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循环经济重塑万亿汽车产业链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开启规模化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9-28 12:32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概述 - 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宁德时代于2025年3月联合发起 是中国企业推动的首个全球循环经济公益项目[5] - 旨在构建跨越材料、电池、整车和用户的全新价值生态 通过规模化的回收和技术创新降低资源依赖[1][5] - 计划未来20年内推动全球50%的电池生产告别新矿开采[5] 战略价值与行业机遇 - 为欧洲车企化解资源瓶颈和合规压力:欧洲98%的锂和80%的天然石墨依赖进口 巴斯夫目标2030年通过回收满足欧盟14%锂和25%钴需求[3] - 显著降低电池成本:电池回收成本低于9美元/kWh 远低于95美元/kWh的制造成本 高盛预测2026年电池均价将降至80美元/kWh[3][4] - 创造巨大经济价值:预计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 电池价值链将创造超1000万个就业岗位[5] 技术实施与标准化 - 核心工具"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 为梯次利用和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和CTP电池入选2024年全球试点[6][7] - 推动建立全球统一循环标准 通过CREDIT评估工具将循环力量化为ESG可定价的绿色资产[6] - 国内试点取得突破:已完成数据采集传输 在CBIA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视化追溯[7] 企业参与与生态构建 - 获得宝马、奔驰、巴斯夫等欧洲巨头积极响应 企业从产业链主导者转变为开放平台和生态组织者[1][3] - 平台向全球材料商、电池厂、整车厂等开放 实现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8] - 帮助中国企业通过共通标准嵌入全球市场 获得"绿色通行证"优势[6] 政策与合规驱动 - 《欧盟新电池法》强制要求:2031年起EV电池再生钴比例需达16%[3] - 通过闭环方案满足碳足迹、再生材料比例等强制性要求[3][5] - 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增强欧洲汽车工业自主可控能力[3]
百炼金精,越辩愈明
华安证券· 2025-09-28 12:07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策略研究 月度报告 百炼金精,越辩愈明 [Table_RptDate] 报告日期: 2025-09-28 [Table_Author] 分析师:郑小霞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80007 电话:13391921291 邮箱:zhengxx@hazq.com 分析师:刘超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90001 电话:13269985073 邮箱:liuchao@hazq.com 分析师:张运智 执业证书号:S0010523070001 电话:13699270398 邮箱: zhangyz@hazq.com 分析师:陈博 执业证书号:S0010525070002 电话:18811134382 邮箱:chenbo@hazq.com 相关报告 1.策略周报《行业轮动后的市场结构 将如何变化?》2025-09-21 2.策略季报《坚守主线,挑战新平台— 2025Q4 季度 A 股投资策略》2025-09- 15 3.策略周报《坚守主线还是高切低?》 2025-09-07 4.策略月报《案阔正帆势未休—2025 年 9 月 A 股市场研判及配置机会》 2025- ...
轮到中国出手了,订单直接清零加税100%,加拿大高层想要访华道歉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56
以前加拿大为了跟随美国的步伐,不仅和我国附近一些不友好的国家进行一些联合军演,还针对我国出口部分货物进行加税,表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货物 实际上就是为了响应美国的号召。 可是加拿大万万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是自讨苦吃,现在的加拿大想要登门道歉,希望我国高抬贵手放过加拿大! 加拿大从强硬扣押孟晚舟女士,到如今急切寻求最高级别的对话,加拿大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切肤之痛? 当加拿大选择在跟随美国的脚步时,可能没想到中国的反击来的如此迅速。中国和加拿大价值连城的油菜籽订单化为泡影;伴随着公告一出,多种核心商品 被加征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 面对国内飙升的失业率和农民仓库中堆积如山的滞销产品,加拿大高层坐不住了。据路透社报道在近期的联合国大会上,加拿大总理卡尼与外长先后释放出 希望访华并与中方高层会晤的信号。 中加关系的恶化,就是因为加拿大在外交与贸易政策上,慢慢放弃了自主性,沦为美国"遏华"战略的执行者。这种外交策略让加拿大自身付出了巨大的的代 价。 自前总理特鲁多执政时期开始,加拿大便积极配合美国的所谓"印太战略",频繁派遣军舰闯入中国周边海域,与我国不友好的国家举行联合军演,制造地区 的紧张局势。 但事实恰 ...
2025Q4多晶硅季度观点:政策交易VS基本面交易的拐点?-20250928
东证期货· 2025-09-28 0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3多晶硅市场以“反内卷”政策交易为主,一阶段目标完成后正迈向二阶段目标;价格上涨有海外需求超预期、下游买涨不买跌和下游利润压缩等基本面支撑;Q4需求不乐观,价格展望受平台公司进展影响,单边Q4主力合约运行区间或在4.5 - 6万元/吨,建议关注区间上沿高空机会,平台成立与否影响正反套逻辑,建议观望 [3][23][82][105] 各部分内容总结 25Q3行情回顾 25H1以交易基本面为主,25Q3以交易“反内卷”政策为主,多晶硅是唯一有明确政策指导的品种;“反内卷”一阶段目标是以价格法约束,禁止低于成本销售商品,二阶段目标是通过收储或能耗方式实现过剩产能永久性出清 [3][8] “反内卷”政策情况 - **顶层设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订,人民日报点评批评,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等 [11] - **执行层面**:发改委和工信部主导,光伏行业协会组织行业自律 [12] - **结果反应**:多晶硅企业重视程度高于去年,一阶段目标完成,棒状硅价格上调至45 - 49元/千克,企业正朝二阶段目标迈进 [12] 二阶段目标相关 - **产能收储**:头部企业组团成立基金平台公司并购整合产能;当前行业总产能约350万吨,需留200 - 250万吨产能并保持60 - 70%开工率达供需平衡;投资成本约6 - 8亿/万吨,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银行借款等;部分投资者预期远期价格6万元/吨以上,但存在硅料价格上涨影响自律意愿和资金筹措难风险 [17] - **能耗标准**:通过能耗标准限制产能是政府推动产业升级手段;标准多次修订,9月16日征求意见稿发布,三氯氢硅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能耗标准下调;83.76%产量可满足3级标准,建议12个月过渡期 [22] 价格上涨基本面支撑 - **海外需求超预期**:1 - 8月中国组件出口量167.2GW,同比 - 1%,8月出口25.66GW,同比 + 28%;电池出口量65.6GW,同比 + 83%,8月出口11.95GW,同比 + 136%;原因包括抢出口、海外电池短缺和印度税率下调 [35] - **下游买涨不买跌**:多晶硅价格上涨刺激下游硅片厂备货,下游原材料库存从1 - 1.5个月升至超2个月,上游工厂库存压力减少 [40] - **下游利润压缩**:7 - 8月多晶硅价格上涨传导顺利,多晶硅从亏损转净利率超10%,硅片和电池片从亏损现金利润转赚取现金利润但仍亏净利,组件从赚现金利润转亏损 [42] 基本面后续演绎 - **国内需求**:组件定标量大幅下降,Q4国内需求不乐观;机制电价低于预期,明年光伏新增装机量或更不乐观;维持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298GWac,同比 + 7%预测 [48][52] - **海外需求** - **欧洲**:维持2025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量59GWac,同比持平预测;1 - 8月中国出口欧洲组件量67.62GW,同比 - 7%,8月出口11.35GW,同比 + 32%;截至8月底,欧洲光伏组件库存18.1GW,较最高点下降22GW [58] - **美国**:下调2025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至37GWac,同比 + 4%;7月《大而美法案》签署通过,预计下半年户用光伏抢装,2026年后收缩;8月启动对印、印尼、老挝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 [70][73] - **印度**:上调2025年印度光伏新增装机量至35GWac,同比 + 43%;短期进口电池增加、组件减少,长期对中国出口需求利空 [77] - **中东和非洲**:维持2025年中东光伏新增装机量18GWac,同比 + 50%,非洲光伏新增装机量3GWac,同比 + 61%预测 [78] - **综合需求**:调整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至496GWac,同比 + 10%;组件定标量下降、成本上涨,部分头部企业计划减产,9月组件排产或降1GW,10月下旬或现排产拐点,11 - 12月排产不乐观 [84] - **下游排产**:预计2025Q4组件排产136GW,同比 - 3%;电池片排产160GW,同比 + 2%;硅片排产155.5GW,同比 + 17% [88] - **多晶硅供给**:预计2025Q4多晶硅排产37.6万吨,同比 + 8%,实际销售受配额影响;截至9月18日,多晶硅厂库存20.4万吨,集中于龙头企业 [97] - **供需平衡表**:展示了2025年各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量、进出口量、国内需求量和供需平衡情况 [98] - **极限利润测算**:当前利润下,一体化企业现金利润0.011元/瓦;极限利润下,一体化企业不赚现金利润;组件价格上涨受主材、辅材、电价和价格需求等因素影响 [104] 价格展望 平台公司成立,现货价格易涨难跌,无增量政策下价格到60000元/吨或为极限;平台公司未成立,价格向45000元/吨看齐;Q4单边主力合约运行区间4.5 - 6万元/吨,建议关注区间上沿高空机会,平台成立与否影响正反套逻辑,建议观望 [105][110]
7万平仓储100%满租,洛阳这处物流园吸引名企扎堆入驻丨地方国企向新行
搜狐财经· 2025-09-28 02:21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7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园,实现100%满租。这是洛阳市伊川县:一座现代 化枢纽正不断释放的新动能。宁德时代的电池、海尔电器的商品、同仁堂的药材,都在这里通过精细化 运营的物流网络走向全国。 由洛阳国晟集团(以下简称国晟集团)所属商贸物流公司运营的华晟物流园,作为国晟集团产业转型的 缩影,不仅展现了地方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成果,也映照出国晟集团在产业升级上的探索与成果。 用"市场思维"提升服务,名企扎堆入驻 据介绍,洛阳华晟物流园总占地606亩,已建成6栋仓库7万平方米,年租金及仓租外收益突破1000万 元。2024年,物流园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提升195.51%,先后获评国家4A级物流企业、河南省 示范物流园区等荣誉。 作为洛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载体,华晟物流园确立了"产业调研在前、市场分析在前、运营 服务在前"的工作思路,在运营服务上秉持"市场思维"。 当宁德时代洛阳基地尚在规划时,华晟物流调研团队便奔赴福建、江苏等地,提前掌握新能源仓储需 求,并与配套商建立联系;2025年5月,宁德时代启动选仓,竞争激烈,凭借前期准备,华晟物流迅速 完成仓库改造,成功将宁德时代 ...
绿源集团控股(02451.HK):产品与渠道共振 25H1业绩高增
格隆汇· 2025-09-27 12:36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0.96亿元,同比增长22.2%,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66.9% [1]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达1.41亿元,同比增长114%,主要受益于产品升级推动毛利上升和渠道效率提升带来的销量增长 [1] - 毛利率提升至13.56%,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净利率达3.56%,同比提升0.97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电动自行车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29.2%,占比64.5%,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电池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比19.3%,电动踏板车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6%,占比11.4% [1] - 电动两轮车部件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8%,占比3.5% [1] 增长驱动因素 - 推出超20款新车型包括K50、MS95及Moda50D等领先产品,线下零售门店超14000家 [2] - 以旧换新及新国标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需求扩张 [2]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88%/1.83%/3.37%/-0.01%,同比分别下降0.07/0.24/0.26/0.5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推出高端品牌LYVA布局万元级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首家自营门店已落地 [3] - 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预计从2024年3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 [3] - 构建换电+租赁+售后改装生态,换电网络通过战略投资扩大,租赁服务与美团等平台合作,售后改装市场需求空间约400万辆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0.63/69.16/76.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92/2.17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0.35/0.45/0.51元,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9/22/20倍 [3]
私募研究员的坦白局:选出一只好股票真的很复杂!
雪球· 2025-09-27 04:02
以下文章来源于画不多说 ,作者懂私募的灵魂画手 画不多说 . 话不多说,画多说。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私募的故事。 一名合格的主观私募基金研究员,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股。 每次选股,必须要经历四个大步骤,n个小步骤。 从行业出发: 从个股出发: 以上三种方法没有好坏之分,用哪种方法都有可能找出好股票。 第一步:筛选和立项 如何在茫茫股海中找到心仪的那个"它",不同的研究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 如果按研究的起点划分,可以分为三种。 从宏观出发: 从宏观和个股出发,大家可能平时了解得比较多,今天着重讲讲从行业出发选股。 所有成熟的行业都可以被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产业链。产业链简单理解就是一件产品从产生到 使用的完整过程,按顺序可分为三段: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实际选股时,常用的方法是产业链逆向推导。所谓逆向推导,就是从产业链下游开始扒起,逐 层向上找。 为什么要向上游找呢? 虽然产业趋势的红利最终会反映在下游需求上,但下游竞争往往极其激烈,格局瞬息万变。而 上游供应商却通常具备更强的确定性—— 无论下游谁胜出,都离不开核心材料与部件。 这就好比淘金热时,淘金者是否挖到金矿难以预测,但向所有淘金者卖铲子的人,却 ...
城市24小时 | 宁德时代 为何相中“海上风电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5:49
盐城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 盐城市政府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建绿电直连+零碳生态圈 开创零碳发展新模式[2] - 盐城成为江苏省绿电直连供电试点主阵地 首批5个试点项目中盐城占3个 包括宁德时代规划拟建项目[3][4] - 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006万千瓦 为东部沿海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562.37万千瓦占全球7%[5] - 绿电直连通过国家电网变电站汇集专线 将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点对点输送至园区企业车间 解决绿色能源供应不稳定问题[6] - 宁德时代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 此次合作将产生强大协同效应 为零碳城市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实践样本[7] 交通运输人工智能发展 - 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 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8] - 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9]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西气东输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 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 显著提升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10] - 河南能源集团与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将诞生资产超5500亿元 全年营收超2500亿元的能源企业[12]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 浙江省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大台阶 2025年预计达9.5万亿元占全国6.7%[11] - 青岛市构建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1500亿元[13] 金融中心发展态势 -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第三 上海第八 深圳第九 所有金融中心评分均上升[17][18][20] - 中国内地12个金融中心上榜 上海评分751分全球第8 深圳750分全球第9 北京737分全球第22[20][21] - 广州排名上升1位至全球第33 成都上升1位至全球第38 杭州上升5位至全球第58[21][22]
02451:财报点评:产品与渠道共振,25H1业绩高增-20250926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9-26 11:2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0.96亿元,同比增长22.2% [1] - 2025H1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66.9%;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14% [1] - 毛利率13.56%,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净利率3.56%,同比提升0.97个百分点 [4]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88%/1.83%/3.37%/-0.01%,同比分别变化-0.07/-0.24/-0.26/-0.5个百分点 [4] 分产品收入表现 - 电动自行车收入19.97亿元(占比64.5%),同比增长29.2% [2] - 电动踏板车收入3.54亿元(占比11.4%),同比增长2.6% [2] - 电池收入5.97亿元(占比19.3%),同比增长16.5% [2] - 电动两轮车部件收入1.07亿元(占比3.5%),同比增长2.8% [2] 业务发展举措 - 推出超20款新车型包括K50、MS95及Moda50D等领先产品 [2] - 线下零售门店超14000家 [2] - 推出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品牌LYVA,瞄准万元级别市场,已落地首家自营门店 [4] - 构建换电+租赁+售后改装生态:换电网络通过战略投资扩大;租赁服务与美团等平台合作;售后改装市场需求空间约400万辆 [4]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预计从2024年3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20亿美元,CAGR接近10% [4] - 以旧换新及新国标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需求扩张 [2][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0.63/69.16/76.42亿元,同比增长19.54%/14.06%/10.50%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92/2.17亿元,同比增长29.35%/27.11%/13.29% [5][6] - 对应EPS分别为0.35/0.45/0.51元 [5][6] - 对应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PE分别为29/22/20倍 [5] 估值指标 - 总市值4167.33百万港元 [4] - 52周最高/最低股价11.20/5.85港元 [4] - 52周最高/最低PE 27.98/14.34倍 [4] - 52周最高/最低PB 2.65/1.40倍 [4] - 52周涨幅73.68% [4]
中国的高储蓄模式,是奇迹还是陷阱?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9-26 07:30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故事就是一部" 储蓄的奇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到如 今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中国靠的是一种"高储蓄—高投资"的发展模式【1】。道理不复杂:老百姓少消费、多存钱,政府和企业就能拿到足够的资 金搞投资。修路、建桥、盖厂房,GDP自然飞速增长。 这个模式在头二十年确实管用。从九十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而居民收入也以每年6-7%的速度上涨。虽然收入增速比不上 GDP,但在老百姓眼里,口袋确实鼓了不少【1】。就像一个家庭,父母拼命加班挣钱,把大部分钱拿去买房子、装修,孩子的零花钱增加虽然是小头,但 还是比过去多很多,所以短期内也能接受。 问题是,这种模式一旦走到尽头,副作用就会慢慢显现。 储蓄率过高,意味着消费不足,结果是产能必须靠出口来消化 。2007年前后,中国的经常账户 顺差一度达到GDP的10%【1】。这在经济史上非常少见。换句话说,中国生产得比消费得多得多,于是把多余的产能卖到海外。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成 了"平衡器",买下了中国的货,也承担了由此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