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宽基ETF
icon
搜索文档
金工ETF点评:宽基ETF单日净流出71.31亿元,食饮、美护拥挤持续低位
太平洋证券· 2025-09-23 14:4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指标监测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拥挤程度,识别高拥挤和低拥挤行业[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作为标的 2. 计算各行业的拥挤度指标(具体指标未在报告中明确列出,但可能包含价格波动、资金流向、换手率等) 3.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或分位数处理,生成每日拥挤度评分 4. 根据评分排名,识别高拥挤(如电力设备、电子)和低拥挤行业(如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石化)[3] 2 **模型名称:溢价率 Z-score 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ETF溢价率的Z-score值,识别存在套利机会的ETF产品[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ETF的溢价率: $$溢价率 = \frac{ETF市价 - ETF净值}{ETF净值}$$ 2. 计算溢价率的滚动均值和滚动标准差(窗口期未明确) 3. 计算Z-score: $$Z = \frac{当前溢价率 - 滚动均值}{滚动标准差}$$ 4. 设定阈值(未明确具体值),筛选Z-score异常的ETF作为关注信号[4]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动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监测主力资金在行业或ETF中的净流入/流出情况,反映资金动向[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单日或多日主力资金净流动金额: $$净流动金额 = 流入金额 - 流出金额$$ 2. 按行业(申万一级)或ETF类别(宽基、行业主题等)分类统计[5][11] 3. 生成排名(如TOP3流入/流出)或时间序列数据[5] ---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模型回测结果)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主力资金净流动因子**: - 近期表现(2025/9/22): - 宽基ETF净流出71.31亿元,行业主题ETF净流出30.93亿元,风格策略ETF净流出0.39亿元,跨境ETF净流入20.46亿元[5] - 行业资金流向:电子行业主力资金流入,电力设备、传媒行业流出[3] - 近3日资金动向:减配计算机、电力设备;增配房地产、纺织服饰[3] 2. **行业拥挤度因子**: - 近期表现(截至2025/9/22): - 高拥挤行业:电力设备、电子(拥挤度评分靠前) - 低拥挤行业: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石化(拥挤度评分较低) - 变动较大行业:煤炭、有色金属[3] 3. **ETF溢价率Z-score因子**: - 近期关注标的(2025/9/22): - 道琼斯ETF(513400.SH)、中证500ETF平安(510590.SH)、中证500成长ETF(562340.SH)、香港证券ETF(513090.SH)、黄金ETF基金(518660.SH)[10] ---
市场行情分化,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天天基金网· 2025-09-23 05:26
以下文章来源于教你挖掘基 ,作者冰姐 投资理财有方法,我们手把手教你挖掘牛基~ 近来,上证指数刷新了十年新高,市场情绪却显得颇有些复杂。有人扼腕叹息"满仓踏空",有人无奈调侃"我在XX躲牛 市"…… 红与绿的对比,热与冷的体感,成为了当下基民圈子里最真实的共鸣。 今天不想只谈行情的涨跌,更想和大家聊聊: 当指数与账户分化,我们该如何读懂市场的语言? 又该如何在变化的浪潮中,守住投资的锚点? 教你挖掘基 . 01 当指数新高≠账户新高 —— 愈演愈烈的分化与底层逻辑的变迁 近来身边不断有好友向笔者抱怨,自己的持仓是大盘上涨岿然不动,大盘调整溃不成军。 这种两头挨揍的感受,本质是市场生态的重构。这一轮大涨中,以往我们所熟悉的龙头搭台、补涨跟进的轮动节奏并未出 现。取而代之的,是强者更强、主线持续聚焦的结构。 数据无声,却道尽真相。9月初,上证综指已经刷新了10年新高,但大多数行业仅触及2020-2021年的阶段性高点,只有银 行、电子、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少数行业超越了2015年水平。这意味着,指数新高的大旗是由少数行 业扛起,而非雨露均沾。 | 申万一级行业 | 今年以来 | 15年5178点 ...
超108亿元资金流入A股ETF,券商与中概股受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24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市场上共计1209只股票ETF(包括跨境ETF)总规模已达到4.39万亿 元。在昨日的市场调整中,股票ETF市场的总份额增加了110.62亿份,相应的净流入资金估算为108.19 亿元。从行业角度来看,行业主题ETF及港股市场ETF的资金净流入分别达到93.9亿元和53.13亿元。具 体到不同指数,证券公司指数的净流入达到51.34亿元,而过去五日,该指数的资金流入更是超过112亿 元,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也吸引了超55亿元的资金流入。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炼金师) 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昨日A股市场经历了明显的波动,三大股指均出现回调,其中沪指和创业板指 数的跌幅超过1%。黄金类股票全线下滑,券商及金融科技股亦经历了调整,而半导体行业则出现冲高 回落的走势。 尽管市场整体下行,资金流入股票ETF的趋势依旧强劲,昨日共计超108亿元资金涌入。这一资金流向 主要集中在券商、中概股以及科创芯片等板块,显示出投资者在低迷市场中再度加仓的意愿。与此同 时,宽基ETF则仍呈现资金流出趋势,上证50ETF、沪深300ETF及中证1000ETF等产品的资金净流出量 居于前列。 银河基 ...
超150亿,猛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4:41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11日A股市场主流指数全线收涨 创业板指大涨5.15% [1] - 当日股票ETF整体净流入资金达156.11亿元 [1][2] 资金流入板块分布 - 港股市场ETF资金净流入73.59亿元居首 [2] - 宽基ETF净流入53.96亿元 [2] - 券商和电池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1][3] 重点ETF产品表现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流入22.97亿元 规模239.34亿元 [2][4] -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流入10.51亿元 规模76.70亿元 [2][4] - 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净流入25.24亿元 [2] - 宽基A500ETF龙头单日净买入3.5亿元 规模超163亿元 [2] - 港股通非银ETF连续3日净买入超10亿元 规模215亿元 [3] - 广发电池ETF净流入5.07亿元 规模99.52亿元 [3][4]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ETF单日规模增加225.2亿元 其中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4] - 易方达ETF年初以来规模增加1818.4亿元 净流入179.6亿元 [4] - 华夏上证50ETF净流入19.34亿元 规模1818.4亿元 [4][5] - 广发基金旗下ETF单日净买入额达37亿元 6只ETF净流入超1亿元 [5] 资金流出领域 - 科创50ETF净流出9.15亿元 [6] - 光伏ETF净流出5.41亿元 [6] - 半导体ETF净流出5.41亿元 [6] - 芯片ETF净流出4.47亿元 [6] 后市展望 - 流动性宽松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美联储有望重启降息 [7] - A股整体走势或延续上行格局 顺周期核心资产有望受益 [7] - 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等将受益于盈利回升 [7]
超150亿,猛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4:26
股票ETF资金流向 - 9月11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156.11亿元 在A股市场主流指数全线收涨背景下实现[2][3][5] - 全市场1157只股票ETF总规模达4.32万亿元[5] 宽基ETF表现 - 宽基ETF净流入53.96亿元 其中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产品净流入25.24亿元[6] - 具体产品表现:A500ETF龙头单日净买入3.5亿元 最新规模超163亿元[6] - 沪深300ETF净流入6.26亿元 最新规模4185.8亿元[8] 港股市场ETF表现 - 港股市场ETF资金净流入73.59亿元 创新药相关产品最显著[6] - 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流入22.97亿元 规模239.34亿元[6][8] - 银华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净流入10.51亿元 规模76.7亿元[6][8] - 港股通非银ETF连续3日净买入超10亿元 年内累计净买入192亿元 规模215亿元[6] 行业主题ETF表现 - 电池ETF获净流入5.07亿元 规模99.52亿元 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电池ETF[7][8] - 券商板块多只ETF实现净流入 港股通非银ETF受关注[6] - 通信ETF净流入5.52亿元 规模118.56亿元[8]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单日规模增加225.2亿元 其中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总规模7824.9亿元[8] - 华夏基金上证50ETF净流入19.34亿元 规模1818.4亿元 A500ETF基金净流入2.88亿元 规模170.6亿元[9] - 广发基金旗下ETF单日净买入37亿元 6只ETF净流入超1亿元[9] 资金流出板块 - 科创50指数ETF产品净流出21.22亿元[10][11] - 具体产品:科创50ETF净流出9.15亿元 规模744.58亿元[12] - 细分行业主题ETF净流出包括光伏ETF(-5.41亿元) 半导体ETF(-5.41亿元) 芯片ETF(-4.47亿元) 人工智能ETF(-3.33亿元) 消费电子ETF(-2.83亿元)[12] 市场展望 - 流动性宽松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美联储有望降息 弱美元趋势利好全球风险资产[13] - 宽货币环境延续 市场夏普比率改善吸引场外资金入市[13] - A股中期或延续上行 政策助力下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等顺周期资产有望受益[13]
落袋为安,超40亿”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05:58
股票ETF资金流向 - 9月10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出8.25亿元 其中A股股票ETF净流出42.25亿元[2][4] - 9月以来8个交易日股票ETF整体净流入超百亿元[2] - 港股市场ETF和商品ETF单日净流入居前 分别达35.31亿元和12.43亿元[6] 行业与指数ETF表现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ETF单日净流入11.97亿元 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出17.28亿元[7] - 近5个交易日证券公司指数ETF净流入66亿元 CS电池指数ETF净流入57亿元[7] - 证券、化工、港股互联网ETF成为9月吸金主力 鹏华化工ETF月内净流入51.37亿元[8][10][12] 重点产品资金动态 - 南方中证A500ETF单日净流入8.77亿元 嘉实中证A500ETF净流入4.78亿元[10][12] - 华安黄金ETF单日净流入8.44亿元 永赢黄金股ETF净流入7.47亿元[10][12]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月内净流入32.49亿元 规模达325.02亿元[7][12] 基金公司ETF规模变化 - 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7599.7亿元 单日增加48.3亿元 年内增长1593.2亿元[7] - 华夏基金恒生ETF规模47.55亿元 单日净流入0.65亿元[7]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084.92亿元 月内净流出65.40亿元[15] 资金流出领域 - 宽基ETF净流出53.78亿元 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出11.44亿元[6][15] - 科创50ETF月内净流出55.91亿元 光伏ETF单日净流出4.41亿元[15] - 人工智能ETF月内净流出16.10亿元 创业板50ETF净流出20.70亿元[15]
险资入市全拆解
2025-09-07 16:19
**险资入市全拆解 20260906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保险资金投资 A股与港股市场 银行 公用事业 通信 食品饮料 汽车 传媒 有色金属 建筑装饰 石油石化 煤炭 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计算机 电子等[2][8][10] * 公司提及五家A股上市保险企业 但未列明具体名称[3][12]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险资入市趋势与规模** * 2024年第二季度险资增持A股超过2000亿元 2024年全年增持约250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单季增持金额接近4300亿元 整体增持趋势稳步提升[2][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险资或带来3000-40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 依据是六部委方案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股票市场[2][4] * 今年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保险企业持有股票市值较去年底增长超过4000亿元 环比增长28.7% 增速提升[3][12] * 头部保险企业大幅增持权益类资产 其股票占投资余额比例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市场整体 中小型保险企业预计将逐步跟进[12][14] **三 核心观点与论据:险资配置策略变化**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 险资逐步从借助外部管理人转向直接投资股票[2][5][7] * 二季度直投重仓股主要增持红利类资产 减持能源品 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领域内部调整后整体仍有增持[2][5] * 险资偏好高股息率资产 前20大公司平均股息率达3.8% 前50%个股平均股息率为3.15%[8] * 配置从传统银行 公用事业扩展到通信 食品饮料等广义红利资产 减持石油石化 煤炭等高分红但可持续性较差的行业[2][8] **四 核心观点与论据:ETF与指数投资工具运用** * 险资通过ETF配置宽基程度放缓 占比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见顶 未进一步提升[2][7] * 今年市场上涨环境下 险资对指数ETF配置总量放缓 环比增长仅为33亿[9] * 结构上 险资大幅减持沪深300ETF 但大幅增持A500ETF 反映出更关注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等成长性资产[9][10] * 在行业主题ETF中增持突出 例如科创芯片ETF规模从去年底的10亿迅速增长至接近50亿 前十大持有人中有七个是保险资金[11] **五 核心观点与论据:港股配置与会计操作** * 截至8月31日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28次 其中23次为港股 显著高于去年[2][5] * 这反映出险资更多配置股息率和性价比更高的港股红利资产[5][6] * 在会计归类上 OCI账户成为主要方向 上半年五家险企OCI账户中的股票环比增长2843亿元 同比增长42.2% 而TPL账户股票仅增长1276亿元 环比增幅13.1%[13] **六 其他重要内容:配置特征总结** * 险资配置主要特征包括整体配置逐步加速 直投占比显著提升并偏好广义红利资产 通过指数工具布局成长性资产 以及头部公司引领增配趋势[14]
A股突然生变!手里的基金还没回本,该怎么办?
天天基金网· 2025-09-03 10:34
市场表现与指数分化 - 2025年9月3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 沪指下跌44.57点(-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81.84点(-0.65%)至12472.00点 创业板指上涨27.15点(0.95%)至2899.37点[2][3] - 当日市场涨跌家数严重分化 上涨仅398家 下跌达1897家 平盘24家 成交金额1.01万亿元[3] - 上证指数刷新十年新高但行业表现分化显著 仅银行/电子/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少数行业超越2015年高点[11] 行业表现分化数据 - 通信行业年内涨幅达71.4% 较2015年5178点涨幅4.8% 较2021年3731点涨幅157.3%[14] - 有色金属行业年内涨幅53.7% 较2015年涨幅9.4% 较2021年涨幅38.4%[14] - 电子行业年内涨幅40.3% 较2015年涨幅28.1% 较2021年涨幅26.5%[14] - 超半数行业未突破2015年高点 煤炭行业年内下跌9.0% 食品饮料行业年内下跌1.1%[14] 市场结构变化 - 市场定价机制转向前瞻性 基本面弱复苏预期已提前计入资产价格[5] - 经济结构转型导致新老经济动能差距拉大 不同行业景气周期分化加剧[5] - 出口作为核心宏观变量持续超预期 但动能集中导致体感与市场表现背离[8] 投资策略建议 - 构建稳定包容的资产配置框架 不预测只应对市场变化[10] - 采用分步建仓策略 将权益资金分五份 优先配置估值合理的宽基ETF和主线科技类ETF[27] - 进攻端聚焦科创AI/创业板指等主线 防御端坚守红利策略[29] - 通过指数基金参与市场 创业板指7月以来涨幅达24% 超额收益显著[19][21] 市场生态演变 - 市场从轮动模式转向强者恒强结构 量化策略和被动资金通过ETF涌入提升市场效率[11] - 2025年7月以来超4000只个股创2024年新高 但仅约2000只突破2020-2021高点 不足1000只突破2015高点[16] - 指数化投资成为更优选择 个人投资者跑赢创业板指者凤毛麟角[19]
汇金持有A股ETF达1.29万亿元!上半年买了哪些ETF?
格隆汇· 2025-09-02 07:56
汇金持仓规模 - 中央汇金持有A股ETF总规模达1.29万亿元 占A股ETF总规模42% [1] - 汇金持仓规模较2024年末增加2363亿元 [1] 持仓类型分布 - 宽基ETF持仓规模1.28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2363亿元 [1][3] - 行业ETF持仓46.4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4.5亿元 [3] - 主题ETF持仓22.8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0.8亿元 [3] - 策略ETF持仓4089万元 [3] 指数持仓规模 - 沪深300ETF持仓规模8299亿元 [6] - 上证50ETF持仓规模1371亿元 [6] - 中证1000ETF持仓规模1295亿元 [6] - 中证500ETF持仓规模995亿元 [6] 持仓比重特征 - 中证1000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 上证180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 上证50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 沪深300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 180金融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 中证500ETF中汇金占比高于50% [8] 行业配置动向 - 2025年上半年增持沪深300医药ETF和酒ETF [4] - 同期减持中证医疗ETF、食品饮料ETF和5G通信ETF [4] 市场风格研判 - 机构资金主导本轮行情 重点配置行业优质龙头公司 [10] - 资金流向体现景气度投资逻辑 回避中小盘股炒作 [10] - 大市值公司表现突出 市场风格偏向龙头业绩驱动 [10]
策略周报:慢牛行情节奏良好,关注大市值龙头-20250902
东兴证券· 2025-09-02 05:25
核心观点 - 慢牛行情节奏良好 市场中期上涨空间逐步打开 目前仍处于牛市初期 [4][7] - 市场充分认可慢牛趋势 即使指数达到3800点附近也未出现明显恐高情绪 [4][7] - 在中国资产重估和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双逻辑支撑下 场外资金入市步伐明显 上周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4][7] - 机构和大户主导行情特征明显 大容量龙头走强 机构抱团特点鲜明 [4][7] - 科技股泡沫化程度不高 适度科技泡沫有利于产业发展 科技股将贯穿大周期牛市 [4][5][7][8] - 配置风格以大市值龙头为主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消费 周期品及非银板块 [6][9] 市场表现数据 - 创业板领跑市场 科创板异军突起 [10] - TMT和非银为代表的核心热点表现强劲 银行持续调整 [13] - 两市换手率接近前期高点 [16] - 融资出现大幅飙升 逼近历史高位 [18] - A股整体估值仍在合理范围内 主要指数分位数适中 泡沫较为轻微 [21] - 电子行业动态市盈率81.4倍 分位数达93.2% 市净率5.3倍 分位数99.5% [23] - 非银金融动态市盈率73.0倍 分位数97.7% 市净率3.0倍 分位数54.6% [23] - 计算机行业动态市盈率14.5倍 分位数15.3% 市净率1.7倍 分位数56.1% [25] - 通信行业动态市盈率44.1倍 分位数62.2% 市净率3.0倍 分位数86.3% [25] 行业配置方向 -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会 包括上游硬件公司和AI应用端进展 [6][9] - 商业航天行业能见度非常好 未来发射数量预期明确 适合增量机构资金配置 [6][9] - 消费回暖是大概率事件 中线布局消费胜率较大 [6][9] - 周期性品种盈利改善较为明显 后市有望延续景气度上升趋势 [6][9] - 非银板块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券商 保险及互联网金融代表牛市板块 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