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过剩
icon
搜索文档
钛白粉上市公司集体叫停锂电跨界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6-03 13:40
中核钛白终止磷酸铁项目 - 公司拟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募投项目,并将剩余16.6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提高流动性 [1] - 终止原因是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2023年磷酸铁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2%,远低于钛白粉83%的利用率 [1] - 该项目原计划投资38.2亿元,已投入13亿元,一期10万吨产能于2023年投产但处于验证阶段 [1][4] 钛白粉行业跨界锂电趋势 - 2021年以来多家钛白粉企业(如中核钛白、龙佰集团、金浦钛业)宣布跨界锂电,计划投资磷酸铁项目 [5] - 钛白粉企业可利用副产品硫酸亚铁作为磷酸铁原料,成本显著低于外购铁源的企业 [5] - 典型投资案例包括金浦钛业计划建设20万吨磷酸铁项目,惠云钛业拟投资62亿元建设磷酸铁锂项目 [6] 磷酸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 - 2023年初至2024年,磷酸铁价格从1.5万-1.8万元/吨降至1万-1.1万元/吨,降幅超30% [8] - 当前市场价格下多数磷酸铁企业亏损,低端产能面临出清风险 [8] - 行业已出现集体收缩:惠云钛业终止6.3亿元10万吨项目,金浦钛业暂缓5万吨项目,龙佰集团收缩20万吨磷酸铁投资 [9] 项目延期与终止时间线 - 中核钛白原计划2024年11月投用50万吨项目,后延期至2025年11月,最终于2024年6月决定终止 [1][4] - 龙佰集团年报显示其现有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但已收缩后续投资 [9] - 宁德时代曾毓群2023年初预警锂电池行业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问题,目前在上游磷酸铁行业显现 [9]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市场信心较差工业硅价格持续下探,多晶硅低位整理-20250603
宏源期货· 2025-06-03 0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供需双弱、高库存压力大,期现共振下行,预计短期维持偏弱走势,策略上建议反弹布局空单,后续关注硅企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基本面偏弱,成交价下移,预计短期难有向上趋势性行情,策略上反弹布空为主,后续关注供给端变动情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硅期现价格 - 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825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1.2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16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0.76%;基差(华东553 - 期货主力)109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45元 [1] 多晶硅期现价格 - N型多晶硅料35.50元/千克,较前一日变动0.0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3560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0.91%;基差-10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320元 [1] 工业硅现货价格 - 不通氧553在华东、黄埔港、天津港、昆明、四川平均价格分别为8250元/吨、8300元/吨、8100元/吨、8350元/吨、8200元/吨,变动分别为-1.20%、-1.78%、-1.82%、-1.76%、-0.61% - 通氧553在华东、黄埔港、天津港、昆明平均价格分别为8300元/吨、8350元/吨、8150元/吨、8650元/吨,变动分别为-1.78%、-1.76%、-1.81%、-1.70% - 421在华东、黄埔港、天津港、昆明、四川平均价格分别为8950元/吨、10100元/吨、9150元/吨、10000元/吨、10200元/吨,变动分别为-1.65%、-1.46%、-1.61%、0.00%、-0.97% [1] 多晶硅现货价格 - N型致密料、多晶硅复投料、多晶硅致密料、多晶硅莱花料价格分别为35.50元/千克、33.50元/千克、32.00元/千克、30.00元/千克,较前一日变动均为0.00% [1] 硅片价格 - N型210mm、N型210R、N型183mm、P型210mm、P型182mm价格分别为1.28元/片、1.08元/片、0.94元/片、1.58元/片、1.03元/片,较前一日变动均为0.00% [1] 电池片价格 - 单晶PERC电池片M10 - 182mm、单晶PERC电池片G12 - 210mm价格分别为0.29元/瓦、0.28元/瓦,较前一日变动均为0.00% [1] 组件价格 - 单晶PERC组件单面 - 182mm、单晶PERC组件单面 - 210mm、单晶PERC组件双面 - 182mm、单晶PERC组件双面 - 210mm价格分别为0.70元/瓦、0.72元/瓦、0.73元/瓦、0.71元/瓦,较前一日变动均为0.00% [1] 有机硅价格 - DMC、107胶、硅油价格分别为11450元/吨、12100元/吨、13900元/吨,较前一日变动分别为-0.43%、-0.41%、0.00% [1] 资讯 - 2025年5月工业硅产量30.77万吨,环比增加2.3%,同比下降24.6%;1 - 5月累计产量累计同比减少15.3% - 5月29日工业硅主要地区社会库存共计58.9万吨,较上周环比增加0.7万吨,其中普通仓库13.4万吨,环比增加0.4万吨,交割仓库45.5万吨,环比增加0.3万吨;本周新疆、天津港和黄埔港等地仓库库存增加,四川、云南、上海等地仓库库存下降 [1] 投资策略 - 工业硅 - 北方部分硅企因成本倒挂减产,西南产区临近丰水期但观望情绪重、复产意愿不足,开工南增北减整体下滑;多晶硅企业减产且复产或延后,有机硅减产挺价但需求疲软、成交价下滑,单体企业开工增减并存,预计5月开工降至55%以下,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囤货意愿不足 [1] 投资策略 - 多晶硅 - 硅料企业维持减产态势,部分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产量维持在10万吨以内;光伏市场疲软,硅片、硅料库存上涨,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下跌,市场需求放缓,成交偏弱 [1]
研判2025!中国聚醚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聚醚市场面临产能过剩挑战,市场价格承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1:03
行业概述 - 聚醚是一种通过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良好柔韧性和耐水解性 广泛应用于化工 材料 医药等领域 [2] - 聚醚按聚合方式可分为嵌段聚醚和无规聚醚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线性聚醚 支链聚醚和交联聚醚 按起始剂类型可分为醇类起始剂聚醚和胺类起始剂聚醚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199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 1989年天津石化建成全国最大聚醚装置(年产2万吨) 1992年软泡与硬泡聚醚产量比例达0.617:0.383 接近欧美水平 [4] - 199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底全国产能达26万吨/年 较1994年增长近50% 国产化技术成熟并推出高端产品 [4] - 2000-2010年代为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阶段 2000年长春吉大建成500吨/年聚醚醚酮装置打破垄断 2010年合资公司开发高性能PEEK产品 [5] - 2010年代至今为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阶段 特种聚醚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2024年长华化学启动全球首套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项目 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项目投产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起始剂(甘油 丙二醇等) 催化剂(氢氧化钾等)及反应器 精馏塔等生产设备 [8] - 中游为聚醚生产制造环节 [9]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家具 家电 汽车 建筑 防水 涂料等 [9] - 2025年3月底环氧丙烷价格8540元/吨 受丙烯价格稳定和能源价格波动影响 [10] 行业现状 - 2025年3月底聚醚市场价10400元/吨 产能过剩问题严峻 [12] - 截至2025年2月总产能达950万吨/年 多个工厂计划新增产能 预计总产能超1100万吨/年 [12] - 下游汽车和软体家具行业处于旺季但整体需求疲软 市场活跃度不高 [12] 细分领域 - 特种聚醚(如低不饱和度聚醚 生物基聚醚)应用于新能源 高端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 [14] - 2024年特种聚醚市场规模21.66亿元 同比下降6.92% 因下游需求增速未达预期 [1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万华化学为行业领军企业 产品涵盖七大领域100多个品种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0.68亿元(同比下降6.70%) 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降25.87%) [16][18] - 长华化学专注聚醚多元醇生产 核心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近30%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2.51%) 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15.10%) [16][20] - 隆华新材主营软泡用聚醚及CASE用聚醚 产品应用于家具 鞋服 交通等领域 [16]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 龙头企业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结构升级:传统领域(家具 汽车 建筑)需求增加 新兴领域(新能源 生物医药)提供新增长点 但面临传统制造业需求增长乏力和贸易环境变化挑战 [22] - 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成为核心驱动力:企业加大高性能改性和功能化应用研发 采用低VOC工艺和可回收材料 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 [24] -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与产业链整合加速: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份额 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求发展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增强竞争力 [25]
大胆预测:今明两年,若无异常情况,车市可能迎来“3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02 04:39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与趋势 - 我国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产业重要性接近房地产 [1] - 长城汽车魏建军警示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资本泡沫"风险,类比"恒大危机" [3] 新能源价格战结束的三大因素 - **电池新规实施**:7月1日起执行GB38031-2025国标,电池安全性和耐用性要求提升将增强车企定价权 [6] - **政府采购支持**:5月18日新政将国产新能源车纳入党政机关"优先采购"范围,减少价格战需求 [8] - **消费刺激政策**:央行通过降低车贷门槛(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和推动物价回升刺激购车需求 [8][10] 限购政策解除的三大动因 - **地方财政压力**:前四月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缩水8%至1.4万亿元,汽车全环节税收可弥补缺口 [12] - **车企库存压力**:部分车企通过二手车商渠道去库存,限购解除可加速消化库存 [12][14] - **人口结构变化**: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城区面积扩大,限购政策必要性降低 [14]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三大驱动力 - **技术智能化**:比亚迪全系标配智驾系统推动行业进入智能化竞争阶段 [16] - **油价高位运行**:地缘冲突和环保标准提高导致油价难以下行,强化新能源竞争力 [18] - **关税战影响**:进口燃油车(尤其美国豪华车)市场份额可能被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取代 [18][20] 行业前景展望 - 新能源渗透率已达51%(4月零售/批发数据),政策与技术进步将推动进一步扩张 [16][21] - 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制造升级的代表,出口增长强化国际对中国经济的认可度 [23]
再度增产!OPEC+连续第三次大幅增产!油价还要继续跌?
搜狐财经· 2025-06-02 00:48
2025 年全球原油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需博弈。OPEC + 计划通过多轮增产将油价压低至 60 美 元 / 桶以下,叠加美国页岩油增产 80 万桶 / 日,全球原油供应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然而,这一看 似利好的消息却让化纤行业陷入两难境地 —— 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跌至 60~70 美元 / 桶区间,但化纤 原料PX 裂解价差持续为负,比 2024 年同期恶化。这种矛盾现象的背后,是全球化纤产业链的深层结 构性矛盾:上游原料价格下跌并未带来成本优势,反而因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进一步挤压了中下游企 业的利润空间。更令人担忧的是,IEA 报告显示 2025 年全球化纤需求增速从 3.5% 下调至 2.1%,而中 国 PTA 产能利用率已跌至 68%。面对这一局面,化纤企业究竟该如何破局? 以福建某中小型 PTA 企业为例,该企业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 4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 平。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既没有资金上马一体化装置,也没有能力与大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目前只 能通过减产来缓解库存压力,但长期来看,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这种局面下,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 始考虑转型或退出市场。 油价暴 ...
纯碱:成本下移驱动难寻,延续探底
中辉期货· 2025-05-30 14: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海内外宏观未明显改善,商品市场弱势运行,纯碱盘面弱势寻底 [3] - 6月检修装置重启、新产能出品,供应压力增大,行业开工和产量边际增加 [3] - 浮法玻璃日熔量低位运行,梅雨淡季降价去库,光伏抢装退潮,纯碱刚性需求支撑不足 [3] - 碱厂去库慢,库存总量处历史同期高位,上中游注册仓单意愿大,卖期保值需求增加,对盘面有压力 [3] - 煤炭价格下跌带动成本线下移,天然碱产能占比提升,挤压氨碱法产能出清,联碱法定价权增强,产能出清速度缓慢 [3] - 纯碱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成本坍塌格局,短期供需驱动难寻,中长期锚定天然碱成本和需求增速 [3] 行情回顾 期货市场 - 截至5月30日,SA2509合约收报1190元/吨,月度涨跌165(-12%) [6] 现货市场 - 5月重碱报价分化,多数下调50元/吨,变动-5.1%至3.2% [6] 主力基差 - 5月纯碱现货偏弱,期货预期更弱,基差走强,主力SA509合约基差(沙河重碱)为40点,基差率为3.3% [8] 月间价差 - SA09 - 01合约价差为2点,由负转正,平水结构;SA01 - 05合约价差为-52点,远月预期偏弱 [11] 期限结构与品种间价差 - 纯碱期货盘面由cantongo结构变为近月back平水结构,下跌空间被压缩 [13] - 纯碱与玻璃09合约价差为218点,相比4月30日缩小52点 [13] 供给 装置检修计划与新增产能投放预期 - 碱厂检修装置逐步重启,新产能陆续出品 [17] - 2025年新增产能投产计划合计590万吨/年,6月部分厂家有检修计划 [18] 开工率 - 5月纯碱综合开工率显著下滑,全国开工率78.57%(月环比-10.87%),氨碱法开工率71.41%(月环比-15.71%),联碱法开工率76.54%(月环比-10.58%) [20] 产能利用率 - 5月重碱和轻碱产能利用率降低,重碱产能利用率78.23%(月环比-12.07%),轻碱产能利用率79.1%(月环比-9.31%) [23] 检修损失量 - 5月纯碱日均损失量为2.23万吨,测算当月损失量为69.2万吨,环比+66%,同比+21.7% [26] 产量 - 5月纯碱周均产量为70.32万,测算月度产量为311.41万吨,月环比-1.9%,同比-1.1% [31] - 5月重碱周均产量为38.38万吨,测算月度产量为170吨,环比-2.4%,同比-5.1% [34] 需求 日熔量 - 目前,浮法玻璃日熔量15.77万吨,月环比+0.32%,同比-8.25%;光伏玻璃日熔量9.88万吨,月环比+0.61%,同比-13% [39] 总产量 - 5月浮法玻璃与光伏玻璃的日均总产量为25.55万吨,环比+0.5%,同比-9.9% [42] 重碱供需缺口 - 5月对重碱的月度需求测算为158.4万吨,供需余缺为11.55万吨,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43] - 目前,重碱周度产量为36.98万吨,刚需为35.89万吨,产量与刚需之差为1.09万吨,缺口缩窄,整体供大于求 [46] 库存 碱厂库存 - 目前,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62.43万吨,月环比-3.94%,同比+98.52%;库存可用天数13.47天,月环-0.43天,同比+6.6天 [51] 重碱和轻碱库存 - 目前,重碱库存为80.6万吨,月环比-4.1%,同比+76.95%;轻碱库存为81.83万吨,月环比-3.79%,同比+125.6% [54] 成本与利润 成本 - 目前,氨碱法生产成本为1283元/吨,月环比-7.23%,同比-26.39%;联碱法(双吨)生产成本为1610元/吨(75%单吨成本1208),月环比-2.1%,同比-19.1% [58] 利润 - 目前,氨碱法生产利润为67.2元/吨,月环比+49.7元/吨,同比-85.28%;联碱法生产利润为+215元/吨,月环比-40.5元/吨,同比-78.49% [60] 策略 单边策略 - 主力09合约跌破联碱法成本1200元/吨,技术上呈均线空头排列,维持偏空思路,动态跟踪20日均线压力位,参考区间1050 - 1250 [4] 套利策略 - 纯碱9 - 1价差在0附近,考虑夏季季节性检修和年底天然碱新增产能投产计划,参与9 - 1正套 [4] - FG - SA09合约价差为-200左右,多玻璃 - 空纯碱价差自-300有100点盈利,短期持有,等待价差缩窄至-150止盈 [4] 套保策略 - 碱厂库存绝对高位,上游企业可依据自身库存情况关注09合约在盘面升水或平水现货时,在1200 - 1250附近卖出套保 [4] - 下游玻璃企业刚需补库,可在盘面低于现货交割成本时买入套保 [4]
纯碱:长期过剩,短期边际转好
期货日报网· 2025-05-30 13:35
纯碱行业供需分析 供应状况 - 纯碱供应处于过剩状态 需上游低开工维持供需平衡 中上游显性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1] - 国内纯碱处于产能投放周期 2024年新投产能250万吨 2025年一季度新投90万吨 后续待投405万吨 2025年有效产能增速预计5.6% [2] - 2024年7月起生产利润恶化 开工率环比下行 2025年3月因集中检修开工率降至低位 4月恢复 5月计划检修较多 [2] - 2024年8月起纯碱转为净出口状态 2025年一季度净出口量维持高位 后续预计持续 [2] 需求状况 - 浮法玻璃日熔量从2024年7月的17.0万吨降至15.8万吨 2025年1-4月维持15.8万吨 生产持续亏损 [3] - 光伏玻璃2025年3月起产线投产 日熔量4月底提升至10万吨 库存累积 进一步提产阻力增加 [3] - 2024年轻碱需求增速7.2% 2025年1-4月同比下降7.8% 预计全年增速5.2% [3] - 2025年光伏玻璃全年平衡日熔量预计11.2万吨 光伏装机增速降至10% 出口组件需求同比持平 [4] 行业平衡与展望 - 2025年纯碱计划待投产能405万吨 有效产能增速5%-6% 净出口量预计维持高位 [4] - 2025年全年平衡开工率83.7% 较2024年86.4%需下降近3个百分点 供应仍过剩 [4] - 联碱法和氨碱法生产利润处于低位 部分装置按现金流成本测算盈亏平衡 5月检修或小幅去库 但连云港碱业投产后仍需低开工维持平衡 [5]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加拿大经济增速超预期 却暗藏隐忧
快讯· 2025-05-30 13:34
加拿大经济表现分析 - 加拿大第一季度年化GDP增速达2.2% 优于预期 [1] - 出口激增6.7% 企业库存增加推动经济增长 [1] - 4月经济环比增长0.1% 主要由大宗商品行业推动 [1] 经济隐忧 - 国内需求疲软 反映家庭信心下降 [1] - 企业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取消或缩减投资计划 [1] - 第二季度早期跟踪显示经济增速仅为0.5% 远低于长期潜在水平 [1] - 经济再次出现产能过剩迹象 [1]
特朗普关税让东南亚从中国进口增2成
36氪· 2025-05-30 13:23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中文网 ,作者日经中文网 日经中文网 .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1%。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下降21%。对美国出货量下降的中国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流入东 南亚。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是背后原因…… 来源| 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是背后原因。美国针对世界各国征收的对等关税已将加征部分的生效暂缓了90天。在越南,利用这 一过渡期提前向美国供货的动向加强,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3成以上。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东南亚的来自中国的进口正在扩大。4月对美国出货量下降的中国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流入东南亚。由于 美国对等关税部分暂缓实施,东南亚出现紧急增加对美出口的动向,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零部件采购也在增加。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对东盟(ASEAN)出口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1%。增幅高于3月的12%。针对4月将对华加征 关税提高至145%的美国,中国方面的出口下降21%,而 ...
大佬:这是我入市几十年最好的投资时机
搜狐财经· 2025-05-30 08:02
市场观点 - 预判美联储将进入降息尾声,当前利率5%以上,测算正常范围为1%,降息可能促使热钱流入A股 [2] - 国内低息环境下,基础设施、消费品等行业股息率稳定达4%,A股股息率优势将吸引资金流入 [2] - 计划布局食品饮料、公共设施等高股息率行业,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前景稳定的高息资产 [2] 关税影响 - 美国对等关税可能有助于中国去产能,长期对经济有利,短期通过市场调节平衡产能过剩 [3] - 对A股市场影响中性,需纠正当前产能过剩问题 [3] AI与机器人 - 看好AI和机器人赛道,认为市场需求大且未过剩,但难以把握具体企业,暂不投资 [4] 巴菲特策略 - 巴菲特持有创纪录现金可能基于美股累计涨幅过大(从6000多点涨至4万多点),考虑风险而非单纯估值 [7] 黄金投资 - 黄金无实际价值,过去100年超60%时间下跌,不参与趋势投资,即使回调50%也不布局 [8] 日本市场 - 日本五大商社垄断能源、机械制造等核心行业,盈利稳定,巴菲特投资因分红高于零利率借款成本 [9] - 日本长期低利率因老龄化、投资欲望低,商社垄断性投资回报稳定,日元处于历史低位 [10] 投资时机 - 当前是几十年最佳投资时点,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向好,政策引导将促使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