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加速落地,有何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3:48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奠定基础 [2] - 人形机器人融入汽车制造是推动行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重要支撑 紧密贴合制造强国和汽车强国战略 [3][4]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具备智能化、精准操作和柔性化优势 可解决传统生产方式效率瓶颈、精准一致性及柔性不足等问题 [4] - 在汽车总装环节 人形机器人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感知车门轮廓 灵活调整机械臂角度与力度 确保质量一致性 [4] - 在汽车座椅电路对接作业中 人形机器人五指灵巧可模拟人类手部动作 单工位作业效率提升40% 装配误差精度显著提升 [5] - 在新能源汽车多车型共线生产中 人形机器人能迅速调整工作模式 依据车型信息自动规划动作路线 提升生产线通用性与灵活性 [5] 产业生态与发展模式 - 特斯拉凭借智能驾驶技术积淀开启人形机器人自研 计划2024年试生产5000台Optimus 2026年目标生产5万台 [6][8] - 机器人企业与车企及上下游供应商形成生态合作 将车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6] - 多方协同建立开放兼容创新的产业生态 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筑牢根基 [7] 成本趋势与规模化前景 - 目前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约50-80万元 是传统机械臂的3-5倍 [7] - 未来两三年内基础款人形机器人价格有望降至5万元左右 加速在汽车制造领域普及 [8] - 核心零部件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推动整体成本降低和性价比提升 [7][8] 长期产业影响 - 人形机器人将催生"人工智能+汽车制造"全新生态 通过云端数据共享持续优化作业流程 [8] - 汽车制造行业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融合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 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9] - 重新定义汽车制造生产模式、供应链体系及市场竞争格局 推动全球产业向"个性化定制"范式跃迁 [9]
深化标准合作、共谋绿色发展,长安汽车协办“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官员研修班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3:15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创新为驱动、以标准为引领加快走出去步伐[1] - 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互认成为打破贸易壁垒和促进产品服务高效流通的重要基础[15] -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标准制定、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合作有助于破解技术壁垒和推动软联通成果[19]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发展大局并坚持走出去与走进去并重战略[1][31] -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包括品牌架构、全球研发布局和海外市场合作成效[27] - 公司坚持标准引领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工作并深度参与中国汽车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23] 技术实力与产品展示 - 公司展示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流程体现中国智造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11] - 阿维塔、深蓝、启源等高端新能源整车产品及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成果全面呈现[11]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丰富技术经验并赢得各国官员高度赞誉[11] 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 公司协办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官员研修班近40名司处级官员到访交流[1] - 研修班由商务部主办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旨在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推动中国标准技术产品服务落地[5]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强调此类交流为中外标准化官员和技术专家搭建高质量平台并承诺加强政策支持助力企业走出去[19]
这一地二手车市场升温,国内车商如何把握机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2:55
I 谁也没想到,越南的二手车市场突然火了! 目前,越南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45-55辆左右,二手车市场潜力较大。对于越南二手车市场而言,其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合规成本较高,车龄限制较严, 许可证申请流程较多。同时,对于外来品牌二手车,存在一定的品牌认知壁垒,日韩品牌长期主导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口碑效应。 而且,现阶段越南的二手车市场竞争在持续加剧,泰国、日本车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供应链,越南本土经销商更是有较为完善的网络。在越南二手车市 场,如果没有差异化优势,也很难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越南二手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加速的发展态势。日前,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越南二手车市场规模预估已达109.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 飙升至241.4亿美元,在2024-202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7.20%。如此高的增长率,在全球二手车市场中都颇为罕见,因而也备受瞩目。 经济发展拉动需求 越南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并非偶然。随着越南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越南中产阶级规模的不断壮大,相关的市场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据世界银行报 告,到2026年,越南中产阶级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1300万攀升至2500万人 ...
“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2025年健康汽车技术分享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2:02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讲话 龚进峰指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性能已成为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 动性强,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压舱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汽车行业必须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其中,积极响应健康消费趋势,协同推进 绿色、健康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2025年9月17日,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主办的"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2025年健康汽车技 术分享活动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进峰为活动致辞,中 汽数据总经理冯屹主持活动。来自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媒体以及消费者代表百余人参加,近5万人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严冯敏在讲话中表示,健康汽车正日益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更需加强行业技术 交流,紧密围绕行业热点和消费者关切,深入开展研究、强化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凝聚 ...
智能汽车新生态:“智行”方能“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1:30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加速融合,汽车正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智能化竞争从功能上车迈向体验赋能,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成为行业健康 发展生命线,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提出,整车企业、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 新联盟,在关键领域联合攻关,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提升整体竞争力。 武汉在汽车领域有深厚的发展基础。武汉有55年汽车工业积淀,集群优势显著,拥有涵盖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生态体 系,2024年新能源产能147万辆,每销售2辆新车其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型。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晓明表示,"武汉汽车产 业始终以跃迁姿态前行,未来,武汉将继续领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呈现怎样的新特征?我国智能汽车企业应如何在全球竞合中把握机遇?在北汽研究总院智驾总工李良看来,智能汽车产业 不仅限于智能驾驶与座舱,更是推动工业、能源、芯片、AI等多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当前,产业还面临高端芯片、AI 模型及软件生态等"卡脖子"问题,倒逼国内企业自 ...
观车 · 论势 || 威马“复活”前路几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1:30
更具挑战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已今非昔比。短短两年间,行业在产品迭代、智能驾 驶、电控系统、用户体验等方面飞速进阶,市场竞争也从"扩张期"步入"淘汰赛"。威马汽车计划复产的 EX5、E5等车型,无论智能化水平、续驶能力还是整车体验,均已被主流竞品甩开身位。倘若不能迅速 推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威马汽车恐怕很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更何况,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威马汽车目前最紧缺的,一是钱,二是时间,三 是人才。在主流车企纷纷扩大研发团队、加快推出新平台的背景下,威马汽车要实现技术追赶,任务极 为艰巨。即便能通过合作、外包等方式缓解部分压力,但缺乏核心自研能力的企业,很难在新能源汽车 这条长跑赛道中保持持久竞争力。 因此,对于威马汽车而言,"复活"只是第一步,能否"活下去""走得好",才是真正的考验。它必须做出 清醒的战略选择,放弃不切实际的全面竞争幻想,聚焦细分市场寻求突破。例如,深耕网约车、低线城 市及农村市场,或依托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地区,在这些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产品策略上,更宜采 取"短期复产回流现金,中期开发适销新品"的节奏,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与此同时,威马 ...
汽车早餐 | 陈伟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房车新国标发布,明年3月1日起实施;特斯拉重新设计车门把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1:00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 [2] -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 同比增长37.8% 额定总功率1.96亿千瓦 平均功率45.48千瓦 [2] - 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 同比增长59.6% 报装用电容量达1.15亿千伏安 [2] 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9月乘用车终端销量将达220万辆 受车展促销及双节消费需求推动 [5] - 蔚来完成11.6亿美元股权发行 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充换电网络扩张 [11] - 美国电动车商Rivian佐治亚州工厂动工 目标2028年投产 二期竣工后年产能达40万辆 [6] 汽车安全与召回事件 - 特斯拉正重新设计车门把手系统 涉及NHTSA调查的17.4万辆问题车辆 [7] - 现代汽车在美召回568,580辆Palisade车型 因安全带扣锁止故障 [8] - 丰田在美召回591,400辆汽车 因仪表盘软件故障可能导致安全信息缺失 [9]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场景加速落地 [3] - 贝斯特子公司宇华精机布局直线运动部件 产品包括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 瞄准人形机器人产业 [13] - 均胜电子发布AI头部总成/全域控制器等机器人部件新品 [14] 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 - 峰飞航空eVTOL完成161公里农副产品无人货运航线 载重200公斤 [12] - 世运电路新一代PCB产品预计2026年中投产 目标客户包括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领域 [15] 行业规范与企业人事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旅居车辆新国标 要求行车过程中禁止就寝及沐浴 [4] - 陈伟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不再担任总裁职务 [10]
央视镜头下的东风柳汽:以央企担当,铸就中国商用车智造新高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0:46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将镜头对准广西柳州,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书记刘小平、东风柳汽副总经理展新带观众沉浸式体 验,一场全景直播带观众深入东风柳汽,解锁这家老牌央企从广西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研发实验室到智慧工厂,从极端路况测试到全球化布局,东风柳汽用实力诠释了中国商用车领域的国家队底色,更彰显了央企在推动民族汽车工业高 质量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 以用户为核心,打造全流程闭环体系 直播开场,陈伟鸿、陈蓓蓓便被东风柳汽的规模气场震撼,总占地超5000亩的园区,是东风集团在南方最大的商用车、乘用车研发制造基地,也是面向 东南亚的整车出口枢纽。而这场探厂的第一站惊喜,当属柳汽最新推出的MPV车型星海V9。 星海V9车长超5.2米、轴距3米多,7座模式下能轻松放下7个20寸行李箱加7个背包,第三排座椅4/6分折放倒后,再多超大件行李也能一键收纳。而在车 内体验环节,星海V9的"豪华平权"理念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航空级电动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插电混动版本综合续航1300公里。把商用车可 靠、耐用的底子,揉进乘用车的舒适与智能里,这就是柳汽的商乘融合优势。 一辆好车的 ...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汽车足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10:36
中国汽车出口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3] - 中国汽车在中南美/中东/欧洲市场销量分别达72万辆/63.1万辆/60.1万辆 [3] - 霍尔果斯口岸2024年出口汽车42.1万辆同比增长38.6% 滚装运输占比达75% [4]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覆盖103个国家地区 长安汽车2025年1-8月海外销量40.5万辆 [6] - 哈萨克斯坦上半年十大畅销品牌中中国品牌占6席 [5] - 目标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比30% 新能源汽车占比60% [6] 本土化运营与产业共建 - 在泰国/埃及/南非等国家建设汽车组装厂并开展技术培训 [8] - 泰国工厂本地化率超40% 带动电池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11] - 中国35项汽车标准被智利/厄瓜多尔/尼日利亚等国采用 [9] 供应链与基础设施建设 - 比亚迪/上汽/奇瑞等车企自建滚装船队构建海上运输通道 [4] - 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在东南亚实现三电技术输出 [9] - 长城汽车俄罗斯工厂带动中国零部件企业在俄建厂 [11]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广泛应用5G/AI/光伏技术推进降碳 带动产业链减碳 [11] - 通过奖学金捐赠/学校修缮/卫生项目支持当地教育公益 [11] - 预计泰国工厂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链数万人就业 [11]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09:33
9月17日,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恰逢武汉国际车展创办三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不仅承 载着展示汽车工业最新成果的使命,更成为助推武汉市建设国际研发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平台。 当前,湖北省正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系统推进"三个中心"建设。作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汽车行业盛会之一,武汉国际车展始终与城市 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升级深度协同。它不仅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是促进消费、引领技术、汇聚资源、推动创新的综合性平台,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车展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共同主办,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拓展"汽车+"生态边界 为突破传统展览模式,本届武汉车展积极尝试"汽车+"跨界融合生态,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推动"人·车·生活"多元共生。包括"青少年未来汽车设计大 赏"、"楚韵智驾形象'汉小车'设计大赛"、"汽车房车巡游巡展系列活动"、"乐驾汽车运动会"及"武汉潮流玩车节"等,吸引车迷、旅游爱好者、青少年等不同 群体参与,实现展、会、赛、娱深度融合。 特别值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