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

搜索文档
冠军科技集团(00092.HK)盈警:预期年度归属股东合并净亏(未包括其他全面收益及支出)约4200万港元至46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9-22 14:39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全年将录得归属于股东的合并净亏损约港币4200万元至4600万元 而上一财年同期为港币1200万元亏损 [1] 业绩变动原因 - 因地缘政治导致数据中心关键部件货源短缺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严重滞后 相关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同时客户滞后回款伴随应收账款预期信贷损失显著增加 [1] - 香港政府表明上网电价资助计划很可能不会在2033年到期后延续 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者见而却步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1] - 上一财年同期包含出售东莞酒店所录得港币3210万元一次性收益 该收益属非经常性质 [1]
冠军科技集团发盈警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亏损增至约4200万-46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2 14:3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全年将取得归属于股东的合并净亏损约港币4200万元至4600万元 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全年应占股东亏损为港币1200万元[1] - 2024年同期取得港币3210万元一次性收益 来自出售位于东莞的一家酒店 该收益属非经常性质[1] 业务影响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因地缘政治导致数据中心关键部件货源短缺 使整个智慧城市行业发展严重滞后[1]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因香港政府表明上网电价资助计划很可能不会在2033年到期后再延续 导致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者见而却步[1] - 应收帐款预期信贷损失显著增加 因客户滞后回款伴随智慧城市业务收入减少[1]
好走不送!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份,注定各走各路?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19
核心事件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2023年9月21日清仓所有比亚迪股份 发言人证实此事[1] - 伯克希尔自2022年8月开始陆续减持比亚迪股票 至2023年6月持股比例已低于5%[1] - 比亚迪高管感谢伯克希尔过去17年的投资和帮助[1] 投资回报与历史合作 -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17年 回报率高达3890% 成为投资史上最成功案例之一[2]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H股股份[7] - 投资为比亚迪带来宝贵资金支持 稳定投资者情绪并展示公司潜力[7] - 比亚迪保持每年至少40%的研发投入占比 催生刀片电池 DM-i超级混动 e平台3.0等创新成果[9] - 2020年刀片电池问世 2021年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车型上市 与巴菲特投资强相关[9] 清仓原因分析 - 投资理念存在根本分歧 巴菲特转向保守投资 增持西方石油 日本商社等传统能源及高股息资产[1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比亚迪虽处领先地位但未来地位难保[12] - 比亚迪坚持长期主义和技术创新 王传福表示"只有一家企业就是比亚迪" 没有资本玩家和母公司[14][15] -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中国电池组件补贴 欧洲开启反补贴调查[17] - 比亚迪发展重心转向海外 遭遇地方保护主义抵制[17] 行业模式对比 - 特斯拉2025年推出Model Y加长版(33.9万元起)及廉价版Model Y 采用简化配置策略[20][22] - 比亚迪实现1.2MW超充功率兆瓦闪充技术 10分钟补能600公里续航[24] - 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 能量密度达450Wh/kg 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24] - 仰望U9打破全球电车极速纪录 达472km/h[24] - 特斯拉依靠品牌优势收割市场 比亚迪坚持技术突破路线[24] 商业模式差异 - 西方企业如苹果 特斯拉擅长"心理按摩"和直接盈利模式[26][27] - 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 选择持续冲击技术难点而非停驻收割[26][28] - 东西方商业模式存在本质博弈 比亚迪目光更加长远[28][29]
美国被爆施压欧盟对中印加税,冯德莱恩最新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12
据"今日俄罗斯"(RT)21日援引《比利时晚报》(Le Soir)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针对 美国施压欧盟对中印加征最高100%关税一事作出回应,称"欧盟将作出自己的决定。"RT在报道标题中 评价称,冯德莱恩此举"拒绝了特朗普的关键要求"。在最新采访中,当被问及"特朗普要求欧盟对印度 和中国征收100%的关税,欧盟应如何回应"时,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作出自己的决定。"冯德莱恩还 称,欧盟将继续协调大西洋两岸以及七国集团(G7)国家的努力,帮助结束俄乌冲突。"我们同样清 楚,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强基于共同利益的伙伴关系。"冯德莱恩补充说。(环 球网) ...
中辉有色观点-20250922
中辉期货· 2025-09-22 05:41
中辉有色观点 | 品种 | 核心观点 | 主要逻辑 | | --- | --- | --- | | | | 降息周期开启,美国内部政策、地缘变化都将为黄金提供支撑。尽管黄金有卖现实 | | 黄金 ★★ | 长期持有 | 交易,但是中长期黄金支撑逻辑不变,降息周期开启,地缘重塑,央行买黄金,黄 | | | | 金战略配置价值不变。 | | 白银 | | 无论是美联储与白宫有分歧、对国内释放政策期待,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白银需 | | | 强势走高 | 求坚挺,供供需缺口明显,白银长期看多逻辑不变。但是白银弹性大,黄金等品种 | | ★★ | | 波动会白银盘面波动有冲击。短线等待企稳后做新的入场打算 | | | | 宏观和板块情绪修正,铜止跌企稳,反弹回 8 万关口,建议多单可止盈兑现,国庆 | | 铜 | 多单止盈 | 假期临近,长假避险情绪或发酵,准备空仓或轻仓过节。中长期,对铜依旧看好。 | | ★ | | | | 锌 | | 锌国内库存累库,需求疲软,短期震荡偏弱,跌破下方关口支撑,中长期看锌供增 | | ★ | 承压 | 需减,仍是板块空头配置。 | | 铅 | | 国内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检修增多,其 ...
大越期货沪铜周报-20250922
大越期货· 2025-09-22 03:46
大越期货投资咨询部:祝森林 从业资格证号:F3023048 投资咨询证号: Z0013626 联系方式:0575-85226759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一、行情回顾 二、基本面(库存结构) 三、市场结构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091号 沪铜周报(9.15~9.19) 上周回顾 沪铜周评: 上周沪铜冲高回落,沪铜主力合约下跌1.42%,收报于79910元/吨。宏观面看,地缘政治扰动铜价,美 国关税再起波澜,全球不稳定因素仍存。国内方面,消费将进入旺季,目前来看下游消费意愿一般。 产业端,国内现货交易一般,整体还是刚需交易为主。库存方面,铜库存LME库存148875吨,上周小幅 减少,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增11760吨至105814吨。 期货主力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 基本面 1、PMI 2、供需平衡表 3、库存 PMI 数据来源:Wind 供需平衡 2024供需紧平衡,2025过剩 数据来源:Wind 供需平衡 | | | 中国 ...
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访谈录)
人民网· 2025-09-21 22: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国际关系研究既属于理论研究范 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也关涉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建构与两个大局相匹配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 体系,为理解和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提供中国自己的理论框架?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如何 把实践命题深化为理论课题,进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围绕这些问题, 《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 究院院长郑永年进行交流。 中国和西方的国际关系经验不同,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其一,在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时,需要避免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中国经验。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经 验,被有些人拿来当作验证西方概念和理论的案例,看似有学术创新,实际上是"西方概念、中国材 料""西方命题、中国 ...
为讨好特朗普,欧盟对俄罗斯下狠手,提前一年淘汰俄液化天然气
搜狐财经· 2025-09-21 10:49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 截图,请悉知。 一项改变欧洲能源格局的提议 9月19日,欧盟委员会郑重提出一项堪称改写欧洲能源史的提议。自2027年1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进口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这位丹麦籍官员表示,他非常希望各成员国能够支持这项提议,让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把能源当作地 缘政治工具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在他看来欧洲必须彻底摆脱能源依赖的困境。要理解这个决定的重要性,需要先了解一些关键数据。 编辑 文聪 促使欧盟做出这个历史性决定的,是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复杂因素。 特朗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强硬立场,不断敦促欧洲盟友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华盛顿方 面认为,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多轮高层对话和外交斡 旋,欧盟最终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达成了更多共识。 从资金流向来看,欧盟每月为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支付的费用在5亿到7亿欧元之间。按年度计算这意 味着每年有60亿到84亿欧元的资金流向俄罗斯,成为其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但这次的新提议将禁令生效时间直接提前到2027年年初,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这种加速推进反 ...
中印还没妥协,普京先让步了,全球收到通告,石油能源向美敞开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9-21 09:25
近期,美国又一次试图通过"集团作战"的方式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预料,俄罗斯则在这个关键时刻向美 国抛出了橄榄枝。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和博弈?让我们一探究竟。 就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口,美国显然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施压中国的机会。在即将到来的马德里谈判之前,美国向欧盟施 加压力,要求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并且声称一旦欧盟妥协,美国也会紧随其后。这一举措不仅意在加深中欧之间 的裂痕,更是美国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试图借用欧盟的力量来对抗中国。 然而,中国并未选择退缩。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访问波兰期间毫不犹豫地指出,滥用关税只会损害各方利益,而与其他国家联合 对付中国的策略,也终将适得其反。中方的强硬态度显示出,一味的经济制裁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人承受更大的损 失。 就在人们普遍预计中国会受到美欧联手夹击之际,俄罗斯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了出乎意料的让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 表示,俄方准备与美国讨论能源合作,包括重要的"萨哈林1号"项目。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多人对这一决策感到困惑,认为这是莫斯科在俄乌战场尚未平息之际的逆转。实际上,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