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搜索文档
日本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9-28 21:50
从通胀水平看,今年8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上月 的3.1%,自去年11月以来涨幅首次降至3%以下,这与日本政府实施夏季电费和燃气费补贴有关。但食 品价格上涨仍是拉动日本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供给侧的临时 性因素所导致的,如大米价格上涨、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食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今年下半年 起日本物价涨势将趋于放缓,这也给日本央行加息进程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当前,日本政局处于动荡阶段,伴随现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宣布辞职并不再参选,自民党新任总裁 将在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等5人间产生。然而,由于自民党领导下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为少数 派,日本首相并非已是其囊中之物,有观点认为,为了在首相选举中获得在野党的支持,确保首相宝座 不会旁落,新任自民党总裁将以货币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合作为重要"诱饵"与在野党谈合作,在此背景 下,日本央行的政策独立性将遭受考验。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有关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决定并非全票通过,有两名委员提出 了将利率上调至0.75%的提案,理由是"物价稳定目标"已 ...
全球的央行彻底分裂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13:15
央行不再有统一剧本,每个国家都在应对自己的困局。 日本怕日元再贬,美国担忧经济失速,英国卡在通胀的僵局里,加拿大则要直面资源需求放缓…… 这个星期全球整个市场很刺激。 所有人都目睹了一场历史性的政策分化:日本央行小改不断,首次明确释放"缩表"信号,还要出售其持有的基金等资产;而加拿大央行 则率先降息;美联储也终于启动年内首次降息;英国央行那边却仍坚持鹰派立场、选择不动。 一系列几乎矛盾的决策,标志着全球央行从此告别同步行动的时代,正式进入"各顾各"的碎片化新阶段。 根据公告,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同时抛出重磅消息: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透露,目前计划每年出售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50亿日元的REIT,不过具体出售时机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看起来似乎迈出了收紧政策的一步,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被市场逼到墙角之后的无可奈何。 维持利率不变确实是在我所预期之内的。 我觉得惊讶的地方,是要在未来逐步出售持有的资产。 这被很多人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的"鹰派"举动,但我却觉得更多是一种被动的防御。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25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手段 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ETF 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 来源:新华社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账 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 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 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作者: 刘春燕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40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现行 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账 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 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手段 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ETF 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完)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新华网· 2025-09-19 10:31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 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 及账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 3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 手段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 ETF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 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
日本央行行长:要卖掉所持ETF将需要100多年时间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06:47
日本央行ETF出售计划 - 日本央行行长表示按当前速度出售ETF和J-REITs需耗时100年以上 [1] - 出售计划将在必要准备工作完成后启动 [1] - 出售机制设计包含必要时停止的灵活性 [1]
日本央行如期维持利率不变 但加息阵营崛起! 重磅官宣ETF抛售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4:52
智通财经APP获悉,鉴于全球经济与日本国内的政治不确定性挥之不去,日本央行在寻求前景明朗度之际,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宣布将开始抛售交易型开 放式指数基金(即ETF产品)。此外,这次利率决议非常重要的细节在于,日本央行此次决议公布时间较往常大幅延迟,因内部投票出现分歧。日本央行以7比 2的投票结果维持利率不变,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高田创、田村直树对该决定持异议。两位委员会成员均认为,应该加息25个基点至0.75%,因为随着价格 上涨风险更加偏向于上行,央行应将政策利率略微向中性利率靠近。 根据其利率决议声明,日本央行在周五于东京结束的两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不变。机构所调查的50位经济学家全部预期此次利率决 议结果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此次利率表决为7票对2票,这也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自上任以来首次在维持利率不变的问题上面对两名持异议者,这也被市 场视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重启加息派"势力崛起的重要标志。 日本央行表示,将开始以大致相当于其在2000年前后从银行手中购入股票后再行出售的规模,出售其所持ETF产品以及日本市场的房地产投资信托(J- REITs)。日本央行表示,在完成必要的操作 ...
华夏基金李一梅:加快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指数化投资迎来里程碑之年
新浪基金· 2025-09-17 01:38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 明确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1] -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1] - 2025年ETF数量突破千只 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 指数化投资规模超越主动投资[1] 市场地位与全球比较 - 中国ETF资产管理规模在7月达6810亿美元 超越日本(668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2] - 产品审批加快促进散户对长期、低成本、流动性强ETF产品的认可[2] - 中国在亚太地区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资金流、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方面均可能创下新纪录[2] 发展机遇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使ETF成为主要配置工具 凭借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分散、持仓透明度高等特点[3] - 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推进 带来可观增量支持 ETF作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具有持仓透明、分散投资、交易便利等优势[3] - 全球资产配置变革与中国资产重估推动跨境ETF跃升为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资产的"投票器" 催生万亿级新蓝海[4] - AI技术促进指数编制"智能进化" 提升ETF管理效能 驱动"智慧投顾"与ETF深度融合[4]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境内指数化投资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认知不足、生态体系待完善等痛点[6] - 需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 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突破"[6] - 证监会2025年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丰富产品体系、优化发展生态等措施[6] 高质量发展核心原则 - 坚持创新驱动 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跟踪科创50等指数的ETF产品引导超千亿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7] - 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 通过低成本、透明化、精准服务将ETF工具属性与投资者财富目标深度绑定[7] - 坚持行业共生共赢 需要监管机构、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等机构深度合作 推动指数化投资向"资产配置中枢"升级[8] 产品力建设 - 指数化投资需在指数设计、产品创设等环节注入主动价值 通过Smart Beta、增强策略等实现超额收益[9] - 推动ETF创新向多资产类别发展 提供更多债券ETF、商品ETF、REITs ETF等满足差异化需求[9] - 学习海外创新经验 研究开发主动管理ETF、衍生品策略ETF、大类资产轮动策略ETF等产品[9] 服务力提升 - 从"工具供给"转向"解决方案" 提供"产品+策略+服务"的一体化方案[11] - 推出"ETF+"组合策略 以宽基ETF为核心 行业或主题ETF为卫星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11] - 需要专业的产品研究、丰富的衍生工具、多元的交易策略、完善的做市服务等生态圈要素协同[12] 数智力构建 - ETF竞争将聚焦数据能力与生态效率 需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业务全链条[13] - 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指数策略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解析政策动态 缩短投研响应周期[13] - 通过算法交易与智能风控系统降低跟踪误差 实现组合配置动态优化和风险敞口实时监控[13] 公司实践案例 - 华夏基金构建"指数研究+指数服务+指数策略"能力体系 升级指数研究体系发现和创设资产[14] - 打造多部门协同、体系化的指数服务体系 借助金融科技构建投资者触达矩阵[14] - 开发多种"投顾化"指数化投资策略 推出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红色火箭"及"LetfGo"服务[14]
公募销售费用新规有望重塑行业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22:30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推动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改革 标志着费率改革进入第三阶段 旨在引导长期投资并重塑行业生态 [1][2][3] 费率调整具体措施 - 降低认申购费率 因当前销售平台已提供大幅优惠 实际影响有限 [1] - 优化赎回费安排:非货基金持有少于7日收取不低于1.5%赎回费 7-30日收取不低于1% 30日至6个月收取不低于0.5% [1] - 规范销售服务费:持有超过一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不得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 [2] - 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明确收取规则与费率标准 [1] 对产品结构的影响 - C类份额费率优势消失 短期申赎成本大幅提升 尤其影响债券型基金 [2] - 债券型基金持有期要求延长:原持有7天或30天免赎回费 新规要求持有30天至6个月仍收0.5%费率 [2] - 场内ETF不受赎回政策调整影响 债券市场ETF化进程预计加速 [2] 对销售机构的影响 - 代销机构依赖的认申购费 销售服务费及客户维护费等收入来源受限 [3] - 需转型商业模式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与专业投资建议提供 [3] - 未提升服务能力的机构面临市场份额挤压风险 [3] 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 抑制短期规模扩张行为 促使从价格竞争转向专业服务能力提升 [3] - 加大投研投入与投资管理水平 注重长期业绩创造 [3] - 强化投资者教育与陪伴 引导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3] 行业长期发展方向 -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原则 [4] - 促进行业生态重塑 建立长期投资导向的健康发展模式 [3][4]
引导长期投资 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拟调降
北京商报· 2025-09-07 15: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拟调降公募基金认购费 申购费 销售服务费率水平 并优化赎回安排以鼓励长期持有 [1] - 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旨在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 [1][8] 费率调降具体措施 - 股票型基金认购 申购费率上限从1.2%调降至0.8% 混合型基金从1.5%调降至0.5% 债券型基金从0.6%-0.8%调降至0.3% [3] - 销售服务费率上限调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从0.6%/年降至0.4%/年 指数型和债券型基金从0.4%/年降至0.2%/年 货币市场基金从0.25%/年降至0.15%/年 [5] - 持续持有超过一年的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基金份额不得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 [5] - 赎回费率安排简化:持有少于7日收取不低于1.5%赎回费 7-30日收取不低于1% 30日至6个月收取不低于0.5% [4] 行业机构响应 - 蚂蚁基金自2016年至2024年累计为投资者节省超500亿元交易手续费 [7] - 易方达基金指出此次规定意味着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 [6] - 富国基金表示费率调降将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向"回报导向"转变 [6] 直销服务平台(FISP)启动 - FISP平台由中国结算建设运营 为基金管理人 托管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账户管理 交易指令传输等一站式服务 [8] - 平台通过统一业务标准解决传统直销业务运营成本高 效率低 风险大等问题 [9] - 中国证监会将督促中国结算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以提升服务质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