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国际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行业周报20250505:海外天然气、TDI价格上涨,国际油价、醋酸价格下跌-20250506
中银国际· 2025-05-06 0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月份行业受关税相关政策、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建议整体均衡配置,关注自主可控日益关键的电子材料公司,以及分红派息政策稳健的能源企业等 [1][4][10] - 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包括原油价格有望延续中高位,油气开采和油服行业发展良好;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新材料领域公司发展空间广阔;政策加持需求复苏,关注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及高景气度子行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周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 本周(04.28 - 05.04)均价跟踪的100个化工品种中,22个品种价格上涨,47个品种价格下跌,31个品种价格稳定;22%的产品月均价环比上涨,47%的产品月均价环比下跌,31%产品价格持平 [4][9][32] - 截至2025年5月4日,WTI原油月均价环比下跌9.40%,NYMEX天然气月均价环比下跌18.71%;截至2025年5月2日,碳酸锂 - 电池级参考价为68,933.33元/吨,与5月1日持平 [9] 5月金股 - 安集科技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12亿元,同比增长46.10%;实现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提升24.46%;24Q3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59.29%,环比增长22.95%;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97.20%,环比增长23.00% [11] - 24Q3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营收增长因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市场拓展,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因产品结构变化等 [12] - 下游晶圆厂稼动率回升带动抛光液需求增长,多款抛光液持续放量;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电镀液及添加剂业务进展顺利 [13][14] - 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8.6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5.48/6.71元 [15] 5月金股 - 皇马科技 - 2024年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同比增加23.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加26.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加48.39%;24Q2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24.18%,环比增加8.55%;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加44.11%,环比增长16.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58.48%,环比增长26.27% [17] - 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销售毛利率逐步提升;尚宜工厂业绩释放,第三工厂建设顺利推进;研发持续加大,核心竞争力提升 [18][19] - 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6.0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1/1.03元 [20] 本周关注 - 要闻摘录 -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2][23]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23] - 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突破长庆油田大斜度煤岩地层钻井取芯技术瓶颈 [24][25] 本周关注 - 公告摘录 - 卫星化学拟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公司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或其他股权激励计划 [27] - 横河精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 [28] - 赤天化拟为子公司及孙公司提供担保 [29] - 恒申新材聚合生产线检修完成恢复生产 [29] - 阳谷华泰拟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30] - 百龙创园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30] - 华塑股份对现有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30] - 上纬新材全资子公司拟向关联方购买机器设备 [31] 本周行业表现及产品价格变化分析 - 本周(04.28 - 05.04)均价跟踪的100个化工品种中,22个品种价格上涨,47个品种价格下跌,31个品种价格稳定 [4][9][32] - 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有NYMEX天然气、PTA(华东)等;跌幅居前的品种有液氨(河北新化)、甲基环硅氧烷等 [4][32] - 本周国际油价下跌,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58.29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7.51%;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1.29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8.34% [4][33] - 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于3.67美元/mmbtu,收盘价周涨幅23.72% [4][33] 重点关注 - TDI价格上涨 - 本周(04.28 - 05.04)TDI价格上涨,4月30日国内TDI市场均价为10,781.25元/吨,较上周上涨4.86%,较去年同期下跌28.60%,较今年年初下跌16.42% [4][34] - 供应方面,本周TDI产量较上周小幅增加,整体开工率84%附近;需求方面,国内需求较弱,出口受海外关税壁垒压制但东南亚需求有韧性;成本方面,平均成本在11,177.14元/吨附近,平均毛利润为 - 605.71元/吨 [34] - 预计近期TDI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34] 重点关注 - 醋酸价格下跌 - 本周(04.28 - 05.04)醋酸价格下跌,4月30日国内醋酸市场均价为10,781.25元/吨,较上周下跌3.30%,较去年同期下跌17.36%,较今年年初下跌8.47% [4][35] - 供应方面,本周醋酸整体开工较上周上调7.87 pct,为82.49%,产量约为225,890吨,较上周增加10.55%;需求方面,终端对于醋酸需求延续弱势;成本方面,周均成本约为2,374.75元/吨,较上周下降6.25% [35] - 预计近期醋酸市场价格延续弱势 [35] 图表 - 展示了本周(04.28 - 05.04)均价涨跌幅居前化工品种、化工涨跌幅前五子行业、化工涨跌幅前五个股以及DAP、硝酸铵、二甲醚、DMF价差图 [8][36][37]
博思软件(300525):聚焦AI+电子凭证业务,可持续收入不断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5-06 01: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博思软件业绩有所下降,公司紧抓AI和电子凭证两条业务主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可持续收入不断提升 [1] - 考虑到2025年下游客户预算支出情况仍具有不确定性,对应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5.06,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 发行股数7.5819亿股,流通股6.2184亿股,总市值114.1837亿元 [2] - 3个月日均交易额为5.6038亿元,主要股东陈航持股16.68% [3] 财务数据 历史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42亿元,同增4.79%;归母净利3.02亿元,同减7.44%;扣非归母净利2.74亿元,同减8.95% [3]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57亿元,同减1.17%;归母净利 - 0.63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扩大12.79%;扣非归母净利 - 0.66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扩大8.04% [8]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5.83%,同减0.83pct;归母净利率为14.11%,同减1.87pct;期间费用率为47.06%,同减0.86pct [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0亿元,同增6.37% [8] 预测数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25.2/28.9/32.1亿元;归母净利为4.3/5.3/6.2亿元;EPS分别为0.57/0.70/0.82元;PE分别为26.3/21.5/18.4倍 [5]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加大各项费用管控,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024年可持续收入占比达到55% [8] - 公司紧抓AI和电子凭证两条业务主线,组建AI研发中心,开展垂直场景战略布局,强化AI驱动的商业生态;电子凭证相关产品已在财政部及多个省份落地应用 [8] - 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数字票证业务实现收入8.86亿元,同增1.30%;智慧财政财务领域实现收入7.10亿元,同增4.86%;数字采购领域实现收入4.62亿元,同增4.77% [8]
键凯科技(688356):短期业绩承压,伊立替康创新药值得期待
中银国际· 2025-05-06 01: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键凯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键凯科技短期业绩承压,但新业务进展顺利,1.1类创新药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进入III期临床,多个适应症处于II期临床,医美产品近期上市,有望带来业绩增量,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9.9%、3.1%、22.7%、 - 23.8%,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9.3%、5.3%、21.9%、 - 29.4%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6065万股,流通股6065万股,总市值36.9969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4676万元 [2]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2.92亿、2.27亿、2.73亿、3.30亿、3.9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8.3%、 - 22.3%、20.4%、20.5%、2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0.30亿、0.50亿、0.74亿、0.9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8.0%、 - 74.2%、68.3%、47.3%、33.0% [6] 业绩分析 -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国内市场受下游商业化产品价格压力等影响订单量和收入下降,国外市场客户结构调整、海外医疗器械端客户受库存计划调整影响订单量下降,且辽宁募投项目新转固资产折旧及摊销和新厂运营成本增加 [7] 研发进展 - 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7994.97万元,同比增加38.28%,研发投入占比35.21%;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小细胞肺癌适应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首例入组,脑胶质瘤II期临床入组顺利,三阴性乳腺癌伴脑转移II期临床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小细胞肺癌治疗II期临床结果积极 [7] 产品动态 - 4月26日,全资子公司天津键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上市获批,适用于面部鼻唇沟部位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注射以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 [7]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50/0.74/0.98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1.78/2.20亿元),对应EPS为0.83/1.22/1.62元,截至4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对应估值为73.7/50.0/37.6倍 [5]
软通动力(301236):营收高增长,鸿蒙+机器人贡献长期成长动力
中银国际· 2025-05-03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软通动力营收大幅增长,鸿蒙和机器人有望贡献长期成长动力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5.1%、0.5%、8.2%、37.8%,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7.0%、7.2%、10.8%、34.6% [3] - 发行股数9.5294亿股,流通股6.8032亿股 [3] 公司概况 - 总市值553.6588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9.4477亿元 [4] - 主要股东刘天文持股23.75% [4]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313.16亿元,同增78.13%;归母净利1.80亿元,同减66.21%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348.8/398.5/457.7亿元;归母净利为3.9/5.7/7.0亿元;EPS分别为0.41/0.60/0.74元;PE分别为140.8/97.2/78.7倍 [6] 业务分析 - 2024Q4实现营收91.09亿元,同增91.79%;归母净利1.04亿元,同减42.49%;扣非归母净利0.76亿元,同减62.50% [9] - 2024年毛利率为12.46%,同减6.80pct;归母净利率为0.58%,同减2.46pct;期间费用率为11.42%,同减5.23pct [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41亿元,同减15.01% [9] - 2024年减值损失合计计提2.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4.84%;销售费用、利息费用增长 [9] - 2024年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营收129.20亿元,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41.26%;软件与数字技术业务营收181.21亿元,收入占比下降至57.86%,毛利率同减1.95pct至17.30%;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营收2.59亿元,收入占比0.83% [9] 行业趋势 - 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授权许可于今年3月到期,华为将推出鸿蒙电脑,下游客户对鸿蒙PC需求有望提升 [9] - 2024 - 2028年AI PC出货量CAGR + 44%,2024年软通动力PC出货量同比增长106%,市场份额提升至9% [9] - 预计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2035年有望达3500亿元 [9] 公司布局 - 软通动力在基础软件领域完成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基于X86架构的Intel芯片在PC端的适配 [9] - 推出信创AI PC、开源鸿蒙AI PC等智能产品,部分系列产品在电商平台销量排名居前 [9] - 成立人形机器人业务总部,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开展相关平台和产品研发 [9]
保利发展(600048):24年营收业绩承压,25Q1毛利率较24年回升,销售稳居行业第一
中银国际· 2025-04-30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利发展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利发展2024年营收业绩承压,2025Q1营收同比恢复正增长且业绩降幅收窄,未来业绩有保障;一季度盈利能力较2024年全年有所回升,但同比均下降;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融资通道畅通,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注重现金流管理;销售稳居行业第一,销售权益比例大幅提升,核心城市市占率提升;合理控制拿地节奏,多种方式优化土储结构;多元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协同 [5][8] - 公司作为央企龙头,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一,土地储备结构不断优化,存量包袱逐步减轻,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背景下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元融资渠道畅通,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入,整体现金流充裕,积极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增强市场信心,但考虑当前行业销售持续低迷及年报最新情况,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仍维持“买入”评级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16.7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50.0亿元,同比下降58.6%;2025Q1实现营业总收入542.7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2.3% [5] - 2024年总营收下降因房地产项目交付结转规模下降,结算面积2040万平,同比下降17.8%,结转收入2874亿元,同比下降10.9%;归母净利润下降原因包括结转毛利率下降、计提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投资收益下降、少数股东损益占比提升、三费率提升等 [8]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但受项目结转毛利率和投资收益下降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不过营收恢复正增长且业绩降幅较2024年全年明显收窄;2025Q1末预收账款为340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预收账款/上年营收为1.09X,较2024年末提升0.01X,未来业绩有保障 [8]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3.9%、3.1%、1.6%,同比分别下降2.1、2.0、1.9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16.1%、6.2%、3.6%,同比分别下降2.5、1.8、0.9个百分点 [8] - 受利润率与权益乘数下滑影响,2024年公司ROE为2.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2025Q1年化后的ROE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8] 债务与融资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3488亿元,同比下降1.5%,连续两年实现有息负债压降;直接融资占比提升,2024年新增有息负债1664亿元,其中直接融资新发行359亿,占比21.6%,年末直接融资余额699亿,占有息负债比重20.0%,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拓展创新融资渠道,市场首单纯现金融资的定向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证监会批复,计划发行85亿元可转债;2024年新增持有资产经营性物业贷款130亿元,年末经营贷余额310亿元 [8] - 期限结构持续优化,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24.3%,三年以上到期的占比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至39.6%,连续4年提升;融资成本不断下降,2024年新增有息负债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2BP至2.92%,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6BP至3.10%,均创历史新低 [8] - 截至2025Q1末有息负债3644亿元,同比下降1.4%;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5.1%,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净负债率62.6%,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1.77X,同比下降0.22X,始终处于“绿档房企”行列 [8] 现金流管理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1342亿元,同比下降9.3%;并表口径已售待回笼资金832亿元,未来可动用资金充裕;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63亿元,同比减少55.1%,主要因销售回款收缩,2024年销售回款3277亿元,同比下降23.9%,但连续七年为正;筹资性现金流净流出190亿元,较2023年净流出500亿元明显改善 [8] - 公司注重现金流安全性,采取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盘活受限资金、以销定产实现资金支出动态平衡等措施;2025Q1末公司货币资金1482亿元,同比增长14.4%,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7亿元,销售回款704亿元,同比增长22.1%,销售回款率为111.7%,同比提升20.2个百分点 [8]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3230亿元,同比下降23.5%,稳居行业第一;销售面积1797万平,同比下降24.7%;销售均价1.80万元/平,同比提升1.6%,受益于布局城市能级提升,销售均价已连续4年稳步提升;销售权益比78.8%,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为3.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8] - 2024年公司坚持深耕的38个核心城市,销售占比达到90%,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38个核心城市销售市占率达7.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14个核心城市取得10%以上市占率,16个城市连续三年排名前三;销售稳居第一得益于提高存量项目竞争力和高效开发销售增量项目 [8] - 2025Q1公司实现销售额630亿元,同比增长0.1%;销售面积308万平,同比下降16.0%;销售均价2.05万元/平,同比大幅提升19.2%;销售权益比例为78.7%,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8] 拿地与开发 - 2024年公司拿地金额683亿元,同比下降58.1%;拿地强度2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权益拿地金额602亿元,拿地权益比例提升至88%,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新高;楼面均价2.08万元/平,同比增长36.9%;2022 - 2024年三年内,合计拿地金额近4000亿元,总货值约7350亿元,居行业第一;99%投资金额位于38个核心城市,74%投资金额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核心板块;当年拓展当年开盘项目23个,销售金额172亿元;积极推进存量土地调规与退换地,已完成约270万平存量未开工土地资源盘活,盘活资金超百亿;截至2024年末,土地储备建面约6258万平,其中增量项目约1000万平,存量项目约5280万平,同比下降20%,在手资源结构不断优化 [8] - 2025Q1公司拿地金额180亿元,同比增长260.0%,拿地强度2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楼面均价1.65万元/平,同比增长94.9% [8] - 2024年公司新开工1276万平,同比下降14.4%,完成计划的70.9%;竣工面积3257万平,同比下降19.6%,完成计划的95.8%;2025Q1公司新开工166万平,同比下降41.3%,竣工面积721万平,同比增长33.0%;2025年全年公司计划完成房地产相关产业直接投资2010亿元,计划新开工800万平,竣工2540万平,新开工、竣工与2024年实际完成值相比分别下降37%、22% [8] 多元业务 - 保利物业持续扩大物业服务规模和提升服务品质,截至2024年末,合同管理面积9.9亿平,在管面积8.0亿平,同比分别增长0.7、0.8亿平;全年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6.6%;市场化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新拓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金额约30.1亿元,其中核心50城的新拓第三方项目合同额占比达79.5%;商写、城镇景区、高校及教研物业、轨道及交通物业、医院物业五大核心业态新拓展合同金额占比达75.9%,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非住业态结构优化 [8] - 资产经营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租赁住房、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等商业经营类资产项目累计开业534万平,全年实现收入40亿元,年内规划34个可售项目转经营,并通过经营性物业贷等方式实现融资37亿元;在管租赁住房规模超过4.5万间,在营租赁住房规模超过2.2万间,同比增长47%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77 / 2899 / 28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4% / - 3% / - 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 / 51 / 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 / 2% / 4%;对应EPS分别为0.42 / 0.43 / 0.4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9.8X / 19.4X / 18.7X [6]
美畅股份(300861):25Q1盈利环比提升,看好钨丝母线自制优势
中银国际· 2025-04-30 0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金刚线销售规模下降、价格承压,钨丝导入、钨丝母线自制有望提升竞争力 [4] - 因金刚线价格快速下降,将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27/0.42/0.62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1.86/2.49元),对应市盈率67.9/44.2/29.8倍;考虑钨丝新产品研发导入加快,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跌幅分别为-3.5%、-3.9%、-1.3%、-25.2%,相对深圳成指涨跌幅分别为-1.1%、3.3%、1.7%、-27.1% [3]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4.8001亿股,流通股2.4194亿股,总市值88.9942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8.038亿元 [3] - 主要股东吴英持股49.60% [3] 财务数据摘要 |指标|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45.12|22.71|28.58|35.57|40.45| |增长率(%)|23.3|-49.7|25.8|24.5|13.7| |EBITDA(亿元)|20.33|3.86|3.02|4.30|5.56| |归母净利润(亿元)|15.89|1.46|1.31|2.01|2.98| |增长率(%)|7.9|-90.8|-9.9|53.4|48.3|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3.31|0.30|0.27|0.42|0.62| |原先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 - | - |1.86|2.49| - | |调整幅度(%)| - | - |-85.5|-83.13| - | |市盈率(倍)|5.6|61.2|67.9|44.2|29.8| |市净率(倍)|1.4|1.4|1.4|1.4|1.4| |EV/EBITDA(倍)|6.9|15.9|17.7|13.1|10.0| |每股股息 (元)|0.2|0.7|0.5|0.5|0.5| |股息率(%)|0.5|3.3|2.7|2.7|2.7| [6] 业绩分析 - 2024年公司业绩同比下降90.84%,全年营收22.71亿元,同比减少49.66%;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90.84%;扣非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减少93.91%;2024Q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减少168.42%;综合毛利率17.85%,同比下降34.67pct;综合净利率6.30%,同比下降29.04pct [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环比提升显著,营收4.23亿元,同比减少50.61%;归母盈利0.26亿元,同比减少86.46%,环比扭亏;综合毛利率17.88%,同比下降15.91pct,环比提升33.55pct;综合净利率6.26%,同比下降17.30pct,环比提升45.29pct [7] - 金刚线单价下降,2024年金刚线营业收入21.52亿元,毛利率17.04%,同比下降34.71pct;销售单价约17.67元/公里,同比下降约48.78%;销量12175.10万公里,同比减少5.37% [7] 竞争力分析 - 钨丝能承受更高拉力,有助于节省切割时硅料损耗,公司正进行26、28钨丝母线金刚线开发应用,并探索线径不超过18线的产品,长期看钨丝具备市占率提升空间,公司有望凭借钨丝母线自制成本优势巩固市场主导地位 [7]
华光环能(600475):热电运营稳健提升,装备业务具备亮点
中银国际· 2025-04-30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热电运营稳健提升,装备业务具备亮点,结合我国氢能行业投资现状,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维持“增持”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跌幅分别为0.7%、 - 5.8%、 - 0.4%、 - 10.7%,相对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 - 0.1%、 - 3.8%、 - 1.6%、 - 16.3% [3] - 发行股数955.97百万,流通股942.41百万,总市值8,584.57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48.76百万人民币 [3] 主要股东 - 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95% [4]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10,513、9,113、10,287、11,587、13,123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8.9%、 - 13.3%、12.9%、12.6%、13.3% [8]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1、704、762、807、898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7%、 - 5.0%、8.2%、5.9%、11.4% [8] 盈利指标 - 2023 - 2027E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78、0.74、0.80、0.84、0.94元,调整幅度(2025 - 2026)分别为 - 16.05%、 - 20.65% [8]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1.6、12.2、11.3、10.6、9.6倍,市净率分别为1.0、1.0、1.2、1.1、1.0倍,EV/EBITDA分别为10.7、9.6、9.9、9.4、7.2倍 [8] 股息情况 - 2023 - 2027E每股股息分别为0.4、0.5、0.5、0.3、0.3元,股息率分别为3.4%、5.0%、5.4%、2.8%、3.1% [8] 业绩分析 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91.13亿元,同比减少13.31%;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减少4.98%;扣非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减少24.00% [9] - 2024Q4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减少1.34%,环比增长165.59%;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510.88%,环比增长521.32% [9]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9.18%,同比提升0.86pct;综合净利润10.17%,同比提升1.26pct [9]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一季度营收19.65亿元,同比减少32.2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30.77%,环比减少42.14%;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减少35.23%,环比减少26.50% [9]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4.26pct;综合净利率9.33%,同比提升0.65pct [9] 业务亮点 - 热电运营:完成对濮院热电、徐联热电、南京燃机等3家热电厂的控股收购,2024年热电及光伏运营服务营业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15.59%,毛利率21.13%,同比减少0.90pct [9] - 装备业务:氢能方面,落地1500Nm³/h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具备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力,产氢压力3.2MPa;新型环保装备方面,“灵活性低氮高效燃煤锅炉技术产品”基本完成自有电厂试验,NOx排放较改造前下降40%,CCUS电厂尾气CO₂捕集中试装置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评测实验 [9]
三友医疗(688085):超声骨刀快速放量,国际化业务值得期待
中银国际· 2025-04-30 0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友医疗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全年营收4.54亿元,同比减少1.48%,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减少88%;25年一季度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34.72%,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711.85%。公司新业务布局进展较快,看好超声骨刀以及国际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4] - 公司受集采影响终端产品价格下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2/2.02/2.66亿元(原25 - 26年预测为2.01/2.7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73/0.96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9.8/24.0/18.2X,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13.8%、-3.5%、-6.7%、-7.1%,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14.6%、-1.6%、-7.8%、-12.7%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277.89百万,流通股248.45百万,总市值4,854.66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35.04百万人民币 [2] 财务数据 投资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人民币)|460|454|612|801|1,033| |增长率(%)|-29.1|-1.5|35.0|30.9|28.9| |EBITDA(百万人民币)|154|56|184|257|318| |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96|11|122|202|267| |增长率(%)|-49.9|-88.0|964.2|65.5|32.0|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34|0.04|0.44|0.73|0.96| |原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81|1.10|/| |调整幅度(%)|/|/|-39.3|-26.0|/| |市盈率(倍)|50.8|423.3|39.8|24.0|18.2| |市净率(倍)|2.5|2.5|2.4|2.2|2.0| |EV/EBITDA(倍)|21.9|71.3|17.8|12.4|8.8| |每股股息 (人民币)|0.1|0.0|0.0|0.1|0.1| |股息率(%)|0.4|0.0|0.2|0.4|0.5| [8]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 - 包含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财务指标在2023 - 2027E的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情况 [10] 业务发展情况 - 集采使24年公司业绩承压,疗法创新加速市场份额提升。2024年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落地,脊柱产品终端销售价格下降影响业绩。公司通过疗法创新提升国内市占率,创新产品表现优异,椎体成型系统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50%,囊袋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45%,国内骨科业务耗材类经销商数量在2023年基础上继续提高超20%,25年一季度业绩重回正增长 [9] - 超声骨刀剩余股权收购完毕,水木天蓬一季度快速增长。25年2月水木天蓬剩余股权收购完毕并100%纳入合并报表。2025年Q1,水木天蓬实现营业收入3,512.02万元,同比增长152.40%;净利润1,701.64万元,同比增长2,864.58%,Q1刀头收入2,069.22万元,增幅123.96%,刀头发货总数量为1.19万件,增幅106.75%,设备发货数量为53台,增幅103.85% [9] - 国际化业务布局基本完成,静待海外市场逐步放量。海外业务基本布局完成,2024年基于最新疗法创新的产品获美国FDA510(K)认证并于年底在美国销售,今年一季度子公司法国Implanet SA实现营业收入257.8万欧,同比增长15.97% [9]
华友钴业:年报业绩同比高增,一体化优势显现-20250430
中银国际· 2025-04-30 0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高增;深化全球布局,产业链协同不断增强,维持“增持”评级 [4] -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考虑到公司镍冶炼产能逐步释放,镍产品出货量有较快增长,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加强,将公司2025 - 2027年的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3.04/3.61/4.06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2.07/2.36元),对应市盈率11.0/9.3/8.2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03799.SH,市场价格为人民币33.48,总市值569.6782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6.5257亿元,主要股东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71% [2][4] - 发行股数17.0155亿股,流通股16.8635亿股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609.46亿元,同比下降8.08%;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3.99%;扣非归母净利润37.95亿元,同比增长22.71% [7]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8.42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139.6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16.05% [7] 产品出货情况 - 2024年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超12万吨,正极材料出货量超9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锂电材料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7] - 钴产品出货量约4.68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3.18%,镍产品出货量约18.4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5.78% [7] 全球布局与产业链协同 - 资源端总计具备约24.5万吨(金属量)镍中间品生产能力,印尼Pomalaa和Sorowako湿法项目有序推进;已在刚果(金)建立钴铜资源开发体系,在津巴布韦投资布局Arcadia锂矿项目 [7] - 锂电材料端,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建成投产,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今年一季度实现批量供货;韩国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有序推进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663.04|609.46|688.50|763.02|837.09| |增长率(%)|5.2| - 8.1|13.0|10.8|9.7| |EBITDA(亿元)|82.05|70.18|136.83|157.49|179.90| |归母净利润(亿元)|33.51|41.55|51.66|61.48|69.13| |增长率(%)| - 14.3|24.0|24.3|19.0|12.4|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1.97|2.44|3.04|3.61|4.06| |原先预测摊薄每股收益(元)| - | - |2.07|2.36| - | |调整幅度(%)| - | - |46.8|52.8| - | |市盈率(倍)|17.0|13.7|11.0|9.3|8.2| |市净率(倍)|1.7|1.5|1.4|1.3|1.1| |EV/EBITDA(倍)|14.0|17.2|8.2|7.0|5.9| |每股股息(元)|1.0|0.5|0.6|0.7|0.8| |股息率(%)|3.0|1.5|1.8|2.2|2.4| [6]
华友钴业(603799):年报业绩同比高增,一体化优势显现
中银国际· 2025-04-30 06: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高增;深化全球布局,产业链协同不断增强,维持“增持”评级 [4] - 结合年报和一季报,考虑镍冶炼产能逐步释放、镍产品出货量较快增长、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加强,将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3.04/3.61/4.06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2.07/2.36元),对应市盈率11.0/9.3/8.2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03799.SH,市场价格人民币33.48,总市值人民币56,967.82百万,3个月日均交易额人民币1,652.57百万,主要股东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71% [2][4] - 发行股数1,701.55百万,流通股1,686.35百万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609.46亿元,同比下降8.08%;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3.99%;扣非归母净利润37.95亿元,同比增长22.71%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8.42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139.6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16.05% [7] 产品出货情况 - 2024年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超12万吨,正极材料出货量超9万吨,因优化产品结构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7] - 2024年钴产品出货量约4.68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3.18%;镍产品出货量约18.4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5.78% [7] 全球布局与产业链协同 - 资源端具备约24.5万吨镍中间品生产能力,印尼项目有序推进;已在刚果(金)建立钴铜资源开发体系,在津巴布韦布局锂矿项目 [7] - 锂电材料端,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建成投产,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季度批量供货;韩国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有序推进 [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人民币百万)|66,304|60,946|68,850|76,302|83,709| |增长率(%)|5.2|(8.1)|13.0|10.8|9.7| |EBITDA(人民币百万)|8,205|7,018|13,683|15,749|17,990|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351|4,155|5,166|6,148|6,913| |增长率(%)|(14.3)|24.0|24.3|19.0|12.4|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1.97|2.44|3.04|3.61|4.06| |原先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 - | - |2.07|2.36| - | |调整幅度(%)| - | - |46.8|52.8| - | |市盈率(倍)|17.0|13.7|11.0|9.3|8.2| |市净率(倍)|1.7|1.5|1.4|1.3|1.1| |EV/EBITDA(倍)|14.0|17.2|8.2|7.0|5.9| |每股股息 (人民币)|1.0|0.5|0.6|0.7|0.8| |股息率(%)|3.0|1.5|1.8|2.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