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亿接待1.89亿人次客单价97.9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1] - 净利润达17.55亿元[1] - 核心经营利润为24.08亿元[1] 运营指标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1] - 同店翻台率保持3.8次/天[1] - 客单价97.9元较去年同期微增[1] 客户规模 - 上半年接待顾客总数达1.89亿人次[1] - 人均消费水平维持在97.9元[1] 市场环境 - 餐厅翻台率及客流量出现下降[1] - 主要受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影响[1] - 顾客消费需求变化对经营产生作用[1]
海底捞(06862):短期业绩承压,“红石榴计划”效果逐渐显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7 04: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8.22港元,较现价14.47港元存在25.9%上行空间 [2][8]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但"红石榴计划"多品牌孵化及加盟模式逐步贡献增量,中长期主品牌有望通过产品、服务和场景优化重回增长轨道 [3][4][8]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07.0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13.7%),核心经营利润率11.6%(同比-1.4pct) [3] - 全年预期:2025E收入444.5亿元(+4.0%),归母净利46.3亿元(-1.7%);2026-2027年收入增速回升至5.9%-6.0% [8][10] - 毛利率稳定在61.9%-62.0%,净利率预期维持在10.4%-10.7% [10][12] 业务分项表现 - 主品牌餐厅收入185.8亿元(同比-9.0%),翻台率3.8次/天(同比-9.5%),同店销售下降9.9% [4][5] - 创新业务高增长:其他餐厅收入6.0亿元(同比+227.0%),外卖收入9.3亿元(同比+59.6%),调味品收入4.6亿元(同比+55.0%) [4]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品牌共126家门店,其中焰请烤肉铺子达70家 [4] 运营数据 - 截至1H25门店总数1363家(自营1322家+加盟41家),新开自营店25家、加盟店3家,关闭33家 [5] - 加盟模式采用"老店+新店"组合策略,旨在加速品牌渗透和降低培育周期 [5] - 客单价微升至97.9元(同比+0.5%),但一线/二线城市翻台率均降至3.8次/天 [5] 成本结构 - 原材料成本率39.8%(同比+0.8pct),主因菜品耗用增加以提升体验 [6] - 员工费用率33.8%(同比+0.5pct),受固定人工成本占比提高影响 [6] - 折旧摊销占比5.6%(同比-0.6pct),因部分资产已提足折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10.1%-12.2%,主因主品牌短期承压及成本上升 [8] - 估值从2025年23倍PE下调至20倍,对应目标市值1015.5亿港元 [8] - 当前估值低于国际同行:2025E PE 15.9倍 vs 行业平均28.7倍 [11] 股息与回报 - 1H25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股利支付率95% [3] - 预期2025-2027年股息率维持在5.98%-6.88% [12]
海底捞交出上半年成绩单,“红石榴计划”夯实第二增长曲线
贝壳财经· 2025-08-27 01: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1][5] -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减少13.7% [1][5] - 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5] - 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但增速明显放缓 [5] 多品牌战略成效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开设126家餐厅 [2][6]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6] - 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多元消费场景 [8] - 品牌案例包括焰请烤肉铺子(融合烤肉、酒吧及洗发服务)、从前印巷砂锅菜(杭州两店开业首两日翻台近5轮)、SHUA BAKERY面包店(拓展烘焙市场) [8] 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7月增速放缓至1.1% [5][7] - 餐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 [7] - 头部企业如百胜中国通过多品牌矩阵(如塔可贝尔、Lavazza咖啡)覆盖多元需求 [7] - 单一品牌难以覆盖全场景需求,多品牌战略成为行业生存必选题 [7] 战略执行与未来规划 - 内部创业模式通过完善制度与平台赋能员工创新 [8][9] - 注重项目可复制性及高质价比品类,优化单店模型与原型店打造 [9][11] - 计划引入加盟商参与第二品牌扩张,加速市场下沉 [11] - 定期评估筛选品牌,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以强化协同效应 [11]
海底捞 - 业绩回顾:优化运营,在消费市场复苏前景下培育新品牌;买入评级
2025-08-27 01:12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海底捞国际控股(6862 HK)[1] * 行业为餐饮业 面临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1] 核心运营策略与举措 * 管理层致力于提供差异化服务 增强产品供应(如鲜切产品和频繁的区域产品推出)并优化运营[1] * 多元化门店形式 例如宵夜主题餐厅 其翻台率较改造前提升了约10%-20%[1][11] * “石榴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创立新品牌的门槛 并对外开放商业机会(如收购传送带火锅品牌“举高高”)以满足多元化客户需求[1] * 特许经营业务稳步扩张 通过开设新店和转换现有门店模式实现 此策略有助于缩短特许经营培育周期并确保运营一致性[9] * 未来特许经营模式成熟后 可能将机会延伸至“石榴计划”下的新品牌[9] 新品牌发展与表现 * 除焰遇烧烤外 管理层重点提及数个在门店层面实现稳定收入和利润的新品牌[8] * Shua Bakery月销售额可达60万元人民币 利润率5-8%[8] * 轻食品牌Lucky Garden月销售额可达40万元人民币 利润率6-8%[8] * 一家川菜馆月销售额可达120万元人民币 利润率约10%[8] * 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也实现了令人满意的收入、利润和复购率[8] 门店扩张计划 * 公司重申海底捞品牌2025年中期个位数百分比(MSD%)的毛开店率目标[1][1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毛新开超过40家门店(包括特许经营店)[1][11] * 对于新品牌 集团计划在下半年开设更多样板店[1][11] * 焰遇烧烤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已有46家毛开店(达到70家门店)[11] 外卖业务增长 * 外卖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1][10] * 增长主要归因于产品类别扩张(单人快餐如冒菜是主要贡献者 火锅占比未超过四分之一)和履约能力提升 而非外卖平台补贴[10] * 预计下半年增速将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 得益于产品类别和能力的持续改善以及新的外卖“卫星店”的推出[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将继续推出全国性产品和区域性定制创新产品[11] * 餐厅经理需保持对市场趋势的敏感度 公司需利用供应链优势开发新产品(如特色火锅口味)[11] * 主题餐厅举措将继续增加 涵盖家庭主题、宠物友好主题、商务主题等[11] * 截至2025年6月 约30家宵夜场所主题餐厅已完成改造 50多家以鲜切产品为特色的标准主题店已投入运营[11]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2025年上半年净现金为90亿元人民币)和健康的经营现金流[1][12] * 管理层承诺在业务扩张与股东回报之间取得平衡[1][12] * 目前对新品牌培育的投资与集团规模相比并不重大[1] * 股息收益率在中个位数百分比(MSD%)[2] 业绩展望与预测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增长将因基数效应和运营努力而转正 但流动的消费背景仍是翻台率增长的阻力(7月复苏相较于疫情前仍处于较低水平)[2] * 尽管寻求连续的利润率改善 但鉴于去年高基数以及对客户体验(如菜品量增加)和员工的投入 下半年仍存在利润率压力[2] * 高盛将2025-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7%-14% 反映门店数量/销售增长放缓和近期利润率阻力[2] * 维持“中性”评级 新目标价为14.7港元(原为15.3港元 基于不变的9.5倍2026年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2][13] 关键风险 * 翻台率复苏优于/差于预期[13] * 扩张速度快于/慢于预期[13] * 其他餐饮品牌/特许经营模式的新业务发展快于/慢于预期[13] * 强于预期的成本节约/不利的成本通胀[13] * 食品安全问题[13]
海底捞:已报警,将彻查全貌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0:54
事件概述 - 海底捞火锅五塔寺小学店客服在外卖平台使用侮辱性词汇回复顾客引发关注 [1][4] - 顾客询问能否将肥牛和蟹棒换成蔬菜时收到"换个鸡毛给你 要吗"的回复 [4] - 公司已启动专项调查并报警处理 承诺彻查全貌并追究相关责任 [1][4]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针对第三方平台店铺账号异常问题启动专项调查 [4] - 公司对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报警处理 [1][4] - 涉事门店原服务时间至凌晨2时 目前显示为"已休息"状态 [4] 事件影响 - 相关对话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热议 [4] - 事件涉及海底捞在第三方外卖平台的顾客服务体验问题 [4] - 公司表态坚决追究任何违规操作和损害顾客权益的行为 [1][4]
海底捞(06862.HK):强化差异化产品服务 静待翻台回升和业绩改善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同比下降3.7%至207.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17.6亿元 [1]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4.0% 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11.6% [1] - 宣派中期股息16.7亿元 分红率达95% [1] 门店运营数据 - 截至25年6月底门店总数1,363家(直营1,322家/加盟41家) 1H25净关闭5家(新开28家/关闭33家) [1] - 25家直营店转为加盟店 [1] - 整体及同店翻台率均为3.8次/天(1H24为4.2次/天) 同店收入同比下降10% [1] - 客单价同比上升0.5%至97.9元 [1] 成本费用结构 - 原材料成本费用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因提升顾客体验增加原材料耗用 [1] - 人工费用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因加大员工福利投入及优化排班考核 [1] - 折摊费用率同比优化0.7个百分点(剔除使用权资产折旧) [1] - 有效税率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至33% [1] 经营发展战略 - 深化"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 通过专属客户经理强化顾客连接 [1] - 优化员工排班福利提升服务品质 打造鲜切/时令系列及区域化产品 [1] - 已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和超50家鲜切鲜活产品主题店 [1] - 2H25翻台率有望环比改善 7月翻台率同比持平 [1] 新业务拓展 - 多品牌战略已创立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门店 [2] - "焰请烤肉铺子"1H25新开46家至70家 预计年底达100家 [2] - 加盟业务采用"老店+新店"组合模式助力多品牌发展 [2] - 外卖收入同比增长59.6% "下饭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9%至37.8亿元和43.8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市盈率20倍/17倍 [2] - 维持目标价16港元 对应25/26年市盈率22倍/19倍 [2]
HAIDILAO(06862.HK):SOLID GROWTH OF NEW BRANDS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 净利润17.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 [1] - 每股收益预测下调 2025年从0.98元降至0.8元 2026年从1.06元降至0.89元 2027年从1.13元降至0.93元 [1] - 中期股息每股0.309元人民币或0.338港元 派息比率达97% 年化股息收益率约4.5% [4] 运营状况 - 海底捞品牌新开25家自营餐厅和3家特许经营餐厅 关闭33家 门店总数达1,363家 [2] - 翻台率同比下降0.4次至3.8次 客单价同比增加0.5元至97.9元 [2] - 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门店 其中"耶青烤肉"新增46家门店至70家总数 [3] 业务发展 - 其他餐厅收入同比增长227%至5.97亿元人民币 收入占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至约3% [4] - 目标价从20港元下调至18港元 基于DCF估值模型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涨空间21% [1][4] - 新品牌提供增长动力 管理效率提升及股东回报率高成为投资亮点 [4]
海底捞(06862.HK):“红石榴”创新效果显现 维持高比例现金分红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7.0亿元同比下降3.7% 核心经营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14.0%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 [1] - 净利润率8.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未披露具体值 [2] - 税率由29.6%提升至33.2% 主因递延税项增加 [2] 分业务收入结构 - 火锅主业收入185.8亿元同比下降9.0% 占比89.7% [1] - 外卖业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59.6% 占比4.5%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其中海底捞下饭菜占比超55% [1] - 其他餐厅业务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227.0%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4.6亿元同比增长55.0% 主要来自加盟商食材销售 [1] - 加盟业务收入9085万元同比增长227.0% [1] 门店运营指标 - 同店收入同比下降9.9% 同店翻台率3.8次/天同比下降9.5% [1] - 整体客单价97.9元同比微增0.5% 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港澳台客单价分别为105.2元(+1.1%)/96.9元(+0.1%)/91.6元(+0.2%)/205.8元(+4.1%) [1] - 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比下降0.4次 各线城市翻台率均有所下滑 [1] 门店网络拓展 - 火锅门店总数1363家较年初净减5家 其中直营店1322家减少33家 加盟店41家增加28家 系部分直营转加盟 [2] - 副品牌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 烤肉品牌门店达70家净增46家 [2] 成本费用结构 - 员工薪酬占比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因收入规模下降而成本相对刚性 [2] - 其他支出占比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主因外卖费用增长 [2] - 折旧摊销占比下降及转让加盟门店净收益部分对冲成本压力 [2] 股东回报 - 宣布每股分红0.309元 现金分红比例维持95% 与2024年持平 [2]
海底捞(6862.HK):经营调整扰动盈利 2H同店或有改善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07亿元同比下降3.7%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 核心经营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14.0% [1] - 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下降9.0%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上升59.6% 堂食/外卖收入占比分别为89.7%和4.5% [1] - 毛利率60.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8.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核心经营利润率11.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运营数据 - 整体店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增加0.5元 整体店平均翻台率3.8次/天同比下降0.4次/天 同店日均销售7.83万元同比下降9.7% [1] - 截至1H25末经营1363家海底捞餐厅 其中自营店1322家/加盟店41家 1H25净闭店5家(新开28家/关闭33家) [2][3] - 夜宵场景主题店改造近30家 鲜切鲜活标准版主题店营业超50家 外卖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下饭菜"业务贡献超55% [1] 成本结构 - 员工成本占比33.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租金及相关支持占比2.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折旧及摊销占比3.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水电费用占比3.4%同比持平 [2]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上升主要由于菜品优化及物料耗用增加 [2] 战略发展 - 推行"红石榴"及"啄木鸟"计划 采取"老店+新店"组合加盟模式 1H25通过餐厅转让获得收入1.84亿元 [2][3] - 孵化14个新餐饮品牌合计126家餐厅 其中焰请烤肉铺子70家(1H25新开46家)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同比上升227% [3] - 2H25将聚焦单店模型优化 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 维持95%高分红比例 [1][3] 业绩预期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3.14亿元/47.67亿元/52.81亿元 下调幅度分别为17.7%/13.8%/10.5% [3] - 对应EPS为0.77/0.86/0.95元 给予25年25倍PE估值 目标价下调至20.92港币 [3]
海底捞(6862.HK):发力多品牌和外卖 高分红持续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归母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4.0% [1] - 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16.73亿元(每股0.309元),派息率达95% [1] - 核心经营利润率11.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毛利率60.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运营 - 海底捞餐厅收入185.80亿元同比下降9.0%,自营门店平均翻台率3.8次同比下降0.4次,客单价97.9元同比上升0.5% [1] - 主品牌净关店5家,新开28家(自营店25家、加盟店3家),关闭33家,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1363家门店(自营1322家、加盟41家) [1]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打造特色产品场景、夜宵场景、亲子互动及宠物友好等主题店 [1] 新业务发展 -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0%,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门店 [1] - 焰请烤肉铺子上半年新开46家至70家门店 [1] -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59.6%,通过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能及平台补贴推动增长 [1] 成本结构 - 员工费用率33.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主要因固定人工成本占比提高 [2] - 折旧摊销费用率5.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因部分门店资产已提足折旧 [2] - 其他开支占比5.2%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主要系外卖业务推广费用及营销活动增加 [2] 业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30.55/458.85/490.27亿元(原预测449.90/484.81/513.43亿元) [2] -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3.05/47.86/53.55亿元(原预测51.85/56.05/60.07亿元) [2] - 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