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600309)

搜索文档
PPI降幅收窄释放积极信号,化工板块午后跌幅收窄!机构:看好下半年化工品的结构性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9-10 05:50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板块早盘持续下探,午后略有回升,化工ETF(516020)盘中场内价格一度跌超2%,截至发稿跌1.47% [1] - 氯碱、氮肥、改性塑料、钾肥等板块部分个股跌幅居前,君正集团大跌超4%,鲁西化工、金发科技、盐湖股份等多股跌超3% [1] 宏观经济数据与政策影响 - 8月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3] - 国内市场秩序优化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3] 板块估值与配置价值 - 化工板块当前估值处于低位,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3倍,位于近10年来37.38%分位点 [3]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其余5成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4][5] 行业供需与后市展望 - 供给端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及在建产能增速趋于放缓,但存量产能仍需时间消化 [4] - 需求端下半年政策刺激效果显现,内需潜力有望释放,看好化工品结构性机会及估值修复空间 [4]
万华化学9月8日大宗交易成交1077.1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3:31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8日大宗交易成交量18.17万股,成交金额1077.12万元,成交价59.27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4.84% [2] - 买方与卖方营业部均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 [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669.64万元 [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69.60元,单日上涨5.69%,日换手率2.02%,成交额43.28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37亿元,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0.84%但资金净流出2.16亿元 [2] - 融资余额30.96亿元,近5日减少1.41亿元,降幅4.36% [2]
万华化学9月8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077.12万元 溢价率为-14.84%
新浪财经· 2025-09-08 10:47
股价表现 - 9月8日收盘价69.60元 单日上涨5.69%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0.84%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2.17亿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18.17万股 成交金额1077.12万元 [1] - 成交价59.27元 较收盘价折价14.84% [1] - 买卖方营业部均为光大证券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669.64万元 [1]
万华化学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8.17万股,成交额1077.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9:35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8日万华化学发生大宗交易成交量18.17万股成交金额1077.12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0.25% [1] - 成交价格59.27元较市场收盘价69.6元折价14.84% [1] 交易细节 - 交易证券为万华化学(证券代码600309)通过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进行买卖操作 [2]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显示内部仓位调整或机构账户转移 [2]
万华化学股价涨5.03%,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359.42万股浮盈赚取1.1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3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上涨5.03%至69.16元/股 成交额24.61亿元 换手率1.16% 总市值2165.0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聚氨酯系列40.58% 石化系列38.43%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17.19% 其他业务合计12.86% [1] - 公司专注于异氰酸酯产品及衍生产品开发生产 聚氨酯系统料及助剂开发经营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271.24万股 持有3359.42万股占流通股1.07% 当日浮盈1.11亿元 [2] - 华泰柏瑞漂亮50ETF持有4.25万股占基金净值4.19% 为第五大重仓股 当日浮盈14.07万元 [4] 相关基金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3747.0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5.77% 近一年收益40.02% 成立以来收益107.15% [2] - 华泰柏瑞漂亮50ETF规模5509.5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7.87% 近一年收益50.37% 成立以来亏损18.74% [4] 基金经理信息 - 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任职16年101天 管理规模4669.72亿元 最佳回报136.82% 最差回报-45.64% [3] - 漂亮50ETF基金经理谭弘翔任职4年184天 管理规模273.42亿元 最佳回报79.68% 最差回报-37.2% [5]
化工板块狂飙,锂电、氟化工猛涨!政策出手破内卷,行业拐点已现?
新浪基金· 2025-09-08 02:35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涨幅达2.61%,收盘涨2.34% [1] - 锂电、氟化工、氨纶等细分领域个股涨幅显著,天赐材料涨停,多氟多涨超8%,恩捷股份、华峰化学、宏达股份等跟涨超6% [1] 资金流动与政策动向 - 化工ETF近5日吸金4.42亿元,近10日吸金超9.8亿元 [3] - 工信部与市监局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破除锂电池行业内卷式竞争"并支持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政策措辞由"鼓励"转为"指导地方梳理产能",预示后续或出台强制性产能置换与环保能耗限制措施 [3] 估值水平与行业前景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23倍,处于近10年36.27%分位点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3] - 国内政策强化供给侧"反内卷"要求,海外因成本上涨与地缘摩擦导致欧美化工企业关停产能,短期供应不确定性增加,长期中国化工企业凭借成本与技术优势有望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4] - "反内卷"政策旨在通过规范市场竞争消除不公平行为,后续预计出台更多针对性政策,推动化工行业走出景气低谷 [5] 投资工具与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覆盖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约50%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其余50%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可高效把握板块机会 [5]
周四开幕!高分子年会450+名单再更新:中石化/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京博/聚隆......
DT新材料· 2025-09-07 16:04
会议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1-12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2][40] - 会议包含开幕式、产业宏观论坛及6大分论坛 覆盖工程塑料、机器人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 [18][20][24][28][30][32] 核心议题与演讲内容 - 产业宏观论坛将探讨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趋势及高分子材料研发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将分析国内产业政策机遇 [20][21] - 具身机器人论坛聚焦LG化学、金发科技等企业提供的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 涵盖腿传动灵巧手材料应用挑战 [22][23] -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涉及生物基相容剂、尼龙弹性体分子设计等技术创新 包括耐温抗老化PCT树脂改性技术 [24][25] - AI赋能专场展示盛虹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等机构的AI驱动材料研发案例 涵盖催化剂智能设计与自动化工艺开发 [26][27] - 低空经济论坛讨论聚酰亚胺在航空航天应用 eVTOL飞行器轻量化材料需求成为焦点 [28][29] - 新能源汽车论坛分享岚图汽车选材策略、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及高压绝缘材料解决方案 [30][31] - 电磁复合材料论坛聚焦高频PCB板材在通信产品应用 碳纳米管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获重点探讨 [32] 参与机构与人员 - 参会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巴斯夫、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超过20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材料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及投资机构 [6][7][8][9] - 高校与研究机构参与度高 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教授参与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大会主席 [5][21][23][25] - 终端用户覆盖新能源汽车(蔚来、理想)、机器人(四川具身)、家电(美的、格力)及航空航天领域企业 [9][42]
2025年TPU原料优质企业全景报告: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驱动行业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7 12:21
行业市场概况 - 当前TPU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2024年中国消费量突破70万吨[1] - 鞋材、电子、医疗等领域需求持续攀升[1] - 企业采购决策核心考量包括供应链稳定性、产品性价比与快速响应能力[1] - 环保要求升级使GRS认证、再生料技术等绿色指标权重增加[1] - 行业整合加速背景下 具备规模化生产、全品类覆盖及成熟服务体系的供应商更受青睐[1] 东莞博奥商贸有限公司 - 作为国内TPU供应标杆企业 拥有3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及8条自动化生产线[3] - 年产能稳定在2.5万吨以上 5000吨安全库存保障72小时急速交付[3] - 产品涵盖高弹性、抗黄变、耐油等全系列型号 AF3再生系列性能媲美原生料[3] - 通过GRS环保认证与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 - 与ZARA、CK、H&M等5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客户复购率高达98%[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生产基地TPU年产能21万吨 在生物基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3] - 2022年推出生物基含量40%的WHT-ECO13595产品 获UL环保认证[3] - 碳减排效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通过运动鞋品牌合作将生物基TPU应用于鞋材领域[3] - 搭配超临界发泡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汽车配件等领域也有稳定供货能力[3] 东莞市高科现代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专注TPU薄膜原料生产 自主研发的混料装置原料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 - 核心产品透气发泡膜兼顾环保与耐温性 通过工艺优化满足包装、家居领域基础需求[3] - 生产流程中注重减少原料残留 产品性能稳定性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3] - 在功能性薄膜细分市场有一定客户基础[3] 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年研发投入占营收4% 脂肪族TPU膜厚度控制能力较强 最薄可达0.005毫米[4] - 产品覆盖医疗正畸膜片、汽车车衣基膜等领域 通过二级医疗器械认证[4] - 在细分应用场景中性能表现稳定 生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4] - 技术特点在特定领域有应用优势[4]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 湛江基地完成第二套TPU装置扩建 本地产能得到提升[4] - Elastollan®FC食品接触级产品符合欧盟和美国相关标准[4] - 在制药、食品加工领域供货稳定性较好 作为国际化工企业在华分支[4] - 产品质量管控体系成熟 服务响应速度符合行业平均标准[4]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台湾彰化基地生产的医疗级TPU通过多项生物相容性认证[4] - 适用于输液导管、医用包装等场景 产品支持多种灭菌方式[4] - 与熔喷工艺兼容性较好 在医疗耗材领域有一定供货量[4] - 汽车、电子领域可提供定制化方案 技术指标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4] 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2025年推出的特种TPU系列中 导电产品表面电阻可调性较好 适配智能穿戴设备需求[5] - Revolve™回收TPU通过化学解聚技术生产 纯度达99%获GRS认证[5] - 再生料性能接近原生料水平 IROGRAN系列耐紫外、阻燃性能通过常规测试[5] - 在电子、医疗领域有稳定客户群体[5]
2025年1-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为1828.2万吨 累计下降4.4%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0:39
石油焦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265万吨 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1828.2万吨 累计同比下降4.4% [1]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石油焦产业链企业包括华锦股份 远兴能源 上海石化 华西能源 万华化学 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新奥股份 中油资本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行业报告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1]
2025年中国3-丁烯-1-醇合成方法、发展背景、产业链图谱、产销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销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6 23:51
核心观点 - 3-丁烯-1-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在医药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0.78亿元 销量3.41万吨 其中高纯度产品占比38.68% 普通纯度产品占比61.32% [1][11] - 行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被列为鼓励类高端化学品 下游需求稳步增长 未来技术将向环保方向升级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6][7][14] 产品概述 - 3-丁烯-1-醇又称3-丁烯醇或烯丙基甲醇 英文简称BTO 是一种兼有双键和羟基的烯醇化合物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活泼 可发生加成 酯化 氧化等反应 [2] - 按纯度分为高纯度(≥99%)和普通纯度(≥95%)两类 高纯度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合成 香料合成等高端领域 普通纯度产品用于一般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 [4][5] 生产工艺 - 主要工艺路线包括氯丙烯与甲醛加成路线 乙酸乙酯 烯丙基溴 锌粉 甲醛和铜盐的多步反应路线 以及1,4-丁二醇脱水路线 [2] - 生物技术进步推动生物合成途径探索 未来朝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14] 政策与经济背景 -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将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列为鼓励类项目 3-丁烯-1-醇作为高端化学品中间体被纳入支持范畴 [6]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强调构建一体化创新体系 推动行业向精细化 功能化 专用化发展 [6] -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化工产业提供良好基础 支撑下游医药 聚合物 香料等行业消费升级和需求扩张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丁二烯 1,4-丁二醇等原材料供应商及催化剂 助剂等辅助原料供应商 [9] - 中游为3-丁烯-1-醇生产企业 [9]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医药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领域 尤其在医药领域作为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抗肿瘤 抗艾滋病等杂环衍生类药物 [9][11]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3-丁烯-1-醇销量达3.41万吨 市场规模达10.78亿元 [1][11] - 高纯度产品占比38.68% 普通纯度产品占比61.32% [1][11] - 医药研发投入增加及特色原料药需求提升推动需求持续上升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下游产业稳步发展带动市场需求扩张 [1][11]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包括巴斯夫 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 万华化学 中石化 中石油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 [12] - 国际巨头凭借成熟生产技术 领先研发能力 国际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一定份额 [12] - 国内大型企业依托化工产业基础 资金实力 产业链布局和工艺技术优势处于领先位置 [12] - 部分民营企业如北京旭阳科技 常州金坛程恩化工 杭州法玛化学品等聚焦高纯度产品或特定下游行业定制化产品 [12] 发展趋势 - 生产技术更注重环保 生物合成途径成为研究热点 具备环保和生产成本优势 1,4-丁二醇气相脱水法因环境友好 反应条件温和 产物易分离等特点受到更多关注 [14] - 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在药物合成中作为手性合成前体推动医药行业向高附加值和定制化方向发展 [14] - 在材料领域深化于智能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涂料中的应用 通过化学改性和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新型材料满足高技术产业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