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周观察】中央首份碳市场文件出炉;阳光电源拟赴港上市;宁德时代与中石油联合成立储能公司
钛媒体APP· 2025-09-01 10:29
政策动态 - 中国发布首份中央级碳市场建设文件 明确2027年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基本覆盖全国碳市场 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1] - 美国拟更新关键矿产清单 新增铜/硅/钾/银/铅/铼六种矿物 旨在强化本土矿产供应链建设与税收优惠支持 [2] 企业资本运作 - 阳光电源拟赴港上市 上半年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储能业务营收178.03亿元同比增127.78%占比超四成 [3] - 纳百川新能源创业板IPO过会 专注电池热管理产品 为宁德时代供应商 [8] 产业链合作 - 宁德时代与中石油合资成立储能公司 注册资本7700万元宁德时代持股60% 主营电化学储能集成业务 [4] - 中石化与沙特企业签约绿氢绿氨项目 预计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生产综合体 [6] - 中环新能源拟在阿曼合资建设光伏电站及组件工厂 首期项目2026年启动 [7] 业绩表现 - 金风科技上半年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41.26% 风机销售收入218.52亿元同比增71%占比76.6% 海外收入83.79亿元同比增75.3% [5]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达39.92% 为各业务板块最高水平 [3]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1日跌0.08%,广汇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1日下跌0.0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46%,深证成指上涨1.05%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7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354.8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宝莫股份涨幅10.10%居首,收盘价5.78元,成交量36.51万手,成交额2.03亿元 [1] - 茂化实华上涨4.80%,收盘价4.37元,成交量57.46万手,成交额2.56亿元 [1] - 博汇股份上涨4.74%,收盘价14.80元,成交量13.85万手,成交额2.07亿元 [1] - 岳阳兴长上涨3.78%,收盘价17.29元,成交量15.79万手,成交额2.72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广汇能源下跌3.21%领跌,收盘价5.13元,成交量229.27万手,成交额11.78亿元 [2] - 恒通股份下跌1.15%,收盘价9.45元,成交量5.30万手,成交额5011.21万元 [2] - 华锦股份下跌0.76%,收盘价5.23元,成交量24.63万手,成交额1.29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中国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出9551.92万元,净占比8.36% [3] - 宝莫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290.82万元,净占比31.06% [3] - 荣盛石化主力净流入2292.62万元,游资净流入2816.59万元 [3] - 恒力石化游资净流入4762.08万元,净占比8.40% [3] - 东华能源游资净流入1040.85万元,净占比9.51% [3]
中国石化驻鄂企业“十四五”累计实现营收2.1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01 08:33
能源安全与产量提升 - 江汉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储量3628万吨[3] - 原油产量达580万吨[3] - 天然气累计产量365亿立方米[3] 炼化产能与产业地位 - 中韩石化和荆门石化炼油能力共计提升至1500万吨[3] - 稳居华中地区最大炼化一体化企业[3] 科技创新与研发成果 -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3] - 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3] - 申请国家专利13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430多件)[3] 绿色转型与社会责任 - 16家驻鄂企业联合启动"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第二阶段[3] - 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资源降耗、绿色转型提速、生物多样性守护及区域协同五大行动[3] 区域战略布局 - 湖北省是中国石化企业最密集、产业链最齐全、发展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3] - 驻鄂企业涵盖油田、炼化、销售、工程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8:02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股份24,049,292,600股,面值1元,法定股本24,049,292,600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股份97,232,263,098股,面值1元,法定股本97,232,263,098元[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1,281,555,698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24,012,974,600股,库存股份0[2]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97,232,263,098股,库存股份0[2] 股份购回 - H股于2025年5月28日购回67,624,000股拟注销[4] - A股于2025年5月28日购回17,200,000股拟注销[4]
绿色橡胶前沿科技的探索者——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梁红文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48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SEBS成套技术并于2006年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工业化装置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开发两大系列18个SEBS牌号 获得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实现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 [2] - 2017年建成国内首套年产2万吨SEPS工业化装置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SEPS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 [3] 产业应用拓展 - 医用SEBS专用牌号填补国内空白 大幅降低医用SEBS价格 替代软质PVC医疗器械 [4] - 2023年生产出铁系梳枝丁戊橡胶 实现高性能轮胎用合成橡胶材料从无到有的突破 [4] - 推动热塑橡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做精做优转变 覆盖医疗和轮胎制造领域 [4] 研发体系与成果 - 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理念 服务生产与引领市场并重 [4] - 累计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5件、国外授权专利1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10项 [1] - 承担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和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示范平台项目 [4]
A股中期分红规模与数量创新高,810家公司拟派现超64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00:04
A股中期分红总体情况 - 截至8月30日,810家A股公司推出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计划,拟派现总额6428.08亿元,分红金额和公司数量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5.06%,均创历史新高 [1] - 300多家上市公司首次计划发放中期现金分红,显示分红频率提升趋势 [1][7] - 中期分红行为既是政策引导方向,也是市场自主选择结果,长期有助于提升市场内在价值 [2] 央企与国企分红表现 - 74家公司派现金额超10亿元,其中22家为"中字头"企业,占比约三成 [3] - 中国移动以540.82亿元派现金额居首,中国电信派现165.81亿元(占净利润72%),中国联通派现34.77亿元 [3] - "三桶油"合计分红超800亿元:中国石油402.65亿元、中国石化106.70亿元、中国海油346.97亿港元(约316.60亿元人民币) [3] - 地方国企如紫金矿业拟分红58.47亿元,江西铜业、上海银行等多家地方国企分红金额均超10亿元 [4] 高分红企业业绩支撑 - 810家披露分红方案的公司中,522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其中148家净利润增幅超50%,70家实现倍增 [5] - 牧原股份净利润大增近12倍,分红50.02亿元(分红比例47.50%),叠加回购后股东回报比例达58.04% [6] - 药明康德派现10.03亿元,海尔智家营收1564.94亿元(同比增10.22%),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15.59%),AI技术驱动业务增长,中期分红超25亿元 [6] 行业龙头首次分红案例 - 海康威视首次中期分红36亿元,营收418.18亿元(同比增1.48%),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11.71%) [7] - 中国中车派现31.57亿元(分红比例43.57%),海天味业派现15.19亿元(占净利润38.80%) [7] - 海螺水泥、长安汽车、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 [7] 超百亿分红企业明细 - 分红超100亿元的公司包括:中国移动540.82亿元(分红比例64.20%)、工商银行503.96亿元(29.98%)、建设银行486.05亿元(29.99%)、农业银行418.23亿元(29.98%)、中国石油402.65亿元(47.94%)、中国银行352.50亿元(29.98%)、中国海油316.60亿元(45.53%)、中国神华194.71亿元(79.02%)、中国平安172.02亿元(25.28%)、中国电信165.81亿元(72.04%) [9][10] - 银行与能源行业成为高分红主力,分红比例普遍维持在30%-80%区间 [9][10]
券商二季度重仓股出炉 青睐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23:55
券商自营二季度重仓股行业分布 - 券商对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青睐有加 [1] - 二季度合计增持63只个股 [1] 券商重点增持个股 - 中核钛白、新里程、江中药业、云天化等均获得加仓 [1] - 川恒股份、佛燃能源、瑞达期货、浙江华业等同时获至少3家券商青睐 [1] 券商持仓规模前列个股 - 江苏银行以110.26亿元持仓市值位居首位 [1] - 中信建投以92.08亿元持仓市值位列第二 [1] - 永安期货以65.07亿元持仓市值位列第三 [1] - 牧原股份、藏格矿业、中国石化、光启技术等券商持仓市值也处于较高水平 [1]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18期:25H1石化行业业绩承压,关注油价预期变化与“反内卷”进程-20250831
光大证券· 2025-08-31 08:23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25H1石化行业整体业绩承压,但结构性机会显现,"三桶油"及油服板块在油价下行期展现韧性,炼化-化纤和煤化工行业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有望迎来景气修复[1][2][3][4] - 中长期看好原油供需格局的景气基础,建议关注"三桶油"、油服工程企业、炼化化纤龙头、煤化工龙头及乙烷制乙烯龙头[5] 细分行业总结 "三桶油"业绩表现 - 25H1布伦特原油均价70.81美元/桶,同比下跌15.1%,境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仅增2.1%[1][10]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2%、39.8%、12.8%,但跌幅小于国际巨头(埃克森美孚-15.3%、雪佛龙-39.7%)[10][13][21] -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中国石油单位油气操作成本同比降8.1%,中国海油桶油主要成本同比降2.9%[13] - 20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1.5%、5.9%,资本开支计划合计较2024年实际值下降约6%[17] 油服及工程板块 - 油服企业毛利率提升: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石化油服毛利率分别同比上升0.71、5.43、1.18、0.41个百分点[2][27] - 新签合同高增长:中石化炼化工程25H1新签合同总额增42.1%,中油工程海外新签合同同比增9.86%[2][32] - 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同比下降4%,但国内"增储上产"政策支撑需求[29] 炼化-化纤产业链 - 大炼化业绩承压: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4.1%、29.8%[3][38] - 化纤企业逆势增长:桐昆股份、新凤鸣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17.3%[3][38] - 价差处于历史低位:PTA-PX价差同比跌5%,POY价差同比增10%,但整体产业链价差位于历史50%分位以下[39][40] - 政策推动产能优化: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涤纶长丝2025年下半年新增产能仅160万吨[41][42] 煤化工行业 - 业绩普遍下滑:华鲁恒升、鲁西化工、江苏索普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跌29.5%、34.8%、13.0%[4][43] - 宝丰能源表现亮眼:受益于内蒙烯烃项目放量,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73.0%[4][43] - 成本端支撑强化:主焦煤、动力煤价格较25年初分别下跌18%、19%,煤炭库存较年初上升12%-34%[44] - 产业升级加速:2024年现代煤化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8.1%,煤制烯烃产量占烯烃总产量27%[47][48] 原油供需展望 - IEA下调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至68万桶/日,OPEC+预计2025年增产120万桶/日[26] - 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量上调至250万桶/日,供需过剩压力仍存[26]
中国石化(600028):业绩受油价下行影响 反内卷或将推动行业反转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090.52亿元同比下降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3% 扣非归母净利润212.15亿元同比下降40.40% [1] - 单二季度营收6736.96亿元同比下降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同比下降52.73% 扣非归母净利润79.92亿元同比下降54.06% [1] 勘探开发业务 - 油气当量产量262.81百万桶同比增长2.0% 其中天然气产量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2] - 实现油价和自产气价分别下跌12.9%和3.4% 勘探开发经营收益236亿元同比下降18.9% [2] 炼化业务表现 - 加工原油1.20亿吨同比减少5.3% 炼油板块经营收益35亿元同比减少50.4% [2] - 化工板块亏损42亿元同比增亏11亿元 主要因国内新增产能释放及化工毛利低迷 [2] 成品油销售业务 - 成品油总经销量11214万吨同比下降5.8% 经营收益80亿元同比降低45.7% [3] - 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7.0% 其中便利店商品及服务利润29.3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 [3] 行业环境与展望 - 国际油价同比下降15.1% 国内成品油需求疲软 替代能源加速发展影响业绩 [2][3] - 政府推动石化行业反内卷政策 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有望优化供给侧结构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7元、0.40元和0.41元 [4] - 对应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5.42X、14.51X和13.89X [4]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公布,美国独占138家,日本跌至38家,中国呢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6
全球500强企业国家分布 - 美国以138家企业位居榜首 [1][3] - 日本企业数量从历史峰值149家缩减至38家 [1][9] - 中国以130家企业位列第二 较美国少8家 较去年减少3家 [14] 头部企业排名与财务表现 - 沃尔玛以6803.82亿美元营收和194.36亿美元净利润连续12年蝉联榜首 [1][4] - 沙特阿美以4801.935亿美元营收实现1049.823亿美元净利润 成为全球最盈利企业 [1] - 国家电网(5484.144亿美元营收) 中国石油(4126.453亿美元营收) 中国石化(4074.901亿美元营收)包揽第3-6名 [1][14] 美国企业竞争优势 - TOP10企业中美国占据半数席位 包括苹果 CVS健康等巨头 [6] - 15家高科技企业平均营收超1200亿美元 平均净利润达310亿美元 [8] - 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产业闭环优势 涵盖芯片研发到软件生态建设 [6] 日本企业面临挑战 - 丰田汽车以3151亿美元营收位列第15 但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 [9][11] - 索尼全球市场份额不足0.5% 智能手机业务缺乏竞争力 [11] -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萎缩和消费增长乏力 [13] 中国企业结构优化 - 10家汽车相关企业入围 比亚迪排名提升52位至第91名 [19] - 京东以1610亿美元营收位列第44 通过跨境电商推行精品路线 [17] - 传统能源企业积极推进低碳发展战略 布局新能源领域 [16] 行业特征对比 - 美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包括互联网和芯片公司 [21] - 中国以制造业和资源型企业为主 金融业四大行均居前列 [17][21] - 全球500强营收总额达41.7万亿美元 约占全球GDP三分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