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

搜索文档
博睿数据(688229):新品ONE进入放量周期,前瞻推进区块链与大模型可观测
中邮证券· 2025-09-04 09:3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0] 核心观点 - 新品Bonree ONE进入快速放量周期 2025H1收入达3563万元 同比增长97.93% [6] - 公司前瞻布局区块链与大模型可观测技术 构建全栈监控能力 [7] - 战略出海取得突破 海外版产品已在中国港澳地区实现首批订单落地 [8]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46.75% 亏损幅度收窄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7019.97万元 同比增长5.19% 其中Q2单季度营收3398.94万元 同比增长16.84% [5] -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2.66%/41.58%/29.70%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3/2.35/3.02亿元 同比增长22.78%/36.11%/28.54%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0/0.16/0.62亿元 同比变化73.77%/152.02%/294.79% [10] 业务进展 - Bonree ONE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7月末在手订单7756.74万元 其中Bonree ONE占比65.45% 同比增长73.60% [6] - 发布2025春季正式版 围绕国际化拓展、云原生可观测等四大方向进行十余项核心能力升级 [6] -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注册中国香港子公司及新加坡孙公司 构建区域商业化运营体系 [8]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74.29元 总市值33亿元 市盈率-27.93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8/0.35/1.40元 [12]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9.17/209.87/53.16 [12]
盛弘股份(300693):储能业务不及预期,看好充电桩行业景气度和AIDC的增量
中邮证券· 2025-09-04 09: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储能业务短期承压但充电桩和AIDC业务提供增长动力 整体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3][4][5][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4.8% 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12.9% [3]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营收分别为35.2/42.3/50.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3/7.5亿元 [6] 业务板块分析 - 充电桩业务2025H1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13.7% 毛利率34.9% 受益于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升93.2%和出海机会 [4] - 储能业务2025H1营收2.8亿元同比下降39.0% 毛利率27.8% 海外市场拓展和电力市场化有望推动业务企稳 [4] - 电能质量设备业务2025H1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11.4% 毛利率58.7% 受益于智算中心建设和高端制造业景气提升 [5] - 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业务2025H1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5.6% 毛利率39.3% 海外拓展推动稳健增长 [5] 财务指标 - 最新收盘价36.78元 总市值115亿元 市盈率26.57倍 资产负债率50.5%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5/2.00/2.41元 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 [6][9] - 2025年预计营收增长率16.0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62% [9] - 毛利率维持在39%左右 净利率从14.1%提升至14.9% [10]
泛微网络(603039):经营提质增效,把握企业智能办公入口机遇
中邮证券· 2025-09-04 08:36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首次覆盖 [2][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OA行业龙头 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信创市场红利 [8] - 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效 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6] - 拥抱AI+信创趋势 优化国内外营销渠道建设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08亿元 同比下降8.79%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增长38.46% [5] - 单Q2实现营收4.79亿元 同比下降11.62% 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增长103.46% [5] - 毛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93.9%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2.8pct至8.1% [6]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1%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下降11.7%/10.6%/2.5% [6]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711.66万元 同比收窄1385.17万元 [6] 业务发展 - 持续优化数智大脑Xiaoe.AI 打造智能办公企业入口 [7] - 优化智能体搭建平台 实现多业务场景智能化改造 [7] - 新增语料追溯、子智能体答案查看功能 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与质量 [7]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多款信创产品适配 扩大信创生态适配能力与产品交付范围 [7] - 海外通过"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拓展 已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设本地团队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4.37/26.40/28.87亿元 同比增长3.19%/8.34%/9.36% [8][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62/3.63/4.39亿元 同比增长29.22%/38.61%/20.70% [8][10]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1/1.39/1.68元 [10] - 基于2025年9月2日股价 PE分别为59.2/42.7/35.4X [8]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61.30元 总市值160亿元 [4] - 市盈率78.59 市净率7.19 [4]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81.50/27.20元 [4]
翰森制药(03692):创新药收入高增,BD合作持续贡献增量
中邮证券· 2025-09-04 07:43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首次覆盖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0% [4] - 创新药及合作产品收入约61.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5] - 阿美替尼新适应症获批 包括辅助治疗NSCLC和不可切除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并于2025年6月在英国获批上市单药一线治疗 [6] - BD合作收入显著增厚业绩 2025H1收到默沙东1.12亿美元首付款 2025年7月获得Regeneron的8000万美元首付款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44/166/192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50/57/64亿元 同比增长14%/14%/13%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6.36港元 总市值2254亿港元 [3] - 总股本60.55亿股 流通股本60.55亿股 [3] - 52周内最高价39.76港元 最低价15.89港元 [3] - 资产负债率11.33% 市盈率42.3 [3] - 第一大股东为Stellar Infinity Company Ltd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122.61亿元 同比增长21%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44.32/165.90/191.64亿元 同比增长18%/15%/16% [1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72亿元 同比增长33%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49.86/56.64/63.91亿元 同比增长14%/14%/13% [12] - 2024年每股收益0.74元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82/0.94/1.06元 [12] - 2024年毛利率90.98%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91.68%/92.71%/92.79% [13] - 2024年ROE 15.24% 预计2025-2027年ROE 13.38%/13.20%/12.96% [13] 业务板块分析 - 抗肿瘤收入45.3亿元 占比60.9% [5] - 抗感染收入7.4亿元 占比9.9% [5] - 中枢神经系统收入7.7亿元 占比10.4% [5] - 代谢及其他领域收入14.0亿元 占比18.8% [5] 研发进展 - 新增多个3期关键注册临床: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B7H4 ADC(卵巢癌)、IL-23p19(中重度板块状银屑病,与荃信生物合作) [6]
三一重工(600031):业绩快速增长,现金流亮眼
中邮证券· 2025-09-04 07: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一重工给出"买入"评级,且为上调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96%,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扣非归母净利润54.09亿元,同比增长73.06% [5] -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增长0.74个百分点至27.44%,期间费用率下降4.85个百分点至12.33% [7] - 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海外销售收入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毛利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31.18% [7] - 现金流表现亮眼,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1.34亿元,同比增长20.11%,并计划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3.10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56、108.50、132.54亿元,同比增长48.21%、22.52%、22.16% [9] 财务表现 - 2025H1分季度业绩:Q1营收210.49亿元(+19.2%),Q2营收234.85亿元(+1.4%);Q1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56.4%),Q2归母净利润27.45亿元(+37.8%) [6] - 产品收入结构:混凝土机械74.4亿元(-6.49%),挖掘机械175.0亿元(+15.00%),起重机械78.0亿元(+17.89%),桩工机械13.4亿元(+15.05%),路面机械21.6亿元(+36.83%),其他74.1亿元(+39.92%) [6] - 费用率变化:销售费用率6.57%(+0.19pct),管理费用率2.82%(-0.56pct),财务费用率-1.92%(-2.6pct),研发费用率4.86%(-1.89pct) [7] 业务发展 - 全球化进展:海外新品上市80余款,已建立400多家海外渠道网络,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近70% [7] - 数智化转型:建成33座灯塔工厂,包括首座海外"灯塔工厂"在印尼实现全网络连接和少人化生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79.03、1000.22、1134.30亿元,同比增长12.15%、13.79%、13.40% [9]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05、16.36、13.39倍,PB估值分别为2.37、2.21、2.04倍 [9][11]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1.05元,2026年1.28元,2027年1.56元 [9][11]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0.95元,总市值1775亿元,总股本84.74亿股 [4] - 资产负债率52.0%,市盈率29.67倍 [4] - 周内最高价21.63元,最低价15.24元 [4]
业绩之锚3:定价困境反转的中报季
中邮证券· 2025-09-04 06:15
核心观点 - 中报季单纯依赖"业绩超预期"策略无法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需转向"困境反转"策略挖掘个股α机会[3][4][5] - 全A业绩仍处寻底阶段 行业层面缺乏业绩验证的主线机会 需聚焦自下而上选股[5][53][56] - 基于跨财报季业绩预期差构建的困境反转策略历史表现优异 2025年中报组合覆盖传媒、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行业[4][43][61] 中报季业绩定价特征 - 2010年至今中报季业绩超预期策略胜率历年均值低于50% 相对收益率在各财报期中最低[3][20][22] -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在公布后30天超额收益均值1.9% 60天升至2.8% 而中报季无持续增长性[17] - 中报季存在更严重的增速幻觉 业绩增速与超预期幅度间非线性定价特征显著 区域II胜率仅49.5%[4][31][36] 困境反转策略有效性 - 一季报业绩预期下调但中报上调的个股(第四象限)在9-10月胜率达49% 超额收益0.9%-1.1%[4][43][45] - 经聚类优化后 困境反转策略30天截面胜率52.1% 期望超额收益1.6% 60天截面胜率50.0% 期望超额收益2.2%[44] - 2020-2024年困境反转等权指数均能获得相对收益 策略稳定性良好[49] 2025年中报业绩现状 - 万得全A归母净利增速从一季度3.46%下滑至二季度1.31% 剔除金融与石油石化后为-0.26%[53] - 个股超预期比例21.78% 虽低于历史均值25.48% 但较2024年15.53%的历史低点明显回升[5][54] - 业绩不及预期个股占比从2024年52.31%大幅降至36.44% 预期下调趋势缓和[5][54] 行业业绩分化 - 仅非银金融、银行、有色金属三个行业业绩上调比率高于下调比率[5][56] - 二级行业中证券、饰品、游戏、贵金属、工程机械、公路铁路等业绩超预期较集中[60][62] - 新消费(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和周期行业(煤炭、基础化工)在中报季胜率显著优于其他行业[26][28] 个股组合构建 - 基于跨报告季业绩预期差筛选出25只个股 覆盖传媒、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等13个行业[61][63] - 组合中非银金融占比最高 包括东方证券(总市值789亿)、中国人保(3211亿)、华泰证券(1459亿)等[61] - 部分个股业绩预期调整显著 如巨人网络净利增速从36.04%上调至50.18% 赛伍技术从75.48%上调至97.22%[61]
航材股份(688563):Q2业绩环比改善,拟收购资产完善材料业务布局
中邮证券· 2025-09-04 02: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受客户需求波动影响出现下滑但Q2环比改善 营收13.61亿元同比减少10% 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减少10% [4][5] - 毛利率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至31.30% 费用控制良好 四费费率8.71%同比降低0.14个百分点 [6] - 通过收购资产完善高温合金和钛合金材料业务布局 包括1.84亿元收购六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及1816.52万元购买熔炼设备 [7] -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重大进展 签订2025-2030年长期框架合同 预计累计金额21亿元 并切入低空经济领域获得透明件供货合同 [7][8] - 2025年经营目标稳健 预计营收29.90-32.20亿元同比增长2%-10% 净利润5.90-6.40亿元同比增长2%-10%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分产品收入表现分化:基础材料6.07亿元同比增长6% 航空成品件6.33亿元同比减少13% 非航空成品件0.57亿元同比减少65% 加工服务0.54亿元同比增长48% [5] - 2025Q2单季度营收7.08亿元同比减少15%但环比增长8% 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11%但环比增长8% [5]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加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8/7.39/8.67亿元 对应增速9.89%/15.79%/17.30% [8][10] - 估值水平逐步下降:对应PE分别为40/34/29倍 [8][10] 业务进展与战略 - 产品毛利率变化显著:基础材料毛利率大幅提升10.75个百分点至34.39% 航空成品件毛利率下降9.74个百分点至28.23% [6] - 通过收购镇江钛合金公司实现全资控股 提升国际宇航用铸造钛合金生产能力 [7] - 积极布局民机市场 多款产品通过适航认证 并与沃飞合作拓展低空飞行器透明件市场 [8]
佳力奇(301586):2025H1营收同比增长60%,市场开拓和材料研发并进
中邮证券· 2025-09-04 01:2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9][10]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39% [5] - 营收增长受益于外部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增加,飞机复材零部件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63% [6] - 毛利率承压,2025H1销售毛利率21.86%,同比降低14.67个百分点,但Q2环比提升2.14个百分点至22.76% [7] - 费用控制良好,四费费率11.10%,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 [7] - 研发投入2755万元,同比增长57%,自研材料通过验证并在结构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实现突破 [8] - 产能储备充足,人员规模从2024年初600人扩充至2025年4月900人,新增大型热压罐等设备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6亿元、1.59亿元、2.01亿元,对应PE 35倍、28倍、22倍 [10] 财务表现 - 最新收盘价53.45元,总市值44亿元,流通市值28亿元 [4] - 2024年营收6.27亿元,预计2025-2027年营收8.61亿元、10.64亿元、13.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33%、23.62%、23.85%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0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6亿元、1.59亿元、2.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5.83%、25.94%、26.43% [12] - 当前市盈率36.86倍,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35倍、28倍、22倍 [4][10] 业务进展 - 分产品收入:飞机复材零部件4.14亿元(+63%),导弹复材零部件22.55万元,制造及技术服务0.17亿元(+16%) [6] - 与航天科工某研究所战略合作,突破电磁功能复合材料领域 [8] - 多方向开拓市场,完成民机、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客户对接和项目转产 [8]
AI动态汇总:苹果推出Xcode26Beta7,英伟达开源Jet-Nemotron高性能语言模型
中邮证券· 2025-09-03 13:0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PostNAS框架与JetBlock模块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后神经架构搜索方法对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进行深度优化,结合新型线性注意力模块,实现高性能与高效率的语言模型架构[15][1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从预训练的全注意力模型出发,继承并冻结其多层感知机权重 2. 训练"一次性"超级网络自动确定全注意力层的最佳放置位置 3. 评估多种线性注意力模块,选定Gated DeltaNet为基础 4. 设计JetBlock模块,引入动态因果卷积核,其卷积核生成器根据输入内容动态调整特征提取模式,同时移除查询和键上的冗余静态卷积 5. 执行硬件感知架构搜索,将KV缓存大小固定后对关键维度进行网格搜索[16] 2 模型名称:Gemini 2.5 Flash Image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稀疏混合专家架构与改进的扩散模型,实现高质量图像生成与编辑[23][2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采用稀疏混合专家架构,将模型参数划分为多个专家模块,每个输入token仅激活少量专家 2. 将文本、图像、音频等输入映射到统一的嵌入空间,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实现信息融合 3. 采用改进的扩散模型,在低维潜空间进行去噪 4. 内置物理引擎级渲染模块理解光影投射、物体遮挡等物理规律 5. 通过特征锚定机制提取人物面部、体态等关键特征,并在生成过程中持续锚定,确保多场景下角色外观一致[25][26] 3 模型名称:MAI-1-preview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专注于指令遵循与响应效率的平衡[3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约1.5万张NVIDIA H100 GPU进行预训练与后训练 2. 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36] 4 模型名称:RLCF(基于检查表的强化学习反馈)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动态生成指令特定的检查表来评估模型响应,替代传统奖励模型[48][49]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定义检查表核心特征:每个检查项必须是可验证的是非问题,响应需满足所有检查项才合格 2. 开发两种检查表生成方法: - 直接法:通过简单提示语言模型从指令中提取检查项 - 候选法:通过分析不同质量响应样本的失败模式生成更全面的检查表 3. RLCF方法包含四个关键步骤: - 从基础策略中采样候选响应对 - 结合AI评判员和验证程序对每个检查项进行评分 - 计算加权平均得分并筛选差异显著的响应对 - 使用这些偏好对进行直接偏好优化训练[48][49]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中未涉及量化因子的相关内容)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Jet-Nemotron模型 - 提供2B和4B两种参数规模的版本[17] - 在H100 GPU上生成吞吐量最高提升53.6倍,预填充阶段速度提升6.1倍[17] - Jet-Nemotron-2B在MMLU、MMLU-Pro和BBH基准上相比Qwen3-1.7B-Base吞吐量提高47倍,缓存大小缩小至原来的四十七分之一[19] - 在数学任务中平均准确率49.6,超出Qwen3-1.7B-Base达6.3个点[19] - 在常识推理任务中平均准确率62.0,超越所有基线模型[19] - 在检索和编码任务中表现优于多数同类模型[19] - Jet-Nemotron-4B在所有编码任务中均实现更高准确率,在长上下文任务中性能媲美配备更多全注意力层的领先模型[19] 2 Gemini 2.5 Flash Image模型 - 在LMArena基准测试的文生图与图像编辑两个场景中均获得全球第一的评价[27] - 在用户综合喜好度、人物、创造力、信息图、物体和环境的生成上领先于GPT-4o图像生成、Flux.1 Kontext等模型[27] - 定价为每百万输出token 30美元,每张图像消耗约1290 token,约合0.039美元每张图像[28] 3 MAI-1-preview模型 - 在LMArena文本任务榜单中排名第13位[36] 4 RLCF模型 - 在IFEval上相对提升2.8-3.0%[51] - 在FollowBench上约束满足水平提升8.2%[51] - 在InFoBench上总体要求遵循率提升6.9%[51] - 在"内容"类约束上的平均硬满足率比基线高出6.4个百分点[51]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中未涉及量化因子的回测效果)
信用周报:9月,信用的机会在哪里?-20250903
中邮证券· 2025-09-03 12: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信用债行情以调整为主,跌幅整体大于利率,出现久期和品种流动性的分化,超长期限信用债行情表现最弱 [2][11] - 全等级1 - 2年、2 - 3年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高,有做平曲线的空间,3Y左右票息资产有一定性价比 [3][15] - 二永债8月行情走弱,但跌幅未明显高于普信债,2 - 4年曲线陡峭程度突出,4年以上收益率点位突破新高 [3][20] - 8月各主要买盘对信用债整体买入情况弱于去年,银行理财和保险相对配置力度较大,公募基金净卖出 [4][23] - 8月信用债ETF类产品表现疲弱,第二批科创ETF或在9月提振行情 [4][25] - 展望9月,信用债有一定参与价值,下沉策略择券空间打开,骑乘策略2 - 3年普信债、3 - 4年二永债机会好,超长期限策略仍需谨慎 [4][26] 各部分总结 8月信用债行情表现 - 8月信用债行情分两阶段,七月底到八月初急跌后修复,8月第二周起因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调整,中短久期稍有企稳,长久期收益率调整持续 [2][11] - 2025年8月1日到8月29日,各期限国债和中票收益率有不同变化,超长期限信用债跌幅多数超同期限利率债 [11][12] - 8月仅短久期弱资下沉策略较成功,超长信用策略表现最差,仅市场隐含评级AA信用债指数1年以下8月收涨 [14] 收益率曲线情况 - 全等级1 - 2年、2 - 3年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高,AA +中票和AA城投在1 - 2年、2 - 3年和3 - 5年区间有不同斜率,1年以上收益率高于7月急跌 [3][15] - 3Y左右信用债在八月调整后具有一定性价比,其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显示有优势 [18] 二永债情况 - 二永债8月行情走弱,跌幅未明显高于普信债,1 - 5年、7年、10年AAA -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2 - 4年曲线陡峭,4年以上离2025年以来收益率最低点差30BP - 35BP,且点位突破新高 [3][20][21] 机构行为 - 8月各主要买盘对信用债整体买入弱于去年,银行理财和其他产品合计二级净买入约1800亿元,保险净买入562亿元,公募基金净卖出 [4][23] ETF产品情况 - 8月以来信用债ETF类产品规模增速和净值表现疲弱,第二批14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技创新债券ETF或在9月提振行情 [4][25] 9月展望 - 9月信用债有参与价值,下沉策略中估值2.0%以上公募信用债占比约43%,剩余期限0.1 - 2.0年、估值1.95% - 2.51%发行人多;骑乘策略2 - 3年普信债、3 - 4年二永债机会好;超长期限策略需谨慎,配置盘可考虑入场,交易盘时机不佳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