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601012)

搜索文档
2025年度“碳中和绿色影响力品牌”发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0:28
碳中和绿色影响力品牌评选 - 2025年度"碳中和绿色影响力品牌"评选由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起 共有18个品牌入选[1] - 评选旨在通过传播绿色品牌故事 激励企业向绿色转型 引导生产要素向低碳领域聚集 推动产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赛[1] 入选企业名单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首[2] - 中国华电集团旗下三家实体入选 包括碳资产运营公司 产融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及江苏能源有限公司[2] - 光伏行业代表企业协鑫 通威 隆基绿能 天合光能 英利能源 正泰新能源均入选[2] - 风电行业龙头金风科技入选[2] - 储能及配套企业包括厦门科华数能 鹏辉能源 中储国能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入选[2] - 逆变器企业爱士惟科技和汇耀品尚能源科技入选[2] - 金融机构川财证券作为唯一券商入选[2]
圆桌对话丨跨越周期,韧性增长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06:50
论坛背景 - 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 主题为"跨越周期 韧性增长" [2] - 圆桌对话聚焦技术与制度创新及破除行业内卷 参与方包括能源协会、电网企业、光伏、储能及氢能企业代表 [2] 新能源发展总体态势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21亿千瓦 其中风电光伏接近17亿千瓦 [7] - 新能源间歇性挑战仍是替代传统能源的核心难题 需攻克储能与氢能技术 [5] - 能源低碳转型是必然趋势 预计未来20年储能和氢能将像当前风光产业一样具备竞争力 [5] 行业挑战与瓶颈 - 面临供需空间错配:风光资源集中在西部 用电负荷主要在中东部 [8] - 政策要求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导致电价波动和收益不确定性 [8] - 环境问题凸显:风电光伏设备存在噪音和光污染 退役组件回收难度大 [7] - 氢能汽车发展缓慢:2010年至2023年8月全国销售仅超3万辆 加氢站180余座 [15] 技术创新方向 - 光伏转换效率提升:主流组件效率约23% 隆基绿能先进产能达24%以上 每提升1%可实现显著降本 [18] - 柔性光伏支架创新:单位面积装机容量提升约30% 适用于山地、矿山采空区等场景 [13] - 储能技术多元化:南网储能开发锂钠混合储能站 布局5种技术路线 推进液流储能站建设 [10][11] - 低温电池突破:鹏辉能源推出零下40度充放电技术 高温电芯实现45度运行 [27] - 氢能效率提升:需开发更高效率产品降低成本 预计2030年前后行业迎来拐点 [15][16] 市场机制与政策建议 - 短期需完善"市场定价+政策调节"过渡机制 确保新能源企业合理收益 [8] - 长期要创造绿色电力应用场景 使绿色属性通过市场价格体现 [8] - 需避免储能行业低价竞争 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将导致全行业恶性内卷 [21] 企业战略与差异化竞争 - 隆基绿能聚焦技术创新:推出BC二代组件Hi-MO 9转换效率达24.8% 功率670W 布局近500项专利 [18][19] - 汇耀品尚能源通过柔性支架技术实现差异化 加强产品-市场-服务-供应链全链条能力 [13] - 协鑫能科推进零碳园区:采用"六位一体"技术模式 结合CCER绿电抵消打造解决方案 [24][25] - 鹏辉能源注重场景化创新:储能产品能效达97.5% 开发阻燃电解液及双防爆技术平台 [27] - 海辰储能强调产业协同:与上下游共同定义产品 避免供应端过度竞争 [21] 行业发展预测 - 新型储能装机预计2027年达1.8亿千瓦 [10] - 氢能汽车保有率将从2025年0.03%提升至2035年1.16% 增长约30-40倍达100万辆 [15] - 2035年燃油车保有率从当前79%降至33% 为新能源车腾出空间 [15]
隆基三防组件是不是自吹自擂?三家权威机构用行业标准测试结果告诉你答案!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24
产品发布与认证 - 隆基绿能在西安召开Hi-MO X10三防组件实证发布会 成为全球首款官方认可的"三防组件" [1] -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通过实验室测试与户外实证对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三大核心性能进行系统性验证 [2] - 发布会集结权威专家、组件厂家、终端业主三大阵营 并通过CPVT、TÜV莱茵、鉴衡三大机构联合实证 [1] 技术性能优势 - 热斑稳定温度比TOPCon组件低约72℃(1000W/m²辐照下) [2] - 防遮挡测试中部分遮挡时平均功率损失为10.15% 显著低于TOPCon的36.48% [2] - 户外模拟女儿墙遮挡时单瓦发电量比TOPCon高2.53% 树叶遮挡时高47.12% [2] - 5°小倾角防积灰测试中单瓦发电量比TOPCon高2.28% 平均工作温度低1.5℃ [3] - BC技术热点温度仅54.6℃ 远低于PERC的155.8℃和TOPCon的166.2℃ [5] 发电性能实证数据 - 海南三亚实证显示HPBC 2.0在静态遮挡下比TOPCon单瓦发电量高50.92% [6] - 无遮挡工况下HPBC 2.0在900-1000W/m²辐照度时单瓦发电增益最高达2.36% [6] - 阴天无遮挡时单瓦发电量增益1.96% 其中16-17时增益最大达4.42% [7] - 晴天无遮挡时单瓦发电量增益3.08% 其中16-17时增益最大达7.86% [7] - 宁夏银川实证显示单瓦发电量相对增益保持在1.42% 高辐照度(>1100W/m²)时达2.22% [7] - 山东烟台实证显示单瓦发电量相对增益保持在1.94% 高辐照度时达2.50% [8] 客户实证与收益表现 - 山东聊城实证电站测得Hi-MO X10单瓦发电增益达2.05% 暴雨天仍高出1.87% [10] - 山东德州实证显示X10较常规组件单瓦发电增益2.49% 单位面积增益7.22% [11] - 上海森马服饰项目8个月平均发电增益11.67% 年均额外收益27.9万元 [11] - 上海春晖制冷项目9.5个月平均发电增益4.9% 年均多收益4.5万元 [11] - 浙江"周庆药包"项目实际日均发电量4654.64度 超出理论值59% [12] - 杭州"中泰深冷"项目月均发电48万度 较一期电站高出23% [12] 行业影响与平台建设 - 隆基构建厂家自有、第三方合作及客户端三维一体的全球实证电站网络 [9] - 客户端实证电站在全国布局20例 第三方合作3例 自有实证电站4例 [9] - 开创"专家实证、厂家实证、业主实证"三位一体的价值验证范式 [13] - 推动行业从参数比拼转向真实收益和长期价值评估 [13]
矿业巨头发力绿色转型,徐工获史上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订单
华夏时报· 2025-09-27 12:15
福德士河集团脱碳目标与合作协议 - 全球第四大矿业巨头福德士河集团宣布2030年实现澳大利亚铁矿石陆地运营真正零排放目标 [2][3] - 集团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与比亚迪、隆基绿能、徐工集团及远景能源达成绿色技术合作 [2][3] - 合作涵盖储能解决方案(比亚迪)、绿色能源方案(隆基绿能)、纯电动矿卡(徐工)及风电集成技术(远景能源) [3][4] 徐工集团订单与市场表现 - 徐工集团获得福德士河150-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订单 计划2028至2030年交付 [2][4] - 订单金额超过去年同期30亿元人民币合作规模 创中国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纪录 [2][4] - 徐工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已达22.2% 产品应用于力拓、必和必拓等全球矿业巨头 [6] 矿业巨头绿色转型举措 - 力拓投资30亿澳元建设皮尔巴拉矿区风光储系统 预计2026年满足80%电力需求并年减排90万吨CO₂ [5] -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研发矿卡电池方案 目标2050年运营净零排放 [5] - 淡水河谷在巴西引入72吨电动矿卡及240吨氢燃料电池矿卡 配套绿氢制备厂 [5] 电动工程机械行业前景 - 全球电动工程机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00-7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7] - 矿用卡车及大型挖掘机等高频耗设备电动化需求占比超60% 配套充电及电池服务市场同步增长 [7] - 中国供应链企业可能占据全球40%以上电动设备供给 主要需求来自澳大利亚、智利及欧美市场 [7]
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7 11:52
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和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7] - 政策推动储能从政策配套迈向市场化交易 光储协同发展趋势显著 [4][10] - 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创新高 8月达到69.4GWh 印证需求刚性及高增长 [10]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晶科能源为全年6GWh出货目标努力 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3] 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6]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如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厂房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6][7] - 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需求 [10] 业务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 同比增长56% [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第二季度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8]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战略重点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7]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满足构网、耐高温、长循环等区域性特殊需求 [7]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企业需更关注项目实际经济效益 [7]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则陷入亏损困境 [9]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助力企业逆势增长并打造新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但储能需求刚性增长 [1][3][4][9][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接触收购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3] - 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三季度出货2.1-2.3GWh [4] - 晶科能源推进全年6GWh储能出货目标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4] - 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 含1GWh海外构网型系统订单 [4] - 8月中国储能系统/EPC招标采购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10]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 [1][9]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交付2.2GWh(环比增超140%) 成为盈利企业之一 [9] - 天合光能通过全栈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光储融合项目收益率 [9] 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峰谷电价差扩大:136号文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 [6][10] - 绿电自发自用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不低于3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 [6][7] - 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7] - 美国储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性竞争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10GWh [11] 技术优势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具备客户群体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技术基础重叠(功率变换系统)三大优势 [5] - 构网型系统、耐高温、长循环等技术满足区域特殊需求 [8]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光储协同成为能源转型必然选择 [5][7] 市场趋势 - 储能从政策配套转向市场化交易 经济性主导取代强制配储 [8][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 [11] - 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延伸业务对冲周期风险 [10]
澳洲铁矿石巨头联手远景、徐工等中国绿色科技领军企业加速全球矿业脱碳
新浪财经· 2025-09-27 08:28
全球脱碳联盟建立 - 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福德士河集团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建立全球脱碳联盟 四家中国行业领军企业比亚迪 隆基绿能 徐工集团 远景能源成为关键合作伙伴 共同加速全球工业脱碳进程 [1] - 多边合作整合中国新能源领域先进技术与制造能力 比亚迪提供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 隆基绿能贡献光伏解决方案 徐工集团供应零排放矿山设备 远景能源提供智能风电与储能系统 [1] - 中国企业参与推动福德士河实现2030年真正零排放目标 [1] 中国绿色技术国际影响力 - 福德士河集团执行董事长强调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绿色技术制造规模 与中国企业合作显著提升脱碳行动效率与经济性 [1] - 合作标志中国绿色科技企业正式成为全球工业脱碳核心力量 展现中国在碳中和领域技术实力与国际合作价值 [1]
受访人士:光储融合业务的发展,正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9-27 00:05
公司业绩与市值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1] - 公司市值站上3000亿元大关 成为光伏行业第三家突破30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1] 行业战略布局动态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1] - 隆基绿能近期被传出将收购储能企业 [1] - 阿特斯和天合光能等企业较早布局光储业务 [1] 光储融合发展前景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价值 [1]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为光储融合提供需求场景 [1] - 储能业务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和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 [1] 行业竞争现状 - 光伏行业基本面虽有好转但仍难言乐观 [1] - 行业竞争已高度激烈 企业若准备不充分贸然进入储能领域短期内恐难以实现盈利 [1]
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榜单发布陕西多家民企和典型案例入选
陕西日报· 2025-09-26 23:26
研发投入与创新特征 - 2024年全球研发投入1000强企业中 中国占216家 其中民营企业112家 [1] - 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呈现创新投入稳中有升 创新方式灵活多样 创新成果量质齐升 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六大特征 [1] - 入围企业拥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 产值合计1721.53亿元 [1]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制造业企业在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占据主体地位 [1] - 东部地区及京津冀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显著 西安等六大科创中心创新引领性凸显 [1] - 近千家民营企业建设了数千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1] 陕西企业表现 - 陕西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榜单 [1] - 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宇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5年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共60家) [2] - 陕西省工商联案例《畅通"秦"商路 架牢连心桥 陕西打造政企沟通新格局》入选2025年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共50个案例) [2]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 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6 22:18
光储融合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 需求场景强绑定 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6] 企业布局与业绩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达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 并考虑收购其他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限度释放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5]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新项目达到不低于35%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5][6]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8月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达69.4GWh刷新单月纪录 [7][9] 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 储能系统能平抑光伏发电出力波动 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应用场景包括微电网 零碳园区 光储充电站等 [4][6]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 知识产权 行业标准三位一体体系 满足构网 耐高温 长循环等特殊需求 [6]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通过光储融合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 满足市场化需求 [6][8] 海外市场前景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 欧洲市场大储和工商储需求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美国市场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储能需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