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认证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信用标签”来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6 03:50
扫码便可追溯一盘蔬菜从智慧农场产出的全流程;买的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养老设备,也有了国家 统一认证的"数字信用标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 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让这些场景加速走进现实。今后,AI、大数据等新技术将 广泛应用于认证全程,强化农产品、智能产品、数字服务的质量可信度。 "质量认证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以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技术评价为手段,为社 会各方提供质量服务和信用证明。"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姚雷表示,质量认证是政府、企业、 市场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器"和"指示灯",产品和服务供给越丰富、消费者需求越多样,质量认证的价 值和作用就越大。 数字化认证将率先聚焦哪些行业领域? 姚雷介绍,在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围绕工 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工业软件等方向支持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精准制造跃升;促进智慧农业和水利建设,鼓励将质量认证嵌入智慧农场、渔场、牧场等具 体场景,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精准控制和全链条追溯管理,实施节水产品绿色认证、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两部门表态,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2:32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 国家网信办鼓励在货物贸易、物流、金融等领域使用电子单证以提升数字化水平并降低成本 [1] - 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1] 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 十五部门提出开发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计算设备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2] - 推进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认证工作 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2] 航天科技进展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完成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 试验总时长320秒并成功考核七台并联发动机低工况及二次点火能力 [3] 金融数据 -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 [4] - 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2.73万亿元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5万亿元 [4] 绿色转型与资源改革 - 福建省支持福州加快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并探索建立海洋资源交易平台 [5] - 福建省力争在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 目标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10] 财政政策与信贷 - 财政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预计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6] 基金市场动态 - 摩根资产管理旗下中证A500指增基金募集规模突破20亿元 或成年内最大同类产品 [7] - 全市场已成立中证A500指增基金51只 合计募集规模逾270亿元 [7][8] 新能源政策 - 两部门规定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 [9] 个人信息保护 - 国家网信办就大型网络平台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征求意见 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11]
前8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1% 央行:前8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5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19
股市表现 - 9月12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12% 深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832亿元 [2] - 有色金属、存储芯片、影视院线板块涨幅居前 大金融、白酒、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2] 外贸与消费 - 江苏省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3.82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12.9% [4] - 江苏省出口2.55万亿元增长9% 进口1.27万亿元下降2% [4] - 江苏省中秋国庆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70% 客单均价提升4.6% 租车预订量增长105% [4] 政策动态 - 十五部门联合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 重点发展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认证 [5]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 符合要求的申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 [5] -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9.9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人民币存款余额322.73万亿元增长8.6% [5] 企业动态 - 361度探索使用稳定币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用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产品销售 [6] - 蚂蚁集团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具备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 [6] - 苹果中国官网显示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将提供支持 [6] 大宗商品 - COMEX期金价格年内累计上涨近39% [3]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黄金价格将上涨约5% 有望达到每盎司3800美元 [3] 行业展会 - 第46届无锡国际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开幕 预计吸引超600家企业参展 展出面积5万平方米 [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质量认证关键环节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3:16
政策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部署十七项具体工作 [1] - 提出到2030年完善新业态下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 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1] - 推动实现质量认证方式三大转变:从人工判断向数据驱动 从事后验证向全周期在线监控 从静态证书输出向动态质量服务 [3] 数字化认证发展重点 -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质量认证关键环节 拓展数字化场景 鼓励认证机构推进与数字技术创新性应用结合 [2]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数字认证新模式 提高认证委托受理 现场审核 评定复核等关键环节质量与效率 [2] - 利用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构质量认证全流程 打造数字中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支撑底座 [3] 行业需求与挑战 - 传统质量认证体系显现适应性不足 响应不够及时 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 [2] - 认证机构面临关键评价数据获取方式落后 评价方式智能化程度不高 服务企业精准化能力不强等挑战 [2] - 智能制造 智慧农业 数字医疗 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对高效 智能 精准的质量认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2] 应用场景与实施方向 - 实现工序参数 过程数据和产品一致性要素等认证业务关键证据的实时在线采集 分析和固化 [2] - 围绕五大方面部署工作:认证机构数字化发展 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产业认证支撑 智慧监管与数字资源应用 数字化发展生态构建 [1] - 从制度设计 技术规范 应用场景 监管模式 标准体系 国际互认等方面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 [3]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2:27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旨在将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打造为数字中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支撑底座 [1][2] - 质量认证的本质属性是以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技术评价为社会提供质量服务和信用证明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愈发凸显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传统质量认证体系在服务新型工业化、智慧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 显现出适应性不足、响应不够及时、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 [1] - 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医疗、绿色低碳等新兴重点领域对高效、智能、精准的质量认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 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 从制度设计、技术规范、应用场景、监管模式、标准体系、国际互认等方面系统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转型 [2] - 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 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准制造跃升 促进智慧农业和水利建设 打造涵盖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赋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建设的系统化服务认证支撑体系 [2] - 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 加强关键领域认证技术研究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质量认证体系 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 [2]
重磅!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这个行业迎利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27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完善新业态下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并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 [3] - 到2035年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 [3] - 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并充分适配各行业领域发展需求 [3] 重点任务部署 - 推动数字技术实现认证业务关键证据实时在线采集分析评价并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新模式 [4] - 探索智慧农场、牧场、渔场数字化场景认证及教育医疗养老智慧城市等领域高标准服务认证 [4] -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认证技术创新攻关并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认证体系建设 [4] - 加强数据归集挖掘利用以实现监管端质量预测和全流程追溯 [4] 战略定位 - 将质量认证数字化作为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1] - 通过释放技术和数据生产要素价值激活新质生产力 [1] - 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重磅!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这个行业迎利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17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逐步完善新业态下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并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3] - 到2035年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3] - 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并充分适配各行业领域发展需求[3] 重点任务部署 - 推动数字技术实现工序参数过程数据和产品一致性要素等认证业务关键证据实时在线采集分析[4]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数字认证新模式以提升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4] - 开展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数字化场景认证工作[4] - 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智慧城市数字社区金融科技等领域高标准服务认证制度供给[4] - 加强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认证关键技术创新攻关[4] - 持续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认证体系建设[4] - 加强数据统一归集深度挖掘推动实现监管端对认证产品质量预测和全流程追溯[4] 战略定位 - 将质量认证数字化作为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1] - 通过释放技术和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加快激活新质生产力[1] - 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8:18
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质量认证行业能力 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制定背景:传统质量认证体系在服务数字经济过程中出现适应性不足 数据共享困难 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重点行业对高效智能认证提出更高要求 [10] - 总体目标:到2030年完善数字化认证顶层制度设计 到2035年全面建成层次清晰 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 [5] - 核心功能:质量认证作为市场信用工具 质量管理工具和贸易便利工具 发挥连接政府 企业 市场和消费者的"连接器"作用 [9] 重点任务部署 - 促进行业自身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实现认证关键证据实时在线采集分析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新模式 [6] - 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和工业操作系统认证 开展智慧农业数字化场景认证 加大医疗养老智慧城市等领域服务认证供给 [6] - 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加强操作系统 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认证技术攻关 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认证体系 [6] - 强化数字资源应用:推进质量认证大数据体系建设 加强数据归集挖掘利用 发展质量诊断等延伸服务 [6] 重点行业应用领域 - 产业数字化升级: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 支持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绿色低碳等领域认证 促进智慧农业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智能感知和全链条追溯 推动服务业转型 构建涵盖数字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赋能的系统化服务认证体系 [12][13] - 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强关键领域认证技术研究 实施认证遴选高质量数字化设备和智能化产品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质量认证体系 提升操作系统云计算等领域认证供给水平 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 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商用密码等领域认证实施力度 [13] 商用密码认证体系建设 - 体系构建:2020年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商用密码认证制度 发布3批认证目录共32类产品纳入认证体系 [15] - 产业促进:累计发放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6000余张 年均增长率超30% 安全三级密码产品年均增长率近60% [17] - 应用成效:金融领域新发行银行卡100%使用商用密码 能源领域智能电表全国大规模使用 政务领域电子发票等实现密码保护 民生领域第三代社保卡完成密码升级 [17] 技术作用与突破方向 - 技术作用:重塑认证体系运行方式 实现过程可记录数据可分析风险可预警 提升认证服务效率与能力 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压缩审核周期 强化认证结果技术公信力 构建由技术赋能的权威认证体系 [21] - 关键技术突破:聚焦智能感知与数据采集技术 实现认证数据精准实时可验证采集 聚焦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 强化人工智能驱动自动化审核 聚焦认证过程提效技术 应用远程实时验证和数字孪生技术 聚焦产业融合技术 打造产业链协同数字化转型平台 [22] 区域实践案例(浙江省) - 经济贡献: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万亿元 占GDP比重12.3% 同比增长8.1% 拥有数字经济领域有效体系认证证书超3万张 覆盖90%以上规上数字经济企业 [25] - "品字标浙江制造"成果:5429家企业获得7412张认证证书 2024年企业营收超2.3万亿元 约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20% [33] - 数字化实践:认证材料精简30% 申请效率提升40% 平均处理时效从15天压缩到5天 认证问题发现率提高65% [34] 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 人才体系构建:建立战略规划型 技术研发型 标准规则型 现场审核型多类别专家库 培养既懂认证规则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9] - 培训体系设计:制定入门培训 进阶培训和专题培训三类数字化能力提升计划 涵盖数字化认证理念 数据分析风险研判等技术应用 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审核等前沿技术 [30] - 创新机制建立:推动专家参与数字化标准制定和认证规则优化 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实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30] 生态建设与支持措施 - 政策支持: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工具作用 通过专项资金支持 专精特新认定 融资信贷等措施激励认证机构数字化转型 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沙盒监管 [36] - 标准引领:加快数据格式 审核流程 人员资质等方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统一接口协议和技术底座 促进规范规则统一 [36] - 国际互认:鼓励机构参与IEC ISO等国际组织数字认证规则制定 推动中国实践经验走出去 探索质量认证数字化国际互认合作 [37]
十五部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产品设计、服务体验和管理决策的持续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51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提出到2030年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并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到2035年全面建成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 推动认证行业与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 [1][3][4] 总体要求 - 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指导 聚焦重点行业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加速激活新质生产力 [4] - 2030年目标包括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 探索机器可读标准应用 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4] - 2035年目标包括全面建成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 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 [4] 认证机构数字化发展 - 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能力 组建专业数字化专家团队 将数字化基因植入认证全生命周期 [5] - 建立全面可视化认证流程数字化平台 实现认证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互认 降低企业认证成本 [5] - 推进质量认证与数字技术创新结合 实现认证关键证据实时在线采集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新模式 [5] 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 新型工业化领域:开展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和工业操作系统认证 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试点软件工程全过程认证 [6] - 智慧农业领域:推进智慧农业管理成熟度认证 探索智慧农场等数字化场景认证 实施节水产品绿色认证 [6] - 服务业领域:打造系统化服务认证支撑体系 丰富数字公共服务认证 深入开展金融科技产品认证和金融领域服务认证 [6] 数字产业认证支撑 - 加强数字化关键设备认证技术研究 开发工业机器人/智能计算设备/数据采集传感器等认证制度 [6] -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认证体系 在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提升认证供给水平 [6] - 推进网络关键设备认证和网络安全服务认证 推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探索零信任/区块链等可信数字化认证 [6] 智慧监管与数据应用 - 建设质量认证监管大数据中心 实现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促进监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7] - 运用多源数据为经营主体精准画像 强化风险研判与预测预警 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穿透式监管 [7] - 健全全国统一质量认证数字化管理平台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质量预测和追溯 鼓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7] 发展生态建设 - 落实现行优惠奖励政策 统筹支持质量认证数字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 [7] - 加快数字化认证方案/实施流程/数据格式等方面标准研究 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 - 强化国际组织工作机制对接 鼓励认证机构探索数字化国际互认合作项目 [7]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到2030年,逐步完善新业态下的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7:39
政策目标 - 2030年完善新业态下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并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 [1] - 2030年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1] - 2035年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 [1] 技术发展 - 探索机器可读标准在认证中的应用 [1] - 协同计量量子化、标准数字化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 [1] -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并适配各领域发展需求 [1] 行业影响 - 形成认证赋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优良案例 [1] - 数字化认证项目将覆盖多行业多领域发展需求 [1] - 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国际影响力认证制度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