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山精密(002384)
icon
搜索文档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涨4.1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0:04
概念板块涨跌幅 - 中船系概念今日涨幅6.55%位居榜首,成飞概念以5.77%涨幅紧随其后,军工信息化概念上涨4.28% [1]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整体上涨4.17%,在概念板块涨幅排名第4,板块内20只个股全部上涨 [3] - 重组蛋白概念跌幅0.94%表现最弱,代糖概念下跌0.82%,转基因概念下滑0.77% [1] 资金流动情况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47亿元,18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其中8只个股净流入超1亿元 [1]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8.36亿元居首,东山精密获2.66亿元净流入,歌尔股份与蓝思科技分别获2.54亿元和2.01亿元净流入 [1]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入率达12.28%最高,东山精密和鹏鼎控股分别达10.69%和10.53% [2] 个股表现 - 蓝思科技以9.63%涨幅领跑同花顺果指数成分股,长盈精密上涨7.04%,立讯精密涨幅6.36% [3] - 京东方A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且流入率达10.16%,工业富联获1.94亿元净流入且流入率9.54% [4] - 赛腾股份和闻泰科技是板块内唯二资金净流出个股,分别流出803万元和1604万元 [4]
出海链大涨,5G通信ETF(515050)涨超2.6%,近2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5-12 07:01
市场表现 - 受益于关税谈判进展 A股出海方向情绪回暖 光模块 消费电子 电子元器件 通信设备等板块活跃 [3] -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上涨2.68% 成分股剑桥科技涨6.59% 联特科技涨6.21% 立讯精密涨5.86% 东山精密 普天科技跟涨 [3] - 5G通信ETF上涨2.60% 最新价1.06元 成交1.46亿元 近1周累计上涨4.33% 近2周规模增长2.43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行业动态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贸易谈判若缓和 A-PCB 苹果产业链及出口美国占比较大的细分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3] - 5G通信ETF深度绑定AI算力刚需环节及消费电子终端硬件龙头 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 聚焦光模块 设备商等算力硬件核心标的 [4] 估值水平 -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25.65倍 处于近1年13.08%分位 估值低于近1年86.92%以上的时间 处于历史低位 [4] 基金表现 - 5G通信ETF近3年净值上涨28.59%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33/1747 居于前13.34% [5]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50%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3.37% 涨跌月数比34/33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98% 年盈利百分比80.00% [5] - 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14%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15% 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5]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近半年跟踪误差0.018% 跟踪精度最高 [5] 指数成分 -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立讯精密 中兴通讯 兆易创新 中际旭创 工业富联 新易盛 紫光股份 中航光电 歌尔股份 三安光电 合计占比51.99% [6] - 立讯精密权重10.08% 涨5.86% 中兴通讯权重7.09% 涨1.91% 中际旭创权重5.69% 涨2.22% 工业富联权重5.07% 涨2.94% 兆易创新权重4.99% 涨0.62% [8] - 新易盛权重4.47% 涨3.56% 歌尔股份权重4.09% 涨5.52% 紫光股份权重4.03% 涨1.63% 中航光电权重3.35% 涨3.16% 东山精密权重2.87% 涨5.69% [8]
半导体投资策略:聚焦AI+国产化,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提速(附124页PPT)
材料汇· 2025-05-11 15:07
半导体设备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达1210亿美元,中国大陆扩产动能强劲,引领全球市场,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预计2025年增长7%,达每月3370万片(8英寸当量),中国大陆产能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增至1010万片 [2][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加速追赶高端领域,25Q1部分设备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169.7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合计24.9亿元,同比增长34.8% [2][8] - 2019-2024年14家国产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合计营收从138.1亿元增长至683.5亿元,CAGR达37.7%,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8] 半导体材料 - 2024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销售额分别为429亿美元和246亿美元,预计2028年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将突破840亿美元 [3][9] - 13家半导体材料公司2019-2024年合计营收CAGR达18.58%,短期维度下游晶圆厂稼动率低点已过,中长期维度国产供应商料号种类和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9] - 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公司重要战略,打造多维成长空间 [3][9] 半导体零部件 - 2020年起半导体零部件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显著提速,2019-2024年部分零部件公司合计营收从67.7亿元增长至223.4亿元,CAGR为27%,归母净利润从6.7亿元提升至26.9亿元,CAGR达32% [4][10] - 海外制裁背景下设备厂商积极导入国产上游零部件,当前国产零部件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4][10] - 规模效应随营收扩大逐步显现,毛利率保持稳定 [4][10] 封测 - 23Q4至25Q1封测板块连续6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Q1营收达218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13.3%,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5][11] - 先进封装领域研发投入成效显著,长电科技24Q4晶圆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及高端测试领域实现满产,甬矽电子2024年晶圆级封测营收增长超600% [5][11] - 未来封测大厂将持续攻克2.5D/3D封装技术,助力AI芯片性能提升 [5][11] 算力&互连IC - 25Q1十家公司总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合计10.3亿元,同比增长270%,平均毛利率53.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27] - 高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合同负债高速增长显示订单饱满,预付款项和库存维持高位反映公司积极备货 [6][27] - 国产算力芯片及云端互连芯片性价比持续提升,叠加美国芯片禁令和关税纷争背景下国产化需求提升 [6][27] 存储 - 25Q1存储设计厂商表现分化,模组厂商德明利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环比24Q4提升4.6个百分点至5.8% [7][28] - 2025年大宗存储减产和利基存储竞争格局优化有望推动价格上行,带动板块业绩修复 [7][28] - 车用高容量MLCC因供需紧张价格坚挺,行业整体复苏迹象明确 [15] 消费电子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25Q1全球PC出货量6270万台,同比增长9.4%,2024年AI PC渗透率17% [12][33] - 25Q1消费电子板块合计营收4008.5亿元,同比增长22%,行业复苏趋势持续,AI赋能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12][33] - 端侧AI落地多终端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相关产品价值量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33] PCB - PCB板块2024年全面增长,胜宏科技25Q1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339.2% [13][34] - AI等高端产品放量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质量,胜宏科技AI算力卡、AIDataCenterUBB & 交换机市场份额已达全球第一 [13][34] - 高端产能紧缺背景下,大陆PCB公司有望实现供应链突破,中国头部PCB公司从"做大"迈向"做强" [13][34] 面板 - 25Q1十家A股面板公司总收入1118.9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1425.71%,毛利率6.40%,同比提升4.40个百分点 [16][36] -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合并市占率突破72%,接近80%,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 [16][36] - 渠道健康存货水位将为面板价格提供支撑,存货周转天数自2024Q2均在60天以下 [16][36]
方正证券:AI终端落地场景丰富 消费电子产业链迎高增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5-09 03:57
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与智能驾驶产业链变革 - AI技术加速消费电子与智能驾驶产业链变革 硬件革新与场景扩容为核心驱动力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果链龙头 新型硬件产业链及智能驾驶传感器 芯片 连接器供应商 [1] AI赋能传统智能终端 - AI上机提升算力需求 带动散热 存储 电池等硬件升级 石墨烯 VC均热板等高价值方案加速渗透 存储容量速率 电池续航充电速率需同步升级 [2] - 智能手机光学创新持续 潜望式镜头下沉 玻塑混合镜头 大像面传感器应用为重点方向 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将加速产业链成熟 [2] 新型智能硬件增量需求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152万台 2026年有望达1000万台 2025年为集中发售大年 加速产业链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 [3] - AI+AR为趋势 智能耳机升级为私人秘书 音响成为智慧家居控制节点 安防等设备借AI革新体验 端侧落地场景与传统消费电子产业链高度重合 [3] 智能驾驶产业链升级 - 2025年自主品牌开启"智驾平权"时代 高阶智驾传感器用量显著提升 车载摄像头从3-8颗增至8-12颗 像素需求从2-3M升至5-8M [4] - 激光雷达从40-50万车型渗透至25-30万价格带 未来或下探10万级市场 高频高速连接器单机价值量接近翻倍 L3级芯片算力需求进一步提升 [4] 投资标的建议 - 传统消费电子关注果链龙头 立讯精密 歌尔股份 东山精密等 及光学 散热等升级环节公司 如蓝特光学 水晶光电 [5] - 新型硬件聚焦AI/AR眼镜产业链 歌尔股份 水晶光电 恒玄科技 佰维存储等 涵盖方案 ODM 光学 存储 结构件环节 [5] - 智能驾驶推荐车载摄像头 激光雷达 连接器 芯片赛道 宇瞳光学 禾赛科技 电连技术 地平线机器人等标的 [5]
东山精密(002384):营收稳健增长 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7 0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7 70亿元 同比增长9 27% 归母净利润10 86亿元 同比减少44 74%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 99亿元 同比减少44 34%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6 02亿元 同比增长11 07% 归母净利润4 56亿元 同比增长57 5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 97亿元 同比增长51 83% [1] - 剔除LED业务资产处置损失1 64亿元和资产减值损失5 95亿元影响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约5%左右 [1] 业务分拆 - 2024年电子电路产品实现营收248 01亿元 同比增长6 62% LED显示器件实现营收7 68亿元 同比减少35 48% 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实现营收63 70亿元 同比增长31 02% 精密组件产品实现营收45 40亿元 同比增长9 08% [1] - 2025Q1 LED业务虽未扭亏 但同比减亏规模达数千万元 [1]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86 5亿元 同比增长36 98% 占营收比重达23 52% [2] - 2025Q1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26 3亿元 同比增长43 79% 占营收比重达30 57% 较2024年提升7 05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业务已与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达成多项定点合作 2024Q4部分客户从前期定点产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2] 国际化运营 - 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为305 83亿元 占比83 17% 直接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超过5% [2] - 外销客户关税基本由客户承担 美国增加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 [2] - 泰国基地2024年开工完成封顶 墨西哥和美国基地运营顺利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至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406 19亿元 481 47亿元 525 81亿元 同比增长10% 19% 9% [3] - 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7 03亿元 31 88亿元 34 86亿元 同比变化149% 18% 9% [3]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倍 14倍 13倍 [3]
【招商电子】东山精密:25Q1利润高增符合预期,关注公司业务盈利改善潜力
招商电子· 2025-05-06 13:49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总营收367.7亿同比+9.27%,归母净利10.86亿同比-44.74%,扣非归母净利8.99亿同比-44.34%,毛利率14.02%同比-1.16pct,净利率2.95%同比-2.89pct [1] - 25Q1营收86.02亿同比+11.07%环比-16.52%,归母净利4.56亿同比+57.55%环比+2392.74%,扣非归母3.97亿同比+51.83%环比+461.31%,毛利率14.13%同比+0.53pcts环比-0.83pcts,净利率5.31%同比+1.57pcts环比+5.13pcts [1] - 24年业绩下滑主因LED业务减亏低于预期,产生1.64亿设备处置损失及5.95亿资产减值损失,剔除后净利润同比降约5% [1] - Q4单季度资产和信用减值和资产处置亏损约9.5亿,同比新增约5.9亿亏损敞口 [1] 业务结构分析 - PCB产品收入248.0亿同比+6.6%,占比67.5%,毛利率18.34%同比-2.45pct,第一大客户收入188.6亿占比51.3% [2] - LED业务收入7.7亿同比-35.5%,毛利率-40.94%同比-14.27pct,减亏不及预期 [2] - 触控显示模组收入63.7亿同比+31.0%,毛利率3.32%同比+1.55pct [2] - 精密组件收入45.4亿同比+9.1%,毛利率14.30%同比+3.59pct [2] - 新能源业务整体收入86.5亿同比+36.98%,营收比重23.52% [2] 季度业绩亮点 - Q1利润增长源于同期基数较低,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43.79%至26.30亿 [3] - 精密组件业务逐步实现盈利,LED业务亏损改善 [3] - PCB业务因A客户新品上市及关税加急备货需求增长,硬板向AI领域拓展 [3] 未来增长点 - A客户终端AI化带动软板升级,AI手机、AI可穿戴等产品推动换机需求 [4] - 新能源领域深耕T客户,FSD、Robotaxi等产品推广带来机会 [4] - 子公司Multek在HDI及高多层板领域技术积累,有望在算力市场突破 [4] - LED及触控显示业务有望边际改善 [4]
东山精密(002384) - 关于公司股份回购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5-05 07:47
回购方案 - 回购资金总额1亿 - 2亿元,价格不超48.78元/股,预计回购205 - 410万股,占总股本0.12% - 0.24%[1] 回购进展 - 2025年4月10日首次回购2,089,800股,占总股本0.1225%,成交金额50,240,898元[2] - 截至公告披露日,累计回购4,202,200股,占总股本0.2463%,成交金额100,084,437元[2][3] 股份影响 - 若用于员工持股或激励,限售股增至323,794,187股,占比从18.73%增至18.98%[10] - 若用于员工持股或激励,无限售股减至1,382,119,523股,占比从81.27%减至81.02%[10] 后续安排 - 回购股份存放专用账户,用于员工持股或激励,未实施将依法注销[11]
东山精密(002384) -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2025-05-05 07:46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7.93亿元、315.80亿元、336.51亿元和26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2亿元、23.68亿元、19.65亿元和10.67亿元[8]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7.05%、24.08%;2024年1 - 9月分别同比下降19.91%、2.72%[8] - 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2.69%、66.84%、73.50%、70.20%,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4.50%、51.60%、55.81%、50.41%[10]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67%、17.60%、15.18%和13.65%[1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34%、59.74%、59.00%和58.71%,流动比率分别为1.15、1.23、1.26、1.22,速动比率分别为0.81、0.89、0.90、0.86[13] 资产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金额分别为50303.75万元、181318.38万元、184252.52万元和215394.67万元[14]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工程设备款金额分别为24492.44万元、83873.18万元、90636.05万元和46233.76万元[15]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4.52亿元、61.66亿元、62.94亿元和65.98亿元,1年以内存货账面价值占比分别为95.14%、94.91%、94.36%和93.70%[16]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499440.48万元、2595802.23万元、2800193.65万元和2195905.5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8.62%、82.20%、83.21%和82.97%[17] 发行股票 - 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14.04亿元,控股股东自有资金认购5亿元,自筹资金认购9.04亿元[19]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尚需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24] - 发行价格为11.49元/股,经权益分派调整后为11.24元/股[25] - 袁永刚、袁永峰拟认购金额分别不超11.232亿元和2.808亿元,合计不超14.04亿元[27] 市场地位 - 以2023年收入规模计算,公司柔性线路板(FPC)排名全球第二,PCB排名全球第三[84] - 2023年度公司PCB业务收入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内资第一,FPC业务位居全球第二[99] 产品产能 - 2024年1 - 9月电子电路产能480万平方米,产量335.37万平方米,销量346.03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69.87%,产销率103.18%[120][121] - 2024年1 - 9月精密组件产能15000万件,产量10338.22万件,销量9882.09万件,产能利用率68.92%,产销率95.59%[121] - 2024年1 - 9月触控显示模组产能5500万片,产量2290.54万片,销量2323.91万片,产能利用率41.65%,产销率101.46%[121] - 2024年1 - 9月LED显示器件产能1800亿颗,产量814.02亿颗,销量940.74亿颗,产能利用率45.22%,产销率115.57%[121]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全球化布局[109] - 公司围绕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发展,提质增效消费电子业务,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133] 新技术研发 - 公司建立以自主研发和满足客户创新需求为导向的高效研发体系[114] - 公司研发注重与客户深度合作和对行业趋势研判[1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资产组Aranda是公司2023年1月收购的Aranda、AutoTech Services和AutoTech Mexico S.[34] - 苏州晶端于2023年1月被公司收购[35] - 公司车载显示模组业务于2023年1月收购苏州晶端后新增[101]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稳健经营,保持健康财务状况,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34] - 公司完善内部管理,推动数字化建设,实施“两化融合”,驱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134]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印制电路板(PCB)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5-02 07:07
政策历程 - 印制电路板(PCB)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行业从"十二五"规划注重基础材料自给和技术水平提升,到"十三五"规划推动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再到"十四五"规划聚焦高性能PCB产品及新型材料研发,发展路径呈现高端化、规模化、绿色化趋势 [1] 国家层面政策 支持类政策 - 2024年《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实施方案》提出提升电子化学品等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4] - 2024年《吸引外资行动方案》明确支持集成电路等外资项目享受政策红利 [4] - 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将高密度互连板、刚挠结合板等列入鼓励类目录 [4] - 2021年《基础电子元器件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高频高速PCB、IC载板等产品 [7] 技术攻关方向 - 突破封装基板、HDI板、特种PCB等技术瓶颈,发展激光钻孔等先进工艺 [8] - 面向5G通信需求开发高频多层板,针对汽车电子发展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 [8] - 推动覆铜板材料国产化,开发高导热基板、陶瓷基板等新型材料 [8] 省市层面布局 重点区域规划 - 广东:2026年目标PCB产业规模达800亿元,聚焦HDI板、IC载板等高端产品 [11] - 江西:实施产业链现代化行动,强化PCB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等场景应用 [11] - 重庆:构建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发展车规级芯片相关PCB产品 [12] 技术突破重点 - 湖北发展5G通信用改性PTFE树脂等覆铜板基础材料 [11] - 山西攻关高精度铜箔、覆铜板工艺等共性技术 [12] - 湖南将PCB纳入首套件电子元器件支持范围,涵盖刚性/挠性板等类型 [11] 产业链发展目标 - 形成覆盖原材料(覆铜板、电子玻纤布)-高端PCB(HDI、高频板)-终端应用(5G、汽车电子)的完整产业链 [8][11] - 提升国产化率,突破高性能覆铜板等关键材料对外依赖 [6][8]
东山精密(002384):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大幅增长,光电显示与精密制造持续向好
长江证券· 2025-05-01 0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高增,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提升带动经营业绩增长 [2][6][11] - 端侧AI+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智能手机功能创新和集成度提升驱动单机FPC用量增加,汽车电子化水平提升带动车用FPC需求增长 [1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公司精密组件业务布局该产业,相关产品收入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制造企业有机会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11] - 公司PCB业务稳中有升,新兴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极,随着与特斯拉协同合作加强,运营效率提升,利润中枢有望抬升,光电显示业务预计2025年大幅修复,2025年苹果AI手机创新大年,产业链将迎机会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02亿元,同比增长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7.55%;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4.13%和5.31%,分别同比+0.53pct和1.57pct [2][6] 事件评论 -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持续向好,受益于AI对ICT基建和消费产品需求扩大,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11] - 端侧AI+汽车智能化趋势驱动成长,FPC增长动力强,智能手机功能创新和AI技术发展为FPC带来增量需求,汽车电子化水平提升带动车用FPC需求增长,预计新能源车单车FPC用量超100片,电池电压监测FPC用量可达70片 [1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精密组件市场机遇显著,公司精密组件业务布局该产业,相关产品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演进和造车新势力崛起重塑供应链格局,中国制造企业有机会进入产业链 [11]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5.35亿元、46.10亿元和56.2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01倍、9.21倍和7.54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6770|43389|52067|65084| |营业成本(百万元)|31615|36143|43007|53629| |毛利(百万元)|5155|7246|9060|11455| |营业利润(百万元)|1480|4310|5655|6998| |利润总额(百万元)|1468|4310|5655|6998| |净利润(百万元)|1085|3534|4609|562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086|3535|4610|5628| |EPS(元)|0.64|2.07|2.70|3.3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986|1361|4034|446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094|-98|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319|348|-504|-616|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4|-427|1612|3530| |每股收益(元)|0.64|2.07|2.70|3.30|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92|0.80|2.36|2.62| |市盈率|45.63|12.01|9.21|7.54| |市净率|2.65|1.93|1.62|1.36| |EV/EBITDA|11.93|11.15|7.88|5.81| |总资产收益率|2.4%|7.3%|8.4%|9.0%| |净资产收益率|5.8%|16.0%|17.6%|18.1%| |净利率|3.0%|8.1%|8.9%|8.6%| |资产负债率|59.0%|56.8%|54.7%|53.3%| |总资产周转率|0.81|0.89|0.9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