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基绿能(601012)
icon
搜索文档
隆基绿能: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1 13:11
公司工商变更 - 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手续并取得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2] -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7,578,049,736元[2]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已完成备案登记且其他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保持不变[2]
隆基绿能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53万股,成交额915.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9:37
交易概况 - 隆基绿能于9月11日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53万股 成交金额915.76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48% [1] - 成交价格17.28元 与当日市场收盘价完全持平 [1] 交易细节 - 证券代码601012 交易通过招商证券内部营业部进行 买入方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新区分支机构 [2] - 卖出方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设营业部 该交易非专场交易 [2]
隆基绿能(601012)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9-11 08:00
公司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1012,简称隆基绿能[1] - 公司债券代码为113053,简称隆22转债[1] 公司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由7578044598元变更至7578049736元[4] - 公司近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手续[4] - 公司取得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4] - 公司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已进行备案登记[4] - 公司其他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不变[4] 会议决议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相关议案[4]
涨超2.0%,光伏ETF基金(516180)近1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头部
搜狐财经· 2025-09-11 06:43
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50% [2] - 成分股聚和材料上涨11.56% 科华数据上涨10.01% 科士达上涨10.01% [2] - 光伏ETF基金上涨1.80%报0.74元 近1周累计上涨4.7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三位 [2]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光伏产业链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4% [3]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51%) 隆基绿能(9.97%) TCL科技(9.42%) [5] 权重股表现 - 阳光电源上涨4.61% 特变电工上涨2.55% 正泰电器上涨2.89% [5] - TCL科技上涨1.37% 天合光能上涨1.29% 晶科能源上涨0.70% [5] - 隆基绿能上涨0.17% 通威股份上涨0.54% TCL中环上涨0.47% 晶澳科技上涨0.53% [5]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光伏产能退出阻力大,规则尚未特别清晰
华夏时报· 2025-09-11 05:3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内卷竞争 由多轮扩产潮导致 关键驱动因素包括产能供需错配 价格持续走低和技术同质化严重[2] - 产能退出进程受阻 涉及企业资金 资本市场投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 各方不甘心产能清零 导致退出阻力很大[2] - 行业最初预期一年左右度过调整期 但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 整体预期仍在下行[2] 政策干预与行业自律 - 反内卷策略发生明显改变 从行业自律转向多个政府部门积极介入[3] - 六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提出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四项要求[3] - 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治理光伏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 成效初显[3] 市场表现与价格动态 - 光伏产品价格反弹显著 硅料价格在5万元/吨上下徘徊 多晶硅N型复投料报价49.2-54元/千克 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51.26元/千克 颗粒硅报价48-49元/千克[4] - 头部组件企业报价适当上调后再度稳定[4] - Wind光伏指数从去年8月触底2210.32点 连涨5个月后突破3400点[4] 产能退出机制争议 - 产能退出规则尚不清晰 存在两种可能路径:参照领跑者计划逻辑逐步提高门槛淘汰落后产能 或采取一刀切配额方式[4] - 市场反对一刀切声音强烈 呼吁重启光伏领跑者计划 为高效产品留出空间[6] - 若采用一刀切方式 会将行业变成资源计划模式 忽视企业技术价值差异[6] 技术标准与产能出清 - 电池是决定光伏组件效率最核心环节 目前能生产72片规格功率达630W以上的高效电池企业仅少数几家 该类产能处于短缺状态 而大量610W 615W低功率产品以低价流通[5] - 若规定72片组件达到23.8%转换功率 电池端产能将基本出清[5] - 许多投资电池的企业已无资金进行技改和提高功率 但这类产能难以被快速淘汰[5] 领跑者计划历史与作用 - 2015年《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公布 要求单晶硅组件转换效率17%以上 多晶硅16.5%以上 高倍聚光组件30%以上 薄膜电池12%-13%以上[7] - 领跑者计划将东部先进技术引入西部 实现出口转内循环 为光伏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奠定基础[7] - 2013-2017年期间 行业完成多晶到单晶技术路线选择 实现金刚线切割替代砂浆切割 迎来PERC时代和技术突破降本的高光时刻[7] 质量问题和海外影响 - 近期光伏质量松动 功率虚标和安全问题抬头 严重影响发电效率和电站收益 损害消费者权益[8] - 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升级 需设立广义质量门槛引导资源向高质量集中[8] - 四大光伏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和集中度相比2023年降低[8] - 长期供需错配给研发与技术创新带来压力 市场不愿进行创新型投资[8] - 价格持续压低导致国外客户刚备好库存就降价20% 部分经销商倒闭 受红海问题影响海运时间从两个月延长至四个月 国外客户下单犹豫[9] 行业治理与风险 - 工信部部长强调抓行业必须抓治理 实现新型工业化需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 非理性竞争可能一夜之间毁掉企业和产业[9]
新能源ETF(159875)红盘上扬,成分股科华数据10cm涨停,机构:新能源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9-11 03:2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0.56% 成分股科华数据涨停 奥特维上涨5.51% 厦钨新能上涨5.35% 恩捷股份上涨5.07% 中材科技上涨4.82% [1] - 新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6.52% 近6月净值上涨25.2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519/3589(前14.46%) [1]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0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1.3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03% [1]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4.46% 成交额5061.62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2.05亿元 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6173.02万元 [1] - 近1年规模增长2.58亿元 [1] 权重股与行业结构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中国核电(4.36%)等 合计占比42.78% [3][4]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 特变电工涨2.07% 亿纬锂能涨1.47% 宁德时代跌0.44% 中国核电跌0.46%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修订电力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品种及电价机制 [3] - 各省加速出台"136号文"承接文件 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新时代 政策细节持续丰富 [3] 行业前景与估值 - 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具备产业高景气(国内渗透率高、海外需求回暖)、技术创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购置税优惠延续)等支撑因素 [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机构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3]
隆基绿能入局储能? 一家6轮融资企业或被收购 | 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09-11 00:54
隆基绿能战略转型 - 公司可能已参股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或考虑收购奇点能源 正与相关企业接触[2] - 公司内部确认光储需求持续增加 正在考虑介入储能环节的具体方式 但参股和收购事宜尚未最终确定[2] - 董事长钟宝申转变态度 认为储能业务具有"客户的协同价值很大" 公司过去20年积累的客户信赖使其有能力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而非仅组件[5]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化学储能已成为光伏企业业务延伸的主流方向 组件头部企业多数已有布局 隆基绿能和通威是此前唯二观望的头部企业[4] - 通威今年已开始行动 共建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并直接投资首座储能电站[4] - 国内市场储能价格持续下探 8月内蒙古独立储能项目中标价已低于0.4元/Wh 工商业储能市场出现0.38元/Wh的低价[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28.13亿元 同比下降14.83%[9] - 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9] - 30家光伏主链企业合计归母净亏损207.37亿元 同比扩大36.44% 其中仅3家企业实现盈利[10] 储能市场现状 - 行业正处于深度洗牌阶段 多家企业高管表示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是储能行业至暗时刻[6] - 储能市场快速供大于求 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战 海外市场才能获取利润[7] - 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电芯、安全电路板、液冷方案等均有现成供应链[6] 对标企业分析 - 逆势盈利企业阿特斯海外收入占比达78.85% 毛利率19.55% 储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9.23% 2024年储能业务毛利率高达30.84%[11] - 苏州精控能源在InfoLink 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排名中名列第五 但在储能系统、大储、户储系统细分排名中均未上榜[11] - 奇点能源在2024年度国内用户侧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第一 强项在工商业储能系统 已完成6轮融资但上市计划尚未成功[12] 管理层决策演变 - 创始人李振国曾将氢能作为第三增长曲线 认为储能应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主张与储能企业合作而非自建[4] - 钟宝申此前坚定发展氢能 对锂电池储能持观望态度 但在2024年三季度后态度明显转变[5] - 公司最终选择通过收购市场上优质资源进行强强联合而非从头开始发展储能业务[6]
东南亚光伏市场:从"出口跳板"到"市场终端"
亚洲光伏市场总体趋势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亚洲成为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东南亚凭借丰富太阳能资源 完善政策框架和巨大电力需求吸引大量中国光伏企业投资 [1] - 东南亚从中国光伏制造出口欧美的跳板转变为开发本地市场和参与区域能源转型的重要前沿 [1] - 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为亚洲各国开发光伏电站提供现实条件 [1][7] 市场潜力与需求 - 亚洲经济快速发展 南亚 东亚 东南亚电力需求快速攀升 工业化 人口增长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快速重塑 [2] - 东盟2022年能源供应中仅15.6%来自可再生能源 煤炭占主导地位达30.5% 天然气占19.7% 清洁能源替代空间巨大 [2] - 预计到2034年亚洲太阳能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5% [3] 各国光伏发展目标 - 越南设定2030年实现18吉瓦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 [2] - 泰国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0% [2] - 菲律宾通过绿色能源发电项目拍卖释放超10吉瓦光伏发电项目 [2] - 马来西亚 印尼等国制定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 政策框架逐步完善 [2] 成本优势与资源禀赋 - 南亚 中亚 东南亚光照资源丰富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并低于煤电 成为最经济发电方式之一 [3] - 乌兹别克斯坦可再生能源约97%为太阳能 太阳能总潜力超过510亿吨油当量 [3] 中国企业战略调整 - 过去十年间约20家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在马来西亚 越南 泰国 柬埔寨投建生产基地 [4] -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后 企业从单纯出口制造转向深度参与本地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 [1][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对亚洲出口量同比增长12.2% [5] 中国企业具体项目 - 隆基绿能参与多个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项目 [4] - 中国能建连续与哈萨克斯坦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签约光伏项目 [4] - TCL中环 晶科能源与当地能源公司洽谈合资建厂 [4] - 海泰新能在印尼投建2吉瓦电池片及1吉瓦组件项目 [4] 本地化运营与产业链建设 - 中国企业通过项目投资 技术合作和本地化生产参与电网升级 储能配套与电站运营 [5] - 助力东南亚国家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 [5]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带动当地清洁能源扩张与工业升级 [1][7] 发展挑战 - 面临政策执行不统一 电网基础设施滞后 外资准入限制等多重挑战 [6] - 除菲律宾已建立高度竞争市场架构外 多数国家仍为单一买方模式 [6] - 越南光伏装机容量全球前十但电网建设滞后导致弃光率高 [6] - 泰国 马来西亚电网基础较好 印尼 柬埔寨电网薄弱 [6] - 土地审批 外资比例 补贴发放 绿证交易等操作层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6] 解决方案与发展前景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 融资创新与本地合作逐步破局 [7] - 中国在光伏制造 储能集成 电网升级等方面成熟经验可与东南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有效结合 [7] - 未来中资企业有望在光伏电站投资 储能系统集成 绿电交易等环节实现更深层次参与 [7]
2025年首富变迁录:多个省份首富换人 释放什么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4:47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百利天恒9月8日盘中股价冲高至414.02元/股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78.90% [1][6] - 泡泡玛特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210% [8] -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财富年增长445% 涨幅居中国榜首 [13] 富豪财富变动与排名 - 朱义以153亿美元(约1089.5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四川新首富 全球排名第164位 [5][6] - 王宁家族以238亿美元(约1694.8亿元人民币)财富超越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 全球排名第92位 [3][6] - 陈天石以206亿美元身家成为江西新首富 较前任罗宇皓(43亿美元)优势显著 [8][9] - 范代娣夫妇以49亿美元财富成为陕西新首富 超越隆基绿能李振国(35亿美元) [11] 行业与公司营收增长 - 生物医药行业:百利天恒2024年营收激增超9倍 巨子生物营收增长超50% [16] - 人工智能行业:寒武纪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超60% [16] -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106% [16] 创新驱动因素 - 生物医药公司百利天恒针对晚期癌症开发靶向药 具备高技术壁垒 [14] - 寒武纪在AI芯片实现硬件突破与软件优化创新 处于全球前沿 [14] - 泡泡玛特重构潮玩商业模式 覆盖IP孵化、供应链管理及全球化渠道 [14] - 国家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推出全生命周期支持措施 [6] 经济结构转型趋势 - 新首富更替反映中国经济动能向新兴产业转移 包括人工智能、潮玩、生物医药 [3][17] - 新晋首富企业共同特点:行业符合新质生产力、突破性创新应用、契合年轻消费升级趋势 [18] - 资本市场对高增长新兴产业起到价值发现作用 A股和港股结构性牛市聚焦高增长行业 [20]
半年营收6100亿元的光伏板块 业绩拐点还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2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上半年受产业链价格同比下滑影响持续筑底 110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营收6152.80亿元同比减少约650亿元 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 [1] - 行业亏损面扩大 47家公司陷入亏损状态较去年同期39家增加8家 但近半数光伏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3][4][6] 细分环节表现 - 逆变器及储能环节表现突出 阳光电源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德业股份净利润15.22亿元增长23.18% 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大幅增长70.96% [2][6][7] - 设备环节企业保持增长 捷佳伟创净利润18.30亿元增长49.26% 北方华创净利润32.08亿元增长14.97% [2] - 组件环节亏损严重 五大组件厂商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合计亏损近160亿元 [5] 技术路线与盈利改善 - BC技术路线企业实现减亏 隆基绿能净利润-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50.88% 爱旭股份净利润-2.38亿元减亏86.38%且在第二季度扭亏实现净利润0.63亿元 [4] - 爱旭股份ABC组件出货量达8.57GW同比增长超400% 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在欧洲和亚太高价值市场表现突出 [4][5] 现金流与经营策略 - 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110家公司合计现金流净额294.51亿元同比扭负为正 第二季度现金流净额289.8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60倍同比增长20% [8] - 企业控制新增产能和去库存 第二季度存货金额环比下降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少 行业转向寻求高价值订单放弃低价竞争 [8][9] 政策与行业治理 - 政府部门对光伏行业非理性竞争开展依法治理 引导企业不低于成本价销售 通过成本优势筛选领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9] - 当前组件价格维持在0.70元/W水平 低于0.85元/W的盈亏平衡点 行业总应付账款远大于总应收账款龙头企业面临偿债压力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