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圆桌对话丨跨越周期,韧性增长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06:50
论坛背景 - 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 主题为"跨越周期 韧性增长" [2] - 圆桌对话聚焦技术与制度创新及破除行业内卷 参与方包括能源协会、电网企业、光伏、储能及氢能企业代表 [2] 新能源发展总体态势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21亿千瓦 其中风电光伏接近17亿千瓦 [7] - 新能源间歇性挑战仍是替代传统能源的核心难题 需攻克储能与氢能技术 [5] - 能源低碳转型是必然趋势 预计未来20年储能和氢能将像当前风光产业一样具备竞争力 [5] 行业挑战与瓶颈 - 面临供需空间错配:风光资源集中在西部 用电负荷主要在中东部 [8] - 政策要求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导致电价波动和收益不确定性 [8] - 环境问题凸显:风电光伏设备存在噪音和光污染 退役组件回收难度大 [7] - 氢能汽车发展缓慢:2010年至2023年8月全国销售仅超3万辆 加氢站180余座 [15] 技术创新方向 - 光伏转换效率提升:主流组件效率约23% 隆基绿能先进产能达24%以上 每提升1%可实现显著降本 [18] - 柔性光伏支架创新:单位面积装机容量提升约30% 适用于山地、矿山采空区等场景 [13] - 储能技术多元化:南网储能开发锂钠混合储能站 布局5种技术路线 推进液流储能站建设 [10][11] - 低温电池突破:鹏辉能源推出零下40度充放电技术 高温电芯实现45度运行 [27] - 氢能效率提升:需开发更高效率产品降低成本 预计2030年前后行业迎来拐点 [15][16] 市场机制与政策建议 - 短期需完善"市场定价+政策调节"过渡机制 确保新能源企业合理收益 [8] - 长期要创造绿色电力应用场景 使绿色属性通过市场价格体现 [8] - 需避免储能行业低价竞争 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将导致全行业恶性内卷 [21] 企业战略与差异化竞争 - 隆基绿能聚焦技术创新:推出BC二代组件Hi-MO 9转换效率达24.8% 功率670W 布局近500项专利 [18][19] - 汇耀品尚能源通过柔性支架技术实现差异化 加强产品-市场-服务-供应链全链条能力 [13] - 协鑫能科推进零碳园区:采用"六位一体"技术模式 结合CCER绿电抵消打造解决方案 [24][25] - 鹏辉能源注重场景化创新:储能产品能效达97.5% 开发阻燃电解液及双防爆技术平台 [27] - 海辰储能强调产业协同:与上下游共同定义产品 避免供应端过度竞争 [21] 行业发展预测 - 新型储能装机预计2027年达1.8亿千瓦 [10] - 氢能汽车保有率将从2025年0.03%提升至2035年1.16% 增长约30-40倍达100万辆 [15] - 2035年燃油车保有率从当前79%降至33% 为新能源车腾出空间 [15]
中检西部李宝基:20%电动车不合格,印度摩托质量远超自主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23:57
9月18日,在重庆举办的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上,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下称"中检西部")总经理李宝基表示,摩托车行业内卷严重,造成了产品安 全不过关、产品质量不达标、中国品牌出海受影响、行业对长期研发投入不足、产业低利润运行、社会资源浪费等六大危害。 中检西部承担国家各部委对摩托车产品的抽查,李宝基说,摩托车行业和电动车行业的合格率基本是80%,还有20%的产品是不合格的。首先,摩托车的国 标并不是高标准、严要求,只是保证老百姓安全和环保等一些最基础的要求。但即便按国标抽查,仍有20%不合格率,这些摩托车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 驾驶体验,也造成了不少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 其次,摩托车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不高,对中国品牌出海非常不利。1990年前后,中国摩托车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占领东南亚市场,但随后中企之间大打价格 战,最后导致中国摩托车败走东南亚,如今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的市占率已不足 5%。 李宝基表示,现在中国的优秀企业在缅甸,即便产品质量和印度TVS一样,但销量仍然不好,很多优秀的企业都说受累于中国品牌在缅甸的口碑不好,所 以,短期的机会主义对出口非常不利。 第三,短期机会主义也导致企业在产品 ...
刘强东谈进军酒旅:不会把酒店行业拉入价格战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48
京东进军酒旅业务 - 公司通过京东旅行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并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提出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3] - 公司与锦江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 餐饮消费场景创新领域全面深化合作 [3]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通过全新模式推动酒店业发展 预计在年底前公布具体方案 [1] 酒店行业现状与挑战 - 酒店业普遍存在焦虑和恶性竞争 因平台价格战导致酒店从业者被迫进一步降价 造成品质下降和利润空间挤压 整个生态被破坏 [1] - 行业内卷表现为向下低端卷 产业链所有人不赚钱而平台卷走利润 以及向上卷质量 价格公道和安全 [3] 京东酒旅业务模式与成效 - 公司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旨在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优化供应链成本 推动酒店业经营成本下降 [3] - 上海一家格林豪泰酒店与京东0佣金合作后 目前酒店有50%的客流来自京东 [3] - 公司反对平台将利润卷走的低端内卷 倡导向上卷质量 价格公道和安全 最终形成行业共赢 [3]
刘强东最新发声,事关京东酒旅
第一财经· 2025-09-16 22:47
业务布局 - 京东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计划通过全新模式推动酒店业发展 预计年底前公布具体方案 [1] - 京东旅行在618期间发布公开信 提出酒店商家参与PLUS会员计划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3] - 京东与锦江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全面合作 [3] 商业模式 - 京东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酒旅业务重点是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以优化成本 [3] - 采用"三毛五理论"利润分配模式:每获取1元利润中 7毛留给合作伙伴 3毛5留给团队 3毛5用于公司发展 [4] - 反对平台通过价格战挤压行业利润的模式 倡导向上卷的质量竞争而非向下卷的低端竞争 [4] 市场表现 - 上海某格林豪泰酒店与京东0佣金合作后 50%客流来自京东平台 [3] - 酒店行业目前存在供应链杂乱 成本高企的问题 京东希望通过供应链优化推动经营成本下降 [3] 行业观点 - 零售商利润率不应超过品牌商 以家电行业为例指出零售商毛利率达17%-18%时品牌商净利润仅约1个百分点 [3] - 餐饮行业普遍净利率不足25% 导致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和幽灵餐厅现象出现 [4] - 平台应自我克制避免过度抽取行业利润 最终实现行业共赢生态 [4]
刘强东最新发声,事关京东酒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16:03
京东进军酒旅业务战略 - 公司通过京东旅行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提出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4] - 公司与锦江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领域全面深化合作[4] - 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通过全新模式推动酒店业发展 预计年底前公布具体方案 强调不会将酒店拉入价格战[2] 业务合作成效与案例 - 上海一家格林豪泰酒店与京东0佣金合作后 目前酒店50%客流来自京东平台[4] - 公司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旨在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优化供应链成本 推动酒店业经营成本下降[4] 商业模式与利润分配理论 - 公司采用三毛五理论分配利润:若获取一元利润 只拿走七毛 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 三毛五用于公司发展 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5] - 创始人以京东大家电业务为例 指出2006年上线时家电零售商毛利率高达17%-18% 而品牌商净利润仅约1个百分点[4] - 强调零售商利润不应超过品牌商 否则行业会出现严重问题[4] 行业竞争与发展观点 - 创始人反对行业内卷向下低端化 即产业链所有人不赚钱而平台卷走利润的模式[5] - 倡导向上卷的竞争模式 聚焦质量提升 价格公道和安全保障 促进平台自我克制并实现行业共赢[5] - 首次创业经历显示餐饮行业净利率难达25%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及幽灵餐厅现象[5]
刘强东最新发声,事关京东酒旅→
第一财经· 2025-09-16 15:58
京东战略布局酒旅业务 - 京东通过0佣金模式和供应链优化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计划年底前公布全新合作模式[3][5] - 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及餐饮场景创新[5] - 京东旅行推出"PLUS会员计划" 为酒店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5] 酒旅行业现状与痛点 - 酒店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 利润空间受挤压导致生态破坏[3] - 传统酒店供应链成本高且杂乱 影响整体经营效率[5] - 上海某格林豪泰酒店接入京东后 50%客流量来自京东平台[5] 京东商业模式与核心理念 - 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酒店行业成本[5] - 采用"三毛五理论"分配利润:七毛留给京东(其中三毛五给团队 三毛五用于发展) 三毛分给合作伙伴[6] - 以家电行业为例类比 指出零售商毛利率17%-18%时品牌商净利率仅1% 强调合理利润分配[5] 行业竞争与发展方向 - 反对平台通过低价竞争卷走利润的"向下内卷" 支持聚焦质量与安全的"向上内卷"[6][7] - 餐饮行业普遍净利率低于25% 导致食品安全和幽灵餐厅问题[6] - 平台应保持克制 推动行业形成共赢生态[7]
京东酒旅新模式将上线 刘强东称不会让从业者利润空间受挤压
第一财经· 2025-09-16 15:42
京东酒旅业务战略 - 京东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计划通过全新模式推动酒店业发展 预计年底前公布具体方案[2] - 京东旅行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为酒店商家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2] - 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领域[2] 业务合作成效 - 上海某格林豪泰酒店与京东0佣金合作后 目前50%客流来自京东平台[2] - 京东集团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展开 酒旅业务旨在优化酒店行业供应链成本[2] 商业模式理念 - 采用"三毛五理论"利润分配模式:每元利润中七毛留给合作伙伴 三毛五留给团队 三毛五用于公司发展[4] - 反对平台通过价格战卷走利润的行业内卷 倡导向上卷的质量竞争和行业共赢[4] 行业现状分析 - 酒店集团面临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焦虑 现有平台模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2] - 餐饮行业普遍净利率不足25% 多数从业者面临经营压力[4] - 零售商毛利率高达17%-18%时 品牌商净利润仅约1个百分点 存在利润分配不合理现象[3] 战略发展背景 - 京东2006年上线大家电业务时曾遭投资人普遍反对 但成功挑战传统零售模式[3] - 刘强东首次创业经历为餐饮行业 深刻理解从业者经营困境[4] - 酒店餐饮行业背后供应链体系杂乱 成本高昂 存在优化空间[2]
京东酒旅新模式将上线,刘强东称不会让从业者利润空间受挤压
第一财经· 2025-09-16 15:36
京东业务战略 - 公司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通过优化供应链成本推动行业经营效率提升 [1][4] - 公司采用三毛五理论分配利润 一元利润中七毛留给合作伙伴 三毛五留给团队 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5] 酒旅业务布局 - 公司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服务 [4] - 与锦江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覆盖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领域 [4] - 上海格林豪泰酒店通过合作获得50%客流来自京东平台 [4] - 预计年底前公布酒店业全新发展模式 避免价格战破坏行业生态 [2] 行业现状分析 - 酒店餐饮行业后端供应链杂乱且成本高 前端消费者体验有待优化 [4] - 餐饮行业普遍净利率低于25% 存在食品安全和幽灵餐厅问题 [5] - 零售商毛利率高达17%-18%时 品牌商净利润仅约1个百分点 利润分配失衡 [4] 竞争理念阐述 - 反对平台通过价格战卷走利润的向下内卷 支持向上卷质量 价格公道和安全的良性竞争 [5] - 零售商利润不应超过品牌商 否则会导致行业出现严重问题 [4]
刘强东:企业有利润,就要给所有员工升职加薪
新浪科技· 2025-09-16 12:34
行业竞争策略 - 行业应该向上竞争 聚焦品牌、品质和服务提升 [1] - 企业获得利润后应为员工升职加薪 改善员工生活待遇 [1] - 员工待遇保障提升将促进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 [1] 公司活动 - 京东联合贵州茅台酒举行"京东品酒会"活动 [1]
四大民营炼化上半年仅一家净利增长,行业内卷下头部公司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9-12 02:33
业绩表现 - 四大民营炼化企业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42.7亿元,同比下滑近四成[1] - 恒力石化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居首但同比下降超24%,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净利润分别为6.02亿元/3.86亿元/2.27亿元,同比变化-29.82%/+21.24%/-47.32%[1] - 东方盛虹是四大民营炼化中唯一净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1]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导致增产增销不增利现象,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自2021年起连年下滑[2] - 乙烯、苯酚、EVA、PX、PA66等多种石化产品近五年产能产量累计增幅均超50%,部分产品产能远大于国内消费量[2] - 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导致产品价差收窄,成本传导不畅[1] 产品营收变化 - 荣盛石化炼油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2.4%,PTA产品营收同比减少39.6%[2] - 恒逸石化炼油产品营收同比下滑约20%,化工产品营收减少15.2%,PTA及涤纶丝产品营收分别减少21.3%和4.24%[2] - 东方盛虹炼油产品营收出现约20%同比下滑[2] 业务结构调整 - 东方盛虹2套各20万吨/年EVA新装置投产,总产能达90万吨且均可生产光伏级EVA粒子,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第三季度投产[3] - 荣盛石化"减油增化"战略见效,化工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46%,聚酯化纤薄膜营收大增31.53%[3] - 恒逸石化差别化纤维产量占比提升至27%,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纤维等高端产品[3] 境外业务影响 - 恒逸石化国外业务营收占比超40%,上半年国外营收同比跌近15%至243.8亿元,毛利率同比下跌0.8%[4] - 荣盛石化国外地区营收占比10.1%,上半年同比跌超33%至149.7亿元,跌幅近国内地区的十倍[4]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压缩出口企业盈利空间与价格竞争力,扰动全球纺织供应链布局预期[4] 成本管理措施 - 原油价格高频剧烈震荡对企业成本预判、采购策略及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4] - 多家公司加强精细化、灵敏化的成本管控,开展动态分析研判,选择合适的采购时机控制原料采购价格波动幅度[5] - 公司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以降低原材料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