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率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资金面有所改善,债市延续调整
东方金诚· 2025-09-23 06: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19日资金面有所改善,债市延续调整,长债表现更弱,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跌,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释放三重关键信号,且流动性工具箱储备充足,期限分布更趋合理 [3] - 国常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将推动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3] - 8月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4] -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债券购回业务优化新规,以优化和规范公司债券购回业务等 [5] - “北向互换通”下新增LPR利率互换等优化功能将于9月22日上线 [6] -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积极性较高,年内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已超570亿元;银行“二永债”赎回潮来袭,开年至今赎回规模达7292.8亿元 [7] 国际要闻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宣布启动ETF和J - REIT减持 [8] - 美联储卡什卡利支持本周降息决定,预测今年再降息两次,上调中性利率估计至3.1% [9] 大宗商品 - 9月19日,WTI 10月原油期货跌1.40%,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跌0.73%,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0.75%,NYMEX天然气价格收跌0.75% [10]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9月19日,央行开展354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2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资金1243亿元 [12] 资金利率 - 9月19日,税期走款结束,资金面有所改善,主要回购利率均下行,如DR001下行4.83bp至1.464%,DR007下行4.70bp至1.510% [13]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9月19日债市延续调整,长债表现更弱,如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25bp至1.7950% [16] - 债券招标情况:25附息国债16(续发)10Y发行规模1600亿元,中标收益率1.8321%;25超长特别国债06(续2)30Y发行规模820亿元,中标收益率2.1725% [18]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9月19日,2只产业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H1阳城01”跌超95%,“H0中骏02”涨超132% [18] - 信用债事件:天建房地产开发“H16天建2”将自9月22日开市起停牌;华夏控股“20幸福01”9月21日到期,正推动制定债务偿付方案 [19]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9月19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30%、0.04%、0.16%;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跌,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55%、0.44%、0.70% [20] - 转债跟踪:神宇股份发行转债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如合景控股部分债券停牌等 [22][23]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9月19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变,其余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bp至4.13% [24] - 欧债市场:9月19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如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2.75% [27]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9月19日收盘,龙湖集团、绿城中国等部分债券有较大涨幅,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等部分债券有较大跌幅 [29]
鲍威尔坚守岗位,直面特朗普批评,彰显独立决心与责任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9-21 22:32
博弈的棋局:利率之争中的政治与独立 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淌,其间交织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博弈,而2025年上半年,美国白宫与美联储之间围绕利率的暗流涌动,终于在盛夏时节激化为一场公开的 较量。当白宫的言辞从隐晦的暗示转变为直指美联储"怠慢"降息愿望的尖锐指责,犹如一把火苗点燃了舆论的干草,瞬间将这场争议推向风口浪尖。 表面上看,这场冲突聚焦于简单的利率调控,但其深层却牵扯着复杂的财政考量、微妙的选举预期以及各方政策工具的相互拉扯。在白宫的算盘里,更低的 利率意味着经济的加速引擎,能有效降低政府的融资成本,并迅速催生出直观的经济亮点,为连任铺设坚实的基石。然而,美联储的决策天平则更侧重于稳 定物价这一宏大目标,其目光审视着通胀轨迹的走向以及市场长期的预期,力求在短期利益与长期稳定之间寻求平衡。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在关键节点 上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迸射出激烈的火花。 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后,一位资深记者在嘈杂的走廊里低声的一句话,如同一个精妙的注脚,揭示了这场博弈的复杂性:"他今天说话比平时少, 但每句都像打磨过。"这句话的"破绽式真实",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言语上的谨慎克制,他在字斟句酌间展现出 ...
14天期逆回购机制迎调整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公开市场操作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操作时间和规模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1] - 此次调整为年内第二次调整 两次均由单一价位中标改为多重价位中标 此前中期借贷便利(MLF)于2025年3月已进行类似调整[1] - 新操作方式下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投标 资金利率由投标利率决定 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和市场真实资金供求状况[1] 政策利率体系变化 - 调整后7天期逆回购操作成为唯一政策利率 临时隔夜正逆回购和7天期逆回购保持固定利率、数量招标[2] - 14天期逆回购由利率调控工具转变为数量调控工具 操作机制与MLF对齐 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2]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此前与7天期保持15基点利差 后续将构建基于7天期政策利率、其他期限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2] 操作预期与利率走势 - 预计人民银行将在下周择机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对冲国庆假期资金跨节压力[3]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至1.55% 与5月8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一致[4] - 通过中长期数量工具投放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中长端市场利率上行空间有限[3][4] 货币政策展望 - 节前重启14天期逆回购、节后利用资金到期实施净回笼 将削峰平谷维持短端市场利率稳定充裕[4] - 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政策工具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4] - 随着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 外部制约减弱 四季度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4]
23岁,年薪百万英镑,“最赚钱的交易员”决定“抢劫”花旗银行
搜狐财经· 2025-09-21 11:16
职业发展轨迹 - 2008年入职花旗银行成为伦敦最年轻交易员 3年内跻身全球交易规模最大操盘手之列 日交易额达数千亿美元 [3] - 2009年通过外汇掉期交易为花旗赚取1200万美元 成为首位入职第一年达成此业绩的交易员 [14][17] - 2011年押注利率不会上升 通过欧洲美元产品交易单周盈利数百万美元 全年为花旗赚取3500万美元 [26][28][29] 交易策略与市场洞察 - 发现盈利核心在于当市场集体误判时保持正确判断 通过价格与价值偏离获利 [18] - 2011年识别出经济结构性危机:财富从普通家庭和政府流向富人 中产被掏空导致经济无法复苏 [23] - 利用市场非理性恐慌进行反向操作 例如日本地震后先做空后做多 单次事件获利1600万美元 [28][29] 金融危机中的业务机遇 -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银行间拆借停滞 外汇掉期成为唯一可行借贷方式 价差急剧扩大 [13] - 花旗STIRT部门通过外汇掉期业务获得巨额利润 例如单笔2.4亿瑞典克朗交易3个月获利70万美元 [13] - 部门获得特殊豁免权允许所有交易员开展相同交易 形成集体盈利模式 [15] 行业生态与制度问题 - 金融精英多来自富裕背景 将经济简化为数字游戏 缺乏对现实经济的认知 [18] - 银行通过递延股和奖金条款限制交易员离职 需通过长期抗争才能兑现收益 [36][37] - 东京办公室存在人员冗余问题 交易员沉迷娱乐场所 市场活跃度低导致交易机会稀缺 [34] 职业转型与公共倡导 - 离开金融业后进入牛津大学研究经济不平等系统性问题 [40] - 通过YouTube频道和专栏文章揭露金融体系被操纵的本质 倡导富人征税和制度改革 [40][43] - 出版回忆录《交易游戏》揭示市场运作机制并为弱势群体发声 [3][40][43]
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迎调整,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再强化
北京商报· 2025-09-21 10: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国庆假期临近,公开市场工具再迎调整。就在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2025年第3号公告指出,为保持银行体系 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 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 | | 中国人民银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 货币政策司 Monetary Policy Depart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 法律法规 | 货币政策 | 宏观审慎 | 信贷政策 | 金融市场 | 金融稳定 | 调查统计 | 银行 | | | 金融科技 | 人民币 | 经理国库 | 国际交往 | 人员招录 | 学术交流 | 征信管理 | 反洗钱 | 党建 | | 服务互动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公告信息 | 图文直播 | 央行研究 | 音频视频 | 市场动态 | 网上展厅 | 报告 | | ...
如何理解8月LPR“按兵不动”
金融时报· 2025-08-21 01:30
LPR利率维持不变 - 2025年8月20日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均与前值保持一致 [1] - LPR维持不变符合预期 因作为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未发生变化 [1] - 5月曾通过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及政策利率下调推动两个期限LPR各下降10个基点 [1]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基点 [2] - 7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个基点 [2] - 利率传导机制更加畅通 社会融资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 政策背景与经济环境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 总量政策工具进入成效观察期 LPR稳定可提升后续政策实施效能 [1] - 民营企业最关注减税降费政策而非融资问题 显示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2] 政策建议与方向 -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需从抵押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2] - 应对经济冲击需综合运用财税政策 公平竞争 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措施 [2] - 我国金融服务效率在全球50个经济体中已达最优水平 [2]
8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专家:短期加码宽松的必要性不高,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搜狐财经· 2025-08-20 01:27
LPR利率情况 - 2025年8月20日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均连续3个月持平 [1] 货币政策立场 - 央行明确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5]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主要发力点是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增加信贷可获得性 激活内生性融资需求 [5] -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保留"适度宽松"表述 意味着下半年为稳信用、促内需、强协同 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 [6] 政策实施重点 -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5]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5] - 更强调落实落细存量政策 以推动现有政策落地显效为主 短期加码宽松必要性不高 [6] 政策工具预期 - 考虑到财政贴息政策有效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结构性政策精准发力避免资金空转 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6]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5]
央行定调!重要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15 22:56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1]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1]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 [1]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1] -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1]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1] 未来政策导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及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2] -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防范资金空转 [2]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 [2] - 坚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2] -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2] 金融稳定机制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3]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3]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透露哪些关键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35
货币政策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2] 价格水平现状 - 7月CPI同比持平 6月为上涨0.1% [2] - 7月PPI同比下降3.6% 连续34个月负增长 [2] 利率与融资机制 -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2] 结构性政策工具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 [2]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 专门用于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4]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 [4] 汇率政策导向 -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 - 稳定市场预期 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 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5] 金融稳定机制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5] 市场预期与政策展望 - 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主要发力点是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增加信贷可获得性 激活内生性融资需求 提振内需 [4] - 通过逆回购 MLF 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调节中短期市场流动性 保持流动性充裕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
央行: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8-15 10:26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经济回升创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2]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 信贷与融资数据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6万亿元 [4]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 [4]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3] 汇率政策与表现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功能 [3]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4] -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7] 政策导向与工具运用 - 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7]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6] 风险防控机制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 评估 预警体系 [4]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7]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