与潜力品牌孵化 [11] - 体系化创新能力降低试错成本,即便部分品牌失利也能快速调整方向 [9][11] - 消费群体变化倒逼产业创新,品牌需实现规模化、粉丝化及供应链完整度 [12]
使出浑身解数之后,海底捞如何找到确定性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07.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7%,为2022年以来首次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1] - 核心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减少9%,占比首次降至90%以下 [1] - 平均翻台率从去年同期4.2次/天下降至3.8次/天,带动同店销售额同比减少10% [4]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下滑14%至2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4亿元 [6] - 人工成本占比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33.8%,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至39.8% [5] 业务转型策略 - 持续拓宽客单价覆盖范围,从人均20元午餐自助到500元以上高端"臻选店" [2] - 拓展夜宵、亲子互动、宠物友好等主题门店,通过"红石榴计划"延伸至烤肉、炸鸡等多元业态 [2] - 区域每月上新菜品60至80款,夜宵场景门店改造后翻台率提升10%-20% [8] - 截至6月底完成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门店改造,超50家鲜切主题店投入运营 [8] 新兴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同比增长60%至9.3亿元,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9] - "红石榴计划"涵盖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门店,较去年74家显著扩张 [13] - 加盟店总数达41家,上半年新增加盟店28家,单店平均收入220万元 [14] - "其他餐厅经营"板块收入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主要来自品牌"焰请" [15] 市场竞争环境 - 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持续放缓,6月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1372亿元同比下滑0.4% [3] - 客单价从去年同期97.4元微涨至97.9元,一线城市人均消费105.2元同比增长1.1% [3] - 当前整体客单价较2023年同期仍有5元差距 [4] 股东回报政策 - 派息率从2022年40%逐步提升至2024年95% [19] - 2025年中期每股派发0.338港元,派息率保持95%高水平 [20] 组织架构挑战 - 师徒制激励政策依赖持续门店扩张,停止增长可能导致激励效果减弱 [12] - 平均翻台率3.8次/天跌破4次/天"及格线",公司暂缓规模化开设新店 [7] - 门店总数较年初净减5家至1363家 [7]
海底捞“不务正业”简史:从火锅一哥到“整活”狂魔
36氪· 2025-08-28 01:00
核心观点 - 公司正通过场景创新、多品牌孵化和外卖业务拓展进行战略转型 以应对传统增长引擎失速问题 [1][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营收利润双降 核心经营指标持续承压 [1][2][3] - 新业务呈现高速增长但整体贡献仍有限 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2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 净利润下滑13.7% [1] - 餐厅总数净减少5家至1363家 其中自营餐厅1322家 加盟餐厅41家 [1] - 翻台率降至3.9次/天 未达4次/天的及格线 [2] - 顾客总数接近1.9亿人次 较2024年同期超2亿人次有所下滑 [3] - 人均消费增长0.5元至97.9元 仍低于百元 [3] 业务转型举措 场景创新 - 在全国近30家门店推出"夜店模式" 配备猛男DJ表演和特色互动环节 [8][13] - 推出夜宵菜单 包含美蛙鱼火锅等新锅底和12元特调鸡尾酒 [13] - 开设50余家"鲜切工坊"主题店 包括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 [13] - 在各地推出区域限定菜单 如山东鲈鱼汤三鲜火锅、湖北樱花季菜单 [15] 多品牌孵化 - 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 共计126家餐厅 [24] - 子品牌涵盖烤肉、炸鸡、小火锅、烤鱼等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 同比增长227% [24] - 焰请烤肉铺子发展迅速 已开设近70家门店 占其他餐厅总数的56% [25] - 部分子品牌经营不善 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开业不足半年即闭店 [26] 外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外卖业务同比增长近60% [35] - "下饭火锅菜"贡献超一半外卖收入 正在测试海底捞拌饭等新品类 [35]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23.4%至10.87亿元 主要由于外卖业务推广费用增加 [37] 战略布局 高端化尝试 - 在北京CBD开设人均消费683元的"海底捞·臻选店" 主打粤式海鲜火锅 [34] - 采取限量预定模式 需提前1-2天预订 [34] 供应链协同 - 子品牌可复用公司成熟的供应链和中央厨房系统 [28] - 焰请烤肉铺子与主品牌形成采购协同 通过整牛采购降低成本 [30] - 据测算焰请烤肉铺子单店年营收约1000万元 净利润率12-14% [30] 行业竞争环境 - 火锅行业翻台率普遍承压 同行巴奴一季度翻台率为3.7次/天 [2] - 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门店均超6000家 [20] - 西塔老太太泥炉烧烤在全国开出400多家门店 [20] - 呷哺呷哺子品牌"趁烧"因亏损已于去年8月关闭所有门店 [21] 组织架构调整 - 成立创新创业委员会 平均每天有200个创新项目提报 [23] - 推行"红石榴计划"员工创业机制 允许店长管理多店 [23] - 子品牌创始人多来自内部 如焰请烤肉铺子创始人为创业委员会主教练杨华 [23]
海底捞(06862):1H25业绩低于预期,派息率95%
华兴证券· 2025-08-27 11:4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海底捞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20.40港元 较当前股价14.47港元存在41%上行空间 [1] - 估值基础为21倍2026年市盈率 盈利预测保持稳定 [6] 1H25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07.03亿元 同比下降3.7% 其中海底捞品牌收入185亿元占比90% [3] - 分区域看:一线城市收入31.61亿元(占比17%) 二线城市69.23亿元(37.3%) 三线及以下城市77.57亿元(41.8%) 港澳台地区7.3亿元(3.9%) [3] - 外卖业务表现亮眼 收入9.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占比提升至4.5% [3] - 其他品牌餐厅收入5.97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占比2.9% [3] - 归母净利润17.59亿元 同比下降13.7% 净利润率8.5% [3] - 成本结构变化:物料成本82.43亿元(占比39.8% 同比+0.8pct) 人工成本69.88亿元(占比33.8% 同比+0.5pct) 租金成本2.16亿元(占比1%) [3] 经营策略调整 - 公司承认管理存在缺失 过度强调经营效益考核 下半年将调整员工帮扶机制 [4] - 强化就餐现场管理 提供个性化和小群服务 增强客户体验 [4] - 实施"地盘制度" 根据区域偏好提供个性化菜品 成功案例全国推广 [4] -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 推进夜场主题、亲子主题、宠物友好等门店升级 提升翻台率 [4] - 放宽红石榴计划创业门槛 从内部自创转向自创与外部成熟品牌合作模式 [4] - 持续发展外卖业务 定位为堂食补充 产品以冒菜、拌饭为主 多家门店完成改造升级 [4] 财务与分红政策 - 1H25派息0.338港元/股 派息率高达95% [5] - 截至6月30日持有货币资金约60亿元 理财产品约53亿元 净现金约92亿元 [5] -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保持健康 上半年约26亿元 [5] - 公司承诺在保证投资基础上合理分红 关注股东长期回报 [5]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增长3.3%/3.3%/3.1%至441.5/455.9/470.0亿元 [6]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7%/3.0%/2.9%至48.4/49.8/51.2亿元 [6]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0.87元 2026E 0.89元 2027E 0.92元 [1][6] - 毛利率保持稳定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62%左右 [11] -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强劲:2025E 52.0% 2026E 50.7% 2027E 49.4% [11]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5.3倍(2025E) 14.9倍(2026E) 14.5倍(2027E) [1][11] - 市净率:2025E 8.0倍 2026E 7.6倍 2027E 7.2倍 [11] - 市销率保持1.6-1.7倍水平 [11]
海底捞上半年业绩双降,员工比年初减少6794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11: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66% [1] - 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2%,较2024年同期9.74%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1] - 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减少18.33亿元,下降8.97% [2] -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其他餐厅经营收入5.96亿元,两者同比大幅提升 [2] 门店结构变化 - 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21家 [1] - 加盟餐厅41家,较2024年同期的1家净增40家 [1] - 餐厅系统销售额增长率下滑6.5% [1] 运营效率指标 - 整体翻台率3.8次,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 - 一线城市翻台率3.8次(降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3.8次(降0.5个百分点),三线及以下城市3.9次(降0.2个百分点) [1] - 二线城市翻台率降幅最为显著 [1] 成本与人员结构 - 员工成本总额69.88亿元 [2] - 员工总数130,384人,较2024年同期143,034人减少12,650人,较2024年末137,178人减少6,794人 [2] - 董事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0.67亿元降至0.64亿元 [2] 市场竞争环境 - 火锅赛道竞争异常激烈,主品牌影响力趋弱 [2] - 巴奴毛肚(拟香港上市)及粤式火锅成为同价位段重要竞争对手 [2] - 下沉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3] 战略调整与探索 - 在北京推出客单价500元以上粤式口味甄选店 [3] - 在二三线城市试点下沉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 [3] - 市场对高端及下沉探索反应均未达预期 [3] - 未来将探索多元化发展,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形态和顾客基础 [3] 管理层反思 - 业绩下滑反映管理层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2] - 翻台率下降及产品、场景创新初期的调整影响业绩表现 [1]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也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0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1] - 餐厅总数1363家,上半年净关闭5家(新开25家自营店+3家加盟店,关停33家)[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13] - 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1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旗下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2][3] - 子品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9%[4]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上半年新开46家[5]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闭)、拾㧚耍烘焙、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捞宝街[7][8][9] - 部分子品牌处于探索阶段,如苗师兄经历多次模式迭代[9] - 下半年将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及完成重点孵化品牌原型店打造[10] 加盟业务拓展 - 加盟餐厅数量41家,同比净增40家,上半年新开加盟店仅3家(主要为直营转加盟)[13] - 加盟业务收入9084.9万元,较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长约47倍,占总收入0.4%[13] - 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至子品牌发展[11] 外卖业务增长 - 外卖收入9.27亿元,较去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14] - 外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为第二大收入来源[14][16]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的外卖收入[14] - 正在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拌饭专营店)及自制饮料[17] - 未来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和"卫星店"新模式,并整合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17]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开设超50家鲜切主题店(牛肉/海鲜/鸡肉/脆鲩鱼工坊)[18]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及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18]
「新消费观察」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38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消费逻辑转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 [2] - 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 [7]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 [2] 公司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 [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 [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净亏损0.8亿元至1.0亿元 [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 [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从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 [4] - 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 [4] - 海底捞和九毛九旗下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均下滑 [4] 客单价变化趋势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 [3] - 绿茶集团人均消费55.5元同比降低2.6元 [3] - 怂火锅人均消费同比降低11元至99元 [3] - 海底捞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太二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明显下跌 [4] 门店策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增加28家 [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 [6]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 [6] 业务创新举措 - 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 [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70家 [8]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 [8]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 [8]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 [8]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 [8]
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消费逻辑发生显著转变[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为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6]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呈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状态[2] 企业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加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由去年同期4.2次/天降至3.8次/天[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由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4] - 海底捞同店销售额下滑,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4] - 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但较2022年104.9元明显下跌[3] - 太二人均消费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77元下跌[3]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绿茶集团55.5元同比降低2.6元[3] 门店战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较2024年末增加28家[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5]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6] - 企业实施更谨慎的开店策略,主动关闭经营表现不佳的门店[5][6] 新增长点探索 - 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7]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7]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7]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7]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7]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了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5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 [1] - 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外卖业务寻求突破,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227%,外卖收入增长59.6% [1][11] - 主业火锅门店面临压力,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但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 [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收入占比89.8%,外卖业务收入占比4.5%,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占比2.9%,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比2.2%,加盟业务收入占比0.4% [13] - 加盟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至9084.9万元,增长约47倍 [9] 门店运营 - 上半年关停33家餐厅,新开25家自营门店和3家加盟门店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0] 多品牌战略 - 旗下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数量达到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 [2]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包括嗨妮牛肉麻辣烫、拾耍SCHWASUA、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和捞宝街 [4][5] - 部分子品牌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门,苗师兄门店模式几经转变 [6] - 公司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到子品牌发展,并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 [7][8] 外卖业务 - 外卖业务收入为9.27亿元,较上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 [11]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11] - 外卖已成为公司营收占比第二的业务 [12] - 公司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海底捞·拌饭专营店,并探索自制饮料 [13] - 计划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并打通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 [14]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打造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主题店,已开出超50家鲜切主题店 [15]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