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质量管理融合创新”案例征集结果公布 25个组织申报案例入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8 09:23
案例征集背景与范围 - 案例征集活动由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指导 中国质量报刊社组织 旨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 征集范围覆盖27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共收到152家企业组织报送的154个案例[2] - 申报案例数量较多的地区包括山东 河北 江苏 广东 浙江 四川等地 均达到10个及以上[2] 案例评选流程与结果 - 经过自愿申报 省级初审 报刊社初评 专家集中评价和社会公示五道程序[2] - 从154个案例中最终确认50个入选案例 其中25个被评定为典型案例[2] - 专家评价标准包括案例规范性 实践性 实效性 可复制性及理论与实践创新结合[3] 典型案例行业分布特征 - 光伏 乳制品 新能源汽车等国际化程度较高行业申报案例数量较多[3] - 覆盖传统行业焕新案例如山西建投 雅迪 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例如安徽东超科技 上海得物[3] - 包含世界500强级别企业如比亚迪 联想 伊利 以及中小企业如内蒙古双欣环保 邢台仲伟科技[3] 企业类型与国际化模式 - 既包含跨国企业"请进来"融合创新案例 如宝洁 康宝莱[3] - 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合创新案例 如三六一度 隆基绿能[3] - 案例呈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 新业态与传统业态并存的特点[3] 入选企业名单 - 无限极中国 三六一度中国 隆基绿能 宝洁广州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25个组织入选[5][6] - 名单涵盖日用品 新能源 认证服务 科技 投资建设 保健食品 汽车研发等多个领域[5][6] - 包括雅迪科技 中车长客 玲珑轮胎 航宇科技 晶科能源 比亚迪等制造业代表企业[6]
伊利股份(600887):跟踪报告:龙头经营韧性凸显,静待周期上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8 0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36.60元人民币[1][2][5]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韧性凸显 上半年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3][11] - 多元化业务结构保障业绩稳定性 奶粉业务增长14.3%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18.1%位居全国第一[3][12]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36.05% 销售费用率下降1.11个百分点[4][13] - 战略聚焦高端化与国际化 通过新品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长期增长[5][15][16]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收1186.05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10.23亿元增长29.1%[2][5][17]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74/1.95/2.07元 对应PE倍数16/14/14倍[2][5][10]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34%以上 ROE从15.9%提升至20%以上[2][9]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乳收入361.26亿元同比下滑2.1% 但高端白奶市占率提升 低温白奶增速超20%[3][12]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增长12.4% 线上线下零售份额保持行业第一[3][12]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 冷饮和羊奶粉收入分别增长14.4%和65.7%[3][12] 运营效率 - 通过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细化管理 提升渠道效率[4][14] - 积极拓展会员店、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机会[4][14] - 加强与上下游深度合作 保持渠道库存健康水平[4][14] 行业展望 - 原奶供需逐步平衡 奶价企稳回升有利于行业复苏[5][16] - 消费结构升级与健康需求提升带来长期发展机遇[5][16]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5][16]
母婴消费市场广阔,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价值有所分化:北交所新消费产业研究系列(三)
华源证券· 2025-09-18 08:30
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与人口出生率回升共同推动母婴消费市场持续扩张 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 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预计未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或将维持稳定 [5][8] - 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2024年市场规模达7.6万亿元 预计2027年达8.9万亿元 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受益 [8] - 产业链价值分化明显 上游资源端(如骑士乳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呈现周期性 中游品牌端(如英氏控股)享有高毛利率 下游渠道端(如孕婴世界)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42][108] 政策与人口环境 - 国家"三孩"政策全面放开 各地政府出台育儿补贴、购房优惠、纳税减免等政策鼓励生育 [5]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5] -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 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8] 母婴消费市场概况 - 2018-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2024年市场规模为76299亿元 预计2027年达89149亿元 [8] -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妈妈群体更加注重优生优育 母婴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化 [8] - 母婴产业链结构多元 上游为食品行业、纺织业、服装行业等 中游为母婴用品产品制造 下游为销售渠道 [12] 乳制品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6.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6.6亿元 [15] - 2024年奶类产量小幅下降 主因生鲜乳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 预计2025年行业有望达到供需平衡 [15] - 乳制品销售渠道仍以线下为主 2022年线上及线下零售额占比分别为17.50%和82.50% 但线上渠道增速较快 [17] - 2021-2024年生鲜乳平均价格持续下降 从2022年的4.16元/公斤下跌至2024年的3.31元/公斤 跌幅20.43% [18] 婴幼儿辅食行业分析 - 全球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79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57.1亿元 CAGR约4.6% 预计2029年达2921.3亿元 [23] - 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市场规模559.1亿元 2019-2024年CAGR为8.9% 预计2029年达817.5亿元 CAGR7.9% [23] - 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较低但市场规模处于第一梯队 2024年市场规模559.1亿元 仅次于美国的595.7亿元 预计2025年有望超越美国 [26] 母婴连锁店行业分析 - 中国母婴连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024年母婴专卖店数量12.9万家 连锁化率(以终端销售额计)不及50% [31] - 母婴连锁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2.1万家增至2024年的3.2万家 CAGR达8.5% 预计2029年达4.4万家 CAGR7.2% [31] - 终端销售额从2019年的587.4亿元增至2024年的906.2亿元 CAGR9.1% 预计2029年达1405.2亿元 CAGR8.9% [31] - 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自2019年的26.9%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6.7% 预计2029年线上、线下渠道占比趋于均衡 [32][35] - 三线及以下城市是母婴专卖店最主要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1311.2亿元 占比65.5% 但连锁化率仅约30% 远低于一二线城市75~80%的连锁率 [37] 英氏控股分析 - 英氏控股是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销售额领先品牌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61]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9.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74亿元 CAGR27.9% 2025H1营收11.3亿元 yoy+18.75% [46][48] - 2024年婴幼儿辅食收入占比77.21% 同比增速5.48% 儿童食品业务同比增速达159.70% 收入占比提升至4.80% [49]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占比69.51% 同比增速17.69% 线上与线下渠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60.16%和54.77%的高位 [54] - 独创"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构筑产品壁垒 毛利率稳步提升 2024年达57.46% [46][61] 孕婴世界分析 - 孕婴世界采用"数智化+供应链+服务"的轻资产加盟模式 加盟门店数量已超2200家 [42][72]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5.6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3亿元 CAGR21.0% 2025H1营收7.0亿元 yoy+43.4% [64][66] - 2024年母婴用品代理销售收入8.87亿元 同比增长45.68% 占总收入88.45% 数智化业务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33.17% 毛利率高达87.56% [66]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率11.62% 高于孩子王(1.28%)等以直营为主的同行 [79] - 连锁门店数量占中国母婴连锁门店总数比例约7.0% 连锁门店销售规模仅次于孩子王及爱婴室两大直营母婴连锁企业 [72] 骑士乳业分析 - 骑士乳业立足于内蒙古"黄金奶源带" 拥有高品质生鲜乳资源 核心优势在于"农、牧、乳、糖"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42][92] - 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7.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7亿元 CAGR16.4% 2025H1营收6.68亿元 yoy+41% [82][85] - 2024年牧业、乳业和糖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4.73%、32.20%和32.13% 乳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6.99% 毛利率26.34% [86] - 截至2024年养殖奶牛2.2万余头 其中成母牛近1.2万头 日产鲜奶350吨左右 [81] - 各项原料奶生产标准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欧盟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与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形成合作关系 [92] 南方乳业分析 - 南方乳业聚焦高附加值的低温鲜战略 在贵州市场份额达67.84% 位居第一 [93] - 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13.26亿元增至2024年的18.17亿元 CAGR11.06% 2025H1营收8.54亿元 yoy+3.66% [96][98] - 2024年常温乳制品和低温乳制品收入占比分别为64.60%和33.84% 低温乳制品毛利率33.40% 高于常温乳制品的25.86% [99] - 2024年直销模式毛利率32.15% 经销模式毛利率25.86% 营销网络覆盖贵州全省88个县政区和100%的乡镇市场 [102]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15%至1.23亿元 主因毛利率提升以及资产处置损失减少 [96] 财务数据对比 - 英氏控股营收规模最大(2024年19.74亿元) 2021-2024年CAGR27.9% 毛利率最高(2024年57.46%) [46][108] - 南方乳业2024年营收18.17亿元 2021-2024年CAGR11.06% 盈利能力稳定 [96][108] - 骑士乳业2024年营收12.97亿元 2021-2024年CAGR13.95% 增长弹性较强 [82][108] - 孕婴世界2024年营收10.03亿元 2024年yoy+43.62% 营收增长提速 [64][108] - 各公司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2025H1英氏控股、孕婴世界、骑士乳业、南方乳业净利率分别为10.64%、12.00%、-0.78%、11.11% [46][64][82][96]
奶制品新规出台 业界多举措优化生产工艺
人民网· 2025-09-18 08:16
行业质量安全水平 - 2024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96% 关键指标如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优于进口产品 [1] - 新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明确规定常温纯牛奶不得使用复原乳 倒逼企业强化奶源建设和工艺优化 [1] 消费需求变化 - 63%城乡居民未形成每日饮奶习惯 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1] - 功能性乳制品如高蛋白 低脂 零蔗糖 低嘌呤产品年增长率达8%至10% 显著高于传统乳制品 [1] - 母婴群体对奶粉品质 活性成分和可追溯性要求更高 [1] 企业战略调整 - 头部企业通过增加自有牧场比例和改造生产线应对新规 [1] - 中小乳企选择与规模牧场合作或转向允许使用复原乳的调制乳细分市场 [1] - 优质奶源加先进工艺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 [1] 产品创新案例 - 圣元旗下优博瑞霂推出全新初乳配方奶粉 采用生鲜乳清作为主要乳基原料 保留丰富活性成分 [2] - 生鲜乳清比普通乳清粉更难获取且成本更高 [2] - 初乳配方奶粉有望成为婴配粉领域新增长点 受益于消费者对免疫健康和活性营养关注度提升 [2] 行业转型方向 - 新规为行业划定质量红线 推动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转型 [2] - 企业 行业和消费者协同发力 实现行业健康发展与需求满足的双赢 [2]
新标准落地 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8:09
GB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已于9月16日正式实施。据农业农村部消息, 此次修订主要变化是明确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修订后,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而将作为调制乳管理。灭菌乳 产品包装将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标签更加清晰,消费选择 更为简单。 复原乳,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通俗地说就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此前,修改单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就《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灭菌乳》1号修改单进行解读时表示,此次修订后对产业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从养殖户角 度看,灭菌乳产品不允许使用复原乳,增加了乳品企业对生乳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发 展。二是从生产企业角度看,直接用生鲜乳加工的产品比复原乳加工的产品,口感风味更好。灭菌乳全 部用生鲜乳直接加工,乳品质量和品质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晓倩) ...
妙可蓝多全球首创奶酪RDA数据资产项目启动
中证网· 2025-09-18 08:04
公司战略举措 - 与左岸芯慧合作启动全球首创奶酪RDA数据资产项目 旨在建立产品全周期全流程质量安全双向数据体系[1] - 通过数据赋能品牌实现产品销售溢价和品牌价值提升 打造奶酪品类中体系最全质量最优服务最佳的产业基底[1] - 探索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 围绕数据资产挂牌建立应用场景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增强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1] 行业发展方向 - 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 聚焦奶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 - 多方协同探索数据要素创新应用 加快形成消费增长新动能新场景[1]
AB Akola Group to invest €4.8 million in the expansion of two dairy farms: milk production at Sidabravo and Žibartonių ŽŪB to grow by one-third
Globenewswire· 2025-09-18 06:35
AB Akola Group, one of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ion groups in the Baltic States, is launching dairy farm modernization projects worth more than €4.8 million at its Sidabravo and Žibartonių agricultural companies (ŽUB). Advanced milking equipment and upgraded infrastructure will be installed, and later the herd of milking cows will be increased to achieve significant growth in milk production. "These investments are a strategic step towards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our Group's farms and e ...
摩根大通:“十五五”带来哪些潜在A股上行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2:36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建立的"地方政府公司化"机制已发展到催生严重过剩产能和低 投资回报率的阶段。 展望"十五五"规划期间(2026-2030年),该机制可能被更严格的限制和财政纪律所抑制,引发并购整 合,进入"整合十年"阶段。 摩根大通按市值筛选出反内卷措施涉及的主要个股,涵盖汽车、电池、锂、光伏、水泥、化学制品、煤 炭、钢铁、乳制品、生猪、白酒和物流等12个行业。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龙头企业被 重点关注。 摩根大通认为,"十五五"规划将为A股带来两大核心上行机会:反内卷驱动的周期修复行情与服务消费 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9月18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称,即将于10月四中全会讨论的"十五五"规划将 为A股市场带来两大核心上行机会:反内卷主题和服务消费升级。 研报指出,反内卷措施预计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主要焦点,通过削减产能和推动价格回升,帮助更多 行业实现周期性好转。摩根大通预计这一18-24个月的主题行情将让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回到正常水平, 通过股票升值带动居民财富大幅增长。 摩根大通指出,服务消费方面则受益于中国政府提出的新五年计划期间提高居民收入 ...
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0:02
董事会换届选举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9月17日召开 审议通过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 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3名独立董事候选人 所有议案均以9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2][3][11][12][36][37] - 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李国平 朱文秀 李博胜 王顺余 金函辉 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肖作平 张灏 王根武 所有候选人任职资格均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3][4][5][6][7][12][37][38] - 第四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 含职工代表董事1名 独立董事3名 任期自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36] 股东会召开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19][20][21] - 会议将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相关议案 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和独立董事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议案1和议案2[23][34][35] - 股东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7:00前 登记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部办公室 会议资料将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8][29][30][31] 股权结构及候选人背景 - 董事长李国平直接持有公司86,385,182股 占总股本22.1442% 通过控股股东丽水水滴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2.8059%股份 与实际控制人王旭斌为夫妻关系[42] - 总经理李博胜与实际控制人李国平 王旭斌为父子母子关系 未持有公司股份 副总经理王顺余持有358,313股 占总股本0.0919%[44][45][46] - 独立董事候选人肖作平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灏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根武为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主任 均具备相关专业资质[48][50][51]
Lactalis Canada publie son rapport ESG 2024
Globenewswire· 2025-09-17 18:30
TORONTO, 17 sept. 2025 (GLOBE NEWSWIRE) -- Lactalis Canada, le chef de file canadien du secteur laitier à l’origine de marques emblématiques telles que Cracker Barrel, Black Diamond, Balderson, Astro et Lactantia, et qui fait partie du Groupe Lactalis basé en France, a publié aujourd’hui son rapport 2024 sur les facteurs environnementaux, sociaux et de gouvernance (ESG). Ce rapport souligne l’engagement de l’entreprise à être un transformateur laitier durable et responsable pour ses principales parties p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