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债跷跷板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7月经济增速的回落?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分析 经济增速回落分析 - 7月消费增速放缓至同比增长3.7%,低于预期的4.9%和6月的4.8%,环比大幅低于历史同期,恢复势头显著放缓[1][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其中地产投资下降17%,基建投资下降5%,制造业投资下降0.2%[1][3] - 消费放缓原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透支效应、餐饮消费增速仅1.1%及高温天气影响[1][3] - 投资放缓受价格因素、高温天气及外部环境影响,新旧动能转换受阻[1][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预计货币政策和消费、地产政策可能加码[1][4] - 市场值得乐观,支撑点包括经济数据改善、反内卷政策提升盈利预期、风险偏好提升及两融资金流入明显[1][5] - 两融资金、游资、量化和散户交易活跃度处于历史高位,仍有上行空间,居民资金流入趋势有望持续1-2季度[5][6] - 中长期吸引资金流入原因包括赚钱效应和权益市场相对收益优势凸显[7] 企业盈利与行业关注 - 2025年企业盈利大概率改善,经济平稳修复、物价回升及政策支持将提升风险偏好[8] - 短期关注中报披露行业如建材和传媒,中期关注消费板块和科技板块(AI机器人、半导体和军工)及港股互联网板块[2][9] - 军工、电子和能源金属等行业盈利预期上调明显[9] 市场表现与风格 - 本周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指数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创业板指表现强势[12][13] - 券商板块作为牛市先锋领涨,新能源方向带动指数上涨[14] - 市场交易情绪提振,宽基指数量能回升,技术指标转向乐观,但股票型ETF继续净流出[15] - 预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关注前期热点如券商板块及补涨板块投资机会[16] 股债效应与定量分析 - 股债跷跷板效应强烈,沪深300指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达0.92,主因风险偏好提升[10] - 本周贝塔因子与规模因子表现突出,市场定价围绕基本面展开,大宗交易组合表现亮眼[11] 关键数据引用 - 消费增速:3.7%同比[1][3] - 投资增速:-5.2%同比[1][3] - 地产投资:-17%同比[1][3] - 基建投资:-5%同比[1][3] - 制造业投资:-0.2%同比[1][3] - 餐饮消费:1.1%同比[1][3] - 政府项目中标金额:累计同比+30%[3]
暴跌超60%!昔日热门基金,大瘦身!
券商中国· 2025-08-17 23:40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大幅下滑 - 全市场101只同业存单基金总规模从募集时的3551.49亿元降至1258.26亿元 缩水幅度超60% [1][6] - 26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 占比超过1/4 面临清盘风险 [1][5] - 89只基金成立后出现规模缩水 占比达88.12% 其中64只产品缩水幅度超80% [6] 迷你基金清盘案例与应对措施 - 沪上中小型公募旗下基金成立规模37亿元 2025年二季度末仅剩0.51亿元 [3] - 银行系公募旗下基金募集规模18.31亿元 2024年二季度末仅余1000万元出头 [3] - 部分公司通过持有人大会通过持续运作方案 亦有因表决份额不足导致会议未能召开的情形 [4] 头部产品规模变动情况 - 7只百亿募集规模基金均出现下降 其中3家公募产品规模降至10亿元以下 [6] - 头部公募产品从99.80亿元降至11.16亿元 [6] - 创金合信基金从2.88亿元增至73.72亿元 鹏华基金从24亿元增至近90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从50亿元增至超90亿元 [7] 业绩表现与市场环境因素 - 近1年83只基金平均收益率1.41% 仅2只超2% 近3年31只基金平均收益率5.81% [9] - 货币基金近1年/近3年平均收益率为1.43%/5.18% 短期纯债基金为1.89%/7.30% 中长期纯债基金为2.45%/9.06% [9] - 债牛行情吸引资金流向债券品种 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回暖进一步降低资金关注度 [2][9] 新产品发行与市场策略 - 2025年以来新成立9只基金 最近成立的中信保诚基金募集规模6.72亿元 [10] - 德邦基金等公司提交新产品注册申请 [10] - 后发产品规模普遍偏小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规模难以做大 [10]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7:59
市场表现与交易热度变化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下跌 8月15日跌0.29%至117.48元[4] -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活跃度明显回落 7月中旬以来热度骤降[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微跌0.05% 成交量仅297手[4] - 5年期和2年期合约分别小幅回落0.02%和持平[4] - 长期限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持续攀升趋势中断[5] 资金流动与配置转移 - 资金从债市迁移至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 风险偏好快速回升[2][3] - 商品和权益市场走势与债市明显相背 自6月中旬起进入风险偏好提升模式[3] - 期货市场黑色系及能源化工品成交占比快速上升 吸引短线资金分流[5] - 非银机构资金再配置倾向增强 债市赚钱效应下降[3] - 部分专注于TL的资金转向商品板块[5] 机构行为与市场结构 - 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无力加仓[7] - 保险资金负债端不给力 杠杆已打满且不敢贸然进场[7] - 农商行交易量减少且同业业务收缩 长债买盘显著萎缩[7] - 理财产品配置意愿下降 更多资金转向存款投资[7] - 债基收益回落 市场对债券类资产预期收益率下修[7] 影响因素与市场机制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权益与商品市场成为关注焦点[3]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延续 短端表现好于长端[4] - 利率走势相对平稳且债市波动率下降 影响投机热度[5] - 地方债供给上行与机构买盘疲弱 形成双重压力[2][6]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98%附近徘徊 制约交易意愿[6] 未来展望与策略观点 - 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 行情窄幅波动且交易难度提升[2][8] - 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至1.75%和2.0% 部分资金可能博弈短期反弹[8] - 风险偏好下降或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推动长债阶段性反弹[2] - 地方债供给量逐步回升 货币政策对财政流动性支持延续[8] - 投资策略建议以防御为主辅以波段操作[8]
固收专题:Q2货币政策报告学习,政策边际变化下的债市波动
开源证券· 2025-08-17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15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基调延续适度宽松,新提法集中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稳固信贷投放支持力度;本周资金面均衡宽松,利率债发行量略收紧,债市收益率上行曲线熊陡;下周需关注资金面压力和股债跷跷板效应[2][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动态 - 8月15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基调延续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新提法一是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若利率快速下行收紧流动性是干预债市潜在工具;二是信贷投放从加大改为稳固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要性将提升[2] 一级供给 - 8月11日 - 8月15日利率债累计发行量5557亿元,环比下降2528亿元,日均发行量处于中位水平以下;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103亿元、914亿元和1540亿元,分别环比下降1583亿元、740亿元和205亿元[3] 资金面 - 本周DR007较8月8日上涨5.47BP至1.48%,资金面均衡宽松;1Y - 3M存单期限利差略下降0.3BP至10.5BP,6M - 3M存单期限利差回升0.63BP至6.7BP;本周有11267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逆回购累计净回笼4149亿元,叠加买断式逆回购投放5000亿元,合计净投放851亿元[3] 二级市场 - 本周债市收益率上行有所下跌,截至8月15日,1Y、10Y和3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59BP、5.74BP和8.75BP,收于1.37%、1.75%和2.05%;十年国债活跃券250011累计上行2.65bp,不同交易日受股市、政策、金融数据等因素影响波动[4] 期限利差 - 本周10Y - 1Y、30Y - 10Y期限利差环比提升4.15BP、3.01BP至38BP、30.1BP,收益率曲线呈熊陡走势[5] 债市策略 - 下周地方债发行放量,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量环比+3295亿元至7312亿元,资金流动性面临压力,需关注后续定价;同时需关注权益市场持续偏强下的股债跷跷板效应[6]
资金涌入权益类基金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3:36
机构资金流向 - 居民配置资金正从存款、理财、债券等低风险资产向高风险权益资产转移,股票市场开户数和融资融券规模持续攀升,市场成交量放大 [2][5] - 7月新增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达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活跃,资金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 [4] - 货币ETF持续遭遇净赎回,8月13日单日净赎回22.77亿元,8月11日至13日累计净赎回59.19亿元 [4] 债券基金动态 - 7月以来超40只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几乎均为纯债基金,部分基金因规模缩水面临清盘风险 [3] - 截至8月13日,7月以来纯债型基金中收益为正的产品数量不足60% [4] - 多只债券基金宣布调低费率以提升吸引力,例如国寿安保尊耀纯债基金管理费率从0.5%降至0.3%,嘉实信用债券基金管理费率从0.7%降至0.3% [4] 权益类基金表现 - 权益类基金热度攀升,第二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基金和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均提前结束募集,认购资金均超20亿元 [5]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基金、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等发行规模均超20亿元 [5] - 截至8月14日,69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另有57只即将发行,其中45只为权益类基金 [5] 市场情绪与预期 - "动量效应"和"赚钱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进场,带动行情向纵深推进 [2][6] - 随着美国就业市场降温,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幅抬升,外部流动性有所改善 [5] - 建议关注景气度向上的科技成长领域及股息率性价比较高的红利品种 [6]
国债衍生品周报-20250817
东亚期货· 2025-08-17 0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利多因素为货币宽松预期提供支撑,资金面维持平稳偏松,DR007中枢稳定在1.4%-1.5%,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缓解债市资金流出压力 [3] - 利空因素为政府债券供给增加,构成短期供给利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上升,资金从债市抽离 [3] - 交易咨询观点为机构择券思路强调曲线静态及持有性价比 [3] 各指标数据情况 国债到期收益率 - 展示2Y、5Y、10Y、30Y、7Y国债到期收益率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4] 资金利率 - 展示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1天、7天及逆回购利率7天自2023年12月至2025年6月的数据 [4] 国债期限利差 - 展示7Y - 2Y国债期限利差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5] - 展示30Y - 7Y国债期限利差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5] 国债期货持仓 - 展示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自2015年12月至2023年12月的持仓数据 [7] 国债期货成交 - 展示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成交数据 [7] 国债期货基差 - 展示2年期国债期货当季合约基差自2024年2月29日至2024年10月31日的数据 [8] - 展示5年期国债期货当季合约基差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9] - 展示30年期国债期货当季合约基差自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的数据 [10] - 展示10年期国债期货当季合约基差自2024年2月29日至2024年10月31日的数据 [15] 国债期货跨期价差 - 展示2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当季 - 下季)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12][13] - 展示5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当季 - 下季)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11][13] - 展示10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当季 - 下季)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16] - 展示30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当季 - 下季)自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的数据 [17] 国债期货跨品种价差 - 展示TS*4 - T跨品种价差自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数据 [18] - 展示T*3 - TL跨品种价差自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的数据 [19]
【笔记20250815— 没有人再笑话“3000点保卫战”】
债券笔记· 2025-08-15 14:35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开展23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160亿元[2] - 税期资金面均衡转松,DR001在1.40%附近,DR007在1.48%附近[2] 银行间资金市场 - R001加权利率1.44%,成交量68889亿元,占比89.45%[3] - R007加权利率1.49%,成交量7370.89亿元,占比9.57%[3] - R014加权利率1.52%,上升10bp,成交量524.50亿元[3] - R1M加权利率1.55%,成交量41.62亿元[3] 债券市场表现 - 10Y国债利率从1.731%微幅下行至1.7275%,最低下至1.72%,最高上至1.749%,收于1.745%[4] - 250011国债收盘1.7450,上涨1.30bp[5] - 250210国债收盘1.8675,上涨1.90bp[5] - 2500002国债收盘1.9950,上涨1.70bp[5] 利率债市场 - 国债1Y利率1.3600,10Y利率1.7450,超长债利率1.9940[8] - 国开债1Y利率1.4910,10Y利率1.8675,超长债利率2.0550[8] - 口行债1Y利率1.4800,10Y利率1.8750[8] - 农发债1Y利率1.4900,10Y利率1.9000[8] 信用债市场 - AAA+级3M利率1.5500,1Y利率1.8600,5Y利率2.1900[8] - AAA级3M利率1.5700,1Y利率1.6700,5Y利率2.0400[8] - AA+级3M利率1.6800,1Y利率2.3400,5Y利率2.7000[8] - AA级3M利率2.1900,1Y利率1.8500,5Y利率2.8800[8]
债市调整不改长期逻辑,民生加银鑫享多维度业绩领跑同类
财富在线· 2025-08-15 04:38
中国债市演变 - 中国债市经历从调整到修复的转变 市场逻辑和资金环境变化推动演变过程 [1] - 资金环境由紧平衡转向均衡宽松 叠加货币政策预期从修正到强化 市场完成从熊平到牛陡的曲线形态转换 [1] - 机构看好2025年债券"牛尾"延续空间 下半年交易重心逐步向基本面偏移 [1] - 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较大 或为我国降息打开空间 中美贸易政策变化及市场流动性情况值得关注 [1] 债券基金表现 - 债券基金优势凸显 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重要选择 核心收益来自债券票息 收入具有相对固定性 [1] - 长期来看债券基金业绩表现较好 过去十年万得债券型基金总指数累计涨幅达40.11%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5.62% [1] - 万得债券型基金总指数年化波动率仅为1.51% 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波动率高达19.15% [1] 权益市场格局 - 权益市场估值基本完成修复 政策支持或有望助推"慢牛"格局形成 [2] - 市场呈现"稳健"+"成长"+"主题"格局 高分红资产成为"不确定性"下受追捧对象 [2] - 8月在流动性支撑及政策呵护下 对股市保持相对乐观 关注科技成长等方向机会 [2] - 债券波动加大 持续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 等待调整后机会 [2]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表现 -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凭借较好业绩表现和严格风险控制 成为投资者关注对象 [2] - 基金主要投资利率债 高等级信用债及可转债 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增强收益 [2] - 截至二季末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近3年 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23%和18.30% 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13%和2.36% [2] - 近三年同类(A类-可投转债)排名第一(1/217) 近一年排名位列前1%(3/257) [2]
【笔记20250814— 大A“豹子顶”:3666】
债券笔记· 2025-08-14 11:16
资金面与央行操作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320亿元,开展128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到期1607亿元逆回购 [2] - 央行公告将于2025年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2] - 资金利率保持平稳,DR001报1.32%,DR007报1.44% [2] - 银行间回购市场成交缩量,R001成交额73707.20亿元(占比90.29%),R007成交额7002.10亿元(占比8.58%),整体成交缩量2018.74亿元 [3]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期国债利率日内震荡,早盘低开至1.715%,盘中受股市影响最高上行至1.733%,尾盘收于1.732%(+1.20bp) [4][6] - 关键债券品种表现:25附息国债11收1.7320(+0.80bp),25国开债10收1.8490(+1.90bp),25附息国债02收1.9780(+1.30bp) [6] - 利率债期限分化明显,10年期品种中债估值1.7240,CFETS估值1.7250,超长债(如2.1900%)成交活跃度提升 [6] 股市与债市联动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00点后回落,收盘报3666.44点,较前日高点3688.63点下跌,"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4][5] - 午后彭博报道央企收购商品房消息叠加央行逆回购操作,推动债市利率尾盘回升至1.732% [4] 市场情绪与交易特征 - 债市交易员对信贷数据负增长、股市波动及央行操作反应敏感,形成"GVN(卖出)"交易惯性 [5] - 信用债市场AAA级品种成交活跃,1年期利率1.4900%-1.8200%,5年期利率1.7500%-2.3000%,显示短端需求更强 [6]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B10Y日内波动区间1.7150%-1.7400%,成交1380笔,久期9.7781年 [6]
股市呈现积极态势,债市情绪有所修复
中信期货· 2025-08-14 0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期货震荡偏强 [7] - 股指期权震荡 [7] - 国债期货震荡偏弱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阅兵前对权益市场持积极态度,短期顺势而为;期权端建议跟随趋势续持牛市价差组合;债市情绪有所修复,但整体仍需维持谨慎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股指期货 - 沪指新高,量能接近2.2万亿,当前情绪进入正反馈;9月阅兵前因美联储降息预期、政策一致性强化、资金流增量信号,对权益市场持积极态度,短期顺势而为,操作建议持有IM [7] 股指期权 - 昨日权益市场震荡偏强,期权成交额突破100亿,创业板ETF期权成交额单日提升143.43%,期权情绪指标走强,隐含波动率提升,建议续持牛市价差组合 [2][7] 国债期货 - 昨日国债期货整体走强,债市情绪修复;股市走强或对债市构成利空,但商品市场情绪减弱、债市观望情绪上升使股债跷跷板效应不明显;7月金融数据社融增速抬升,但人民币贷款分项有待好转,对债市多头情绪有支撑;考虑股市表现、政策因素,债市整体需谨慎;操作上趋势策略震荡偏谨慎,套保策略关注基差低位空头套保,基差策略主力合约套利空间不大,曲线策略关注曲线做陡 [3][8][9] 重要信息资讯跟踪 - 原油方面,IEA表示全球石油市场明年将面临创纪录供应过剩,8月全球原油加工量将升至历史新高,6月全球可观测石油库存升至46个月新高 [11] - 宏观方面,7月金融数据显示M2货币供应年率为8.8%,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1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99万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等 [11][12] 衍生品市场监测 - 报告提及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国债期货数据,但未给出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