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300368 将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今日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2:58
科技金融政策 - 证监会将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1][2] - 近期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2]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2] -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并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 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2] 央行流动性操作 - 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净投放3750亿元 [3] - 当日有106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1] 对外投资与贸易 - 1-4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3]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商务部将扩大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范围并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 [3] 上海科技服务业政策 - 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 探索技术资产入表及信贷融资 [4] - 扩大知识产权证券化(ABS)项目试点并在全市推广 [4] 公司重大事项 - 宏创控股拟635.18亿元收购山东宏拓实业100%股权 [5]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 总规模200亿元 [5] - 德迈仕控股股东变更 实际控制人由何建平变更为潘异 [5]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合作固态电池锂金属材料 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 [6] - 三一重工递交H股上市申请 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6] - ST汇金5月26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变更为"汇金股份" [7] 产品与技术动态 - 小米发布三款搭载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及首款SUV预告 [7] 行业研究观点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业绩拐点可期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 [8] - 华泰证券看好核心城市房地产复苏及"三好"逻辑地产股 [8]
5.22犀牛财经晚报: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2 10:19
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600亿元,三批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 [1] - 证监会强调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1] - 中国结算发布2025年端午节休市期间证券资金清算交收安排,涉及港股通交易日调整及B股交收日期 [1] 科技与消费电子 - 2025年蓝牙亚洲大会预计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超53亿台,2029年达80亿台,并展示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潜力 [2] - 联想集团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170亿美元,但净利润因PC市场价格压力下滑64%至9000万美元 [2] - 联想集团全年营收690.8亿美元超预期,但第四季度净利润9000万美元低于预估2.262亿美元 [6] 汽车与制造业 - 奔驰多款车型降价幅度达40%-50%,C级起售价降至16.74万元,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 [3] - 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3] - 法法汽车及子公司被恢复执行24.31万元,涉及法律诉讼 [7] 人工智能与投资 - 京东内部运行1.4万个智能体,AI解决超18%工作内容,大模型服务调用量环比增长200% [4][5] -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5] 能源与化工 - 中国化学1-4月签订合同1404个,金额1230.17亿元 [10] 传媒与教育 - 中南传媒子公司签订10.09亿元政府采购合同,涉及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供应 [8] 金融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大跌超6%,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1万亿元 [11] - 银行股逆势走强,浦发银行等创历史新高,军工股拉升,固态电池概念股走低 [11]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中,美国品牌数量仅次于中国,反映出中美经济之间怎样的关联性?
环球时报· 2025-05-22 08:12
市场深度依存 - 美国品牌在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数量位居第二(57家),显示其对14亿消费者市场的战略重视 [1] - 标普500企业通过中国市场创造1.2万亿美元营收,占全球销售额7%,远超中美直接贸易额 [1] - 市场依存覆盖传统消费品(苹果、特斯拉)及供应链上游(英特尔芯片、微软操作系统) [1] 供应链互补性 - 美国品牌依赖中国制造业基础,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组装整合日韩台供应链形成对美出口闭环 [3] - "中国制造+美国品牌"模式形成价值链共生关系,贸易摩擦下跨境电商仍维持采购通道 [3] 消费结构升级的镜像 - 中国消费者对高端品牌需求(苹果位列榜单前三)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3] - 美国品牌凭借技术溢价和品牌积淀占据高端市场,中国本土品牌(华为、小米)在3C数码、家电领域崛起形成差异化竞争 [3] 经济政策与产业博弈 - 美国品牌在华数量优势体现全球化能力,也暴露对华市场脆弱性(如山姆会员店中国单店业绩远超美国本土) [3] - 美国政府限制中企在美投资的政策客观上强化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先发优势 [3] 技术标准与创新联动 - 美国品牌集中于高科技领域(苹果、微软),中国品牌在应用场景创新(小米生态链、华为5G)实现突破 [4] - 形成"美国主导底层技术—中国拓展应用生态"的创新链动态平衡格局 [4] 深层启示 - 中美经济形成深度嵌套:美国企业通过品牌溢价获取高利润,中国企业依托制造能力和市场体量实现技术追赶 [5] - 未来博弈将围绕标准制定(AI伦理)、数据主权等新型领域展开 [5]
品牌营销莫打“擦边球”
经济日报· 2025-05-21 22:38
品牌营销与商业诋毁 - 海信集团旗下聚好看科技因"Vidda官方微博"发布含有"米【mei】有耍猴,唯有彪霸""米【mei】有暴利,唯有让利"等语句的海报图文,被法院认定构成商业诋毁,需履行终审判决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1] - 商业诋毁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常见形式包括刊登对比性广告、向客户及消费者散布虚假事实等,目的是贬损竞争对手以抬高自身 [1] - 法院判决警示品牌营销需避免打"擦边球",商业诋毁行为损人不利己 [1] 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 - 贬损竞争对手并非正道,企业应立足市场、稳扎稳打,通过好产品赢得消费者认可 [1] - 企业需瞄准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定位,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凭实力而非不当手段赢得市场 [1] - 恶意诋毁不可取,诚信经营才能长远发展,企业应遵守法规、坚守底线,共同营造公平行业生态 [2] 法律风险与合规经营 - 日常语言若改变语境或场合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看似"抖机灵"的谐音图文可能产生侵权风险 [1] - 企业需通过建章立制、有效运转确保依法经营和合规竞争 [2]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5-21 05:5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38%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均胜电子领涨5 53% 德赛西威上涨3 59% 纳思达上涨2 16% 兆易创新领跌6 21% 鸣志电器下跌1 87% 龙芯中科下跌1 6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 26% 最新报价0 76元 [1]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0 77% 成交588 54万元 [1] 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 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1] 行业分析 -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 跨境支付领域持续发展 [2]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 多边贸易体制受阻 关税壁垒增多 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行动方案》或加速我国跨境金融系统建设 中国跨境支付企业或受益于新跨境支付体系建立 [2] - 建议关注中国跨境支付产业链相关标的 重点关注跨境支付平台标的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海光信息(4 8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中科曙光(3 60%) 澜起科技(3 31%) [4][6] ETF表现 - 数字经济ETF近2周规模增长254 76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2]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3] - 数字经济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623 93万元 [4] 成分股表现 - 东方财富下跌0 28% 中芯国际下跌0 59% 汇川技术上涨0 63% 北方华创下跌1 33% 海光信息上涨0 03% 寒武纪下跌0 82% 海康威视上涨1 24% 韦尔股份下跌0 75% 中科曙光下跌0 30% 澜起科技下跌0 74% [6]
【环时深度】应对美关税重压,印度有多少筹码?
环球时报· 2025-05-20 22:49
美印贸易关系现状 - 印度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2023年双边贸易总额达1290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7亿美元 [2] - 美国计划对印度征收26%的"对等关税",目前暂停至7月9日,但仍维持10%基准关税和25%的钢铁铝产品关税 [2] - 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印度出口总量的18%,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设备(14%)、珠宝(30%)和医药产品(10%) [2][3] 关税对印度出口行业影响 - 预计2025年印度对美商品出口将减少57.6亿美元,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电子产品(减少17.8亿美元)、海鲜(减少4.04亿美元)、珠宝钻石(减少18.2亿美元)和汽车零部件(减少3.394亿美元) [3] - 电子产品出口预计下降12%,2024年出口额144亿美元,占印度全球电子产品出货量的35.8% [3] - 钢铁行业受影响较小,因高昂运输成本使美国向印度出口钢铁不经济 [4] 印度经济特点与谈判优势 - 印度是消费导向型经济,2023年商品和服务出口仅占GDP的20%,远低于泰国(65%)和越南(87%) [6] - 印度对美国出口以IT服务为主,目前未成为关税目标 [6] - 印度在药品领域对美国存在一定依赖,获得关税豁免 [2][7] 印度应对措施 - 印度已采取示好措施包括:承诺进口250亿美元美国能源、取消6%数字广告税、降低波本威士忌关税(150%→100%) [5] - 提议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在一定限额内实行零关税 [5] - 同时采取反制措施,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5] - 积极拓展与欧盟、英国、东盟等区域合作 [6][13] 历史背景与保护主义倾向 - 印度长期实施高关税政策,平均税率17%,远高于美国的3.3% [5] - 历史上曾实施严格进口管制,1951-1981年人均收入年均仅增长1.5% [8] - 1991年改革后出口大幅增长,2002-2012年商品和服务出口从750亿美元增至4000亿美元 [9] - 当前国内保护主义呼声高涨,可能加强生产激励补贴 [9] 未来贸易协议前景 - 印度计划分三阶段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7月达成临时协议,9-11月达成第二阶段协议(涵盖19个关键领域),2025年完成第三阶段协议 [11] - 协议需平衡本土企业利益与战略自主,避免损害政治议程 [12]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5%升至17.8%,为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12] - 可能推动区域化贸易体系和本地化生产网络形成 [13] - 印度正通过多样化出口和签订新贸易协定(如与英国、阿联酋)应对变化 [13]
2025 年 4 月经济数据点评:外部扰动,仍有韧性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20 11:09
4月经济整体情况 - 4月经济在外部冲击下有韧性,生产、消费增速虽回落但仍保持6.1%和5.1%的较高增速[4] - 5月关税局势缓和,外需短期回升,内需待政策继续发力[4] 生产方面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较3月的7.7%小幅回落,季调环比增长0.22%,较3月的0.44%有所回落[8] - 出口型行业增速放缓,新兴行业表现亮眼,发电设备保持100%以上同比增速[11] - 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3月回落0.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等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0.4%[12] -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1%,较3月回落0.1个百分点[15] 消费方面 - 4月社零当月同比增速为5.1%,限额以上社零增速为6.3%,较3月分别回落0.8和2.2个百分点[19] - 补贴类与无补贴类商品消费分化加剧,家电音像等保持25%以上同比高增速,金银珠宝消费同比增长25.3% [21] 投资方面 - 1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为4.0%,4月当月同比增速为3.6%,较3月回落[24] - 4月制造业、广义基建和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8.2%、9.6%和 - 11.3%,增速较前月分别回落0.9、3.0和1.3个百分点[24] 风险提示 - 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加剧[30]
外贸爆了,“出口转内销”行不通,中国外贸破局得靠这条路
36氪· 2025-05-19 08:24
中美关税下调对出口的影响 - 中美暂停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促使太平洋两岸商家迅速行动,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接到10万美元大单,美国客户因关税从153.8%降至38.8%而加速补单 [1] - 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过去七天平均海运订单量超过2万个标准箱,增长277% [1] 出口转内销的局限性 - 电商平台推出出口转内销政策,如京东启动2000亿扶持计划,盒马开放绿色通道,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消化出口受阻产能 [2][3] - 2021-2024年出口转内销尝试效果不佳,工业产能利用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降至75.0%,为八年来最低 [7][9][10] - 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商家利润被挤压,部分企业通过夜间开工节省电费 [7] 外贸企业的破局之道 - 长期解决方案是"内外贸一体化",打通内外贸堵点,使企业能灵活切换市场 [6][24] - 品牌驱动的本土化出海策略更有效,如丰田、佳能在美国本土化生产,中国品牌OPPO/VIVO、传音等也采用类似模式 [16] - 社交媒体和电商降低出海门槛,中小企业可通过精准营销和线上销售快速试错,如广州沉香企业针对中东市场定制产品 [17][20] 国内市场的挑战与潜力 - 国内消费力不足,2024年一季度北京上海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降,全国增长依赖财政补贴 [7] - 14亿人口的消费基数庞大,若消费水平提高,可消化部分外贸产能 [23] - 国家政策强调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4]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六期:AI+发展驱动鸿蒙全场景智效跃升,关注北交所AI+产业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5-19 01:51
鸿蒙系统发展 - 鸿蒙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达19%,连续四个季度超越iOS(17%)[2] - 鸿蒙全球市场份额仅为4%,显示较大增长空间[2] -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将于2025年5月19日发布,搭载HarmonyOS 5[2]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为+1.11%,85家企业上涨(占比58%)[2] - 北证50指数周度涨跌幅为+3.13%,表现优于沪深300(+1.12%)和科创50(-1.10%)[2]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6.48%至62.5X,市值中值升至21.8亿元[2] 行业估值变化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58.5X,市值中值升至25.7亿元[2]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87.0X,市值中值降至24.3亿元[2]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33.5X,市值中值升至22.1亿元[2] 企业动态 - 北交所AI+产业链企业共有28家,包括并行科技、曙光数创等[2] - 球冠电缆中心实验室通过ISO/IEC 17025:2017认可评定[2]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王一鸣:服务业是扩大内需重点,需放松价格管制
北京商报· 2025-05-18 13:01
关税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动机源于三重压力:制造业空心化、财政赤字高企、地缘政治筹码 [2] - 中国对美出口占外贸总额的14.7%,若美国进口商承担半数关税成本,中国对美出口或将下降18%,拖累全年出口总额减少2.6%到5.3% [2] - 外向型行业与地区首当其冲: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面临订单缩减压力 [2] 金融市场反应 - 美股领跌全球,美元外流至日本、欧洲市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濒临破位 [2] - 美国或升级金融领域制裁,包括强制中资企业摘牌、施压国际金融机构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阻碍中资企业海外融资等 [2] - 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幅度较小,韧性增强 [2] 战略性机遇 -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2] - 更有利于与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改善关系 [2] - 倒逼中国的发展方式从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 [2] 改革与开放方向 - 服务业是下一步重点,居民消费支出中接近一半是服务消费 [3] - 服务业改革重点:放宽准入、放松价格管制来增加服务的差异化供给 [3] - 价格和工资联动的改革方案:提高赤字后补贴低收入群体和居民家庭 [3] 开放重点领域 - 自主开放的重点在服务业,包括医疗、教育、通信、文化等 [3] - 数据跨境流动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