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可能性与市场影响:《大国博弈》系列第八十九篇
光大证券· 2025-09-25 03:59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停摆概率接近80% 主要由于两党分歧加剧 拨款法案通过门槛高且时间窗口紧张[1] - 若政府停摆 经济数据暂停公布将加大美联储决策难度 降息路径更可能延续9月指引[2] - 历史数据显示停摆期间黄金表现优于美股和美债 美股收益率下行 美债收益率短期上行[2][15][16] 新财年停摆可能性分析 - 2026财年拨款法案需在9月30日前通过 否则政府将停摆 众议院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但遭参议院否决[3] - 两党分歧焦点:民主党要求恢复《减税法案》削减的1万亿美元医疗补助 共和党希望维持减支成果[4] - 特朗普取消与民主党领导人会面 称停摆可能性上升 进一步缩小妥协空间[5] - 法案需参议院60票通过 共和党仅53席优势 且投票时间仅余9月29-30日两天[5] - 市场预期停摆概率达77% 12个部门中仅3个拨款进展较快 停摆影响范围广泛[6][7][8] 历史停摆情况 - 1980年以来联邦政府停摆15次 持续时间1-35天不等[9] - 最长停摆发生在特朗普时期(35天) 其次为克林顿时期(21天)和奥巴马时期(16天)[9][10] 经济影响 - 政府停摆拖累当季GDP环比折年率约1个百分点 但解决后快速反弹[11][13][14] - 政府支出占GDP近20% 停摆导致政府投资项目搁置[11] - 关键经济数据(失业率/非农/CPI)暂停发布 美联储决策难度增加[11] 货币政策影响 - 数据缺失使美联储更可能"按部就班" 延续9月点阵图指引在10月/12月各降息25BP[12] - 鲍威尔表示通胀上行与就业下行风险并存 政策利率仍具限制性[12] 资本市场影响 - 美股:停摆期间S&P500平均下跌0.2% 关门前一周跌1.0% 开门后1-3个月反弹0.6%-3.8%[15] - 美债:停摆超10天的7次事件中 10年期收益率普遍上行[15] - 黄金:停摆期间均上涨 时间越长涨幅越高 1995年21天停摆涨2.6% 2018年35天停摆涨3.8%[16]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925
招银国际· 2025-09-25 03:37
核心观点 -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上涨41.52% 创业板指数涨幅达48.75% 美股出现回调[1] - AI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核心主线 阿里巴巴宣布追加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3][4] - 政策推动数字消费发展 多部委提出大力发展AI手机 智能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等数字消费产品[3] - 大宗商品供应担忧加剧 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矿难停产 预计2026年产量骤降35%[3] 全球市场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表现分化 恒生指数单日下跌0.10%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6%[1] - A股市场强势反弹 深证创业板指数单日大涨3.06% 年内累计涨幅达48.75%[1]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道琼斯指数下跌0.42%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59%[1] - 欧洲股市涨跌互现 德国DAX指数微涨0.12% 法国CAC指数下跌0.33%[1] 行业板块表现 - 港股行业指数分化明显 恒生工商业指数单日上涨0.55% 恒生地产指数下跌2.42%[2] - A股半导体 电气设备与软件服务涨幅居前 银行 煤炭与消费者服务板块下跌[3] - 美股材料 地产与通讯服务板块领跌 能源 公用事业与可选消费板块上涨[3] - 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 铜价大幅上涨 原油连续两日上涨[3] 重点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宣布追加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投资 与英伟达达成物理AI合作[3] - 微软计划扩大与Anthropic合作 将AI模型引入365 Copilot助理[3] - 英特尔股价大涨 因寻求苹果公司投资[3] - 特斯拉股价大幅反弹[3]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多部委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产品[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3] - 建材行业出台反内卷政策 要求2025-2026年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产能[3] - 美国金融监管局通过修订方案降低日内保证金交易门槛[3] 宏观经济与汇率 - 人民币兑美元创近两个月最大跌幅 预计第四季度汇率可能小幅升至7.1左右[3] - 美债收益率回升 美元指数反弹至两周新高[3] - 美国8月新屋销售大超预期 创2022年初以来最高水平[3] - 英国央行内部政策分歧增加 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3] 投资建议与估值 - 吉利汽车目标价25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37%上行空间[5] - 零跑汽车目标价80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29%上行空间[5] - 绿茶集团目标价10.74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60%上行空间[5] - 珀莱雅目标价129.83元 较当前股价有63%上行空间[5]
每日投资策略:恒指低开高走,港股收涨 359 点-20250925
国都香港· 2025-09-25 03:2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高走 收报26518点 上涨359点或1.37% 收复10天线[3][4] - 国企指数报9442点 上涨152点或1.64% 恒生科技指数报6323点 上涨156点或2.53%[3] - 大市成交额2887.72亿元 连续3日低于3000亿元 北水净流入137.04亿元[3] - 88只蓝筹股中49只上涨 信义光能涨4.9% 信义玻璃升4% 银河娱乐涨2.2%[4] 科技板块动态 - 阿里巴巴领涨科技股 带动大市反弹 旗下高德平台宣布免全国餐饮商户一年年费后 单日新入驻商家数量激增6.31倍[4][15] - 阿里云宣布国际扩展计划 将在巴西/法国/荷兰新建数据中心 并计划在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地区增设设施 目前在全球29个区域运营91个可用区[13]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数字消费发展指导意见 支持实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鼓励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创新[9] - 推出13项服务出口支持措施 包括优化出口退税程序/加大信用保险支持/便利人员跨境往来等 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建立国际数据中心[10] 上市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周大福全年股东应占盈利21.62亿元 同比增长3.73% 收入242.85亿元同比下降8.09% 派末期息0.35元并建议10送1红股[12] - 百奥赛图A股发行计划获上交所批准 拟发行不超过9984.96万股 募集资金用于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及临床研发项目[14] 国际关系与监管动态 - 李强总理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 呼吁欧方避免经贸问题泛政治化 强调中欧应共同维护全球稳定[8] - 香港金管局澄清未发行人民币挂钩稳定币 强调《稳定币条例》已生效 目前未发放任何发行人牌照[7]
双融日报-20250925
华鑫证券· 2025-09-25 01:36
市场情绪状态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8分 处于过热状态[6][9]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9] - 过热状态表明市场极度活跃 投资者情绪极度乐观 需警惕市场过热带来的风险[19]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因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而受关注 文件中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明显提高 马斯克重申机器人业务占特斯拉未来约80%的价值[6] - 医疗器械主题受上海市政策推动 计划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6] - 液冷主题因英伟达要求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而升温 新散热方案单价是现有的3至5倍 适用于功耗高达2000W以上的AI新平台[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前一交易日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阳光电源(141,122.14万元)、通富微电(119,114.80万元)和北方华创(109,380.41万元)[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立讯精密(146,141.15万元)、中芯国际(124,971.96万元)和海光信息(91,443.40万元)[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包括通信(-223,651万元)、汽车(-186,263万元)和有色金属(-169,430万元)[17]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以电力设备(281,216万元)、电子(281,100万元)和计算机(197,234万元)为主[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电子(1,109,537万元)、电力设备(250,208万元)和机械设备(87,629万元)领先[18]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包括电子(1,831万元)、传媒(1,624万元)和钢铁(477万元)[18]
A股市场大势研判: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
东莞证券· 2025-09-24 23:31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收盘点位3185.57点,单日涨幅2.28% [1][2] - 科创50指数表现突出,收盘点位1456.47点,单日涨幅3.49% [2] - 上证指数收盘3853.64点,涨幅0.83%;深证成指收盘13356.14点,涨幅1.80%;沪深300指数收盘4566.07点,涨幅1.02% [2] - 北证50指数收盘1578.92点,涨幅2.03% [2] - 市场成交额2.3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676亿元 [6]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涨幅居首达2.88%,电子板块涨2.76%,传媒板块涨2.59%,计算机板块涨2.52%,房地产板块涨2.25% [3] - 银行板块表现最弱下跌0.36%,煤炭板块下跌0.29%,通信板块微跌0.01% [3] - 热点概念板块中芯国际概念涨幅达5.41%,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4.83%,BC电池板块涨4.30%,存储芯片板块涨4.18%,光刻胶板块涨4.06% [3] - 表现较弱的概念板块包括中韩自贸区涨0.07%,抽水蓄能涨0.12%,同花顺中特估100涨0.32% [3] 市场走势分析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走强,创业板指低开0.79%后最终收涨超2% [4] - 市场呈现个股普涨格局,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400只,近90只股票涨停 [4] - 芯片产业链集体爆发,地产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 [4] - 技术形态显示大盘在缩量背景下突破关键压力位,但量价背离和节前资金观望情绪可能限制上行空间 [6] 宏观环境与政策展望 - 美联储主席表示货币政策立场仍属"适度限制",暗示若劳动力市场疲软持续,年内可能进一步降息 [5] - 10月28-29日议息会议未释放强烈信号,但未反驳市场对再次降息的普遍预期 [5] - 节后政策窗口开启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6] - 建议密切关注政策信号与资金流向变化,把握产业升级与景气扩散带来的长期价值 [6] 投资建议与板块配置 - 操作上建议保持合理仓位,灵活应对轮动,可借助调整逢低布局 [6] - 重点推荐关注TMT、公用事业、有色金属、金融等板块 [6] - 短期市场预计继续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6]
估值与盈利周观察9月第3期:分化
太平洋证券· 2025-09-24 15:24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 创业板指和科创50表现领先而金融和稳定风格表现落后 [3][11] - 宽基指数估值分化明显 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的PE和PB均上升 [3][19] - 行业估值涨跌分化 煤炭和电力设备领涨而银行和非银金融表现最弱 [14][35] - 全A股权风险溢价(ERP)上升至2021年以来负一倍标准差附近 [4][20] 市场表现分析 - 创业板指单周上涨2.34% 近三周累计涨幅达11.34% 显著领先其他主要指数 [12] - 科创50指数单周上涨1.84% 近三周累计涨幅11.06% 表现同样突出 [12] - 金融指数单周下跌3.55% 稳定指数下跌1.72% 成为表现最弱的大类风格 [12] - 行业层面煤炭上涨3.51% 电力设备上涨3.07% 电子上涨2.96% 涨幅居前 [15] - 银行下跌4.21% 非银金融下跌3.66% 有色金属下跌4.02% 表现垫底 [15] 估值水平分析 - 创业板指PE(TTM)达43.4倍 处于近一年99.2%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26] - 科创50PE(TTM)达176.5倍 处于近三年98.2%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6] - 红利指数PE(TTM)仅7.6倍 处于近三年90.9%分位数 估值相对较低 [26] - 金融地产类估值高于50%历史分位 而原材料、设备制造等行业估值处于50%以下 [27] - 食品饮料行业PE(TTM)21.5倍 处于近三年35.2%分位数 估值较为便宜 [36] - 农林牧渔PE(TTM)18.9倍 处于近三年13.5%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6] - 社会服务PE(TTM)47.4倍 处于近三年55.5%分位数 估值相对合理 [36] 相对估值指标 - 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E上升 显示成长板块估值溢价扩大 [3][19] - 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B上升 反映市场对成长性资产的偏好增强 [3][19] - PEG视角下红利指数和金融板块PEG值最小 显示估值与盈利增速匹配度较高 [22] - PB-ROE视角下科创50和成长风格PB-ROE值最小 表明投资者为其支付的成长溢价最低 [22] - 非银金融PB-ROE分位仅21.22% 农林牧渔为13.46% 食品饮料为35.16% 社会服务为55.49% 均处于较低水平 [42] 热门概念估值 - 半导体设备概念PE(TTM)72.98倍 处于近三年98.05%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46] - 第三代半导体PE(TTM)171.34倍 处于近三年98.54%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46] - 机器人概念PE(TTM)33.12倍 处于近三年96.17%分位数 估值相对较高 [46] - 中字头央企PE(TTM)11.76倍 处于近三年69.87%分位数 估值相对合理 [46] - 工业互联网概念PE(TTM)29.15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数 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46] 盈利预期变动 - 传媒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8.1% 上调幅度最大 [48][49] -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下调1.4% 下调幅度最大 [48][49] - 房地产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3.3% 2027年盈利预期上调9.0% 上调幅度显著 [49] - 综合行业2026年盈利预期下调1028.1% 调整幅度异常巨大 [49] - 各行业盈利预期整体变动幅度较小 显示盈利预期保持相对稳定 [48] 海外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单周上涨5.09% 表现最好 [51][52]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72% 表现最差 [51][52] - 标普500指数PE(TTM)29.5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数 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5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43.2倍 处于近三年77.0%分位数 估值处于较高水平 [52] - 恒生指数PE(TTM)12.0倍 处于近三年99.7%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52]
0924A股日评:科技高低切,半导体受益-20250924
长江证券· 2025-09-24 14:11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于2025年9月24日震荡上涨 三大指数齐涨 科技板块出现高低切换 半导体产业链取代AI硬件端成为核心主线 市场成交额达2.35万亿元 全市场4457家上涨 科创50指数涨幅达3.49%[2][4][6] - 半导体产业链强势领涨 主要受芯片自主可控进展顺利 上海微电子极紫外光刻机参数公开及阿里巴巴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催化 半导体硅片 半导体设备及晶圆产业概念涨幅均超5%[4][6] - 配置建议短期关注价值方向中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如玻纤 水泥等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锂电池 军工及港股互联网 中长期继续看好AI算力 港股创新药 并增加对AI应用 低空经济等低位方向关注[6]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3% 深证成指上涨1.80% 创业板指上涨2.28% 上证50上涨0.68% 沪深300上涨1.02% 科创50上涨3.49% 中证1000上涨1.70%[2][6] - 市场成交额为2.35万亿元 全市场4457家上涨 88只个股涨停[6][9] 行业及概念表现 - 长江一级行业中电力及新能源设备上涨2.77% 电子上涨2.65% 计算机上涨2.53% 传媒互联网上涨2.12% 银行下跌0.32% 煤炭下跌0.29%[6] - 半导体硅片概念上涨7.57% 半导体设备上涨6.26% 晶圆产业上涨6.02% 半导体材料上涨5.89% 光模块 覆铜板 央企银行和旅游出行等概念领跌[6] - 核心风格表现排序为盈利质量>成长>高估值>红利>低估值[6] 市场驱动因素 - 科技产业端催化包括上海微电子首次公开极紫外光刻机参数图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投入[6] - 储能需求数据超预期 电池板块在爆单消息提振下延续上涨 BC电池 锂电电解液 动力电池等表现居前[6] - 财政部党组指导地方落实增量化债支持政策 一级地产商等地产股大幅反弹[6] - 算力硬件板块因部分资金短期获利兑现影响集体回调[6] 配置方向 - 短期关注价值方向中最近两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均连续提升的行业 包括玻纤 水泥 造纸 精细化工 油服和医疗服务[6]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 以及供需格局逐步出清的锂电池 军工和港股互联网 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6] - 中长期视角下科技成长方向继续看好AI算力 港股创新药和军工 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应用 港股互联网 低空和深海方向关注 供需格局改善方向关注金属 交运 化工 锂电 光伏 生猪养殖等 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6]
电子:AI创新为主轴,顺周期+国产替代齐头并进
天风证券· 2025-09-24 13:45
电子行业投资策略研报核心观点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AI创新是行业核心主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大板块将迎来修复与增长机遇,其中消费电子看好苹果产业链修复及AI硬件需求催化,半导体则受益于AI硬件带动的芯片需求及国产替代机会[2] 消费电子板块 苹果产业链修复与创新 - Apple 2025年9月15日发布Apple Intelligence新功能,硬件方面除了iPhone 17系列手机,亦有AirPods和Apple Watch等多款产品发布,看好果链创新周期及估值修复[2] - 相较于2023年,iPhone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约1.47%,预期2025年销量同比上升约10.50%[7] - iPhone 17系列对产品线进行彻底重构,推出四款定位分明的新机型:iPhone 17标准版、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10] - iPhone 17 Air成为史上最薄iPhone,厚度仅5.6mm,全面转向eSIM设计,取消了物理SIM卡槽[10] - Pro系列回归一体成型的航空级铝合金机身,首次为iPhone打造VC均热板散热系统,搭载A19 Pro芯片,中央处理器性能最高提升40%[10] - 苹果多款硬件有望与AI融合,建议关注26年潜在新品项目落地情况:折叠iPad&iPhone,多模态AirPods&Apple Watch&homepod,Vision Pro二代,AR眼镜等[12] AI终端设备发展 - 大模型驱动AI眼镜多模态交互升级,自2024年初以来,国内外已有十余款主流AI眼镜产品实现上市销售[18] - 据维深信息Wellsenn XR预测,2030年AI眼镜市场规模有望发展至上千亿元;根据IDC报告,2024年国内AI眼镜市场有望突破200亿元,预计到2030年规模达到1200亿元量级,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18] - Meta已拥有4款AI眼镜产品,价格覆盖379-799美元,场景涵盖日常使用与专业运动,形成全面的产品矩阵[19] - 第二代Ray-Ban Meta眼镜性能向Oakley Meta HSTN看齐,超广角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最高3024×4032像素照片拍摄,视频录制支持1200p 60帧/秒、1440p 30帧/秒及3K 30帧/秒三种模式[19] - 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右眼全彩单目显示屏设计,600×600像素的显示屏可提供20度视场角内容显示能力,刷新率为90Hz,峰值亮度为5000尼特左右[19] 半导体板块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Q2,A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为18.67%,保持全市场第一位置,配置比例环比25Q1下降0.07pct[38] - 根据WSTS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62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 - SIA预计2024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超1700亿美元,CSAID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芯片设计销售额6460.4亿元(约909.9亿美元),长三角地区占比超过50%[45]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连续14个月同比增速超17%[45] AI芯片与算力需求 - 端侧AI 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25H1上半年业绩已体现高增长[2] - 存储涨价及AI服务器、PC、手机等带动存储容量快速升级,HBM、eSSD、RDIMM等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2] - 以AI眼镜为例,从"显示设备"向"交互终端"演进,其核心竞争力从传统光学硬件转向SoC的性能升级[50] - Ray-Ban Meta的主板芯片成本达99.1美元(占比57%),较Ray-Ban Stories(77美元,占比50%)大幅增加,凸显高性能SOC对AR/AI功能的关键支撑[50] ASIC产业发展 - Marvell预测数据中心定制化加速芯片市场规模5年内达到CAGR达45%[53] - Marvell所面向的数据中心市场23年市场规模约210亿美金,预测28年有望增长至750亿美金,复合增速达29%[53] - 博通表示谷歌、Meta、亚马逊都是公司AI定制芯片的大客户,其CEO表示,公司2027年超大规模客户的AI收入将达到600-900亿美元[53] - 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中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53] 存储市场展望 - 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2025年第三季一般型DRAM价格季增10%至15%,若纳入HBM,整体DRAM涨幅将季增15%至20%[54] - NAND Flash市场供需失衡情况已明显改善,预估第三季NAND Flash平均合约价将季增5%至10%[54] - 具体价格预测:PC DDR4在3Q25预计上涨38~43%,Server DDR4上涨28~33%,Mobile LPDDR4X上涨23~28%,Graphics GDDR6上涨28~33%[55] 模拟芯片与国产替代 - 2024年模拟芯片企业在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与AI技术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60]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调查[60] 晶圆代工与封测 -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预估2025年全球半导体业资本支出将年增3%,达到1600亿美元[62] - 台积电2025年资本支出达380亿美元至420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62] - 中芯国际2025H1营收323.48亿元(yoy+23.1%),归母净利润23亿元(yoy+39.8%),毛利率21.9%(yoy+8.0pct),Q2产能利用率92.5%[64] - 华虹半导体2025H1营收80.2亿元(yoy+19.1%),Q2产能利用率108.3%[64] - 封测企业表现:长电科技2025H1营收186.1亿元(yoy+20.1%),通富微电营收130.38亿元(yoy+17.67%),华天科技营收77.80亿元(yoy+15.81%)[65] 海外算力投资 CSP资本支出与AI投入 - 海外CSP资本支出呈现集体攀升态势,在AI基础设施方面保持高强度投入[20] - 微软FY25Q3营收701亿美元(同比+13%),净利润258亿美元(同比+18%),智能云部门表现强劲,AI服务收入增长贡献较大[22] - Meta FY25Q1营收423.14亿美元(同比+16%),净利润166.44亿美元(同比+35%),Meta AI的月活跃用户接近10亿,扎克伯格预计未来几年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22] - Alphabet(谷歌母公司)FY25Q1营收902.34亿美元(同比+12%),净利润345.40亿美元(同比+46%),谷歌云业务收入为122.60亿美元[22] - 亚马逊FY25Q1净销售额1556.67亿美元(同比+9%),净利润171.27亿美元(同比+64%),AWS销售额为29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约10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自研芯片和AI服务基础设施[22] AI服务器与芯片发展 - Trendforce预测2025年AI服务器全年出货量将年增近28%,产值有机会提升至近2980亿美元[35] - GB300启动出货,英伟达业务端进展与资本市场表现形成共振,CoreWeave公司宣布率先部署GB300 NVL72[28] - TrendForce预估2025年GB200出货量破百万颗(占英伟达高端GPU4-5成),微软2024年四季度GB200订单增长3-4倍(超其他CSP总和)[28] - 英伟达推出首颗推理芯片GPU Rubin CPX,具备30 petaFLOPs的NVFP4计算能力、128GB的GDDR7内存,注意力机制加速性能三倍于GB300[31] - 搭载Rubin CPX的Rubin机架在处理大上下文窗口时的性能,较当前旗舰机架GB300 NVL72高出最多6.5倍[31] - AI服务器对于PCB需求的拉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结构:GPU加速卡、GPU模组版以及CPU母版[35] - Prismark预测,从2023年到2028年,中国多层板、HDI板、封装基板和挠性板这四大核心产品品类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6%以上[35]
“9.24”新政一周年,慢牛格局延续
德邦证券· 2025-09-24 11:56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点评 2025 年 09 月 24 日 策略点评 证券分析师 程强 资格编号:S0120524010005 邮箱:chengqiang@tebon.com.cn 翟堃 资格编号:s0120523050002 邮箱:zhaikun@tebon.com.cn 高嘉麒 资格编号:S0120523070003 邮箱:gaojq@tebon.com.cn 研究助理 相关研究 "9.24"新政一周年,慢牛格局延续 摘要。2025 年 9 月 24 日周三,A 股市场震荡上行,债券市场继续调整,工业品期 货普涨。 一、市场行情分析 1)股票市场:震荡上行,创业板与科创 50 均创阶段新高 图 1:近一年主要宽基指数涨幅 节前正常缩量,维持震荡慢牛观点,聚焦科技主线不变。虽然市场连续两日成交额 缩量,但我们认为在当前政策空窗期(美联储议息会、中美元首通话、"十四五" 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发布会已落地),且国庆中秋假期临近,市场缩量属于正常现 象。当前全市场连续 31 天成交额超 2 万亿显示市场韧性,未出现资金大规模撤 离。我们认为当前政策空窗期环境下产业趋势对市场影响将更大,未 ...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风险平衡式降息落地
天风证券· 2025-09-24 11:14
策略报告 | 投资策略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9月1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 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当前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就下 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通话是务实、积极、建设性的。 国内外政策导向分析 上周(9.15-9.19)海外政策聚焦于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关于TIKTOK中国政府尊重企业意愿,乐见企业在符合市场规则基础上做好商业 谈判,达成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利益平衡的解决方案;美联储9个月后重启降息。 上周(9.15-9.19)国内政策主要聚焦于《求是》发表总书记文章《纵深推进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李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 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货币财政方面,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招标操作 并开展6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央行召开党委会总结全系统深入贯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资本市场方面,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债券购回业务优 化新规;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产 业方面,商务部等部委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关于加 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