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请烤肉铺子

搜索文档
上市餐企业绩回顾,餐饮企业如何做好年度规划?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28
诊断复盘: 最近,头部餐饮企业陆续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虽然2025年餐饮行业普遍面临消费信心不足、到店客流下滑、盈利空间压缩等挑战,但一些餐饮企业依 然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经营管理优化、运营模式创新、业务渠道拓展等方式来寻求突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海底捞"红石榴计划"初见成效,财报显示,旗下"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 227.0%,对营收贡献明显。 -绿茶上半年营收为22.9亿元,同比增长23.1%;经调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茶在确保食品安全、食材稳定供应及标准化的可行性的前提下, 加快了产品上新频率,2025年上半年共推出305道新品(2024年全年230道),在传承经典杭帮菜的同时紧贴最新饮食潮流,吸引顾客到店尝鲜。 -小菜园上半年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期内利润达到3.8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5.7%,通过采购优化、门店模型优化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 施,实现了净利润的明显提升。 辰智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为35元,近2年呈现消费降级趋势,"网红营销" ...
海底捞(06862.HK)2025年中报点评:主业客单价企稳 红石榴计划成效突出
格隆汇· 2025-08-30 03: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66% [1] - 期间溢利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0% [1] -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3.96% [1] - 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339个百分点至11.63% [1] 业务收入结构 - 餐厅经营收入185.80亿元,同比下降8.98% [1] -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59.60% [1] -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54.98% [1]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0% [1] - 加盟业务实现收入0.9亿元 [1] 门店网络 - 餐厅总数量1322家,上半年净减少33家 [1] - 一线城市218家(净减少2家),二线城市512家(净减少19家)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569家(净减少12家),港澳台地区23家(数量持平) [1] - 加盟海底捞门店数达到41家,上半年净增28家 [1] - 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达70家 [1] 运营指标 - 整体翻台率3.8次,港澳台地区最高达4.3次 [2] - 新开餐厅翻台率4.1次,高于其他餐厅3.8次 [2] - 客单价97.9元,同比微增0.51% [2] - 港澳台地区客单价205.8元,同比增长4.10% [2] - 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9.90%,港澳台地区逆势增长4.39% [2] 成本结构 - 原材料成本率39.82%,同比上升0.79个百分点 [2] - 员工成本率33.75%,同比上升0.46个百分点 [2] - 折旧及摊销率5.58%,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2] - 其他费用率5.25%,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 [2] 发展策略 - 红石榴计划孵育成功,多品牌运营成效显著 [1] - 加盟业务快速扩张,上半年净增28家加盟店 [1] - 外卖业务及调味品销售成为重要增长点 [1]
海底捞2025半年报揭示多元发展路径,获多家券商一致看好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31
行业内卷化现状 - 火锅行业面临内卷化困境 连锁化率高于整体餐饮 行业收入增长伴随关店潮 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 企业创新易沦为拼低价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 归母净利润17.59亿元 整体翻台率3.8次/天 [1] - 核心经营利润达24.08亿元 同比增长14.0% [7] - 拟派发中期股息16.73亿元 派息率高达95% [7][8] 门店网络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1363家 其中中国大陆自营1299家 港澳台自营23家 加盟餐厅41家 [1] - 旗下其他品牌门店总数达126家 [1][8] 主品牌创新战略 - 推进"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 员工端优化评价机制侧重努力程度 产品端区域与全国上新双轮驱动 场景端改造夜宵等主题店 [3] - 改造近30家夜场主题门店及50家鲜切主题门店 改造后门店翻台率显著上升 [3] - 每月区域上新60-80款新品 成功菜品推向全国市场 [3]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 "下饭菜"品类贡献超55%份额 [8] 多品牌矩阵发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和收购14个餐饮品牌 涵盖烤肉、旋转小火锅、轻食、烘焙等多业态 [1][3] - 旗下品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7% 收入贡献达2.9% [5]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数达70家 上半年新开46家 收入规模达2亿元 [5] - 放宽创业门槛 内部从优秀店降至B级店 同时引入外部创业者 [5] 券商评价与估值 - 华西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2025-2027年PE分别为18/16/14倍 [7] - CMB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调目标价至17.46港元 [7] - 中信建投证券维持增持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16/15倍 [8] - 光大证券强调高分红属性 派息比率9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战略转型成效 - 通过主品牌升级与多品牌矩阵双向驱动突破行业内卷化困境 [7] - 改革措施包括主题门店升级、产品线优化及外卖业务拓展 [7] - 数字化中台建设与加盟业务加速多品牌孵化 [8] - 多业态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8]
红石榴计划驱动多元增长 海底捞第二品牌发展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28 03: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达32.5亿元,为多品牌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10] 多品牌战略进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第二品牌矩阵,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 [3][4] - 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达70家门店 [4] - 通过内部创业+外部赋能双轮驱动,一年内覆盖烤肉、烘焙、砂锅菜等多个赛道 [4] 组织创新机制 - 放宽创业门槛并修订创业制度,允许员工参与新品牌创业并引入外部团队 [5] - 采用赛马机制激活个体创造力,实现自下而上的创新生态 [5] - 通过智能中台沉淀管理经验,覆盖顾客服务、员工管理、产品研发等环节 [8] 供应链与数字化协同 - 蜀海食品整合多品牌采购需求,供应链保障实现边际成本大幅降低 [8] - 共享会员系统与物业资源,打通人才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协同 [5][8] - 数字化中台为门店减负并提升决策效率,中长期将构建餐饮生态智能中台 [8] 战略定位与行业视角 - 多品牌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需聚焦单店模型优化与潜力品牌孵化 [11] - 体系化创新能力降低试错成本,即便部分品牌失利也能快速调整方向 [9][11] - 消费群体变化倒逼产业创新,品牌需实现规模化、粉丝化及供应链完整度 [12]
使出浑身解数之后,海底捞如何找到确定性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07.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7%,为2022年以来首次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1] - 核心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减少9%,占比首次降至90%以下 [1] - 平均翻台率从去年同期4.2次/天下降至3.8次/天,带动同店销售额同比减少10% [4]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下滑14%至2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4亿元 [6] - 人工成本占比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33.8%,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至39.8% [5] 业务转型策略 - 持续拓宽客单价覆盖范围,从人均20元午餐自助到500元以上高端"臻选店" [2] - 拓展夜宵、亲子互动、宠物友好等主题门店,通过"红石榴计划"延伸至烤肉、炸鸡等多元业态 [2] - 区域每月上新菜品60至80款,夜宵场景门店改造后翻台率提升10%-20% [8] - 截至6月底完成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门店改造,超50家鲜切主题店投入运营 [8] 新兴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同比增长60%至9.3亿元,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9] - "红石榴计划"涵盖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门店,较去年74家显著扩张 [13] - 加盟店总数达41家,上半年新增加盟店28家,单店平均收入220万元 [14] - "其他餐厅经营"板块收入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主要来自品牌"焰请" [15] 市场竞争环境 - 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持续放缓,6月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1372亿元同比下滑0.4% [3] - 客单价从去年同期97.4元微涨至97.9元,一线城市人均消费105.2元同比增长1.1% [3] - 当前整体客单价较2023年同期仍有5元差距 [4] 股东回报政策 - 派息率从2022年40%逐步提升至2024年95% [19] - 2025年中期每股派发0.338港元,派息率保持95%高水平 [20] 组织架构挑战 - 师徒制激励政策依赖持续门店扩张,停止增长可能导致激励效果减弱 [12] - 平均翻台率3.8次/天跌破4次/天"及格线",公司暂缓规模化开设新店 [7] - 门店总数较年初净减5家至1363家 [7]
海底捞“不务正业”简史:从火锅一哥到“整活”狂魔
36氪· 2025-08-28 01:00
核心观点 - 公司正通过场景创新、多品牌孵化和外卖业务拓展进行战略转型 以应对传统增长引擎失速问题 [1][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营收利润双降 核心经营指标持续承压 [1][2][3] - 新业务呈现高速增长但整体贡献仍有限 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2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 净利润下滑13.7% [1] - 餐厅总数净减少5家至1363家 其中自营餐厅1322家 加盟餐厅41家 [1] - 翻台率降至3.9次/天 未达4次/天的及格线 [2] - 顾客总数接近1.9亿人次 较2024年同期超2亿人次有所下滑 [3] - 人均消费增长0.5元至97.9元 仍低于百元 [3] 业务转型举措 场景创新 - 在全国近30家门店推出"夜店模式" 配备猛男DJ表演和特色互动环节 [8][13] - 推出夜宵菜单 包含美蛙鱼火锅等新锅底和12元特调鸡尾酒 [13] - 开设50余家"鲜切工坊"主题店 包括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 [13] - 在各地推出区域限定菜单 如山东鲈鱼汤三鲜火锅、湖北樱花季菜单 [15] 多品牌孵化 - 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 共计126家餐厅 [24] - 子品牌涵盖烤肉、炸鸡、小火锅、烤鱼等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 同比增长227% [24] - 焰请烤肉铺子发展迅速 已开设近70家门店 占其他餐厅总数的56% [25] - 部分子品牌经营不善 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开业不足半年即闭店 [26] 外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外卖业务同比增长近60% [35] - "下饭火锅菜"贡献超一半外卖收入 正在测试海底捞拌饭等新品类 [35]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23.4%至10.87亿元 主要由于外卖业务推广费用增加 [37] 战略布局 高端化尝试 - 在北京CBD开设人均消费683元的"海底捞·臻选店" 主打粤式海鲜火锅 [34] - 采取限量预定模式 需提前1-2天预订 [34] 供应链协同 - 子品牌可复用公司成熟的供应链和中央厨房系统 [28] - 焰请烤肉铺子与主品牌形成采购协同 通过整牛采购降低成本 [30] - 据测算焰请烤肉铺子单店年营收约1000万元 净利润率12-14% [30] 行业竞争环境 - 火锅行业翻台率普遍承压 同行巴奴一季度翻台率为3.7次/天 [2] - 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门店均超6000家 [20] - 西塔老太太泥炉烧烤在全国开出400多家门店 [20] - 呷哺呷哺子品牌"趁烧"因亏损已于去年8月关闭所有门店 [21] 组织架构调整 - 成立创新创业委员会 平均每天有200个创新项目提报 [23] - 推行"红石榴计划"员工创业机制 允许店长管理多店 [23] - 子品牌创始人多来自内部 如焰请烤肉铺子创始人为创业委员会主教练杨华 [23]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也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0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1] - 餐厅总数1363家,上半年净关闭5家(新开25家自营店+3家加盟店,关停33家)[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13] - 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1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旗下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2][3] - 子品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9%[4]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上半年新开46家[5]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闭)、拾㧚耍烘焙、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捞宝街[7][8][9] - 部分子品牌处于探索阶段,如苗师兄经历多次模式迭代[9] - 下半年将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及完成重点孵化品牌原型店打造[10] 加盟业务拓展 - 加盟餐厅数量41家,同比净增40家,上半年新开加盟店仅3家(主要为直营转加盟)[13] - 加盟业务收入9084.9万元,较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长约47倍,占总收入0.4%[13] - 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至子品牌发展[11] 外卖业务增长 - 外卖收入9.27亿元,较去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14] - 外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为第二大收入来源[14][16]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的外卖收入[14] - 正在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拌饭专营店)及自制饮料[17] - 未来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和"卫星店"新模式,并整合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17]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开设超50家鲜切主题店(牛肉/海鲜/鸡肉/脆鲩鱼工坊)[18]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及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18]
海底捞交出上半年成绩单,“红石榴计划”夯实第二增长曲线
贝壳财经· 2025-08-27 01: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1][5] -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减少13.7% [1][5] - 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5] - 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但增速明显放缓 [5] 多品牌战略成效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开设126家餐厅 [2][6]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6] - 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多元消费场景 [8] - 品牌案例包括焰请烤肉铺子(融合烤肉、酒吧及洗发服务)、从前印巷砂锅菜(杭州两店开业首两日翻台近5轮)、SHUA BAKERY面包店(拓展烘焙市场) [8] 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7月增速放缓至1.1% [5][7] - 餐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 [7] - 头部企业如百胜中国通过多品牌矩阵(如塔可贝尔、Lavazza咖啡)覆盖多元需求 [7] - 单一品牌难以覆盖全场景需求,多品牌战略成为行业生存必选题 [7] 战略执行与未来规划 - 内部创业模式通过完善制度与平台赋能员工创新 [8][9] - 注重项目可复制性及高质价比品类,优化单店模型与原型店打造 [9][11] - 计划引入加盟商参与第二品牌扩张,加速市场下沉 [11] - 定期评估筛选品牌,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以强化协同效应 [11]
上半年翻台率下降,但海底捞靠“副业”挣了不少钱 | 财报速看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4.2% [1][2] -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8% [1][2] -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4.0% [1][2] - 每股基本盈利0.32元,同比下降15.8% [2] 餐厅运营指标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比下降9.5% [5][6] - 同店翻台率维持3.8次/天 [5] - 顾客接待总量近1.9亿人次 [5] - 顾客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 [6] - 餐厅系统销售额下降6.5% [6] 门店网络发展 - 总餐厅数1363家,较去年同期1343家净增20家 [5] - 自营餐厅1322家,加盟餐厅41家 [5][6] - 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 [5] - 关闭经营不达标餐厅33家 [5] - 中国大陆自营餐厅1299家,港澳台地区23家 [5] 业务结构变化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 [6]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外卖收入 [6] - 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占总收入89.8% [7] -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7] - 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7] 行业背景 - 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 [3] -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仅3.6% [3] - 6月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3] - 7月继续同比下降0.3% [3] - 行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态势 [3] 创新业务发展 - "红石榴计划"开放内外部创业者孵化机制 [7] - "焰请烤肉铺子"品牌上半年新开46家,门店总数达70家 [7]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六成
经济网· 2025-08-26 09: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保持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 餐厅运营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经营1363家餐厅,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及加盟餐厅3家 [1] - 持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经营不达预期及增长潜力不足的门店 [1] - 加盟模式采用"老店+新店"组合形式,已初步验证规模化布局可行性 [2] 业务多元化进展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2] - 测试海底捞拌饭、自制饮料等新外卖品类,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及卫星店模式 [2] - 多品牌战略下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且同比增长227.0% [2] - "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70家 [2] 会员体系与战略布局 - 会员人数突破2亿,通过异业合作延伸权益至旅游、交通出行领域 [3] - 持续打击不合规会员权益使用行为,维护体系公平性 [3]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