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驻鄂企业“十四五”以来营收2.1万亿元
中国青年报· 2025-08-30 13:47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驻鄂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近22% [1] - 年营业额突破4300亿元 累计缴纳税费1005亿元 [1] - 累计为湖北供应成品油1.6亿吨 天然气440亿立方米 [1]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 - 在湖北拥有16家驻鄂企业 涵盖石油石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1] - 江汉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储量3628万吨 原油产量达580万吨 [1] - 中韩石化和荆门石化炼油能力提升至1500万吨 稳居华中最大炼化一体化企业 [1] 技术突破与重点项目 - 涪陵建成我国首个年产能百亿立方米页岩气田 累计输送超760亿立方米天然气至长江经济带 [1] - 江汉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达365亿立方米 [1] 可持续发展举措 - 16家驻鄂企业启动"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第二阶段 [2] - 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 资源利用降耗 绿色转型提速 生物多样守护 区域协同共治"五大行动" [2] - 强化水体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打造"无废企业"标杆 [2]
国际油价下行,“三桶油”上半年日子不好过,仍豪气分红825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30 13:18
业绩表现 - 三桶油2025年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3.07万亿元 净利润1750.09亿元 同比少赚超290亿元 [2] - 中国石油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74% 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2% [4] - 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0% 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3% [4] - 中国海油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45% 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2.79% [4]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降14.5% 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均价67.60美元/桶同比下降14.4% [4] - 中国石油原油平均售价66.21美元/桶同比下降14.5% 中国石化67美元/桶同比下降12.9% 中国海油69.15美元/桶同比下降13.9% [5] - 油气业务收入下降: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收入4226.67亿元同比下降6.3%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同比下降5.9%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同比下降7.2% [5] 业务板块表现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量15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 经营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8亿元 单位实现价格2.05元/方 [6] - 中国海油天然气产量516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2% 天然气业务收入277.5亿元同比增长超16% [6] - 化工业务承压:中国石油化工经营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55.5%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亏损额扩大33.5% [7] - 成品油业务下滑:中国石油销售分部经营利润101.04亿元同比下降超25%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50% 营销分销事业部利润79.6亿元同比下降46% [7] 分红情况 - 三桶油中期合计派息超825亿元 其中中国石油402.65亿元 中国石化106.66亿元 中国海油316.02亿元 [8] - 总体分红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7亿元 中国石化派息减少71.02亿元 中国海油分红减少5.37亿元 [2][8] 产量策略 - 中国海油通过增储上产抵消油价负面影响 上半年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 国内外产量均超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5] 价格展望 - 2025年布伦特油价预测均值70美元/桶 区间65-80美元/桶 存在90美元/桶上行风险和45美元/桶下行风险 [3][9] - 高盛预计2026年底布伦特油价将降至50美元/桶区间低位 当前WTI62美元/桶 布伦特66美元/桶 [9] - 机构预测三季度油价70美元/桶波动 全年油价区间65-70美元/桶 [9] - 天然气价格预计仅保持季节性上涨且涨幅有限 需关注国际气价走势和冬季气温表现 [10]
2025海南省企业百强名单公布 入围门槛大幅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0:21
企业排名与门槛 - 2025海南省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19.39亿元 较上年大幅提高2.26亿元 增长13.2% [1] - 前十强企业包括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等 [1] - 自2006年开展百强企业排名以来 企业入围门槛连续保持增长势头 [1] 资产规模 - 2025海南省企业100强资产总额达27544.78亿元 较上年增加2735.86亿元 增长11.03% [1] - 资产过百亿企业30家 较上年增加1家 资产总额达25392.01亿元 占百强企业资产总额92.2% [1] 营业收入 - 2025海南省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收入8564.42亿元 较上年增加232.76亿元 增长2.8% [2] - 50亿元以上营收企业40家 营收总额6563.53亿元 占百强企业营收总额77% [2] - 100亿元以上营收企业17家 营收总额4948.17亿元 占比58% [2] 行业分布特征 - 服务业企业在百强中占比高达66% 制造业企业占比24% 其余为建筑业、房地产、采矿及综合类企业 [2] - 行业分布不均衡 高新技术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代表性企业上榜数量较少 [2] 制造业企业表现 - 2025海南省制造业企业50强营业收入门槛达3.98亿元 增长16% [2] - 制造业50强总营业收入达2861.14亿元 增长20% [2] - 连续三年稳居前五的制造企业包括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2]
32股净利猛增20倍,最高暴增500倍,A股半年报赚钱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0:19
A股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1] 头部企业盈利格局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超500亿元 [4] - 净利润TOP10公司中7家属于金融行业 四大行包揽前四且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合计净利润5872亿元 [4] -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4] - 四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66%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9%、-1.37%、-0.85% [4] 高增长企业特征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超100倍 [6]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50358.80% 为增速最高企业 但净利润仅4.72亿元 [6][8]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6家)、计算机(4家)、建筑材料(3家)行业 [6] 营收规模与增长 - 56家公司营收超千亿元 6家超五千亿元 3家破万亿元 [11] - 营收TOP10以中字头企业为主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1.11万亿元 [11][12]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成为营收TOP10中唯一汽车行业公司 [11][12]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超20倍 [13]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长358429.65% 海创药业-U增长11899.08% 寒武纪-U增长4347.82% [13][15] 行业景气度分析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长868.45% 农林牧渔增长170.06% 钢铁增长157.17% [18][19] - 电子行业营收增长19.10%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长11.40% [18][19] - 银行行业净利润11001.41亿元 同比增长0.77% [19][20] - 房地产行业净利润-378.38亿元 同比下降246.87% 石油石化行业净利润下降14.57% [20] 亏损企业分布 - 1246家公司出现亏损 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超20亿元 [22] - 亏损TOP10企业中房地产行业占6家 电力设备行业占3家 [22] - 万科A亏损119.47亿元 为亏损最高企业 [22][23] - 光伏领域企业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均出现大幅亏损 [22][23]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超20倍,500倍业绩王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6:29
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2] 行业表现 - 大消费和大科技板块表现亮眼 农林牧渔 计算机 电子等行业营收和净利增速位居前列 [3][4] - 净利润增速最高行业为综合行业超8倍增长 农林牧渔和钢铁行业净利增速分别为170.06%和157.17% 建筑材料 计算机 有色金属 传媒 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28% [4] - 电子行业营收增速19.10%位列第一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速11.40%位列第二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等行业营收增速位居前列 [5] - 房地产和电力设备行业业绩承压 净利润亏损公司1246家 其中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亏损超20亿元 个股亏损TOP10中6家来自房地产行业3家来自电力设备行业 [16][17] 个股营收表现 - 56家公司营收过千亿 6家公司营收超五千亿 3家公司营收破万亿 [6]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突破1万亿元 [7] - 比亚迪营收超3700亿元同比增长23.30% 进入个股营收TOP10且为汽车行业唯一代表 [8]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公司营收增长超20倍 营收增速TOP3均来自科创板 [9][10]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速超3500倍 海创药业-U营收增速近120倍 两家公司营收均小于5千万元且处于亏损状态 寒武纪-U营收增速4347.82%营收28.81亿元 [10] 个股净利润表现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公司超500亿元 [12] - 四大行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1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正且股价涨幅37%领跑银行股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为负 [12]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公司增长超100倍 [14]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中6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4家来自计算机行业3家来自建筑材料行业 国防军工 环保 家用电器 汽车 医药生物行业各有2家 [14]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超500倍但净利润不足5亿元 新特电气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但净利润仅533万元 [14][15] 特别关注 - 智翔金泰-U和海创药业-U创新药获批上市但处于商业化初期 寒武纪-U股价超1492元市值突破6200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10] - 万科A亏损超110亿元主因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及计提资产减值 [17]
证监会重磅信号!9月A股走势研判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06:11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国务院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 重点包括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扩大制度型开放[3] - 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 备查文件数量减少50%以上[5] A股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64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6] - 营业总收入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6]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农业银行0.37万亿元[6] - 净利润超百亿元企业包括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454.03亿元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7] - 金融板块净利润近1.4万亿元 信息技术板块净利润增速达25%[13] - 四大行半年度净利润均超1000亿元:工商银行1621亿元 建设银行1395亿元 农业银行1176亿元 中国银行842亿元[16] - 万科A亏损119亿元 *ST金科亏损75亿元 长草幸福亏损68亿元[16]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分布:增长超100%占比12% 下降个股占比46%[11][12] - 沪深300业绩走稳 科创50盈利波动较大[7] - 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7]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17] - 外资投行看好中国股市:高盛汇丰调高目标位 摩根大通预计沪深300指数2026年底上涨24% MSCI中国指数上涨35%[18] - 宏利基金指出A股总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值处于历史低位 外资回补和存款迁移构成增量资金[19]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净利润增速靠前行业: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6] - 高景气行业: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 AI算力相关高科技企业[6] - 房地产行业中报出现大额亏损[15]
“两桶油”稳居A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前二名
第一财经· 2025-08-30 04:53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局面 [1] 上市公司营收排名 - 中国石油以1.45万亿元营收位居首位 [1] - 中国石化以1.4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1] - 中国建筑以1.1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1] - 前三名企业营收均超过万亿元 [1]
“三桶油”上半年增产不增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2:46
业绩表现 - 三桶油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3.07万亿元,净利润1750.09亿元,均出现同比下滑 [3] - 中国石化营收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 [4] - 中国石油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7%,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 [4] - 中国海油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4]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跌14.5%,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均价67.60美元/桶同比下跌14.4% [6] - 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33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下调315元/吨 [6] - 中国石油销售分部营收1.17万亿元同比下滑7.8%,中国石化营销分部营收7526亿元同比降低12.8% [6] 产量数据 - 国内原油产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3%,原油进口量2.79亿吨同比增长1.4% [9] -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 [11] -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2.63亿桶同比增长2.0%,天然气产量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11] - 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桶油成本降至26.94美元/桶 [7][11] 勘探开发 - 中国石化在海域油气、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0] - 中国海油获得5个新发现,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并拓展圭亚那深水及哈萨克斯坦区块 [10] - 中国石油重点推进吉木萨尔页岩油和鄂东大宁—吉县煤岩气项目 [11] 新能源布局 - 中国石油新获风光发电指标1638万千瓦,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12] - 中国石化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加快加气/充换电网络及氢能利用 [13] - 中国海油绿电发电量超9亿千瓦时,外购消纳绿电5亿千瓦时,投用海上首个CCUS项目 [13]
中石化申请石油储层结构构建模拟装置专利,模拟时的灵活性和拟真性更高
金融界· 2025-08-30 01:45
公司专利技术动态 - 公司申请石油储层结构构建模拟装置专利 公开号CN 120556899 A 申请日期2024年2月 [1] - 专利通过分层堆积方式构建复杂石油储层模型 提升模拟灵活性与拟真性 [1] - 装置包含构型模拟箱 竖向平移机构实现承载底架垂直移动 水平平移机构控制布料筒横向移动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注册资本达1217.40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45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 [2]
【智库研报】控量 改造 油转化——石化“反内卷”进行时
中国化工报· 2025-08-30 01:45
石化行业老旧装置普查 - 五部委联合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 主体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生产装置首次迎来全国性普查 各地需在8月底前上报评估结果和更新改造意见[2] - 普查旨在建立数据库 为2024年启动的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提供支持 并为系统推进产业整治提升做准备[2] - 山东 辽宁 广东 浙江等石化大省已部署相关工作 从省到地市开展普查摸底[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阶段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2.0阶段 以"反内卷"方针应对供给过剩引发的价格战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但具有独特内涵[5] - 改革设计初衷是破解供给过剩与价格旋涡 通过淘汰低效和安全环保不达标产能 培育先进产能 实现产业质量 效率和竞争力跃升[3] - 2015年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切入口开展改革 成效显著 但石化行业改革广度和深度不足 问题逐渐累积[3][4] 石化行业供给过剩现状 - 炼油产能突破10亿吨/年 产能利用率跌至70%左右 结构性过剩逾3亿吨[6] - 2025年3月独立炼油厂产能利用率降至58.51% 地方炼厂降至59.5% 主营炼厂降至77.4% 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0.3%[6] - 聚烯烃年产能7800万吨 产量6225万吨 过剩1000万吨以上 PTA产能8601.5万吨 产量7180万吨 过剩近1000万吨[8] - 中国石化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下降39.8% 回到近十年最低位[7] 电动汽车发展对需求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底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占汽车总量10.27% 其中纯电动汽车2553.9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69.23%[8] - 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导致燃料油需求萎缩 严控炼化产能总量成为大势所趋[8] 政策应对措施 - 2024年6月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要求2025年底前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压缩至10亿吨以内 淘汰能效低于基准值的产能(占比15%)[9] -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 通过"减量置换"推动产能向行业巨头集中[9] -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老厂区2050万吨/年炼油装置关停 同步启动长兴岛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重点转向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9] 反内卷三大发力方向 - 加强落后产能分类指导和淘汰 国内运营超过20年的石化装置产能约占全国炼化总能力40% 需加快淘汰或改造[11] - 年产能低于300万吨的小型炼油厂必须一刀切关闭淘汰 按500万吨经济规模标准分阶段提升淘汰规模[11] - 改造升级 采纳分子炼油技术 高效加氢技术 绿氢耦合技术 废水回用技术 本质安全技术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11] - 政策给予税收减免 专项补贴支持 争取"十五五"期间实现落后产能出清和老旧装置改造升级[11] 减油增化转型 - 目前国内原油用作燃料比例约60% 用作化工原料比例约15% 未来目标是将炼油与转化比例调整至1:1[12] - 鼓励炼化企业向特种精细化学品转型 优先支持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生物医学设备 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化学品[12] - 摒弃以大为美思维 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炼厂规模500万吨以上即可 关键是多转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注重差异化发展[13] - 万达集团天弘化学公司500万吨炼化规模主要生产几十种精细化工产品 运营绩效优秀 为业界示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