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化(6000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5 09:50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4 - 25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3,945,350,600股[3][4] - 2025年9月24 - 25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97,232,263,098股[4] - 2025年5月28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为1212.81555698亿股[15] 股份回购 - 2025年9月22 - 25日,H股为注销而回购但尚未注销的股票分别为5,410,000股等,每股回购价分别为4.09港元等[4] - 2025年8月22日及9月22 - 25日,A股为注销而回购但尚未注销的股票分别为17,200,000股等,每股回购价分别为5.8元等[6] - 2025年9月25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购回H股810万股,付出价格总额3297.105万港元[13] - 2025年9月25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A股118万股,付出价格总额629.2461万元人民币[14]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的总数为24.0492926亿股[13]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的数目为9244万股,占2025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0.08%[13] 其他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28日[13]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暂止期截至2025年10月25日[13] - 公司根据一般性授权回回购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10%[15]
中国石化成功探路长江沿线氢能交通走廊
新华财经· 2025-09-25 08:48
氢能交通网络建设 - 公司近期完成3台不同型号氢能物流车从上海至湖北宜昌1500公里实际运输测试 沿途在6座加氢站进行补能[1] - 公司已打通京沪 西部陆海新通道2条长距离跨区域氢走廊 以及京津 成渝 沪嘉甬 济青和汉宜5条城际氢走廊[1] - 通过长江沿线氢走廊连接沪嘉甬和汉宜城际氢走廊 未来计划扩展至成渝氢走廊 完整打通氢走廊长江轴线[1] 氢能生产能力 - 公司当前氢气年产能达445万吨[1] - 在青岛炼化建成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1] - 在中原油田示范运行我国首个百千瓦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侧线装置[1] 绿氢项目布局 - 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3万吨/年风光制绿氢一体化项目 所产氢气服务煤化工绿色降碳升级改造[2] - 推进内蒙古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绿氢一体化项目 并配套建设中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2] 氢能基础设施 - 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 加氢站146座 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2] - 依托加能站网络推进加氢干线建设 联通激活氢能产业[2] 科技创新合作 - 成立氢能装备公司 加强与高校院所及氢能企业创新合作[2] - 与国家能源集团共同牵头组建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 推进绿氢规模化应用[2] 发展战略规划 - 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氢能高速"倡议 组织相关产业链单位以国家氢能交通大动脉为基础发展[2] - 发挥氢走廊产业带动效能 持续探索可持续可推广的商业模式 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25日涨0.05%,东华能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4
板块整体表现 -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25日微涨0.05%,跑赢上证指数(跌0.01%)但弱于深证成指(涨0.67%)[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东华能源以5.45%涨幅领涨,宝利国际以4.58%跌幅领跌[1][2] - 板块成交活跃度较高,中国石油成交量达101.11万手,成交额8.23亿元居首[1]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东华能源涨5.45%至9.10元,荣盛石化涨1.51%至9.42元,恒通股份涨0.82%至9.86元[1] - 跌幅显著个股:宝利国际跌4.58%至4.38元,天津磁卡跌2.56%至3.81元,康普顿跌2.55%至17.60元[2] - 权重股表现分化:中国石化跌0.19%至5.35元,中国石油涨0.12%至8.14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09亿元,游资净流入9841.55万元,散户净流入1100.4万元[2]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恒力石化(1606.73万元,净占比5.39%)和桐昆股份(677.13万元,净占比2.39%)[3] - 东华能源虽股价领涨但遭主力净流出3697.03万元(净占比-8.65%),显示资金获利了结特征[3] - 游资重点介入上海石化(净流入740.39万元,占比6.89%)和博汇股份(净流入406.87万元,占比6.58%)[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石油成交额达8.23亿元居板块首位,中国石化成交额4.78亿元紧随其后[1] - 中小盘股活跃度差异明显:恒通股份成交7897万元,宇草股份成交1.56亿元,宝利国际成交1.96亿元[1][2] - 东华能源在涨幅领先背景下成交4.27亿元,换手率显著提升[1]
中石化之后,又有两大化工巨头布局这一热门赛道
DT新材料· 2025-09-24 16:04
行业趋势 - 全球化工巨头加速布局高分子回收再利用领域 尽管政策尚不明确且盈利性存在争议[3] - 聚酯化学回收技术因酯键结构易解聚特性成为塑料循环利用中效率最高的路径 主要产出纤维 瓶片和薄膜类产品[7] - 欧盟2030年要求纺织品再生料占比不低于30%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再生纤维比例达25% 国际品牌已将再生纤维纳入供应链KPI[8] - 欧盟新包装法规PPWR要求2030年包装再生材料比例达10-35% 且化学回收塑料可能被纳入监管豁免条例[8] - 汽车行业受欧盟《报废车辆条例》驱动 将再生纤维纺织品引入汽车内饰以满足再生塑料含量要求[8] 企业动态 - 中石化通过成立环境科技公司 参股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及投资昌德科技等多方式布局资源循环领域[2] - 恒逸集团与江陵县政府签署年产100万吨绿色循环新材料项目 聚焦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预计全面达产后年回收量突破20万吨 相当于减少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 - 恒逸集团构建县镇村三级回收体系 拥有169个智能回收网点 并完成从回收到再生纤维生产的全产业链闭环 产品辐射东南亚市场[4] - 三房巷通过自有资金1亿元设立子公司聚焦聚酯循环利用 开展食品级聚酯切片化学法技术研究 现有在建PTA产能320万吨及绿色瓶片产能150万吨[6] 技术路径 - 恒逸集团采用化学法再生技术将聚酯解聚为PTA和乙二醇单体后重新聚合 配合自主研发无锑聚酯技术降低污染[4] - 聚酯解聚主流技术包括甲醇解 乙二醇解 生物酶解和水解 其中乙二醇醇解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产物易纯化 纤维损伤小和环境影响小等优势[5] - 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侧重 甲醇解适用于高纯度医疗包装 酶解反应选择性高 水解杂质容忍度高[5] 市场竞争 - 国际聚酯化学回收企业包括伊士曼 SK化学 乐天化学 法国CARBIOS和美国Ambercycle等[9] - 国内已实现产品产出或测试的企业涵盖浙江佳人新材料 华润材料 正凯集团 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等多家公司[9] - 该领域初创企业近年获得高额融资 主要集中于欧洲 美国 澳大利亚 中国 日本和韩国地区[9]
60K新品首发后,中石化风电专用48K大丝束碳纤维完成交付
DT新材料· 2025-09-24 16:04
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向中国中车交付48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 标志风电领域规模化应用重大突破[2] - 48K大丝束碳纤维相比传统小丝束生产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 强度更高[2] - 中国石化7月与中国中车签订700吨48K大丝束碳纤维供应合同 用于大型风电叶片制造[2] 60K大丝束碳纤维技术优势 - 上海石化发布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2] - 60K产品单丝含量比48K提升25% 强度提高0.5GPa 模量增加20GPa[3] - 生产装置单线效率提升25% 可提升下游复合材料拉挤等工序生产效率[3] 深海风电应用前景 - 60K碳纤维丝束拉伸强度突破4.9GPa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4] - 弹性模量达260GPa以上 适用于更大功率和叶片的深远海风电场景[4] - 产品在深海海上风电 建筑桥梁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石化强调深化供应链协同 探索碳纤维产销研用合作新模式[4] - 集团与风电领域重点合作伙伴交流研讨 包括中国中车 上海电气等企业[4] -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造自主可控的风电产业链[4] 碳材料应用领域 -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与电力系统 车身结构件 超级电容器等领域[5] - 碳纤维在动力电池中用作锂电导电剂 氢电催化剂载体 气体扩散层等[5] - 碳/碳(陶)复合材料需碳纤维 预制体 烷烃气体等原材料[5] 碳材料生产设备 - 碳纤维生产需纺丝设备 预氧化炉 碳化炉 石墨化炉等专用设备[6] - 加工环节涉及铺丝机 RTM设备 热压罐 拉挤成型设备等[6] - 半导体材料加工需切片机 研磨机 抛光机 光刻机等精密设备[6] 行业技术交流平台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7] - 大会设置金刚石 碳纤维 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等专题论坛[7] - 配套活动包括新品发布 供需对接 科技成果展示等[7]
视频|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在南京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46
展会概况 - 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于9月24日在南京开幕 汇聚5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 集中展示石油石化工业领域最新国产化技术装备 重点展现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1] - 展会持续至9月26日 同期举办近30场高质量专业会议 涵盖制造业品牌出海 循环利用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作研讨 阀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热点议题[8] - 展会由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和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8] 行业战略定位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推动石油石化装备的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是行业内在要求 更是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 -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会长表示 展会旨在搭建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 汇聚全产业链前沿成果 与易派客平台深度融合 推动"展+会+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3] - 中国石化作为国有重要骨干能源企业 将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3] 技术装备创新 - 展会布局重器装备 加能 新能源 新材料 智能及自动化 流体控制 综合服务 智慧物流等八大核心展区 全面覆盖石油石化工业全产业链[5] - 中国石化展出首套自主研发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 最新一代连续满载数智化全电动压裂装备 "经纬领航"旋转导向钻井系统[5] - 中国石油展出自主研发F-2800QHL超深井大功率五缸钻井泵组 中国海油带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注热一号" 沈鼓集团180万吨乙烯压缩机组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5] 人工智能应用 - 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分子语言预训练模型 成功搭建聚酰亚胺材料智能化设计平台[7] - 石化盈科发布国内首款防爆智能取送样机器人 内置无人驾驶模型 推出新一代油品近红外分析仪 通过AI算法重构数据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7] - 华为展示智慧化工解决方案 实现炼油化工装置工艺优化与设备预防性维护 中控技术推出流程工业首款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 具备高精度模拟与跨工况预测能力[7]
中国石化(600028) - 中国石化H股公告-翌日披露表格
2025-09-24 11:00
股份数量 - 截至2025年9月24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为23,945,350,600股,库存股为0股[3][4] - 截至2025年9月24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为97,232,263,098股,库存股为0股[4] - 2025年5月28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为1212.81555698亿股[30] 股份回购 - 2025年9月24日,H股回购5,800,000股,总价23,669,800港元[11] - 2025年9月24日,A股回购1,900,000股,总价10,162,162元人民币[12] - 2025年5月28日,公司获授权回购2,404,929,260股,占已发行股份2.0%[11][14] - 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已回购H股和A股分别占已发行股份0.02%和0.002%[4][11][12] - 2025年2 - 9月,H股有多笔待注销回购股份[4] - 2025年8 - 9月,A股有多笔待注销回购股份[5] - 2025年9月22 - 24日,公司为注销而回购但尚未注销的H股股票共16,716,000股[21] - 2025年8月22日 - 9月24日,公司为注销而回购但尚未注销的A股股票共22,000,000股[22] - 根据购回授权在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8434万股,占2025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0.07%[28] 其他规定 - 购回授权决议于2025年5月28日获通过[28][29]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暂止期截至2025年10月24日[28] - 发行人根据一般性授权回购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30] - 未经交易所批准,发行人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或出售转让库存股份[31]
调研速递|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太平洋证券等6家机构调研 业绩增长与业务规划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13
业绩增长原因剖析 - 2024年盈利创近十年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出色[3] - 传统业务优化通过精准采购油品使采销差高于同期 配合政府"打非治违"政策使2025年上半年汽柴油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0.46和0.93个百分点[3] - 新能源转型与数智化升级包括2024年两座LNG加气站投入运营 油库智慧微电网储能工程及技术改造提升运营质效 2025年上半年建成一批充电车位并推进重卡充电站合作建设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 - 风险防控实现2024年全年零风险事件 2025年上半年完成隐患治理及质检室升级 强化环保合规运营和财务内控管理[3] - 客户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通过成立战略客户部完善客户分级维护体系 打造"平台+营销+客户"运营模式 2024年开展"助农惠农"主题推介会 2025年深化"泰山+"战略构建"能源+服务+社交"综合服务生态[3] - 深化改革与激励机制聚焦作风建设 用工制度及新能源领域实施深化改革 优化全员绩效考核与薪酬兑现机制[3] 业务规划与发展趋势 - 非油业务围绕中石化集团"易捷"品牌结合本地特色深化 打造综合服务业态 创新服务模式 深耕"首发"理念与"泰山+"文化 拓展汽服 文旅融合等盈利增长点 强化"车生态""家生活"场景服务能力 未来探索打造综合服务体[4]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对传统业务造成影响 公司实施向综合能源服务商战略转型 积极布局LNG加气 充电 光伏等领域[4] - 石化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可能进行供给侧收缩 公司依托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稳定传统业务 为新能源和非油业务布局提供资金和时间窗口[4] - 新质生产力业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有效转型 巩固传统主业 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重点发展LNG加气网络和充电桩业务 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站点 参与探索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微电网项目[4] - 低价不合规油品扰乱市场秩序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和油品质量巩固市场地位[4] - 《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9月1日落地实施将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 与公司合规经营理念契合 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 公司将把握机遇扩大市场份额[4] - 清洁能源转型在光伏领域建成充电 光伏一体综合服务体 落实多个充电站项目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建成在营充电枪423条 氢能业务因应用场景不成熟将依托资源 政策及市场需求适时推进[4] 公司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尚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 相关情况已于2025年9月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4 09:49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3 - 24日已发行H股(不含库存)数目为23,945,350,600股[3] - 2025年9月23 - 24日已发行A股(不含库存)数目为97,232,263,098股[4] - 2025年5月28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为1212.81555698亿股[15] 回购情况 - 2025年9月22 - 24日为注销回购但未注销H股分别为5,410,000、5,506,000、5,800,000股,占比0.02%[4] - 2025年8月22、9月22 - 24日为注销回购但未注销A股分别为17,200,000、2,200,000、700,000、1,900,000股[4][6] - 2025年9月24日在港交所购回580万股H股,付出2366.98万港元[13] - 2025年9月24日在上交所购回190万股A股,付出1016.2162万元人民币[14] 购回授权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24.0492926亿股[13]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8434万股[13] - 购回股份数目占2025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0.07%[13] - 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28日[13] 其他 - 公司于2025年9月24日呈交涉及股份变动等信息报表[2]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止期截至2025年10月24日[13] - 公司根据一般性授权回购股份不得超各类型已发行股份10%[15] - 未经批准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16]
中国石化又一中试科研转化平台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09:37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工程院油田化学剂成果转化中心项目于9月23日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投产 [2] - 项目工程投资额3.5亿多元 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 [2] - 项目定位为国内油田化学剂领域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完备的中试科研转化平台 [2]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将为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经开区及天津市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2] - 与区域内中国石化北化院、中国石化石科院等中试基地机构形成协同效应 [4] - 完善"采油—炼油—化工"全流程技术创新生态 [4] 功能布局 - 建设油田化学剂科学研究平台、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及科研成果小试的科研实验区 [4] - 设置高分子聚合、液体合成、乳液聚合、固相反应、捏合反应的中试转化区 [4] - 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中国石化油田化学剂科研中试能力 [4] - 实现关键油田化学剂产品技术自主可控 [4] 建设过程 - 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 [5] - 由中石化四建公司和智汇工程设计院作为联合EPC单位 [5] - 克服了地质条件较差、施工场地狭窄、极端天气影响等难题 [5] -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推进工程建设 [5] 政企协作 - 天津经开区与企业紧密协作 共同组建工作专班 [4] - 统筹规划项目总体进度安排 [4] - 天津经开区各部门通过"管家+专家"式服务提供全过程支撑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