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与荣威M7 DMH的故事刚刚开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12:4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上汽荣威M7 DMH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于9月17日正式上市 限时起售价8.58万元 [1] 技术能力与行业地位 - 搭载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实现从指令式到自然人感交互的革命性跨越 [1] - 具备行业最多的车控端口开放能力 支持连续复杂车控联动执行 [3][5] - 模糊语义理解功能覆盖15个重点场景 实现行业最高场景覆盖率 [4] - 拥有行业领先的记忆贯穿能力 支持本地、传统云端和大模型多种记忆形式 [4] 人车交互创新 - 车机能够准确理解倒装句、否定表达和多意图指令 如"我想眯一会""别对着我吹"等模糊需求 [4] - 实现从"连续指令"到"单句指令"的跨越 例如"帮我哄孩子睡觉"可联动执行调温度、调风量、关车窗、调音量、讲故事等多项功能 [5] - 记忆能力使车机能够根据用户历史交互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主动推荐轻食选项 [4]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上汽荣威与火山引擎达成深度合作 共同推动AI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落地应用 [6] - AI与汽车的融合从表层功能深入到交互逻辑的底层重构 [6] - 公司致力于构建灵活开放的智能生态 打造值得信赖的国民车品牌 [6]
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荣威M7 DMH上市,限时8.58万元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12:3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荣威M7 DMH于9月17日上市 推出3款车型 官方指导价9.78万-11.48万元 限时优惠价8.58万-10.28万元(有效期至10月31日)[1] - 限时购车权益包含五大件终身质保和零自燃终身保障等 总价值达18,000元[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产品定位为新能源时代家轿王 全面进军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3] - 作为10万内插混轿车 展现出成为现象级爆款的潜力[12] 舒适性配置 - 配备同级惟一全景沙发躺椅 支持副驾一键折叠 后排腿托视野角度增加38%[4] - 搭载慕斯舒压座椅 采用Ultra Touch极触材质和Surflex®反重力海绵 柔软度提升22% 支撑力提升20% 吸震力增强30%[6] - 配备同级惟一mCDC动态悬挂系统 实现过坎不颠 过弯不晃 长途不晕的乘坐体验[6] 智能化功能 - 全球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实现自然人感交互 理解准确率较传统模型提升14倍[7] - 覆盖15大核心场景 支持多轮上下文对话 车控响应准确率提升58%[7] - 拥有同级领先的手车互联生态域 支持OPPO vivo 小米 华为 苹果等主流手机品牌[9] - 配备AI辅助驾驶系统 包含AI补盲及全场景智能泊车功能[9] 动力系统与续航 - 搭载DMH 6.0超级混动系统 CLTC纯电续航160km 远超行业100km-150km主流区间[10] - 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达2050km 能耗低至2L级 每公里油费不足0.2元[10] - 提供发动机 变速箱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控制器 电池包五大件终身质保[10] 设计与空间 - 由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约瑟夫·卡班设计 融合东方中正哲学与现代简洁型面[11] - 车长近5米 轴距2820mm 得房率达85.5% 配备527L后备厢和31处储物空间[11]
赛事门票全面开启发售,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9:15
赛事定位与意义 - 填补北京近十年国际级别汽车赛事空白 丰富双奥之城赛事格局 [9] - 以体育加科技加产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特色 与亦庄世界一流智能网联汽车高地定位高度契合 [9] - 通过新能源安全驾驶嘉年华 自动驾驶安全高效技术秀等创新环节展现首都科创实力 [9] 赛事基本信息 - 10月17日至19日在通明湖区域举办 采用4.9公里国际汽联三级标准临时街道赛道 [5][22] - 作为亚洲杯收官战 汇聚兰博基尼 法拉利 保时捷等全球顶尖汽车品牌及GT3 GT4组别赛车 [22] - 单日票价区间158元至678元 覆盖A-F六大观赛区域 早鸟票和服贸会专享票已售罄 [18] 配套服务与保障 - 设置近20个停车场 工作日提供7000余车位 休息日增至万余个 [13] - 经海路和次渠南地铁站设置接驳点 分别服务A区及B-F区观众 [13] - 通明湖周边打造5000平方米主题嘉年华 涵盖赛车文化展示等多元业态 [13] 媒体传播与影响力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对赛事进行全球同步转播 [18] - 吸引新华社 美联社 欧洲新闻图片社等40余家中外媒体参与报道 [4] - 赛事成为以赛促产 以赛彰城的示范项目 助力北京国际赛事名城建设 [9][22]
芯旺微电子:车规级MCU出货超1.6亿颗,全链条布局筑牢车规芯片供应链安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9:12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近百家芯片设计企业发布《2025中国汽车芯片供给手册》 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芯片选型、国产芯片推广和行业标准制定提供支撑 [1]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作为综合性车规半导体供应商构建多元芯片矩阵 覆盖控制类、驱动类和通讯类三大核心车规芯片 [2] - 控制类芯片基于自研KungFu内核打造 通过ASIL-B产品认证 产品型号近百款 已应用于超200款车型 [2] - 驱动类芯片聚焦底盘刹车、空悬、阀门控制等领域 具备高集成度和可靠保护优势 已实现量产上车 [2] - 通讯类芯片主攻车载钥匙和胎压监测信号接收场景 射频性能优异且支持灵活协议配置 [2] 应用场景覆盖 - 公司芯片全面渗透底盘动力、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四大汽车核心场景 [4] - 底盘动力系统推荐KF32A136、KF32A158等MCU及专用芯片SMC6008AF [4] - 车身系统推荐KF8A100、KF32A136等MCU及射频芯片SRT1200 [4] - 座舱系统推荐KF8A100、KF32A136等MCU 智驾系统推荐KF32A136、KF32A151等MCU [4] 市场表现 - 车规级MCU出货量超1.6亿颗 自研KungFu MCU总出货突破10亿颗 [6] - 在底盘转向、刹车等高安全系统中应用超1000万颗 体现规模化渗透能力 [6] 供应链保障 - 实现全链自主可控 包括内核自主、产业链国产化和工具链自主三大维度 [7] - 采用虚拟IDM模式 布局芯片设计、自建Wafer及FT测试工厂 打造CNAS可靠性验证实验室 [8] - 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全环节 强化全流程自主能力 [7][8]
“金九银十”:下沉市场的“信任投资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9:10
转眼又到"金九银十",这个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一直是车企提振产品销量、冲刺年度目标的核心节点与 黄金机遇期。今年9月伊始,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年度最密集的新车发布潮,各家企业摩拳擦掌,希望在 下一阶段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有人说,所有商业奇迹,皆萌芽于曾被忽视的角落。惟有将"务虚"的理念转化为"下沉"的行动,汽车行 业才能真正把握县域市场所支撑起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湖北,"新能源汽车超市"提供试驾、购车、充电桩安装"一条龙"服务;汽车消费与文旅体育深度融 合,打造出"汽车+赛事+文旅+消费"的复合生态;汽车消费嘉年华联动餐饮、旅游打卡、房车露营、 户外改装、宠物出行专车、AI人工智能等新型业态,构建起多维体验场景。在山东,AI交互智能体的 推出和组合辅助驾驶体验营的启动,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向场景化服务升级;未来出行科技体验区带来 新能源汽车驾驶技术表演,汽车原地掉头的绝技和多品牌车型提供的零重力座椅体验,吸引消费者驻足 体验……这是近期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在全国多地启动的缩影。 根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县域常住人口约7.48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97%。商务 部2021年 ...
《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4)》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6:53
产业政策与顶层设计 - 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氢能在多项重磅政策中体现 拓场景规模化应用趋势明显 [3]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有序推进 示范成效显著 [3]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发展环境持续完善 [3] -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 开展管理创新 破除制度障碍与监管创新 推动绿氢项目落地与全产业链降本 [5] - 建议打造长效政策支持机制 延续并扩大示范政策 推行全国性氢车高速优惠与路权支持 [9]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80% 成本大幅度降低 [3] - 车载储氢瓶向轻量化大容积发展 III型与IV型瓶共生 推动高续航与低成本应用 [3] - 示范政策推动系统功率和续航里程显著提升 [3] - 建议强化核心技术创新 构建产学研平台 突破关键材料与储氢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6] 市场表现与应用场景 - 至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达2.8万辆 重卡成为示范热点 [4] - 2024年市场销量7131辆 同比略降5% 但系统装机量820MW同比增10.7% 单车功率提升显著 [4] - 销量集中在示范城市群 车型以牵引车和专用车为主 应用场景覆盖全面 上线运营率约70% [4] - 应用场景向多元化拓展 建议深挖汽车应用潜力 建设跨区域加氢走廊 推动高速重卡及寒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示范 [7] - 建议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加快工业与交通领域氢能规模化应用 拓展航空船舶并探索园区就近消纳新模式 [11] 产业生态与成本挑战 - 车用氢能供给不平衡 稳定供应能力还需提升 [4] - 市场初期规模小 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优势弱 [4] - 零部件企业垫资压力大 盈利模式尚未跑通 [4] -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产业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4] 发展前景与战略规划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带动氢能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和多场景应用 [4] - 预计2025年销量超1万辆 2030年商用车与燃油车成本相当 2035年推广达百万辆级 [4] - 建议深度融入双碳 建立氢能碳足迹与绿色认证体系 推动氢-碳市场融合与全链智慧监管 [8] - 建议鼓励建立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氢能产业跨区域统筹与分工协作 避免同质竞争 [10]
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苏州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5:56
9月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在苏州召开。以"AI赋能智舱革 新,重构人·车·未来生态"为主题,本次大会共设置1场全体大会、1场高端闭门会、3场关键技术会议,3场专题会议,围绕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系 统与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座舱国际化、测评标准和智能座舱的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向开展深度探讨交流,会议同期设置智能 座舱功能实车体验等活动,来自国内外智能座舱领域的800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话智能座舱发展。 中国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快速向上发展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产业五大体系历史性转变,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技术推动智能座舱从"功能集成"向"场景 驱动"、"单机智能"向"群体智能"加速演进,我国相关产业凭借技术与市场优势持续领跑全球。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所言,智能 座舱未来发展要筑牢座舱大模型、高性能芯片等基础技术底座,强化原创突破;坚持用户思维,聚焦出行、办公等场景打造"有温度"的座舱体验;深化国 际合作,推动中国技术与标准走向世界。 江苏省科协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
汽车早餐 | 东风本田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奇瑞汽车计划9月17日开簿招股,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2:42
政策与行业指引 - 工信部发布《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涵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等14个行业场景图谱,并支持动态更新[2] - 河南省提出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攻关,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推动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突破[3] - 苏州市目标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20%,推动标准制定和创新载体建设[4] 汽车行业动态 - 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较上月下降13万辆,其中渠道库存下降缓解经销商压力[5]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下调至15%,自9月16日起生效[6] - 福特汽车计划2026年初在德国科隆厂裁员1000人[7] - 现代汽车劳资达成涨薪协议,员工基本月薪上涨10万韩元(约513.2元人民币),绩效奖金为基本工资450%加1580万韩元[8] 企业合作与战略 - 中国长安汽车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投融资、业态培育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东风本田调整领导班子,王彬彬任专务,潘建新任党委书记及工会主席候选人,曹东杰任董事及推荐执行副总经理[13] - 华为与广汽丰田合作升级为全栈方案,两年内计划推出三款新车,2027年两款车型将搭载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15] 电池技术进展 - SK On在韩国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规模4628平方米),开发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及锂金属电池,计划2029年实现商用(较原目标提前一年)[11] - 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原位固态化技术,减少电解液含量,计划2026年量产[16] 资本市场与上市 - 奇瑞汽车计划9月17日开簿招股,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预计本月下旬挂牌交易[14] - 禾赛科技登陆港交所主板,总市值突破360亿港元,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17] 企业人事变动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荣休,由副董事长王稚聪接任[9][10]
直击病灶,三方受益 车诊云给出汽车智诊AI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2:18
2024年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授权服务店方面,由于企业面临市场内卷、服务同质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缓慢等多重挑战,消费者所 反馈的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在低位徘徊。尽管2024年汽车品牌授权服务店在制度完善和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做出了努力,客户满意度仍只是略有提 升。 另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一次性修复能力"和"问题诊断能力"的满意度较低。车辆未能得到有效维修的原因主要包括:维修人员没能准确判 断出车辆故障原因,造成车主需求未得到满足;维修过程中又发现了新问题,导致发生额外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令车主抱怨;排查过程中超范围的拆车换 件,激化了车主不满情绪;车主离店后,未被发现的隐藏故障被触发,导致售后纠纷和投诉。 汽车品牌该如何提升售后满意度,维护品牌形象?售后渠道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客、提升转化率?消费者怎么能选择优质的门店,不被套路、不踩 坑? 车诊云(成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看懂了报告,逮住了病灶 一次性修复能力是衡量车辆维修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首次修复率FFV(First Visit Repeated)。即客户车辆的故障首次到店就解决了问题。 车诊云创始人王茂告诉记 ...
高端访谈 || 上汽通用五菱的造车进化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2:02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资模式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创造"中中外"合资模式典范 实现从地方国企到现代化企业转型 [3] - 广西政府提出"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发展思路 推动引入战略投资者 [3]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 同比增长15%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产品形成新能源汽车全谱系格局 价格从4万余元起步 [3][4] - 10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院士团队合作产生大量科技成果 [4]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2023年确立"一二五"工程 包括一个实验室 两个百万级产品群 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 [4] - 通过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实现创新引领 支撑产业链全方位布局 [4] - 技术竞争三大支柱:技术自主 规模化生产 场景深度理解 [4] 智能制造体系革新 - 全球首创智能岛式制造体系 颠覆传统汽车制造工艺 [5] - 实现全柔性线上线下智造 单条生产线适用多车型 投资分摊成本大幅降低 [5] - 适应产品8个月换代周期 传统生产线改造需10个月 [5] 战略合作模式 - 与华为为深化合作 2018年至今在智能制造 华为云等领域持续合作 [5] - 合作模式非买卖关系 而是共创合作关系 包括大疆 宁德时代等伙伴 [5] - 与华为合作首款产品为宝骏华境S 助力品牌焕新升级 [6]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海外市场规模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七 今年出口增速跑赢市场平均 [7] - 采用三线并行策略:整车出口 散件输出 整车基地建设 目标年出口50万辆 [7] - 借助股东方通用渠道每月提供1万余辆汽车出口 [7] 全球市场布局 - 东南亚市场2014年布局印尼 投资60公顷建成完整产业链 去年开始盈利 [8] - 印尼工厂为国内在印尼最大汽车制造基地 2024年11月第16万辆整车下线 [8] - 开发7款右舵车型 4款已销售 3款明年上市 [9] - 重点市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辐射中亚) 中东(沙特 阿联酋 卡塔尔占80%销量) 非洲 [9] 产品战略与品牌定位 - 采用柔性底盘技术 同时推出燃油 纯电和插混三种动力 [9] - 五菱红标持续开发内燃机动力 推出增程版满足大城市需求 [10] - 五菱银标定位"升级出行品质" 涵盖宏光MINIEV M平台(纯电/混动) D平台(全场景出行) [10] 智能化发展方向 - 汽车被定义为多重角色融合:出行工具 放松空间 玩伴 助手 [10] - 智能科技涵盖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制造 降低智能科技准入门槛 [10] 企业品牌与社会责任 - 以"一二五"工程推进新能源布局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10] - 实现单车生产能耗行业第一 百公里能耗行业领先 低温续航保持率全国第一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全国第一 [10] - 博爱基金累计捐赠善款1.258亿元 受益人群超1000万人 援建博爱卫生站664所 培训乡村医生3261人 [11] - 开展灾后支援行动包括雅安地震博爱车队 郑州水灾投放666辆新能源爱心代步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