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

搜索文档
泰州中院发布典型案例 为企业治理提供清晰裁判指引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07:11
发布会上,泰州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富贵通报了两级法院公司纠纷审判工作成效,并就相关工作情况做了介绍。 扬子晚报网9月28日讯(通讯员张海陵记者王国柱)明确特定商事行为的法律风险,为企业治理提供清晰裁判指引......9月25日下午,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 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处置化解公司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三年公司纠纷审判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泰州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富 贵,民二庭庭长严卫东、法官助理夏建民出席发布会。 谈及未来工作部署,陈富贵表示,泰州法院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精准适用新法,筑牢制度实施根基;二是深化机制创新,提升司法服务效能;三是 强化法治宣传,凝聚社会治理共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此外,在诉源治理方面,泰州市中院与市司法局、工商联建立联动机制,打造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泰州现有8家商会商事调解组织,聘任专职调解员 12名、兼职调解员66名。同时,泰州中院连续两年邀请公司法专家为泰州企业家授课,重点解析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等核心内容,为规 范企业运营提供法律指导。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从近三年审结案件中筛选,涵盖出资责任、 ...
被调查4个月后,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解除留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1:31
核心事件 - 车建兴被解除留置措施 此前于2025年5月14日因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而实施留置 [1][3] - 截至2025年9月22日收盘 公司股价为2 95元/股 市值约128 46亿元 [1] 管理层背景 - 车建兴为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 1966年6月出生 1990年创办常州市红星家具城 [3] - 2007年至2023年8月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2023年8月起调整为董事兼总经理 [3] - 2025年7月18日辞去总经理职务 现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 [3] 股权结构变更 - 2023年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实控人车建兴以4 82元/股价格转让29 95%股份 涉资约62 86亿元 [4] - 厦门市国资委成为新实控人 车建兴退出实控人序列但保留管理职务 [4] 经营规模 - 截至2024年末 经营77家自营商场 257家委管商场 7家战略合作商场及33个特许经营项目 [4] - 商场总经营面积约2033万平方米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 37亿元 同比下降21 01% [4] -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亿元 [4]
83岁广东传奇企业家何享健再出手,安得智联赴港IPO,资本棋局添新章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08
公司发展历程 - 何享健1968年带领23名村民以5000元启动资金创业 从塑料生产组发展为全球家电巨头[2] - 1980年研制首台金属台扇 1984年进入空调产业 1993年美的成为首家改制上市的乡镇企业登陆深交所[2] - 2012年何享健交棒职业经理人方洪波 保留控股股东身份 2024年美的实现A+H股上市募资310亿港元[3] 安得智联IPO进程 - 公司经历三次IPO尝试:2009年创业板因关联交易问题折戟 2013年随母公司整体上市计划搁置 2023年重启分拆上市[3] - 2024年4月转战港交所 是从家电配套服务商向智慧物流科技企业转型的战略选择[3]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何享健掌控的第10家上市公司[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141.73亿元增至186.63亿元 净利润从2.15亿元提升至3.80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8.85亿元 同比增长20.2%[5] - 毛利率约7% 较行业头部企业竞争力不足[6] 客户结构与股权变化 - 对美的集团依赖度显著:2025年上半年美的贡献40.4%收入 关联交易比例已从高位降至36%[5] - Pre-IPO融资引入海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获得19亿元投资 美的持股比例降至52.94%[5][6] - 董事会成员多数具有美的背景 引发独立运营能力质疑[6] 业务运营规模 -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00%乡镇 管理仓储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5] - 可调派车辆运力达58.6万辆 服务企业客户超过9000家[5] - 采用"1+3"全链路物流模式 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端全覆盖[6] 行业竞争挑战 - 在国际网络布局和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需加大投入[6] - 面临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头部企业的竞争压力[6] - 港股市场高估值预期与当前盈利质量存在张力[6]
涉嫌购买违法保健品?CEO宣布辞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4:2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三得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于9月1日辞职 [1] - 辞职原因涉及涉嫌购买违法保健品并接受警方调查 [3] - 公司认为其行为违反管理层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要求 [3] 事件背景与调查 - 新浪刚史于8月22日向公司报告正接受福冈县警方调查 [3] - 调查涉及购买在日本存在违法嫌疑的海外药品保健品 [3] - 警方正慎重调查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 [3] 公司治理回应 - 公司委托外部法律顾问进行约谈并认定无需等待调查结果 [3] - 所购保健品非三得利集团产品 [3] - 社长鸟井信宏与副社长山田贤治出席紧急记者会说明情况 [3] 高管背景信息 - 新浪刚史为三得利首位非家族职业经理人 2014年加入集团 [4] - 曾担任罗森首席执行官并将其发展为亚洲主要便利商店运营商之一 [4] - 长期担任日本政府经济顾问并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4] 公司基本情况 - 三得利为全球食品与酒类综合企业 旗下超270家集团公司 [4] - 全球员工数量超4万人 [4] - 公司前身为1899年创办的鸟井商店 1967年更名为三得利 [4]
《新浪财经2024中国上市公司董秘数据报告》发布:41-50岁是市场中坚力量 传统行业董秘平均年龄高于新兴行业
新浪证券· 2025-09-01 07:21
董秘年龄分布 - 41-50岁董秘占比48.09% 为市场中坚力量 [3] - 31-40岁董秘占比23.98% 年轻力量逐步崛起 [3] - 51-60岁董秘占比26.39% 资深从业者保持重要地位 [3] - 30岁以下董秘占比不足0.5% 最年轻为26岁 [4] - 61岁以上董秘占比1.05% 最年长为69岁 [4] 行业年龄差异 - 煤炭行业董秘平均年龄49.92岁 银行行业49.81岁 传统行业年龄偏高 [6][7] - 环保行业董秘平均年龄44.04岁 轻工制造44.43岁 新兴行业更年轻化 [7] - 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平均年龄45.6-45.7岁 技术密集型行业注重经验与稳健 [7] 企业性质与年龄 - 民营企业董秘平均年龄43.2岁 中小微民企44.8岁 大型民企44.9岁 [10] - 地方国有企业董秘平均年龄47.7岁 央企子公司49.2岁 中央金融企业56岁 [10] - 外资企业董秘平均年龄45.5岁 中外合资企业46.2岁 [10] 市值与年龄关系 - 千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年龄50.64岁 [13] - 500-10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年龄48.81岁 [13] - 100-5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年龄46.59岁 [13] - 30-1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年龄45.64岁 [13] - 30亿以下市值公司董秘平均年龄44.82岁 [13] 上市板块年龄差异 - 上交所风险警示板董秘平均年龄47.6岁 主板46.97岁 [16] - 深交所主板董秘平均年龄46.79岁 [16] - 深交所创业板董秘平均年龄44.68岁 上交所科创板44.51岁 北交所45.63岁 [16] 任职期限分布 - 全市场董秘平均任职期限5.34年 [18] - 1-3年任期董秘占比38.83% [18] - 6年以内任期董秘占比67.42% [18] - 11年以上任期董秘占比10.93% 15年以上仅1.17% [18] 学历结构 - 硕士学历董秘占比46.76% 本科学历45.03% 合计超91% [21] - 博士学历董秘占比2.53% [21] - 大专学历董秘占比5.28% 中专/高中学历0.41% [21] 行业学历分布 - 银行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7.5% 其中博士18.75% [24][26] - 非银金融行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1.7% [24] - 医药生物行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3.8% 计算机行业55.8% [24] - 纺织服饰行业本科学历占比55.6% 大专学历8.9% [24][26] 板块学历差异 - 上交所科创板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3.27% 其中博士3.39% [27][29] - 深交所主板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5.02% [27] - 北交所大专学历董秘占比14.93% 硕士及以上仅29.85% [27][29] 薪酬与学历关系 - 博士学历董秘平均薪酬123.25万元 [30] - 硕士学历董秘平均薪酬88.96万元 [30] - 本科学历董秘平均薪酬68.67万元 [30] - 大专学历董秘平均薪酬63.86万元 中专学历64.75万元 [30] 行业薪酬水平 - 银行业董秘平均薪酬145.71万元 非银金融121.95万元 [32] - 电子行业董秘平均薪酬95.97万元 医药生物89.70万元 [32] - 环保行业董秘平均薪酬64.18万元 农林牧渔65.12万元 [32][33] 板块薪酬差异 - 科创板董秘平均薪酬91.81万元 [35] - 上交所主板董秘平均薪酬83.04万元 深交所主板81.37万元 [35] - 深交所创业板董秘平均薪酬73.45万元 [35] - 北交所董秘平均薪酬48.39万元 [35] 市值与薪酬关系 - 千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薪酬179.12万元 [38] - 500-10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薪酬147.92万元 [38] - 100-5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薪酬106.88万元 [38] - 30-100亿市值公司董秘平均薪酬71.36万元 [38] - 30亿以下市值公司董秘平均薪酬55.19万元 [38] 地域薪酬差异 - 上海地区董秘平均薪酬99.29万元 广东92.40万元 北京90.38万元 [40][42] - 黑龙江地区董秘平均薪酬58.70万元 河南64.19万元 陕西63.18万元 [40][41] - 江苏地区董秘平均薪酬72.75万元 浙江72.30万元 [40] 投资者调研情况 - 零调研公司占比19.26% [43] - 1-10次调研公司占比34.03% [43] - 100-300次调研公司占比12.57% [43] - 300次以上调研公司占比6.79% [43]
锦江酒店: 锦江酒店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25
公司治理与制度更新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1] - 董事会全票通过关于锦江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 H股上市相关制度调整 - 修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办法》以符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及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要求 [2][3] - 修订《内幕信息知情人和外部信息使用人管理制度》以符合香港联交所规则及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 [3] - 新制定《利益冲突管理制度》以防范董事及高管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 [5] 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 修订《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以建立规范风险控制体系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4] - 风险管理体系修订依据包括《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等国际标准 [4]
每经热评︱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2:37
核心观点 - 紫天科技因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行为受到重大处罚 面临退市 市值大幅缩水 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 [1][2][3]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涉及近25亿元营收的系统性造假 性质恶劣 [1]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合计开出3840万元罚单 [1] - 公司市值仅剩4亿元出头 较巅峰时期蒸发超九成 [2]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高管在监管调查期间集体拒接电话 拒回短信 拒交文件 公然对抗监管 [3] - 公司采用家族化治理模式 总经理李琳为实际控制人姚海燕侄女 财务总监李想为姚海燕儿子 [1] - 危机中出现家族成员互相推诿责任现象 总经理称被财务总监蒙骗 财务总监以生病为由搪塞 [1] 监管处理结果 - 深交所已下发《事先告知书》 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1]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3] - 案例表明退市已成为注册制全面落地后的常态化市场出清手段 [3] 行业警示意义 - 案例警示资本市场诚信是唯一长期主义 造假行为终将被市场规律反噬 [2] - 亲缘关系不能替代制度约束 企业必须建立独立董事有效履职和审计委员会专业监督的现代治理架构 [2] - 对抗监管只会自毁前程 企业不应指望通过掩盖和拖延逃避责任 [3]
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13:18
核心观点 - 紫天科技因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被处罚并面临退市 公司市值从巅峰蒸发超九成至4亿元 凸显资本市场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1][2][3]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涉及近25亿元营收的系统性财务造假 性质恶劣且规模惊人 [1]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合计开出3840万元罚单 [1] - 公司市值仅剩4亿元出头 较巅峰时期蒸发超九成 [2]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高管在监管调查期间集体躲避和推诿 甚至出现家族内斗现象 [1] - 总经理李琳(实际控制人侄女)与财务总监李想(实际控制人儿子)互相推卸责任 暴露治理混乱 [1] - 家族化治理结构缺乏制度约束 未能有效替代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2] 监管处理结果 - 深交所已下发《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1] - 公司高管集体拒接监管电话、拒回短信、拒交文件 公然对抗调查 [3] - 退市成为注册制下的常态化市场出清手段 案例警示企业勿存侥幸心理 [3] 行业警示意义 - 虚假繁荣终将破裂 诚信是唯一长期主义 造假行为必被市场反噬 [2] - 亲缘关系不能替代现代企业治理架构 需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2] - 资本市场对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违规代价沉重 [3]
每经热评|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12:22
核心观点 - 紫天科技因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被处罚3840万元并面临退市 市值从巅峰蒸发超九成至4亿元 [1][2] - 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 家族化治理导致危机中互相推诿 暴露制度缺失问题 [1][2]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和对抗监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退市成为常态化市场出清手段 [3] 财务造假细节 - 涉及近25亿元营收的系统性造假 性质恶劣 [1] - 造假导致公司市值较巅峰时期蒸发超九成 仅剩4亿元出头 [2] - 福建证监局合计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开出3840万元罚单 [1] 公司治理问题 - 总经理李琳(实际控制人侄女)与财务总监李想(实际控制人儿子)在责任面前互相推诿 [1] - 家族化治理未能形成有效监督 反而成为责任逃避的温床 [2] - 缺乏独立董事有效履职和审计委员会专业监督的现代治理架构 [2] 监管应对与后果 - 公司高管集体拒接监管电话 拒回短信 拒交文件 公然对抗调查 [3] - 深交所已下发《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1] - 注册制全面落地背景下 退市成为常态化市场出清手段 [3]
陆金所控股董事会再添强援,李蕙萍履新独董强化治理核心
格隆汇· 2025-08-15 06:15
核心观点 - 陆金所控股董事会任命李蕙萍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委员会成员 旨在强化治理架构专业性与多元化 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 [1][3][6] 董事变更背景 - 李伟东先生因个人工作安排变动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 [1] - 董事会根据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建议接纳新任任命 [1] 新任董事专业背景 - 李蕙萍女士拥有逾四十年金融与法律行业经验 曾任职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多个高级法律职位 [3] - 专业领域涵盖零售银行 私人银行 财资业务法律顾问及亚太区商业银行法律主管 [3] - 早期曾在多家知名银行香港办事处从事客户关系管理 信贷及贷款管理业务 [3] 治理架构升级意义 - 任命承接公司2023年4月启动的治理架构升级计划 [1][3] - "金融+法律"双重背景可增强战略审视 风险评估及关联交易审查能力 [3] - 与其他董事形成专业互补 强化审计委员会与提名与薪酬委员会职能 [3] 多元化与政策合规 - 直接响应2023年7月1日生效的上市规则修订要求 提升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比例 [3] - 女性董事加入有助于优化ESG评级中公司治理维度的表现 [3][4] 长期发展影响 - 治理体系完善被视为核心竞争力投入 非被动合规行为 [6] - 通过强化治理根基提升内在价值与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