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冲研投
icon
搜索文档
当碳酸锂再次遇上末日轮期权,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对冲研投· 2025-08-07 12:06
"末日轮"的本质 - Gamma效应:临近到期时平值期权Gamma值剧增,标的价格波动引发期权价值非线性大增或归零[2] - 买方策略:Long Gamma通过支付Theta成本押注标的大幅波动获取超额收益[2] - 卖方风险:负Gamma暴露导致行情突变可能引发Gamma Squeeze(空头平仓加剧价格波动)[2] 买方操作策略 - 深虚值合约阶梯式止盈:分批次(如50%/30%/20%)在预设收益目标逐步平仓[3][12] - 浅虚值合约挪仓止盈:虚值合约接近平值时平仓并等量买入更高行权价合约[4][14] - 价差组合对冲:在阶梯止盈基础上卖出更高行权价看涨期权降低Delta值[5][17] 卖方风控措施 - 及时平仓:权利金收益大部分兑现后离场[5] - 移仓管理:将仓位转移至次月深度虚值合约[5] - 尾部保护:用盈利买入虚值期权对冲极端行情风险[5][25] 历史案例解析 - 2023年12月碳酸锂行情:LC2401期货涨停导致虚值看涨期权LC2401-C-96000单日涨幅达2879%(140元/吨→4170元/吨)[23][24] - 做市商应对:行情剧烈波动时报价趋于谨慎,建议交易者挂限价单捕捉流动性溢价[26] 交易逻辑与市场特征 - 买方本质:通过Long Gamma保持正凸性,实现"涨多跌少"的非对称收益[10][15] - 卖方痛点:Gamma Squeeze导致保证金压力骤增,需动态降低风险敞口[25] - 市场特性:临近到期时价格波动更多由买卖方博弈驱动,与基本面关联度降低[27]
大宗商品月差反套走到哪一步了?
对冲研投· 2025-08-07 12:06
大宗商品市场行情分析 - 7月反内卷行情带动大宗商品大幅反弹,现货上涨幅度和波动率远不及期货价格,导致基差率迅速跌落至历史低位,带来期现套利机会 [2] - 商品近端价格回归现实,越靠近交割月越强调仓单逻辑,远端价格在反内卷预期下支撑明显,呈现近弱远强格局 [2] - 资金成本参考4%,梳理了主力-次主力月差和无风险套利成本供投资者参考 [2] 能化板块套利数据 - PTA9-1月差-36,无风险套利成本186,仓单9月集中注销且老货无法重新注册 [4] - MEG9-1月差-23,无风险套利成本238,实际难超200 [4] - LU10-01月差61,无风险套利成本123,仓单每月集中注销 [4] - BU10-01月差20,无风险套利成本120,仓单9月底集中注销后作废 [4] - FU10-01月差39,无风险套利成本106,仓单可滚动持有需质检 [4] - EB9-10月差-25,无风险套利成本72,逐月注销仓单 [4] - BZ03-BZ04月差39,无风险套利成本85,逐月注销仓单 [4] 黑色板块套利数据 - I9-1月差18.5,无风险套利成本68.5,铁矿正反套空间有限 [4] - RB10-1月差-71,无风险套利成本60,螺纹钢仓单有效期90天 [4] - HC10-1月差0,无风险套利成本60 [4] 有色及新能源板块套利数据 - CU9-11月差40,无风险套利成本100,铜品种正反套空间有限 [5] - ZN9-10月差-20,无风险套利成本190,锌仓单长期有效 [5] - AL09-10月差-40,无风险套利成本90,铝仓单长期有效 [5] - AO09-01月差-34,无风险套利成本78,氧化铝仓单有效期180天 [5] - SN09-10月差250,无风险套利成本950,锡仓单长期有效 [5] - NI9-10月差120,无风险套利成本467,镍仓单长期有效 [5] 农产品板块套利数据 - OI9-1月差6,无风险套利成本235,菜油仓单有效期至次年5月底 [6] - P9-1月差-16,无风险套利成本228,仓单交割月后3个交易日注销 [6] - M9-1月差-47,无风险套利成本102,仓单3/7/11月最后1个交易日注销 [6] - RM9-1月差270,无风险套利成本98,仓单3/7/11月第15个交易日注销 [6] 软商品板块套利数据 - SR9-1月差82,无风险套利成本124,进口糖逻辑接近尾声 [6] - RU09-11月差-40,无风险套利成本161 [6] - NR09-10月差-60,无风险套利成本251 [6]
研客专栏 | 大涨的棕榈油发生了什么?
对冲研投· 2025-08-06 12:07
棕榈油价格走势 - 7月底国内豆油出口传闻导致棕榈油需求利空 盘面跌至8746元/吨 但8月初因印尼产量差传闻反弹至9000元/吨 涨幅近3% [4] - 6月印尼主产区降雨量比正常低20% 预估减产7%-8% 1-6月累计产量2769万吨 同比增151万吨 [10] - 6月印尼棕榈油出口环比增30.5%至258.8万吨 生物柴油消耗74.2亿升 库存下降 [10] 印尼生产与政策 - 7月印尼主产区降水比6月更差 气温偏高 正常应增产2.5%但实际持平 [10] - 8月印尼棕榈油出口关税上调 刺激7月底提前出口 库存或无明显升高 [10] - 印尼生物柴油补贴较4月下降150美元/吨 预计通过出口税征收30万亿印尼盾完成B40目标 [11] - 印尼测试B50混合比例 需新建5座生物柴油工厂 2026年实施存不确定性 [11] 马来西亚与印尼对比 - 马印精炼棕榈油价差缩至2019年以来次新低 仅高于2024年印尼减产时 [11] - 印尼上半年产量恢复65万吨 1-7月同比增104万吨 距全年200万吨目标仍有差距 [11] 印度油脂进口 - 6月印度棕榈油进口96万吨(5月59万吨) 24/25年度累计消费同比减13% [16] - 7月印度棕榈油进口降至85.5万吨 因价格偏高 豆油进口回升至49.5万吨 [16] - 印度本土大豆压榨量降 豆油供应依赖进口 [16] 南美豆油出口 - 阿根廷6月豆油出口53.2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 7月关税上调后压榨利润仍处低位 [16] - 巴西1-5月豆油出口69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 但协会下修24/25年度出口预估至135万吨 [17] 未来市场展望 - 排灯节前印度油脂消费将增 南美豆油出口放缓 印尼生物柴油需求支撑棕榈油价格 [19] - 9月黑海葵油上市将竞争市场 印度10月后排灯节备货结束 马印库存升高或致棕榈油需求转弱 [19]
双焦为何再度大涨?
对冲研投· 2025-08-06 12:07
政策影响分析 - 国家能源局7月10日印发煤矿生产核查通知,要求8省区煤矿年度产量不超公告产能,月度产量不超公告产能10%,超产煤矿需停产整改[7] - 政策执行存在两大争议点:一是2022年后核增的5亿吨产能是否纳入公告产能范围,二是小型煤矿和露天矿严格执行月产量限制的可行性[8][9] - 目前山西等地仅3座煤矿因超产停产,但国有大矿已开始执行276工作日减产方案,政策对供应顶部约束效应显著[9] 市场供需动态 - 7月后国内焦煤矿产量增长缓慢,叠加蒙煤通关受天气影响及海运煤供应刚性,炼焦煤短期供应难回升[13] - 期现贸易商套利采购及下游钢厂补库推动煤焦价格上涨,焦炭5轮提涨快速落地,钢厂利润维持200元/吨以上[14] - 碳元素显性库存持续下滑,但隐性库存累增,铁水产量已达240万吨/天高位,需求接近峰值[14][16] 价格趋势评估 - 焦煤期货远月合约价格突破1200元/吨,超越年初水平,中长期估值底部确立[4][5][16] - 短期上涨过快导致风险累积:内蒙露天矿复产、蒙煤通关或达千车/日、海运煤增量将缓解供应压力[16] - 期货2601合约资金矛盾突出,现货跟涨乏力,终端对高价接受度有限,1200元/吨上方阻力显著[19]
金属周报 | 美铜挤出溢价,非农爆冷推动降息预期回升,黄金守住关口
对冲研投· 2025-08-04 12:05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宣布结束针对铜的232调查并不再征收进口关税,导致COMEX铜价大幅回落,挤出关税预期带来的溢价 [1][3] - 周五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失业率上升,市场降息预期回升,推动黄金和铜价反弹 [1][4] - 黄金价格在降息预期支撑下仍有上行空间,后续可能受美国货币信用风险和潜在衰退风险推动 [4][52] 市场表现 - 上周COMEX黄金上涨0.61%,白银下跌3.18%;沪金下跌0.85%,沪银下跌5.05% [2] - COMEX铜价周跌幅达23.45%,沪铜下跌1.07% [2] - 现货黄金3300美元/盎司关口有较强支撑 [1] - 沪铜重新测试78000元/吨一线支撑 [5] 铜市场动态 - 美国取消铜进口关税后,美铜与其他地区铜价差迅速收敛 [3][5] - 智利铜矿事故停产和非农数据推动铜价反弹 [3][5] - 铜精矿TC周指数为-42.5美元/干吨,较上周涨0.48美元/干吨 [9] - 国内电解铜现货库存12.13万吨,较上周下降0.37万吨 [14] - 预计智利电铜将更多出口至中国,增加国内供应压力 [5][51] 贵金属市场 - COMEX黄金收于3360.1美元/盎司,周涨0.9%;白银收于36.8美元/盎司,周跌3.4% [22] - 美联储理事辞职引发对美联储独立性质疑,推动金价上涨 [4][21] - COMEX黄金库存增加95万盎司至3872万盎司,白银库存增加634万盎司至50666万盎司 [38] - SPDR黄金ETF持仓减少4吨至953吨,SLV白银ETF持仓减少174吨至15057吨 [42] 市场结构 - COMEX铜库存接近26万吨,预计仍有累积空间 [6] - 沪铜价格曲线呈现小幅back结构,逢低做borrow策略可行但空间有限 [6] - CFTC持仓显示非商业空头占比回到历史低位,多头主导市场 [6] - 精废杆价差和再生铜杆贴水周内明显收缩 [17] 现货市场 - 铜精矿现货市场成交冷清,8月TC回暖但幅度有限 [9] - 下游企业采购谨慎,现货升水预计运行于50-200元/吨 [12] - 精铜杆交易活跃度回升,企业订单增加 [17] - 再生铜杆原料和现货偏紧,部分企业待交付订单增多 [17]
关于恢复征收国债增值税、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
对冲研投· 2025-08-04 12:05
政策调整与内循环 - 主管部门宣布自2025年8月8日起恢复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此前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税至到期[4] - 政策表面矛盾在于同时增加政府增值税收入和利息支出,但实际通过经济循环过程扩大内需[4][9] - 政策效果类比工资调整:提高工资既增加企业成本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形成要素名义循环扩张[20][21] 经济学理论框架 - 货币中性理论在理想条件下认为货币政策无效(如商品价格统一翻倍不影响实际经济),但现实中美联储政策显著影响全球经济[13][17] - 李嘉图等价理论假设财政政策无效(居民预期未来增税抵消当前减税),但实际政策如"大美丽法案"重塑美国经济[17] - 市场参与者非理性导致政策非中性,需突破理想模型局限[18] 要素价格系统性失衡 - 内卷表现为所有要素(土地、劳动力、技术、税收补贴等)价格螺旋下降,财税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25][26][38] - 反内卷需系统性调整要素比价:抑制地租同时提高其他要素价格(如工资、资源价格),而非单一刺激[49][50] - 历史税收减免政策压低名义价格刺激出口,当前需转向"高来高走"模式支撑内循环[26] 需求侧与供给侧范式差异 - 需求派主张通过特定要素(如地租)刺激内需,但无法解释要素特权合理性[47][50] - 供给侧关注要素比价均衡,主张差异化调整(如一线城市房价工资比过高需抑制地租)[47][49] -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升值(2018年1:4.09→2024年1:3.53)但离岸汇率1:7.2,显示国内物价提升空间[45][47] 政策信号与行业影响 - 恢复债券增值税释放取消其他税费减免信号,国债25%所得税可能成为下一调整目标[28] - 出口导向经济中企业结售汇意愿不足导致要素回报无法覆盖成本,形成"水土流失"式内卷[34][36] - 财税政策作为独立要素纳入反内卷工具箱,需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协调调整[38][50]
跌停潮后,多头还有机会吗?
对冲研投· 2025-08-03 10:06
大宗商品市场趋势分析 - 上证50股指期货多头趋势从1.22增强至1.25后回落至0.93 [3][5][7][8] - 沪深300股指期货多头趋势从1.32升至1.37后回落至0.9 [3][5][7][8] - 铁矿石空头趋势增强 趋势指标从0.98降至0.83 [7][8] 量化指标变化 - 上证50股指换手率从0.48升至0.78 [3][7][8] - 沪深300股指换手率从0.35升至0.58 [3][7][8] - 铁矿石波动率维持在40.67高位 [7][8] 产业基本面评估 - 铁矿石供应处于高位 247家钢厂日耗和港口疏港量均处高位 [9] - 钢厂盈利率达63.64% 同比增加48.49% [9] - 铁矿石全口径库存+压港处于中性水平 [9] 交易策略调整 - 停止跟踪30年期国债期货 新增空铁矿石跟踪 [6] - 新增多晶硅观察品种 [8] - 铁矿石交易建议采用空头策略 等待1小时M头形态形成 [10] 技术形态交易建议 - 50股指短线反弹建议 设置5分钟快线与15分钟慢线交叉信号 [12] - 铁矿石日内交易建议 设置5分钟快线与20分钟慢线交叉信号 [10] - 关键点位突破策略 需结合均线交叉和MACD等辅助信号 [10][12]
研客专栏 | 7月议息:看点是联储内部分歧
对冲研投· 2025-07-31 12:06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分析 - 7月议息会议虽维持利率不变但内部出现罕见分歧,两位理事沃勒和鲍曼投票支持降息[5] - 鲍威尔采取"鹰鸽并存"策略:坚持不降息立场但降低政策转向门槛,未来两月数据不佳即可成为降息理由[3] - 美元指数在会后大涨接近100,显示市场更关注鹰派信号[3] 美联储内部动态 - 沃勒和鲍曼主张立即降息,认为关税影响属一次性且经济风险上升[6] - 两位理事均强调央行独立性,但沃勒表态愿接受特朗普任命[6] - 这是近30年来首次在维持利率决议中出现反对票,反映决策层严重分歧[5] 经济基本面评估 - 美联储承认经济增速放缓,重点关注劳动力市场指标如失业率、薪资等[6] - 关税对通胀影响被认为暂时性,但需防范转化为持续性压力[6] - 6月核心商品CPI同比加速上升,显示关税传导效应初现[13] 贸易政策影响 - 主要国家贸易协议将关税框定在10-20%区间,降低政策评估难度[12] - 日本、欧盟等达成协议包含大规模对美采购(如日本5500亿美元投资基金)[10] - 当前税率较特朗普上任前仍提高,但破坏力低于最坏预期[12][13] 9月议息会议展望 - 降息成为基准情形,决策将更依赖7-8月通胀和就业数据[9][16] - 通胀预计温和上升,7月高频数据未显示快速抬升迹象[16] - 劳动力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特征,相关指标权重可能提升[16]
一图梳理:关键时期,大宗商品出口表现如何?
对冲研投· 2025-07-31 12:06
大宗商品出口结构分析 -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通过出口撬动增长引擎的关键挑战,大宗商品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6月出口数据折射全球产业链重构信号[3] - 6月大宗商品出口呈现结构分化:汽车船舶等制成品出口同比保持强势(汽车同比+22.2%),光伏产业链出口承压(光伏组件同比-11.1%)[3][7][8] - 出口持续性较好的品种包括:平板玻璃(同比+87%)、电解铝(同比+179.4%)、锌锭(同比+38.22%)、碳酸锂(同比+138%)[3][7][8] 能化板块出口表现 - PTA出口同比大幅下滑39.9%,但长线品种同比保持21.7%增长[5] - 塑料制品整体表现分化:PP同比+40.16%,PE同比+48.84%,但塑料制品总量环比-15.3%[5] - 化肥类产品波动显著:尿素环比暴增2658%,复合肥同比增幅达2018%(数据异常需核实)[5] 金属及新能源相关出口 - 电解铝出口量同比激增179.4%,1-6月累计同比达206.56%,显示强劲出口动能[8] - 新能源相关金属:碳酸锂同比+138%,锡同比+42.66%,焊锡同比+99.4%[8][9] - 光伏产业链承压:光伏组件同比-11.1%,多晶硅同比-40%,与太阳能电池(同比+45.8%)形成反差[8][9] 工业制成品出口趋势 - 汽车出口保持强势:含新能源车同比+22.2%,商用车同比+25.84%[7][9] - 船舶出口稳健增长:同比+10.23%,累计同比+21.34%[7][9] - 家电表现分化:洗衣机同比+4.4%,空调同比-12.66%,冰箱同比-7.91%[7][8] 农产品及软商品出口 - 农产品出口稳定:生猪同比+17%,鸡蛋同比+5.6%[9] - 棉纺织品同比+4.1%,天然橡胶同比+8.32%,但全钢胎同比-5.11%[9] - 餐饮器具同比+11.48%,显示消费品出口韧性[9]
政治局会议的破题信号
对冲研投· 2025-07-30 12:06
十五五规划与战略思维 - 本次政治局会议核心聚焦"十五五"规划衔接,科技成为短期破局和长期布局的主线[3] - 当前对风险挑战的认知显著深化,描述从2020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升级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5] - 战略主动性增强,表述从"趋利避害"转变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反映谋求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决心[5] 反内卷政策调整 - 治理范围扩展至部分优势产业,需平衡"治理与保护"、"避免无序竞争与保持竞争"的双重目标[8] - 措辞变化显示政策重心转向非传统行业:删除"低价"表述,"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改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9] - 手段更强调市场化、法制化,发改委和市监局近期推出《价格法修正草案》作为配套信号[9] 下半年政策导向 - 政策优先级为"落实存量政策"而非"增量政策",重点包括加快政府债券发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地方融资平台出清[9] - 增量政策储备仍存在,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将作为经济托底的相机抉择工具[9] 资本市场发展方向 - 目标从"稳定"转向"活跃",需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需求端吸引居民储蓄和国际资金,供给端推动科创企业上市[10] - 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聚焦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融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