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泸州老窖(000568)
icon
搜索文档
解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川酒领跑榜单,成都近4年增量拿下“双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40个巨型城市群聚集全球18%人口但贡献66%经济活动和85%技术创新 突显城市群核心价值[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西部代表 近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不足6.3万亿元增至2024年8.7万亿元 五年连跨两个万亿台阶 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从6.3%提升至6.5%[1] - 成渝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与基础设施改善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与效能[2] 成渝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排名 - 五粮液以3059.62亿元品牌价值位居榜首 泸州老窖以1076.68亿元位列第二 长安汽车以845.57亿元排名第三[2][3] - 品牌价值前十企业包括四川长虹(810.59亿元) 通威股份(348.40亿元) 东方电气(327.21亿元) 新希望(304.96亿元) 重药控股(281.23亿元) 重庆啤酒(275.39亿元) 智飞生物(210.20亿元)[3] - 从城市分布看 宜宾 重庆和成都的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位居前三[4] 城市维度品牌价值动态 - 成都近四年上榜企业数量从43家增至52家 增量达9家 同时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增量位居第一[4][5] - 重庆上榜企业数量从42家增至48家 增量6家 绵阳 德阳和自贡各有1家增量 其他城市保持稳定或零增长[5] - 泸州 乐山 内江 宜宾等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四年间无变化[5] 行业品牌价值格局与变迁 - 饮料行业品牌价值近四年增量1170.17亿元位列各行业第一 2025年汽车行业品牌价值突破千亿达1231.47亿元[6][8] - 装备行业上榜企业数量从7家增至15家 四年翻倍增长 覆盖电气装备 通用装备 航空航天与国防等多个领域[8][10][12] - 农业品牌价值出现明显下滑 主因通威股份主营业务从农业转向装备领域[6] 重点行业发展态势 - 饮料与汽车成为成渝地区千亿级品牌支柱产业 但均面临转型挑战:川酒需应对消费年轻化与健康化趋势 重庆汽车需应对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8] - 汽车产业核心发展课题在于国际化 企业需深入掌握海外市场特点 需求及政策以制定可行进入策略[8] - 装备行业增长反映成渝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高科技升级 成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12] 行业数量结构变化 - 医药行业上榜企业从12家增至13家 化工从8家增至9家 公用事业从6家增至7家 均保持稳定增长[10] - 房地产行业上榜企业从9家锐减至4家 减少5家 有色金属从3家减至2家 食品行业从4家减至4家但期间波动[10] - 教育行业从1家增至4家 增量3家 建筑行业从2家增至4家 增量2家 电子 环保 日用品等行业均有1家增量[10]
泸州老窖近十年首现业绩双降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9-25 08:35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54亿元 同比下降2.67% 归母净利润76.63亿元 同比下降4.54% 为近十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4] - 第二季度营收71亿元 同比下降约8% 归母净利润30.73亿元 同比下降约11% 业绩由一季度小幅增长转为负增长[4] - 经营现金流净额60.64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26.27% 合同负债35.3亿元 同比上涨50.7% 但较年初接近40亿元有所下降[14] 产品结构分析 - 中高档酒类营收150.48亿元 同比下降1.09% 占比91.45% 销量2.41万吨 同比增长13.33% 但吨价62.39万元/吨 同比下降12.72%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6][8] - 其他酒类营收13.5亿元 同比下降16.96% 占比8.2% 销量2.48万吨 同比下降6.89% 吨价5.44万元/吨 同比下降10.82% 量价齐跌[6][8] - 中档酒收入增速快于高档酒 高档酒中国窖1573低度酒增速快于高度酒 头曲系列因去库存压力下滑显著[8] 成本与盈利能力 - 酒类原料成本同比增长10.07% 人工工资增长14.53% 制造成本增长7.32% 中高档酒当期成本同比增长14.65%[10]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6.86% 其中广告宣传费用大幅削减20.31% 但促销投入同比增长11.2%[10] - 酒类毛利率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至87.18% 中高档酒毛利率下降1.23个百分点至91.03% 其他酒毛利率下降10.55个百分点至44.33%[12] - 净利率下滑0.9个百分点至46.6%[12] 行业竞争与定位 - 白酒行业前三名贵州茅台营收910.9亿元(同比增长9.16%)、五粮液527.7亿元(同比增长4.19%)、山西汾酒239.6亿元(同比增长5.35%)均实现正增长 公司以164.54亿元营收维持行业第四 但差距进一步拉大[16] - 行业正处于新一轮调整周期 呈现"量减质升"发展态势 消费观念、需求、场景及渠道发生巨大转变[5][17] 战略调整与挑战 - 公司推进38度产品发展 推广冰饮等新饮方式 拟推出28度国窖1573 并倾斜资源至特曲60版、头曲等产品 布局光瓶酒赛道[18] - 深化数智营销体系建设 加强电商平台与即时零售合作 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18] - 低度白酒赛道竞争激烈 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古井贡酒上市26度"轻度古20"、舍得酒业发布29度"舍得自在" 公司28度国窖1573尚未正式上市[19] - 下沉市场与光瓶酒赛道布局面临挑战 需构建差异化优势[19]
连续七日“吸金”累计超1.5亿元,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盘中获净申购1800万份,机构:食品饮料板块有望估值和业绩双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18
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9月25日盘中跌0.55% 成交额超2400万元 溢折率0.18% 交投活跃[1] - 该ETF当日获净申购达1800万份[2] - 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5亿元[3] 成分股表现 - 养元饮品涨停 盐津铺子、妙可蓝多、仙乐健康、劲仔食品等跟涨[1] - 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海天味业等大市值龙头股[3] 行业政策与活动 - 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在成都启动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开展系列文旅消费活动[3] - 海口市发放1000万元旅游消费券 单人"机票+酒店"最高可省1800元[3] 企业动态 - 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名产品"酒鬼·自由爱"上市后获消费者广泛认可 正按计划发货[3] - 茅台管理层调研显示8月终端动销环比6、7月份回暖 8月底以来动销环比增长显著[4]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认为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扭转宏观经济预期 促进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和业绩双提升[4] - 食品饮料行业当前估值仍然较低 国海证券维持"推荐"评级[4]
白酒板块午盘下跌 贵州茅台微跌0.07%
北京商报· 2025-09-25 05:10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3859.62点上涨0.16% [1] - 白酒板块整体下跌0.45% 以2259.28点收盘 [1] - 16只白酒股出现下跌 占比显著 [1] 个股行情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41.03元/股 下跌0.07% [1] - 五粮液收盘价122.00元/股 逆势上涨0.30% [1] - 山西汾酒收盘价194.28元/股 下跌0.17% [1] - 泸州老窖收盘价130.50元/股 跌幅达1.07% [1] - 洋河股份收盘价68.76元/股 下跌0.51% [1] 行业动态 - 酒企已陆续开始双节备货 [1] - 当前整体消费场景仍相对承压 [1] - 核心高端酒批价短期略向下 性价比凸显或刺激动销 [1] - 后续重点关注双节宴席市场恢复程度 [1]
食品饮料周报:预制菜概念驱动餐供表现居前,关注双节催化-20250924
天风证券· 2025-09-24 12:43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预制菜规范化概念驱动餐饮供应链短期表现居前 西贝预制菜舆论事件催化加速预制菜标准出台 利好品牌预制菜企业 [5][16] - 娃哈哈预计2026年用"娃小宗"品牌替代"娃哈哈" 此举或利好农夫山泉等竞品市场份额提升 [5][17] - 白酒板块当前PE-TTM为19倍 处于近10年维度6.99%的合理偏低位置 龙头酒企股息回报已较为可观 [3][14] - 继续看好符合"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内控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高成长赛道+拓品类+拓渠道)的强α公司 [5][16] - 推荐三大投资主线:景气度延续条线 H2潜在业绩弹性条线 品类空间条线 [5][16][22] 市场表现复盘 - 9月15日-19日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2.53% 跑输上证综指(-1.30%)和沪深300(-0.44%) [2][23] - 子板块表现:预加工食品+0.32% 软饮料+0.07% 保健品+0.05% 啤酒+0.03% 零食-1.28% 调味发酵品-2.08% 乳品-2.36% 其他酒类-2.76% 白酒-2.95% 烘焙食品-3.49% 肉制品-3.64% [2][23] - 个股涨幅前五:千味央厨+17.59% 日辰股份+11.45% 味知香+10.79% 交大昂立+10.05% 燕京啤酒+2.55% [26][27] 白酒板块 - 白酒板块周跌幅2.95% 表现弱于食品饮料整体及沪深300 金徽酒(-5.95%) 古井贡酒(-5.74%) 迎驾贡酒(-5.24%)跌幅靠前 [3][14][30] - 酒企已陆续开始双节备货 当前整体消费场景仍相对承压 核心高端酒批价短期略向下 [3][14] - 茅台(原/散)批价分别为1770元/1755元 较上周变动-20元/-25元 普五(八代)批价840元 国窖1573批价840元较上周+5元 [50] - 预计25Q3板块业绩端仍或承压 重点关注双节宴席市场恢复程度 [3][14] 啤酒板块 - 啤酒板块周涨幅+0.03% 青岛啤酒股份+2.7% 燕京啤酒+2.6% 华润啤酒-3.6% [4][15] - 2025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8月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 中长期看 随着后续促消费政策落地 有望带动啤酒销量和升级速度修复 [4][15] 黄酒板块 - 会稽山周跌幅6.32% 古越龙山周跌幅3.15% [3][14] - 2025年上半年代州黄酒产值2.63亿元 同比增长14.3% [3][14] - 近3年代州黄酒总产能由1.8万吨提升至13万吨 [3][14] - 黄酒单品铺货&动销已进入验证期 [3][14] 大众品板块 软饮料 - 软饮料板块周涨幅+0.07% 农夫山泉+4.0% 东鹏饮料+1.5% 康师傅控股-5.5% [17] - 娃哈哈品牌切换短期内或对渠道信任和市场接受度带来考验 饮料市场或面临新一轮竞争格局演变 [17] 休闲食品 - 休闲食品板块周跌幅-2.15% 零食板块-1.28% [18] - 绝味食品因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8] - 西麦食品计划三年内做到中国有机燕麦头部品牌 布局礼品渠道和药食同源粉类产品 [18] 调味品 - 调味品板块周跌幅-2.08% 日辰股份涨幅居前 [19] - ST加加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9] - 25年调味品部分企业有望享受成本红利 利润弹性有望释放 [19] 餐饮供应链 - 预加工食品周涨幅+0.32% 烘焙食品周跌幅-3.49% [19] - 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 行业需求有望回暖 带动估值修复 [19] 乳制品 - 乳品板块周跌幅-2.36% [20]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降幅持续缩窄 [20] - 预计产能端有望在Q3加速去化 [20] 保健品 - 保健品板块周涨幅+0.05% 交大昂立+10% ST春天+2% 百合股份+1% [21] - 仙乐健康泰国产业园奠基 建成后年产能将达24亿粒营养软糖 [21] - 长期看好中游代工企业集中度提升&研发及成本优势凸显 [21]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0日食品饮料板块动态市盈率21.5倍 位于一级行业第22位 [31] - 子板块估值:其他酒类56.99倍 保健品44.33倍 零食34.60倍 软饮料29.53倍 调味发酵品28.93倍 [31] - 预制加工食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大(+0.33%) 肉制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小(-3.63%) [31] 行业数据跟踪 产量数据 - 2025年1-8月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4][15] - 8月啤酒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成本数据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20] - 白砂糖 猪肉 大豆 棕榈油 大麦 瓦楞纸 聚酯瓶片等原材料价格均有跟踪 [41][42][44][46][49] 渠道数据 - 卤制品门店:绝味食品10725家 紫燕食品5315家 周黑鸭2551家 [73] - 休闲食品门店:赵一鸣5854家 来伊份2934家 良品铺子2262家 零食有鸣1821家 三只松鼠220家 [73]
泸州老窖20250923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泸州老窖(白酒行业)[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需求复苏缓慢,2025年双节白酒动销预计不及2024年,受中秋国庆连假旅游倾向及禁酒令影响[2][3][4] - 公司坚持控价策略,维持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利润空间,库存良性可控[5][6] - 资源倾斜至中档和大众产品(如老字号特曲、特曲60版),推进"终端大基建"战略,目标覆盖乡镇县域市场,有效终端提升至110万家[7][17][19] - 低度白酒占比显著提升,国窖1573高低度产品比例从五年前64开接近五五开[8][9] - 针对五粮液批价下跌(可能跌破800元),公司短期稳价并伺机实现价格反超[10] - 2025年营收规划暂未确定155亿目标,需结合行业深度调整与政府沟通[11] **其他重要内容** - 中档产品上半年个位数增长,宴席市场表现良好,下半年加强主销区(天津、山东、河北、四川)推广[13][17][18] - 华东市场增速放缓(基数低+环境影响),江浙环太湖区域低度产品表现较好[14][15] - 河南市场因经销商窜货等问题暂未大举进攻,侧重基础工作[16] - 新兴渠道(电商、即时零售)收入占比低,以品牌建设为主;费用率保持稳定[20][21] - 白酒出海短期贡献有限(境外营收占比1%-2%),主要依赖华人市场[22] **数据与百分比** - 有效终端数量:110万家(持续进货70万家)[7] - 国窖1573高低度比例:从五年前64开至接近五五开[8] - 境外营收占比:1%-2%[22]
白酒板块9月24日跌0.72%,泸州老窖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9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白酒板块整体表现 - 白酒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72%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83% 深证成指上涨1.8%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 泸州老窖领跌(-0.53%) 贵州茅台下跌0.37% 洋河股份下跌0.30% [1][2] - 五粮液微涨0.15% 山西汾酒上涨0.41% 顺鑫农业上涨0.45% [2] 个股交易数据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42元 成交量3.07万手 成交额44.43亿元 [2] - 五粮液成交额15.98亿元 成交量13.06万手 为板块最高 [2] - 泸州老窖成交额8.26亿元 成交量6.26万手 [2] - 酒鬼酒成交额6.54亿元 金种子酒成交额7029.41万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白酒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9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0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399.81万元 [2] - 金徽酒主力净流入369.30万元 占比5.65% 今世缘主力净流入363.92万元 占比1.48% [3] - 泸州老窖主力净流入292.69万元 游资净流入775.11万元 但散户净流出1067.81万元 [3] - *ST岩石主力净流入139.16万元 占比达7.20% 为个股最高占比 [3]
历届合作艺术家同台见证,国窖1573发布第五款艺术新春酒
经济网· 2025-09-24 02:23
产品发布 - 公司于12月16日在青岛西海美术馆举行2024年国窖1573×谭平"气象无垠"艺术新春酒上市发布会[1] - 谭平与方力钧、张晓刚、庞茂琨、薛松五位艺术家共同出席见证国窖1573第五款艺术新春酒发布[1] - 艺术新春酒以谭平作品《闯入者》进行二次创作 将抽象元素融入酒瓶和酒盒设计[2] 品牌合作 - 公司推动国窖1573经典品味与谭平艺术造诣融合 促成中国白酒与中国当代艺术携手[2] - 2017年以来公司持续与国际音乐大师谭盾、知名摄影师尹超等艺术家合作 通过音乐和影像传播品牌[4] - 五位艺术家参与艺术公益薪火传递仪式 期许与公司共同推动艺术公益项目发展[4] 产品特性 - 艺术新春酒每年每款全球限量发售6万件 仅当年生产[4] - 酿酒窖池始建于1573年 连续使用450年 是白酒行业首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传统酿酒技艺源自1324年 传承近700年共24代人 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艺术价值 - 谭平被誉为中国抽象大师 在40年艺术实践中探索绘画、版画、多媒体等多领域[1] - 作品《闯入者》通过红黄与深黑蓝色的色彩碰撞 体现感性理性、艺术生活的闯入关系[4] - 公司认为艺术是品牌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品牌建设中最受重视的营销领域之一[4]
奶茶加白酒,第一天就卖了近12万杯!要让年轻人喝酒,还是跨界最好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49
核心观点 - 茶百道与泸州老窖联名饮品"醉步上道"回归 首日销量达12万杯 引发市场对白酒奶茶跨界联名能否撬动年轻人酒饮市场的关注 [1][2] - 白酒品牌与新茶饮品牌通过跨界联名探索年轻化路径 瞄准规模达4000亿元的年轻人酒饮市场 但行业认为需从短期营销转向产品本质以形成持续复购 [1][9][15] 产品表现与市场反响 - "醉步上道"为茶百道与泸州老窖2020年推出的联名限定饮品 时隔五年回归 社交平台热议度高 消费者评价提及口感层次丰富(奶味、白酒味、茶味融合) [1][2] - 回归首日销量逼近12万杯 部分门店反馈销量良好 尤其匹配电影院、夜宵、聚餐等消费场景 [2][4][6] - 产品制作过程使用量杯精确添加泸州老窖白酒 确保标准化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 潜在年轻酒饮人群4.9亿 超五成职场年轻人月饮酒消费超千元 [10] - 年轻消费群体占白酒消费主力60%以上 18-35岁占比显著提升 消费趋势呈现年轻化、低度化、健康化 [9][10] - 低度酒市场快速增长 2023年规模约6341亿元 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29.3% [15] 品牌跨界动态 - 白酒企业(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通过联名茶饮/咖啡、音乐会、潮饮馆等场景创新贴近年轻人 例如茅台与瑞幸联名推出酱香拿铁 泸州老窖打造"窖主节"等活动 [11][12] - 新茶饮品牌(茶百道、茶颜悦色等)加码微醺赛道 推出"日茶夜酒"、白酒奶茶等产品 例如茶颜悦色试水小酒馆 爷爷不泡茶上新荔枝冰酿限定款 [12] 行业观点与挑战 - 跨界联名核心价值在于吸引年轻人关注并提升品牌声量 但需避免同质化竞争 回归产品本质(口感、风味)以支撑高频复购 [6][8][15] - 酒饮跨界目前更多体现为短期营销效应("快闪"模式) 而非长期可持续生意 周期性出圈比常态化存在更现实 [15][16] - 低度微醺酒市场被视为增量市场 但部分观点认为酒企应更专注酒类品质与品牌 而非过度跨界 [15]
白酒搭奶茶 能撬动4000亿年轻人酒饮市场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12
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与茶百道联名产品"醉步上道"重新上线 当日销量达12万杯 体现白酒行业通过跨界合作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战略趋势 [2] 产品表现 - "醉步上道"为奶茶与白酒首次跨界尝试 时隔5年重新上线即获市场热捧 [2] - 重新上线单日销量突破12万杯 被消费者称为"熹妃回宫" [2] 行业战略动向 - 白酒企业通过多元化跨界合作触达年轻消费群体:茅台与瑞幸合作推出酱香拿铁 泸州老窖打造"窖主节""国窖1573·冰JOYS"活动 山西汾酒联合露营地推出特调套餐 习酒赞助多位明星演唱会 [2] - 行业转向关注消费场景与情感体验建设 通过周期性跨界活动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2] 行业专家观点 - 跨界合作模式更接近"快闪"性质 难以实现高频复购 主要价值在于降低白酒品牌距离感 [2] - 周期性出圈比常态化存在更具现实可行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