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688223):Q2毛利率环比大幅修复,上半年储能发货超预期
长江证券· 2025-09-04 15: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 [2][5] - 2025H1归母净亏损29.09亿元 [2][5] - 2025Q2实现收入179.88亿元,同比下降25.57%,环比增长29.95% [2][5] - 2025Q2归母净亏损15.19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13.09亿元,环比改善5.57亿元 [2][5] - 2025Q2毛利率为-1.02%,环比提升2.27个百分点 [10] - 2025Q2期间费用率为7.19%,环比降低3.45个百分点 [10] - 在手货币资金298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10]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41.84GW,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海外出货占比超60% [10] - 2025Q2出货量24.3GW,受需求旺季拉动 [10] - 上半年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连续多个季度荣登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 [10] - 2025Q3规划出货20-23GW,更加聚焦价格与盈利修复 [10] - 全年储能计划完成6GWh出货目标 [10] 产能与技术 - 已具备高功率组件产能超20GW [10] - 预计2025年底将有40%-50%的现有产能实现主流版型功率640W以上技术升级 [10]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达到650-670W水平 [10] - 640W+产品有望较传统产品产生单瓦0.5-1美分溢价 [10] 市场前景 - 受《大美丽法案》落地影响,预计出货有望加速,保障Q3利润 [10] - 光储一体化企业布局初现,储能业务有望打造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0]
海优新材(688680):胶膜经营风险充分释放,汽车调光膜业务静待花开
长江证券· 2025-09-04 15: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胶膜业务经营风险已充分释放 汽车调光膜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有望进入爆发期 [1][5][10] - 2025H1实现收入6.33亿元 同比下降57.47% 归母净亏损1.33亿元但同比减亏 [2][5] - 2025Q2实现收入3.18亿元 同比下降48.07% 环比微增0.66% 归母净亏损0.76亿元 [2][5] - 公司财务风险充分释放 Q2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 存货环比下降40% [10] - 胶膜业务盈利有望修复 汽车调光膜市场空间巨大且公司保持先发优势 [10]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6.33亿元(同比下降57.47%) 归母净亏损1.33亿元(同比减亏) [2][5] - 2025Q2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48.07% 环比增长0.66%) 归母净亏损0.76亿元 [2][5] - Q2期间费用率约17%(处于历史高位) 但实际期间费用0.54亿元(同比显著下降) [10] - 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0.12亿元(来自存货跌价损失) [10] - 预测2025年归母净亏损2.43亿元 2027年归母净利润1.69亿元 [15] 胶膜业务分析 - 2025H1胶膜销量同比下降 公司采取谨慎销售政策控制风险 [10] - 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因竞争加剧和原材料降价) [10] - 销量下降导致折旧和人工费用摊销增加 单平盈利承压 [10] - Q2销量环比持平 但均价环比下滑(受国内抢装退坡影响) 仍处于亏损状态 [10] - EVA粒子已涨价 胶膜价格将顺价传导 盈利有望修复 [10] - 公司与海外本土企业合作 在美国和土耳其实现本土产业化落地 [10] 汽车业务进展 - PDCLC调光膜获上汽智己L6和比亚迪仰望U8L标配定点 [10] - 与重点车企合作持续推进 有望进入从1到N的爆发期 [10] - 公司启动年产200万平方米PDCLC调光膜扩产项目 [10] - 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和PVE玻璃封装胶膜进入小批量交付或测试阶段 [10] - PDCLC技术性价比高 率先在中端车型放量 保持先发优势 [10] - AXPO革和PVE胶膜在建筑领域有巨大应用空间 [10] 财务健康状况 - Q2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 [10] - 存货环比下降40% [10] - 货币资金预测从2024年3.52亿元增至2027年18.48亿元 [15] - 应收账款预测从2024年7.86亿元降至2025年5.51亿元后回升至2027年10.09亿元 [15]
可转债周报:当前转债走势有哪些关注因素-20250904
长江证券· 2025-09-04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转债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价格中枢回调但仍处高位,市场情绪阶段性趋谨慎 [2][6] - 估值层面,中低价品种抗跌性较强,高价区间压缩显著,市价中位数虽回落但依旧偏高,隐含波动率大幅下行,短期谨慎情绪得到一定释放 [2][6] - 行业表现分化,仅军工与通信延续上行,汽车、石化等周期板块承压,个券多数随正股走弱,部分提示强赎的品种依旧录得收益,正股驱动仍是核心 [2][6] - 市场交投活跃但波动加大,建议投资者在控制高估值风险的同时,关注具备正股支撑的优质个券,并在事件驱动与结构分化中把握机会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转债走势有哪些关注因素 - 7 月 1 日以来转债市场与国债期货价格走势呈现一定负相关,在转债估值高企背景下,应关注国债期货走势对转债的边际影响 [15] - 今年以来,转债市场与中证 1000 相关系数降低且回归系数提升,一定程度上显示转债股性有所增强,对权益市场波动反应相对更为敏感 [15] - 资金面仍较宽松,从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额和转债 ETF 来看,转债下行风险有限,投资者对转债市场整体仍持看多态度 [19]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 当周权益市场交易性主题延续活跃,科技主线延续领涨,算力链相关主题、高端制造与军工、消费电子链表现较强,医药板块与数字货币相关主题相对偏弱,需防范高估值高拥挤板块的估值收敛风险 [22]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延续走强,科技类板块为当周主线 - 当周 A 股主要股指延续上行,创业板指与科创类指数表现更为突出,成长风格保持主导 [10] - 资金层面,主力资金依旧净流出,流出压力阶段性放大,显示调仓与兑现收益行为仍在延续 [10] - 行业上,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科技、制造链条走强,周期类如钢铁、石化与煤炭表现偏弱,消费板块分化延续 [10] - 成交集中度维持高位,计算机及机械设备成交居前,市场热点依旧聚焦科技成长与制造方向 [10] 转债市场有所承压,中小盘转债表现较弱 - 当周可转债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中小盘整体偏弱,大盘品种超跌后略有反弹,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10] - 估值方面,中低平价转债表现相对抗跌,高价区间压缩显著,市价中位数虽回落但仍处高位 [10] - 隐含波动率显著下行,短期谨慎情绪已有一定释放 [10] - 板块层面,仅军工与通信维持上涨,汽车、石化等板块承压明显 [10] - 个券普遍走弱,正股驱动依旧突出,部分提示强赎的品种仍录得较高收益 [10] 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当周无新上市可转债,有 1 只转债开放申购,为金威转债,发行规模为 12.9 亿元,信用评级为 AA [49] - 当周一级市场共计 13 家上市公司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其中 1 家为同意注册,1 家为上市委通过,2 家为交易所受理,1 家为股东大会通过,8 家为董事会预案阶段 [50]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计 4 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1.1 [55][57] - 当周共计 11 只转债发布不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2.0 [56][57] - 当周 1 只转债提议下修,正股 PB 为 1.9 [57][58]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 5 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 [61][64] - 当周共 2 只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62][64] - 当周共 5 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59][63]
凯盛科技(600552):显示材料快速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9-04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24.7%,归属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3.7%,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3亿元 [1][3]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0.7%,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去年同期仅小幅盈利 [3] - 新型显示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3.8%,应用材料板块收入下降19.39% [8] - 公司毛利率16.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15.3% [8] - 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润1.6亿元,2026年2.3亿元,对应PE分别为77倍和54倍 [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24.7%,归属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3.7% [1][3] - Q2单季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0.7% [3] - 毛利率16.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新型显示毛利率上升2.29个百分点至16.74%,应用材料毛利率下降4.05个百分点至14.79% [8] - 期间费率15.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管理费率提升1.0个百分点,销售费率提升0.5个百分点 [8] - 归属净利率1.9%,同比持平,扣非净利率1.0%,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8] 业务板块分析 - 新型显示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3.8%,主要因深圳国显加快车载显示和3A盖板客户订单释放 [8] - 应用材料板块收入下降19.39%,毛利率下降4.05个百分点至14.79% [8] - UTG业务强化与国内头部终端客户合作,通过工艺革新提升生产效率 [8] - 车载显示和3A业务获多个大尺寸项目订单,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8] - 减薄业务进入三星显示供应链体系,完成生产线与产品认证,处于量产交付前期 [8] 新材料业务进展 - 氧化锆产品成功导入陶瓷过滤器行业和汽车刹车片标杆企业,实现批量供应 [8] - 纳米氧化锆新增新能源正极材料客户 [8] - 抛光粉销量大幅增长,电子封装用球形粉体材料项目投入试运行 [8] - 年产5000吨半导体二氧化硅生产线项目投入试生产,处于技术调试阶段 [8]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润1.6亿元,2026年2.3亿元 [8] - 对应2025年PE 77倍,2026年PE 54倍 [8]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17元,2026年0.24元 [1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3.7%,2026年5.0% [14]
光峰科技(688007):业务转型关键期,经营阶段性承压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滑11.09% [2][5] -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2][5]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下滑21.41% [2][5]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 [2][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27亿元、1.40亿元 [12] 业务表现分析 - 影院业务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7.48% [12] - 累计安装41块LED屏幕,新增屏幕市占率行业领先 [12] - 车载业务聚焦智能座舱、动态地面投影(DGP)、ALL-in-ONE全能彩色激光大灯三大核心业务线 [12]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公司主动调整优化C端业务以实现减亏 [12] 研发与专利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6.91%,同比下滑3.39个百分点 [12] - 单二季度毛利率28.49%,同比下滑1.14个百分点,环比有所好转 [12] - 研发费用率12.98%,同比上升2.66个百分点 [12] - 新增AR及AI相关专利41项,累计266项,同比增长33% [12] - 新增车载光学技术专利60项,累计291项,同比增长18.78% [12]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激光显示作为新兴产业有望保持较好增长趋势 [12] - 座舱智能化市场前景较为可观 [12] - 公司已获得多家车企高质量定点,车载业务逐步步入收获期 [12] - 当前处于转型关键期,研发投入预计可实现较优转换 [12]
美的集团(000333):收入较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11.24亿元 同比增长15.58% 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 扣非归母净利润262.35亿元 同比增长30.00% [2][5] - 2025Q2营业收入1232.85亿元 同比增长10.90% 归母净利润135.91亿元 同比增长15.14% 扣非归母净利润134.86亿元 同比增长23.22% [2][5] -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5元(含税) 结合回购股份注销 2025H1合计现金分红44.01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6.92% [2][5]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1%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0.79% [10] - 细分业务表现: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同比增长28.61% 智能建筑科技同比增长24.18% 机器人与自动化同比增长8.33% 其他业务同比增长18.84% [10] - 分地区表现: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05%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0% [10] - 高端品牌"COLMO+东芝"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海外OBM收入占比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45%以上 [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毛利率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 [10] - 费用率优化: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10] - 财务收入占营收比例同比增加2.11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 [10]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2025Q2进一步提升1.09个百分点 [10] 分部利润率变化 - 智能家居业务利润率同比增加1.79个百分点 智能建筑科技同比下降4.89个百分点 [10]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利润率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 其他分部(主要为工业机器人等)同比增加10.04个百分点 [10]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41亿元、470.89亿元和516.53亿元 [10]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30倍、12.33倍和11.24倍 [10] 投资逻辑 - 在空调、冰洗及小家电领域已形成较强的成本、运营和品牌优势 [10] - 积极布局高端品牌和拓展海外OBM业务 形成新的增长拉动 [10] - B端业务增长潜力较大 将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10]
华帝股份(002035):营收阶段性回落,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00亿元,同比下滑9.71% [2][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滑9.19% [2][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滑8.92% [2][4]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5.40亿元,同比下滑10.44% [2][4]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滑5.57% [2][4] - 单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滑4.61% [2][4] 营收分析 - 营收下滑主要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及行业竞争加剧 [10] - 分产品看:烟机营收占比41.76%,同比下滑9.97%;灶具营收占比26.21%,同比增长2.00%;热水器营收占比18.56%,同比下滑20.74% [10] - 分区域看:内销营收占比86.28%,同比下滑10.07%;外销营收占比12.22%,同比下滑8.40% [10] - 行业背景:2025年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0%;住宅新开工面积222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 [10] - 厨卫大电零售量4360万台,同比增长5.1%;零售额789亿元,同比增长3.9% [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3.54%,同比提升2.86个百分点 [10] - 分产品毛利率:烟机48.41%(同比+3.36pct)、灶具48.73%(同比+3.60pct)、热水器33.98%(同比+1.21pct) [10] - 渠道毛利率:线下渠道45.89%(同比+6.83pct)、新零售渠道41.51% [10] - 费用率变化:销售费率25.10%(同比+1.69pct)、管理费率4.63%(同比+0.57pct)、研发费率4.13%(同比+0.05pct)、财务费率-0.17%(同比+0.19pct) [10] - 净利率表现:归母净利率9.72%(同比+0.06pct)、扣非归母净利率9.50%(同比+0.08pct) [10] - 单二季度毛利率44.70%,同比提升4.97个百分点 [10] 公司战略与展望 - 拥有华帝、百得、华帝家居三大自主品牌,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 [10] - 覆盖厨卫品类、智能家居、全屋定制等产品领域 [10] - 积极推动新产品创新和品类延伸,针对性进行渠道延伸 [10]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17/5.63/6.13亿元 [10] - 估值水平:对应PE为10.40/9.54/8.76倍 [10] 财务预测数据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66.76亿元 [13]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5.17亿元 [1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61元 [13]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0.40倍 [13]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73.55亿元 [13] - 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6.13亿元 [13]
容百科技(688005):2025年中报点评:短期经营业绩波动,静待新技术、海外产能落地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 [2][4] - 2025H1归母净利润-0.68亿元,扣非净利润-0.79亿元 [2][4] - 2025Q2单季度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2.77%,环比增长10.82% [2][4] - 2025Q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扣非净利润-0.54亿元 [2][4] - 2025H1三元销量5万吨,扣除新产业投入后实际盈利约0.77亿元 [9] - 上半年资产减值0.55亿元,信用减值0.04亿元 [9] - 估算上半年三元业务实际盈利预计在1.3-1.4亿元 [9] 业务运营分析 - 2025Q2三元业务单吨净利环比持平,单位盈利同比有增长但环比略有下降 [9] - 韩国基地受客户需求影响出货波动,影响盈利表现 [9] - 2025Q2资产减值较多与会计政策认定相关,后续有望转回 [9] 新技术与产能布局 - 钠电正极在仙桃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产线建设,2025H2-2026年有望放量 [9] - 锰铁锂2025H1出货达到2024年全年水平,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 [9] - 与国际头部客户签订锰铁锂合作协议,二代产品有望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9] - 磷酸铁锂采用全新生产工艺,计划在波兰建成首条欧洲磷酸铁锂产线 [9]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拿到批量订单 [9]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 [9]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建设进行中,预计2026年初投产 [9] 财务预测数据 - 2025E预测营业总收入178.03亿元,2026E预测210.97亿元,2027E预测248.94亿元 [13] - 2025E预测归母净利润1.06亿元,2026E预测5.61亿元,2027E预测8.07亿元 [13] - 2025E预测每股收益0.15元,2026E预测0.79元,2027E预测1.13元 [13] - 2025E预测市盈率154.27倍,2026E预测29.12倍,2027E预测20.24倍 [13] - 2025E预测净资产收益率1.2%,2026E预测6.0%,2027E预测8.0% [13]
尚太科技(001301):2025年中报分析:新产品积极放量,盈利保持稳健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3.88亿元,同比增长61.83%,归母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增长34.37%,扣非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40.88%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42.84%,环比增长8.14%,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5.42%,环比增长0.32%,扣非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8.74%,环比下滑1.46% [2][4] - 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维持10亿元左右,对应市盈率为15倍(不含转债) [9] 业务运营分析 - 负极材料出货量达14.1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5%,凭借新一代快充产品实现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9]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31.02亿元,同比增长68.42%,毛利率为23.37%,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9] - 其他业务收入2.86亿元,毛利为1.45亿元,主要为负极相关的副产品 [9] - 在石油焦价格显著上涨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健性明显好于行业,体现库存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势 [9]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66.62亿元,2026年83.95亿元,2027年109.97亿元 [13] - 预计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5亿元,2026年12.82亿元,2027年17.44亿元 [1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3.93元,2026年4.92元,2027年6.68元 [13]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14.5%,2026年16.0%,2027年18.7% [1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持续放量可期,海外基地的增量和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9] - 公司经营情况在行业层面价格、成本有所波动的背景下保持稳定 [9]
美团-W(03690):FY2025Q2业绩点评:短期补贴影响盈利能力,关注后续补贴拐点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整体业绩表现 - FY2025Q2营收918.4亿元,同比+11.7%,低于彭博一致预期936.9亿元 [2][6]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89.0%,远低于彭博一致预期98.5亿元 [2][6]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亿元(预期675亿元),经营利润37亿元(预期120亿元),同比-75.6% [9] - 新业务收入265亿元(预期260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预期24亿元) [9] 业务细分表现 - 餐饮外卖业务Q2单均经营利润为-0.14元,测算经营亏损8亿元 [9] - 闪购业务经营亏损2亿元,闪电仓全国布局超5万家,下沉市场同比增速超50% [9] - 到店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约48亿元,订单量同比+40%,年度交易用户同比+20% [9] - 小象超市在近20个城市布局约1000家前置仓,远期利润率目标3% [9] - 海外业务Keeta在香港市占率第一、沙特第二,覆盖20个城市,预计2033年GMV达千亿元规模 [9] 竞争与战略动向 - 5月阿里加入外卖市场竞争导致补贴加大,6月为外卖亏损主要产生月份 [9] - 7-8月补贴趋势扩大,单均亏损预计超过6月水平 [9] - 公司指引Q3外卖及核心本地商业将出现大规模亏损 [9] - 竞争加剧下公司与竞对UE(单位经济效益)优势差距进一步扩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Q3餐饮外卖单均亏损1.44元,对应经调整净亏损53.51亿元 [9] - 若补贴收缩优于预期,2026年外卖单均利润恢复至0.37元,对应全年经调整净利润386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整体营收分别为3739.66亿元、4186.87亿元和4653.37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11亿元、386.46亿元和574.76亿元 [9] - 2026-2027年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倍和10倍 [9] 核心观点总结 - 短期补贴投入导致盈利能力超预期波动,但体现公司赢得市场份额的长期战略决心 [2][9] - 依赖补贴的竞争缺乏持续性,业绩扰动不影响长期成长趋势 [2][9] - 竞争加速即时零售渗透率提升,为公司打开向上发展空间 [2][9] - 建议关注补贴投入的边际拐点,将推动公司价值回归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