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ETF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股票ETF成吸金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2:14
继7月突破35万亿元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在8月再度猛增近1.2万亿元,站上36.2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数 据背后,是投资者信心的显著修复,其中股票基金规模单月增长超6000亿元,股票型ETF成为吸金主 力,贡献了大部分增量。不过,混合基金仍在应对赎回压力,反映出部分基民采取了"回本即卖"的操作 策略。 在近一年A股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形成了"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正向循环。机构预判, 后续增量资金仍将持续入市,公募基金规模有望进一步攀升。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 9月2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也是公募基金规模 首次突破36万亿元。 其中,截至8月底,封闭式基金规模3.72万亿元,开放式基金规模32.53万亿元。与7月底相比,8月公募 基金规模合计增长近1.2万亿元。 具体来看,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基金规模5.55万亿元,较7月底的4.92万亿元增长逾6000亿元;混合基金 4.16万亿元,较7月底的3.83万亿元增长逾3000亿元;QDII基金、货币基金规模 ...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股票ETF成吸金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6
具体来看,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基金规模5.55万亿元,较7月底的4.92万亿元增长逾6000亿元;混合基金 4.16万亿元,较7月底的3.83万亿元增长逾3000亿元;QDII基金、货币基金规模均实现增长。唯有债券 基金最新规模为7.21万亿元,较7月底的7.24万亿元出现小幅下降。 债基规模份额双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股票基金实现了份额、规模双增长,意味着在市场上涨、净值上升带来规模上涨的同 时,基民也继续"加仓"。其中,股票基金的规模增长主要由ETF产品带来,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则相对 不尽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今年8月股票型ETF份额、规模分别增长了240.71亿份、3942.25亿元,贡 献了大部分规模增量。 此外,8月混合基金虽然实现了规模增长,但份额却较7月下降,意味着仍有不少基民选择了"回本即 卖"、落袋为安。 □本报记者 张舒琳 王宇露 继7月突破35万亿元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在8月再度猛增近1.2万亿元,站上36.2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数 据背后,是投资者信心的显著修复,其中股票基金规模单月增长超6000亿元,股票型ETF成为吸金主 力,贡献了大部分增量。不过,混合基金仍在应对赎回压力,反映出部 ...
兴证策略 :研究框架培训:资金面研究框架
2025-09-26 02:29
这份文档是兴证策略团队发布的《资金面研究框架》系列报告,内容详实,涵盖了A股市场主要资金类型的研究框架、历史表现、当前动态及未来展望。以下是根据要求整理的详细摘要: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覆盖广泛 包括金融 银行 非银金融 电子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食品饮料 汽车 通信 国防军工 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 石油石化 煤炭等[110][111][156][192] * 公司提及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 美的集团 紫金矿业 立讯精密 新易盛 北方华创 恒瑞医药 中际旭创 招商银行 腾讯控股 小米集团 阿里巴巴 中芯国际等众多上市公司[166][168][17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资金面研究的核心重要性** * 资金是最直接影响股市的因素 增量资金对市场走势与风格常常有着极强的指引[4] * 近年来各类机构资金对于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其资金流入的可预测性更强 审美偏好较为明晰 资金研究的有效性有所提升[4] **A股主导资金的变迁与市场风格塑造** * **2017-2019年** 外资是主导资金 陆股通持股市值占全A市值比从0.35%升至0.65% 外资重仓前100指数相对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极为显著[20][23][25] * **2020-2021年** 公募基金成为最大增量 偏股基金年度发行规模从2019年的约5000亿元爆发增长至2020年的超16000亿元 推动茅指数 宁组合取得显著超额收益[27][29][31] * **2021年** 私募基金规模快速攀升 私募持股市值占比提升 助力塑造小高新风格 中证1000/沪深300比值从1.4升至2.0以上[32][34] * **2022年** 增量资金锐减 市场陷入存量博弈 风格轮动加快[35][37] * **2023年** 险资和量化私募资金强化哑铃型行情 一端是低估+红利 另一端是高成长+题材[39][42] * **2024年** ETF与险资作为主要增量驱动大盘价值风格 股票型ETF全年净流入1.01万亿元 其中宽基ETF净流入1万亿元 银行板块全年涨幅达34.49%[43][46][57][120] * **2025年** 市场情绪活跃 私募 两融等高风偏资金加速流入 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规模和融资余额均显著提升[47][48] **ETF市场的快速扩容与深远影响** * 规模迅猛增长 2024年末境内非货ETF资产净值达3.57万亿元 较2023年底接近翻倍 2025年8月突破5万亿元 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52][53] * 资金流入显著 2024年股票型ETF净流入1.01万亿元 2025年继续大幅流入 投资者持续净申购是规模增长的重要贡献[55][56][67] * 监管大力支持 新国九条提及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ETF费率普遍调降[65] * 投资者结构变化 以证金汇金 险资为代表的配置型机构资金大幅增配股票型ETF 更偏好沪深300 上证50等大中盘宽基ETF及央国企主题 红利ETF[72][75] * 被动化趋势加强 2025Q2被动指数型基金持股规模达3.2万亿元 占偏股型公募基金持股比例的57.00% 较2025Q1大幅提高2.18个百分点[105][108] * 影响市场生态 被动基金扩容助推龙头和红利风格取得超额收益 同时加剧了底层证券的价格联动性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配对相关性提升[114][116][122][124] * 长期估值重塑 国内ETF市场聚焦大市值股票 高集中度的特征有望持续 长期利好大市值龙头个股的估值重塑[125] **主动权益基金(公募)的现状与行为分析** * 市场地位重要 截至2025Q2 公募基金占机构投资者比重达17.2% 是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128][129] * 规模增长模式 过去规模增长主要由新发驱动 存量产品大多净赎回 2025年6月新发市场改善 单月发行296亿元 为近年最大单月发行规模[135][136][141] * 仓位维持高位 2025Q2主动偏股基金仓位小幅提升至85.97% 并保持高仓位运行[149][151] * 风格与行业偏好 善于把握产业趋势 2025Q2加仓通信 银行 国防军工 非银金融 传媒 减仓食品饮料 汽车 电力设备等 电子维持第一大重仓行业[152][154][159][163] * 个股集中度下降 2025Q2前10大重仓股集中度较一季度下降2.45个百分点[169][171] * 港股配置小幅提升 2025Q2港股仓位由19.08%提升至19.90% 加仓医疗保健业和金融业[172][175] **保险资金的配置动向与偏好** * 规模与仓位提升 2025Q2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持有股票比例环比提升0.4pct至8.8%的历史最高水平 估算净流入约2000亿元 连续五个季度大幅增配股票[183][185] * 影响因素 包括政策监管 新增保费增速 资负匹配需求等 新国九条后入市趋势明显[186][190] * 风格偏好鲜明 高股息 红利属性显著 持有银行 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 通信等行业居前 前四大行业占比达67.7%[191][192] * 配置特征变化 2025Q2在保持红利底色的同时 配置扩圈至通信 食饮 汽车 传媒 有色 建筑装饰等广义红利资产 增持个股平均股息率达3.80%[193][195][19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Smart Beta ETF发展** 全球Smart Beta ETF策略多样 2024年规模2.24万亿美元 但中国境内目前仍是红利策略一枝独秀 2024年底规模895亿元 未来成长 价值 自由现金流等策略指数ETF有望发展[96][98] * **ETF国际影响力提升** 中证A系列等新指数编制引入ESG理念 并考虑沪股通 深股通证券范围 旨在提升A股指数国际影响力 吸引外资通过指数化投资参与A股[90][93][94] * **国内ETF发展空间** 截至2025Q2 股票型ETF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达3.65% 相较于美国12.8% 欧洲10.0% 日本7.6%等 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00][103] * **资金流入的估算方法** 文档提到了估算各类资金流量的方法 例如通过ETF流通份额变化和成交均价测算净流入 通过保险运用资金余额和收益率估算险资净流入等 这些是进行资金面跟踪的重要技术细节[55][185]
太猛了,一天诞生5只百亿级ETF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03:41
【导读】仅一天时间,第二批科创债ETF诞生5只百亿元级ETF 科创债ETF正以闪电速度"吸金"。 仅一天时间,昨日上市的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就已诞生5只百亿元级ETF,分别是科创债ETF华泰柏 瑞、科创债ETF兴业、科创债ETF工银、科创债ETF汇添富、科创债ETF银华。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昨 日合计"吸金"638.9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全市场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全市场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700亿 元。 第二批科创债ETF 单日"吸金"超600亿元 随着场内资金不断流入,百亿元级债券ETF阵营正迅速扩容。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昨日合计"吸金"638.94亿元,总规模达到1045.66亿元,正式突破千亿元大关,相 比成立之初的407.86亿元增长了637.80亿元。 科创债ETF的阵营也不断壮大。据数据统计,截至9月24日,科创债ETF中已有14只产品规模突破百亿 元大关。其中,科创债ETF嘉实最新规模达到196.47亿元,逼近200亿元;科创债ETF鹏华规模突破180 亿元,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ETF华夏规模均突破150亿元,科创债ETF富国规模突破140亿 ...
太猛了,一天诞生5只百亿级ETF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03:36
科创债 ETF 正以闪电速度 " 吸金 " 。 仅一天时间,昨日上市的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就已诞生 5 只百亿元级 ETF ,分别是 科创债 ETF 华泰柏瑞、科创债 ETF 兴业、科创债 ETF 工银、科创债 ETF 汇添富、科创债 ETF 银华。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昨日合计 " 吸金 "638.94 亿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4 日,全市场科创债 ETF 总规模突破 2300 亿元,全市场债券 ETF 总规模突破 6700 亿元。 第二批科创债 ETF 单日 " 吸金 " 超 600 亿元 随着场内资金不断流入,百亿元级债券 ETF 阵营正迅速扩容。 9 月 24 日,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正式上市,仅一天时间,就诞生 5 只百亿元级 ETF 。 【导读】仅一天时间,第二批科创债 ETF 诞生 5 只百亿元级 ETF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方丽 从第二批科创债 ETF 持有人占比看,不少产品的机构占比超 99% ,银行、券商、保险、各 类理财产品等均是 " 金主 " 。 第二批科创债 ETF 的托管人均成为产品的重要持有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均积极 ...
新高!突破6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09:17
日前,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百亿级别债券ETF达25只。其中,博时可转债ETF、 海富通短融ETF最新规模均超过580亿元,富国政金债券ETF最新规模超过450亿元、鹏扬30年国债ETF 最新规模超过300亿元。 其中百亿级别达25只 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74.49亿元。 【导读】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债券型ETF市场又迎来重要里程碑。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投资工具,也推动了ETF整体生态的优化升 级。随着支持政策落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债券ETF正迎来结构性成长的关键阶段。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创新品类有待布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债市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债券ETF或将持续扩容。 对于未来发展空间,中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当前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剔除同业存单)在纯债基金中的 规模占比约为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规模占比约为34%,这两个指标在美国市场分别超过40%和 60%,对比来看,境内债券ETF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近年来,债券型ETF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2022年末, ...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8
湘财证券· 2025-09-18 01:56
ETF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1292只ETF,资产管理总规模达52387.73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数量最多(1029只,规模35315.17亿元),其次为跨境ETF(173只,规模8120.58亿元)、债券型ETF(39只,规模5718.88亿元)、商品型ETF(17只,规模1611.53亿元)和货币型ETF(27只,规模1564.76亿元)[2] - 2025年9月8日至12日期间,新上市4只股票型ETF(包括金融科技ETF和科创板相关ETF),新成立7只股票型ETF,总发行规模56.82亿元[3] - 上周股票型ETF周涨跌幅中位数为1.97%,其中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涨幅最高(10.14%),科创创新药ETF国泰跌幅最大(3.12%);份额变动方面,化工ETF份额增加最多(29.68亿份),科创50ETF份额减少最多(22.68亿份)[3][4] - 债券型ETF周涨跌幅中位数为-0.15%,可转债ETF涨幅最高(0.06%),30年国债ETF跌幅最大(1.23%);跨境ETF涨跌幅中位数为2.43%,中韩半导体ETF涨幅最高(10.41%),恒生创新药ETF跌幅最大(3.97%)[4] PB-ROE框架下的ETF轮动策略 - 策略基于PB-ROE框架将行业划分为六个象限,重点关注第三象限(高PB高ROE行业)和第五象限(低PB中ROE行业),历史回测(2017年至2024年2月)显示第三象限组合年化超额收益率为4.27%,第五象限组合为1.55%[5] - 通过补充行情指标、资金强度、预期指标和财务纵比四个维度,策略对第三象限的"行情延续"和第五象限的"困境反转"进行佐证,组合表现显著提升,最终构建的ETF轮动策略年化收益率为11.93%,年化超额收益率为13.22%[6] - 上周策略关注汽车、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行业,对应行业ETF,策略周收益率为1.01%,略低于沪深300指数(1.38%),但自2023年以来累计收益率为26.85%,超额收益率为10.05%[6] 投资建议 - 基于PB-ROE框架及补充指标,策略推荐本周继续关注汽车、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行业,对应行业ETF[8]
14只第二批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 合计“吸金”约达4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2:11
基金发行市场再次见证历史! 9月12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迎来首发,此次发行再次延续首批发行时的热度,全部产品实现"一日 售罄"。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此次发行的14只科创债ETF中,多只基金募集金额接近30亿元募集上 限,以此推算,合计"吸金"约达4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首批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最新规模已超1230亿元。加上第二批产品扩 容,科创债ETF整体规模突破1600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上看,整体利好场内 ETF产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创债ETF的发行热。 第二批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 仅用短短一天时间,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发行圆满收官。 9月12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开售。根据此前的发行安排,华泰柏瑞、汇添富、中银、摩根、 永赢、银华、华安、兴业、工银瑞信旗下9只科创债ETF仅发行9月12日一天时间,天弘、万家、国泰、 泰康旗下科创债ETF发行日期为9月12日至9月16日,大成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发行日期为9月12日至9月 18日。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这14只科创债ETF中,大多数产品 ...
刚刚!大消息传来,果然全“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1:09
【导读】 14 只第二批科创债 ETF 全部 " 一日售罄 " ,合计 " 吸金 "约达400 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基金发行市场再次见证历史! 9 月 12 日, 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迎来首发 ,此次发行再次延续首批发行时的热度, 全部产品实现 " 一日售罄 "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此次发行的 14 只科创债 ETF 中, 多只基金募集金额接近 30 亿元募集上限,以此推算,合计 " 吸金 " 约达 400 亿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1 日,首批上市的 10 只科创债 ETF 最新规模已超 1230 亿 元。加上第二批产品扩容,科创债 ETF 整体规模突破 1600 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上看,整体 利好场内 ETF 产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创债 ETF 的发行热。 第二批科创债 ETF 全部一日售罄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这 14 只科创债 ETF 中,大多数产品募集金额逼近 30 亿元发行上 限,合计募集金额约达 400 亿元,创下今年基金发行市场单日募集金额新纪录。 仅用短短一天时间,第二批 1 ...
【利得投教小课堂277】现金管理的“刚需工具”——ETF入门宝典(六)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2
ETF市场整体规模 - 国内ETF总规模达5.0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34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规模突破5万亿元是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产品创新和投资需求升温共同作用的结果 [1] - 股票型ETF是增长主力军 债券型、商品型和跨境型ETF均实现增长 货币型ETF规模下滑 [1] 货币型ETF规模变化原因 - 货币型ETF规模缩水源于市场利率下行 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资产 [1]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从低风险产品向高收益领域转移 [1] 货币型ETF的核心功能 - 具备流动性管理工具优势 作为短期避险和现金管理工具实用价值显著 [2] - 与债券型ETF共同构成资产配置中稳健部分 支撑投资组合防御性和稳定性 [2] - 投资于短期高信用评级金融工具 如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 [2] 货币型ETF投资标的分类 - 短期国债类货币ETF投资1年内国债品种 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3] - 央行票据类ETF投资央行短期票据 流动性强且信用风险低 [3] - 银行存单类货币ETF投资银行存单 收益略高但伴随轻微信用风险 适合平衡收益与安全性 [3] 货币型ETF运作模式 - 收益结转型货币ETF将当日收益直接结转 通过增加份额或现金分红分配收益 [4] - 净值累积型货币ETF将收益计入基金资产 份额净值随时间稳步增长 适合长期持有 [4] 货币型ETF核心优势 - T+0交易机制提供极高流动性 资金T+0或T+1到账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投资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和商业票据 收益稳定且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5] - 底层资产不受休市影响 节假日和非交易时段也能获得收益 [6] - 无申购费、赎回费和印花税 多数券商免除交易佣金 成本低于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 [7] 货币型ETF的市场角色 - 市场高涨时作为资金中转站 帮助调配闲置资金捕捉投资机会 [4] - 市场波动时作为避风港 减少风险敞口并提供安全资金场所 [4] - 满足精细化资金管理需求 在个人和机构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