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汽车“出海”添新通道 上海南港码头新开澳新直航班轮航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9:23
据悉,新增航线精准匹配中澳新能源汽车贸易需求。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 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约1550万辆(同比增长20%左 右),并提出保持汽车出口稳定增长的要求。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迎来发展窗口期: 该国政府发布《国家电动交通战略》,设定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30%的目标;设立"清洁交通 基金",通过购置税收优惠、直接补贴激活市场需求;出台《国家电动交通行动计划》,明确2027年实 现该国充电桩数量翻倍。 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陈静韩静)28日,由中国航运企业运营的澳新班轮直航航线在上海南港码头迎来 首航。该航线聚焦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新增运力与航线布局将进一步拓宽国产汽车的"出海"物流通 道。 此次首航的"维京翡翠"轮(马绍尔群岛籍)为4300车位的汽车滚装船。据船方介绍,本航次共装载2330件 货物,涵盖多个品牌新能源汽车、少量工程车与汽车配件,将驶向澳大利亚墨尔本、肯布拉、布里斯班 等港口。 为保障首航各环节高效顺畅,洋山边检站提前对接船方、码头运营企业、相关汽车制造企业及航线运营 企业等单位 ...
观车 · 论势 || 中国汽车“出海”,“扎根”比“捞金”更重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反观俄罗斯市场,部分车企的"短视行为"正在损害整体形象。例如,某品牌因质量问题被吊销认证后换 个名字继续销售,这种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的遭遇,本质上是"野蛮生长"与"高质量发展"的碰撞。要扭转口碑,必须做到三 点:首先,品牌方需加强官方渠道建设,通过本地化生产、直营门店、双边合作等方式掌控销售终端; 其次,建立"研产供销服"生态,例如上汽集团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金融公司和自营航线, 提供从购车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后,回应政策关切,针对俄罗斯的"报废税"和认证新规,车企 只能顺势而为,与俄方合作建立本地实验室,缩短认证周期,同时加强输出新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技术,塑造新的企业形象。 从莫斯科街头的吐槽到慕尼黑车展的亮相,中国汽车"出海"已然越过野蛮生长的全球化初级阶段。在全 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必须构建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才 能实现从"市场填空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身份转变。 俄罗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逐步推动政策层面的调整与行动。近期,俄罗斯政府接连颁布一系列限制性 措施。受此影响,自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市场占有率登顶之后,便开始 ...
中金 | 乘用车出海洞察#5:全球格局再重构,中国汽车深受益
中金点睛· 2025-09-25 23:57
全球汽车格局重构 - 全球汽车正处于格局重构阶段 2025年中国汽车已完成出口扩张 即将迎来出海加速 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智能技术认知已建立 欧美日车企加速产品投放 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从拖累转向加速 [2] - 中国汽车电动智能变革基本完成 依托技术变革优势 中国自主品牌实现本土新能源市场份额领先 新能源上险口径8M25达89% 依托规模优势和运营效率 中国蝉联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自主车企即将迎来出海加速 进入更深入的国际化扩张阶段 [2] - 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望实现全球近3000万辆的产量规模 并培育数家年产500万辆以上的车企 [2] 中国新能源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077万辆 同比增长68% 2020-2024年复合增速达75% 新能源年销量及存量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 [4] - 8M25中国新能源上险量同比增长24% 新能源渗透率50.5% 3月以来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均达50%以上 8M25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份额达89% [4] - 预计2025年新能源销量中性假设下同比增长接近25% 乐观状态下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5% 对应渗透率突破55% [4] 汽车出口表现 - 1-8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64万辆 同比+14.5% 单月出口量环比持续提升 1-8月新能源占出口比重较2024年增长15ppt至41% [8] - 1-8月中国对欧盟、东盟、西亚、非洲等重要市场出口均实现高速增长 对墨西哥新能源出口量增长1.1倍 对西亚增长1.0倍 对欧盟的新能源出口量同比增长32% [8] - 1-8月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至60.1万辆 奇瑞、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量稳健增长 小鹏、零跑累计出口量分别达2.5/3.1万辆 [8] 欧洲新能源市场 - 1H25欧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向上突破达23% 同比增速达到20% BEV/PHEV渗透率分别为15%/8% 同比+3ppt/1.5ppt [9] - 1H25丹麦、瑞典、芬兰、荷兰渗透率最高均达50%以上 德国、法国渗透率在20-30%区间 西班牙、意大利渗透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9] - 非欧盟国家中 挪威新能源渗透率在2023年已突破90%且持续增长 英国新能源渗透率1H25达32% [9] 欧洲市场竞争格局 - 欧盟市场格局仍以传统车企主导 2024年大众、Stellantis、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分别为26%、16%、11%、7%、5% [12] - 新能源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整体靠前 特斯拉、Stellantis份额呈下降趋势 比亚迪、小鹏等份额提升明显 [12] - 比亚迪1H25在欧盟新能源市占率达3.7% 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至第9名 [12] 东盟新能源市场 - 东盟市场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 2024年/1H25同比增速达55%/101% 销量规模分别达22.9/19.7万辆 [17] - 1H25越南、泰国、印尼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37%/28%/14% 越南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主要系Vinfast多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带动 [17] - 比亚迪1H25在轻型车市场份额达5.2%位列第7 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达31% 广汽、奇瑞、上汽、长城等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19] 拉美新能源市场 - 拉美地区6国2024年乘用车及轻型车年销量为489万辆 同比+10% 新能源销量达11万辆 同比增长2.5倍 新能源渗透率2.3% [20] - 巴西占8.7万辆 同比增长3.2倍 渗透率达3.5% 1H25巴西、哥伦比亚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 [20] - 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份额从60%提升至77% 宋Plus、海豚及海豚mini贡献主要增量 沃尔沃、长城位列其后 [23] 全球车企电动化规划 - 大众集团重点推出4款全新紧凑型和小型电动车型 包括ID.Polo、ID.Polo GTI、ID.Cross以及ID.EVERY1概念车 2026年在欧洲市场补齐2.5万欧元左右价格的入门级电动车型 [29] - 宝马iX3车型作为NEUE KLASSE系列第一款车型正式发布 WLTP续航里程802km 采用800V架构 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72km 2027年前计划有40款运用NEUE KLASSE平台的车型 [31] -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基于全新MB.EA平台的纯电GLC新车型 WLTP续航里程为713km 采用800V架构 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03km 计划2026年推出电动版C-Class 2027年推出电动E-Class [33] - 丰田计划2026年前推出10款纯电动车 2030年前推出30款纯电动车 本田"Honda 0系列"将于2026年推出首款车型 现代目标2030年前上市21款纯电车 [37]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666万辆 渗透率达到12% 欧盟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逐步达到65% 带动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2000万辆 年复合增速达到26% 渗透率达到33% [39] - 预计中国自主品牌2030年海外销量有望超9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超550万辆 对应25%的市场份额 [39] - 预计东南亚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16% 而后逐步提升至30%以上 拉美市场看好供给端发力 带动以巴西为主的新能源销量增长 [38]
超15万辆 前8个月深圳港汽车出口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深圳商报· 2025-09-25 23:19
深圳港汽车物流发展 - 深圳港集团主办2025深圳汽车海运物流国际论坛 汇聚400余位企业代表和专家 探索汽车出海新路径[1] - 深圳建设全球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枢纽中心和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1] - 深圳港2023年以来累计汽车吞吐量超24万辆 占全港运输量近70%[1] - 2025年1-8月深圳港汽车出口超15万辆 同比实现100%增长[1] 汽车出海平台与物流解决方案 - 深圳港集团推出汽车出海一站式平台"汽车出海e站通"移动版 集成物流仓储贸易服务 实现指尖订舱和物流追踪功能[2] - 深圳港物流集团开通粤港澳大湾区首趟铁海联运班列 采用内陆堆场+站内专列模式[2] - 中远海运特运联合小漠港新增欧洲中东澳大利亚三大汽车滚装直航航线 覆盖新兴市场[2] 战略合作与枢纽建设 - 深圳港集团与行业龙头企业达成近10项战略合作 覆盖港口协同汽车物流贸易航运等领域[2] - 发布《深圳汽车滚装外贸枢纽港合作倡议》 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全球协同的汽车滚装枢纽港[2] - 推动深圳港从传统装卸港向全球综合航运枢纽转变[2]
中信证券助力奇瑞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16
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2025年9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9973 HK [1] - 基础发行规模11.74亿美元 绿鞋后最大发行规模13.50亿美元 [1][4] - 基石投资者投资规模5.87亿美元 [1] - 成为2022年以来包括港股及A股在内发行规模最大的汽车行业IPO [4] 市场认购表现 - 香港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308.18倍 [3][4] - 国际配售认购倍数达11.61倍 [3][4] - 成功引入13家国内外知名投资者组成基石投资阵容 [3] 公司行业地位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 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3] - 2024年奇瑞汽车全球销量超过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4] - 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4] -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品牌与业务 - 旗下拥有奇瑞 捷途 星途 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 各具独特定位与风格 [3] - 业务涵盖设计 开发 制造和销售多样化乘用车产品组合 [3]
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投资界· 2025-09-25 03:51
里程碑。 港交所迎来一个年度IPO。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投资界获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股票代码: 09 97 3 )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IPO发行价为30 .75港元/股, 开 盘涨超11%,市值近200 0亿港元 ,由此缔造今年最大造车IPO。 回想19 97年,奇瑞汽车从长江之畔的小草房起步,历经数十年崛起为世界级造车巨头,驶上了五大洲的街头巷尾。某种程度上,奇瑞 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变迁历史的一缕缩影。 何以奇瑞? 藏在招股书的秘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奇瑞汽车的江湖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 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 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如果把限定条件变得更为苛刻,即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要找到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国内销量及海外销量同 比增长均能超过2 5%的乘用车公司,这个答案大概只有奇瑞汽车。 2024 年 , 奇 瑞 汽 车 新 能 源 汽 车 销 量 同 比 激 增 2 67 .4% , 燃 油 车 销 量 同 比 增 长 29.2% , 国 内 销 量 同 比 增 ...
中金:中国汽车已完成出口扩张 关注车企及零部件出海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9-24 06:52
中国汽车行业格局重构 - 全球汽车正处于格局重构阶段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2030年有望实现全球近3000万辆产量规模 并培育数家年产500万辆以上的车企 [1][2] - 2025年中国汽车已完成出口扩张 即将迎来出海加速 [1] - 中国汽车电动智能变革基本完成 2025年中国汽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 自主品牌实现本土新能源市场份额领先 新能源上险口径8M25达89% [2] 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市场渗透 - 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智能技术认知已建立 欧美日车企加速产品投放 2027年前迎来新能源车型大放量 [1][2] - 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从拖累转向加速 需求和供给双重拉动 渗透率快速向上 [1][2] - 基于2012年发端的电动智能变革 非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低基数 未来放量速度及高度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机遇 [2] 投资机遇与标的推荐 - 关注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扩张机遇 欧美日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拉动的中国供应链机遇 [1] - 推荐规模已成 领先布局出海的中国自主车企 包括比亚迪 零跑汽车 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 小鹏汽车 [3] - 推荐深耕全球 技术领先的国际化零部件白马 包括敏实集团 福耀玻璃 三花智控 常熟汽饰 科博达 [3]
21年IPO,即将七战上岸,奇瑞尹同跃:创新比利润更重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06:32
尹同跃21年的IPO执念: 从"暂不考虑"到"首要任务" "我们每天都会刷新港交所官网,了解最新消息。"一名奇瑞汽车内部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虽 然,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登陆港股交易已经板上钉钉,但依然让人感觉到该公司员工既兴奋且紧张的 心情。 二十余载资本征程,六次折戟沉沙。奇瑞汽车第七次再战,终于要以"全球化"标签叩开港交所大门。 此时的尹同跃,已经一头白发。 "质量比销量更重要,创新比利润更重要。"圆梦在即,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世 界制造业大会的主旨演讲上如是说。 如今,奇瑞凭借全球化标签获得上市通行证,但资本市场将更关注其新能源转型成效和盈利能力提升。 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曲折的资本化征程后,对于奇瑞来说,一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此次奇瑞汽车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 行价格区间定为每股27.75港元至30.75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入场费约3106港元。 按照发行价区间计算,奇瑞汽车此次募资额在82.41亿至91.32亿港元之间。从市值角度看,奇瑞汽车发 行后市值将在1600亿-1773亿 ...
【新华财经调查】中国车企出海面临三大关口 本土化已成趋势
新华财经· 2025-09-16 01:35
在数量和技术突破的背后,中国企业出海能否真正立足德国乃至欧洲市场,实现盈利并持续发展,仍面临硬成本、合规与渠道服务的严峻考验。 新华财经慕尼黑9月16日电(记者 马悦然)2025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14日落下帷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此次共有748家展 商参展,其中中国展商数量高达116家,几乎占海外参展商的三分之一,中国车企数量超过德国本土车企。不过,在数据背后,中国车企出海面临的挑战 仍然不容小觑,为有效应对其中的问题,本土化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欧洲车企难堪大任 布鲁盖尔研究所2025年7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有限的电池容量,难以大规模供应负担得起的大众市场电动汽车。 中国制造商凭借成本竞争优势填补了这一空白,其车型已占欧盟电动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中国公司也成为欧洲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主要投资者, 2024年对欧绿地投资达50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超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量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308.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75.2%。2025年1-7月,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 超1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10%。零 ...
小鹏将在欧洲本土生产,和奔驰G级同工厂
观察者网· 2025-09-15 07:02
小鹏汽车欧洲本地化生产合作 - 公司与奥地利麦格纳格拉茨工厂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 [1] - 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在麦格纳工厂顺利量产下线 未来将投产更多车型 [1][3] 麦格纳工厂背景与行业地位 - 麦格纳斯泰尔是全球知名汽车代工厂 隶属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 [3] - 工厂采用柔性化制造工艺 采用合约制为车企提供生产服务 累计下线汽车超过400万辆 [5] - 曾代工生产奔驰G级、宝马X3、奥迪等品牌车型 具备整车开发和模块供应能力 [3][5]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与本土化需求 - 中国车企为规避关税壁垒和降低成本 积极推动本土化生产 [6] - 与麦格纳等代工厂合作可在中短期内大幅减少开支 相比自建工厂更具成本效益 [6] - 多家中国车企与麦格纳斯泰尔联系探索合作机会 [6] 小鹏汽车欧洲市场表现与全球化进展 - 公司自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01辆 同比增长217% [7][9] - 2025年上半年欧洲注册量超过8000辆 其中小鹏G6贡献67%的销量 [7] - 目前产品已进入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小鹏P7+即将登陆欧洲市场 [7][9] 行业转型与供需匹配 - 全球燃油车市场萎缩和电动车订单不足对麦格纳斯泰尔经营造成冲击 [5] - 麦格纳斯泰尔现有业务不景气与中国车企旺盛的出海需求形成互补 [5] - 工厂首席执行官曾表示未来三年经营将非常困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