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

搜索文档
火遍国外的汉堡王,为啥在中国吃瘪?
虎嗅· 2025-09-27 02:00
在美国火过肯德基,敢叫板麦当劳,可是在中国——汉堡王门店已经不到1500家,这两年门店数还在下 降,半年就关了100多家,不仅比不过麦当劳和肯德基,还被本土的塔斯汀、华莱士甩出好几条街,汉 堡王为啥混得那么惨? ...
麦当劳中国宣布未来三年投资4亿元用于人才培训和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6:43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表示:"汉堡大学2010年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全国有1000多家餐厅,而如 今已有超过7400家,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汉堡大学作为我们人才培养体 系的核心基石——它持续为我们培养营运骨干,传承QSC文化(品质、服务、清洁),是确保我们始终 能够运营杰出餐厅的重要力量。" 目前,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在全国设有16个领导力学院,拥有约100位专家,每年近20万员工通过"麦麦 e学"线上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展望未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更庞大的餐厅网络和加速的数字化 进程,汉堡大学将持续升级,聚焦更智慧、更开放、更关注人的全面成长这三大方向,持续打造适应时 代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 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校长李娟娟表示:"面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求,汉堡大学将持续升级,围绕'更智 慧、更开放、更关注全面成长'三大方向深化发展,融合AI技术与个性化学习、拓展行业合作生态、打 造人情味的成长支持,为新时代培养更多优秀的餐厅管理人才。我们致力于让汉堡大学赋能每一位员工 获得持续成长与发展。" 麦当劳/供图 麦当劳自1955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品质、服务、清洁与 ...
“排队王”Shake Shack放下身段
虎嗅APP· 2025-09-21 15:04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AI生成 北京国贸CBD的一角,午休的白领们从写字楼涌出,迅速分流至各路餐厅与外卖柜前。 在众多穿着各平台制服、步履匆匆的外卖员中,很少有人会特意留意到,一栋高级写字楼低区裙楼的转角处,新开了一家颇为"特殊"的门店:没有座 位,没有炫目的霓虹灯,甚至没有诱人的食物香气弥漫出来,只有一个简单的取餐台和几位忙碌的员工。 这是近期开业的Shake Shack外卖专门店。就在几年前,这个来自纽约、客单价超过80元的高端汉堡品牌每进入一座中国城市,还必然引发一波社交媒 体的刷屏和线下的长队,是当之无愧的排队王和网红顶流。 从门庭若市到"低调潜入",从精心设计的社交空间到只设取餐台的纯外卖业态,Shake Shack的这一转变,是面对市场现实的精明"优雅降级",还是一 种品牌战略上的退缩? 网红餐厅的光环正在褪色 "排队王"的巨大光环,曾是Shake Shack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利器。2018年其内地首店在上海新天地开业时,排队时长甚至超过三小时,购买汉堡变 成一种需要炫耀的"成就",汉堡本身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这种策略与其在本土及全球很多市场 ...
“排队王”Shake Shack放下身段
虎嗅· 2025-09-21 08:37
核心观点 - Shake Shack在中国市场从高端网红品牌转向开设纯外卖专门店 标志着品牌战略从注重体验向追求效率与成本优化的转变 反映中国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习惯变化 [1][5][6] 品牌定位演变 - 2018年进入中国时定位高端汉堡品牌 客单价超过80元 通过制造排队现象(上海首店排队超3小时)打造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属性 [1] - 当前网红光环逐渐褪去 从门庭若市状态转入常态发展阶段 消费者非吃不可的冲动减弱 [2] 市场竞争环境 - 高端市场面临FIVE GUYS等国际品牌分流追求"正宗"的顾客 [2] - 中端市场遭遇麦当劳 肯德基等本土化成功的国际巨头 这些品牌具有价格优势且产品线丰富 外卖网络渗透深入 [2] - 本土连锁品牌和独立汉堡店持续瓜分市场份额 导致市场格局极为分裂 [2] 外卖专门店战略动因 - 纯外卖模式显著降低门店成本 标准店需选址黄金地段并配备大型厨房和用餐区 而外卖店可选址写字楼非黄金角落 面积大幅缩小 专注于餐食制作功能 [3] - 迎合后疫情时代消费习惯变化 外卖和外带成为餐饮消费不可或缺部分 有助于提升出餐效率和优化外卖包装 [3] 战略风险与权衡 - 核心品牌价值与"体验"深度绑定(门店空间 社区氛围 排队狂欢感) 外卖业态可能解构品牌魅力 [5] - 本质是品牌价值与市场规模之间的权衡 尝试在保持产品品质前提下通过业态创新触达两类客群:看重口味但不愿支付全服务餐厅溢价的顾客 以及单纯追求效率的消费者 [5] - 存在品牌溢价流失风险 如果消费者认为高昂价格需搭配环境体验 则纯外卖形式可能加速与价格更亲民竞争者的直接对比 [5] 战略意义与行业启示 - 外卖专门店是测试市场反应的探针 用于回答网红光环褪去后的品牌定位问题 [6] - 试验结果将决定品牌在中国市场走向普及化规模化还是巩固高端定位 [6] - 标志中国餐饮市场竞争进入更精细复杂阶段 单纯依靠光环难以持续生存 [6][7]
深圳多家汉堡王被曝闭店,汉堡王中国回应称正在实施门店优化战略
犀牛财经· 2025-09-19 10:08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汉堡王华强北店发布了闭店通知。根据网上流传的闭店通知来看,汉堡王华强北店于2025年9月1日正式闭店。华强北店是 深圳最早的四家汉堡王门店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深圳网友称今年有多家汉堡王门店闭店。有媒体拨打了汉堡王顾客关怀热线询问具体情况,客服人员回复称闭店是因为经营策略有变 动。 早在今年6月,就有媒体报道称,汉堡王中国对外披露,将关闭部分选址及运营不佳的门店。这一调整预计会使2025年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总数有所下降。而 为了抵消部分影响,汉堡王中国计划同步新增40-60家新餐厅,新门店将战略布局于品牌基础稳固、增长动能明确的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 据汉堡王中国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RBI)披露的最新财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汉堡王中国门店数量从去年底的1474家缩减至1367家,半 年内净减少107家。 而在关闭100家门店之后,汉堡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实现了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其系统销售额为1.62亿美元,环比一季度增长10%,同店销售增长 由负转正取得2.2%的增长。 针对闭店和同店销售额增长等问题,GPLP犀牛财经 ...
“汉堡通胀”席卷美国,专家:关税导致成本上涨已转嫁至美消费者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牛肉价格与供应 - 美国牛肉价格连续8个月上涨 碎牛肉现均价达每磅6.34美元[2] - 牛群数量缩减至数十年最低水平 关税政策导致巴西牛肉进口几近停滞[2] - 8月汉堡价格中位数同比上涨3.4%至14.47美元 预计成本将转嫁消费者[2] 食品通胀扩散 - 芝士和面包等汉堡配料成本同步上涨 关税影响持续传导至终端消费[3] - 8月咖啡价格同比飙升21% 创1997年以来最大涨幅[3] - 美国99%咖啡依赖进口 瑞士和加拿大分别被加征39%和35%关税[3] 企业定价策略 - 福爵咖啡母公司2024年实施三次提价 小型咖啡馆加收4%关税附加费[4] - 星巴克采购策略使关税影响滞后 预计咖啡成本峰值将出现在2026年[4] 通胀与就业数据 - 8月CPI同比上涨2.9% 生鲜牛排价格同比上涨16.6%[6] - 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6万 创四年新高[6] - 过去12个月新增就业岗位较预期减少91.1万个 8月仅增加2.2万个岗位[6] 消费者影响 - 个人破产申请量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增长11.8%[6] -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下降21% 达2022年底以来最低水平[7]
济宁逾百师生腹痛呕吐,家长:医生先问吐没吐红色的
第一财经· 2025-09-14 02:22
事件概述 - 山东济宁兖州区朝阳学校发生师生集体腹痛呕吐事件 截至9月12日22时共138人住院留观且均为轻症 [3][6] - 事件发生于9月12日上午 涉及小学和初中部学生 部分教职工也出现症状 [5][6][15] - 当地已成立由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处置工作组开展诊治和原因调查 [7] 学校基本情况 - 朝阳学校为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系2018年兖州区政府招商引资重大民生工程 [5] - 2024年统计显示在校生2679人 教职工180人 共63个教学班 [5] - 校园占地面积93亩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达2.1亿元 [6] - 硬件设施包括400米标准塑胶跑道 图书馆 宿舍楼及各类实验室 [6] 家长质疑与现场情况 - 多名家长质疑校外供餐存在安全隐患 指出现场食品质量问题(如发黑白菜)[3][8] - 家长反映校方未第一时间通知 部分家长中午12点才接到电话 而救护车早在上午9点多已进出学校 [14] - 有家长目测兖州区人民医院接收患者超100人 部分症状较重者出现倒地吐血现象 [12][14] - 医院急诊需垫付费用 奥美拉唑等药物被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症状 [12] 供餐体系调查 - 学校食堂由第三方公司外包 糕点汉堡等食材可能来自外部供应商 [11] - 网传供货单显示汉堡包供应商为当地"爱食尚蛋糕店" 该店抖音账号内容已清空 [12] - 同一餐饮公司服务当地多所学校 政府热线表示需进一步核实其他学校是否受影响 [12] 处置进展 - 调查人员已介入医院对住院师生开展原因调查 结果尚未公布 [3] - 部分症状较轻学生已返家休养 严重者仍需住院治疗 [9][13] - 校方尚未通知周一是否复课 后续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7][16]
Why Is Red Robin (RRGB) Up 11.8% Since Last Earnings Report?
ZACKS· 2025-09-12 16:31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2.837亿美元同比下降5.5% 低于市场共识预期2.85亿美元 [2] - 可比餐厅收入下降3.2% 客流量减少5.5%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26美元大幅超越市场预期的亏损0.25美元 去年同期为亏损0.38美元 [3] - 净利润400万美元 相比去年同期亏损950万美元显著改善 [3] 盈利能力指标 - 餐厅级营业利润4050万美元 较上年同期3470万美元增长16.7% [4] - 餐厅级营业利润率提升270个基点至14.5% 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效率提升 [4] - 调整后EBITDA增长64%至2240万美元 [4] - 调整后营业利润980万美元(占收入3.5%) 去年同期为亏损460万美元 [4] 财务结构与流动性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2440万美元 总流动性6190万美元 [5] - 长期债务1.631亿美元 较2024财年末1.816亿美元减少1.85亿美元 [5] - 本年度迄今偿还债务2030万美元 [5] - 未宣布股票回购计划 [5] 业绩展望 - 2025财年收入预期下调至约12亿美元 此前预期12.1-12.3亿美元 [6] - 维持餐厅级营业利润率12-13%的指引 [6] - 调整后EBITDA预期维持6000-6500万美元 [6] - 预计全年可比餐厅销售额下降3-4% [6] 市场评价与同业对比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11.8% 表现超越标普500指数 [1] - 获得Zacks排名第2(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数月回报高于平均水平 [9] - VGM综合评分A级 增长和价值评分均为A级 [8] - 同业公司百胜中国上季度收入27.9亿美元同比增长4% 每股收益0.58美元优于去年同期0.55美元 [10]
麦当劳如何应对美国“双层经济”困境?
财富FORTUNE· 2025-09-12 13:17
核心观点 - 麦当劳通过调整定价策略应对美国经济中的消费分层现象 即高收入群体维持消费水平而低收入群体收紧开支 公司推出超值套餐吸引价格敏感客户同时维持高端产品线[1][4] - 美国经济呈现"双层经济"或"K型经济"特征 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分化明显 中低收入消费者流量下降两位数 高收入群体保持高频消费[1][2][5] - 快餐行业面临菜单价格上涨至两位数带来的消费者不满 行业需要通过创新定价和促销策略平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1][4] 消费分层表现 - 高收入群体(年收入超10万美元)消费不受影响 继续保持高端产品消费和高频率外卖使用[1][2] - 中低收入消费者显著收紧开支 快餐从日常必需品转变为偶尔消费 该群体客流量出现两位数下降[1][2] - 消费降级现象与大萧条时期不同 当前表现为选择性消费而非普遍降级 公司需针对性采取差异策略[4] 公司战略调整 - 推出改良版5美元套餐并加强核心市场促销活动 重点突出"超值"主题吸引价格敏感客户[4] - 开展"超值套餐之旅"已超过一年时间 通过下调超值套餐价格应对消费分化局面[1] - 利用全球连锁的规模与采购优势实施降价 该策略为小型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4] 行业环境变化 - 联邦最低工资标准停滞16年维持7.25美元 但各州标准差异显著(如哥伦比亚特区达18美元)[3] - 2025年《提高工资法案》提议逐步提高联邦最低工资至17美元 并取消小费员工次级工资标准[3] - 特许经营商担忧低价策略压缩利润空间 因面临工资、房租和保险成本上涨压力[4] 宏观经济背景 - "K型经济"格局持续 高收入群体消费向上而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向下 该模式与疫情期间经济特征相似[5] - 零售行业同样出现消费分化 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报告消费者仅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5] - 达美航空作为高收入消费风向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尽管因政策不确定性下调2025年预期[5] 政策立场 - 公司支持小费免税政策但对其业务影响有限 因麦当劳不允许收取小费[2] - 呼吁制定统一的联邦最低工资标准 认为当前小费员工2.13美元时薪标准(自1991年未变)造成不公平竞争[2] - 对提高联邦最低工资持开放态度 并就多项政策议题与白宫保持沟通[2][3]
首店齐发 零售竞秀 线下消费花样多
河南日报· 2025-09-06 23:31
消费活动表现 - 郑州汉堡节首日售出汉堡3.9万个创全国巡展销量新高 前三日累计售出约13万个[2] - 活动吸引大量客流 内蒙古草原风味汉堡及30余家品牌摊位前排长队[2] - 郑东万象城开业首日客流达30万人次 首月日均客流维持12万人次高位[3] 零售市场数据 - 河南省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26.81亿元 同比增长6.9%[2] -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居全国前列[2] - 皮爷咖啡、宇树科技等影响力品牌首店相继落户河南[3] 商业体升级 - 郑东万象城引入超100家城市首店 覆盖国际时尚、精品零售及美妆领域[3] - 胖东来带动鲜风生活、华豫佰佳等本土超市品牌崛起[4] - 鲜风生活旗舰店落户开封后商场人气骤增 停车场"一位难求"[4] 消费场景创新 - 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展示汽车成长故事[4] - 苏宁花园路超级体验店融合家电销售与电竞娱乐功能[4] - 本土品牌如开封张记麻花、酸辣粉引发消费者抢购[4] 政策支持措施 - 推动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开展"一店一策"改造[4] - 鼓励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 培育特色店铺[4] - 持续发放餐饮零售专项消费券释放消费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