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国际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五一旅游数据点评:国内文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持续高增
中银国际· 2025-05-07 06: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 - 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2][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国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同比持续高增并有望延续优秀表现 [2] -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跨境游市场在多重利好下同比高增,并有望延续修复态势 [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游 - 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6.4%;国内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8.0%;客单价为574.11元,同比增1.5% [8]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6亿人次,同比+7.9%,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0.8%、7.6%、23.8%、11.8% [8] 重点省市监测 - 北京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12] - 上海市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pct [12] - 天津市接待游客1693.23万人次,游客花费149.52亿元,本市游客占比43.2%,外埠游客占比56.8%;游客人均花费883.03元,同比增长1.8% [12] - 四川省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11.13%;90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79.19万人次、门票收入33057.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13.46% [12] - 福建省接待游客近3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1%,旅游总花费24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12] - 江苏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12] - 重庆市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130家景区接待游客7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接待深度游客量数据增幅为4.8% [12] - 广东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 [12] 重点景区监测 - 祥源文旅旗下景区接待游客62.36万人次,同比+51.79%;实现营业收入4040.41万元,同比增长50.47% [14][15] - 黄山风景区接待14.7万名游客,同比+13.7% [14][15] - 九寨沟景区接待15.49万人次,同比+40.56% [14][15] - 九华山接待游客23.42万人次,同比+29.93% [14][15] - 宋城演艺旗下12大《千古情》演出379场、同比增长24%,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杭州、西安、广东等项目单日场次均创新高 [14][15] 酒店餐饮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16] - 假期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16] - 假期高星酒店预订量增幅超四成,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订高星酒店增幅达50%,高于一线城市 [16] 旅游特征 - “反向旅游”趋势明显,小众旅游目的地崛起,低线城市热度攀升,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pct [17] - 拼假出行+错峰出游成潮流,“拼假”旅客同比去年增长3成,游客游玩周期拉长,推动长线游升温 [17] 跨境游 - 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18]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130%,缅甸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上海、深圳、义乌入境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38%、188%和60% [18] - 日本、韩国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18] 投资建议 - 推荐资源优质、运营强劲、有外延增长预期的出行链及相关产业链公司,如岭南控股、众信旅游等 [4][21] - 推荐受益于商旅客流复苏以及疫后市占率提高的连锁酒店品牌,如君亭酒店、锦江酒店等 [4][21] - 推荐有望受益于跨境游市场增长、市内免税新政落地以及离境退税政策升级的公司,如中国中免、王府井等 [4][21]
兆威机电(003021):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汽车电子与灵巧手是未来主要增长点
中银国际· 2025-05-07 0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也是增持;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主要业务领域有序迭代,17自由度电机直驱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成亮点;构建“1+1+1”纵向协同创新体系和“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小幅调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4][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74.1%、6.8%、17.5%、101.7%,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74.1%、9.5%、20.5%、98.6%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2.402亿股,流通股2.062亿股,总市值313.4896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4.6736亿元;主要股东深圳前海兆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4%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2亿元、3.29亿元、4.06亿元,每股收益1.09元、1.37元、1.69元,对应市盈率119.8倍、95.4倍、77.2倍 [6]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12.06亿元、15.25亿元、18.53亿元、23.04亿元、29.1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6%、26.4%、21.5%、24.3%、26.5%;EBITDA分别为1.69亿元、2.44亿元、3.12亿元、3.89亿元、4.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25亿元、2.62亿元、3.29亿元、4.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6%、25.1%、16.2%、25.6%、23.6%等 [8] 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26.4%;归母净利润2.3亿,同比增长25.1%;2025Q1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降低1.2% [9] 业务领域 - 汽车方面与博世、比亚迪等合作,提供车载运动屏幕等产品;消费及医疗科技方面为AR&VR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先进工业方面布局工业装备;机器人方面2024年11月发布全球首创灵巧手产品 [9] 创新体系与发展模式 - 构建“1+1+1”协同创新体系,将传动、微电机与电控系统高度融合;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与头部客户合作开发定制化方案,加快核心产品自主品牌商业化 [9]
交通运输行业周报:中远海特一季报收入同比增长51.47%,圆通速递2024年业务量同比增长25.32%-20250507
中银国际· 2025-05-07 0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远海特2025年一季度收入51.96亿元,同比增长51.47%,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1.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3.5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0亿元,同比增长53.08%;一季度新接入船舶13艘,合计77万载重吨,总运力达164艘,合计691.5万载重吨,较2024年末增长12.53%;完成总货运量915万吨,同比上涨47% [2] - 海航控股2024年营收652.36亿元,同比上升11.25%,运输收入607.33亿元,同比上升11.49%,辅营收入45.03亿元,同比上升8.05%;广州白云机场2024年营业总收入74.24亿元,同比增长15.44%,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9.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36.83% [2] - 圆通速递2024年业务量同比增长25.32%,收入同比增长19.67%;202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同比增长5.7%,比1 - 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热点事件点评 - 中远海特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47%,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有增长;一季度新接入13艘船,总运力增长,完成总货运量同比上涨47% [12][13] - 海航控股2024年营收增长,旅客运输量超6800万人次,国际旅客运输量增长132.68%,国际及地区营业收入增长82.01%,全年降本创效52.1亿元;广州白云机场2024年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实现第32个安全年,枢纽发展实现“五个突破” [14][15][16] - 圆通速递2024年业务量同比增长25.32%,收入同比增长19.67%;202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同比增长5.7%,物流需求结构优化,供给服务量质齐升 [18][19][23] 行业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航空物流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 2025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中国至亚太航线价格稳定;4月28日,上海、波罗的海、中国香港、法兰克福出境空运价格指数有不同变化 [24] - 2025年4月货运国内执飞航班量同比下降1.67%,国际/港澳台地区执飞航班量同比上升25.08% [33] 航运港口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 2025年5月2日,SCFI指数报收1347.84点,周环比 - 1.66%,同比 - 23.83%;CCFI指数报收1121.08点,周环比 - 0.12%,同比 - 9.43%;内贸集运价格周环比上升,PDCI指数报收1198点;5月3日,BDI指数报收1421点,周环比 + 11.26%,同比 - 16.88% [40][44] - 2025年1 - 3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2.22亿吨,同比增长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03万标箱,同比增长8.2% [49] 快递物流动态数据跟踪 - 2025年3月快递业务量166.6亿件,同比增加20.30%,业务收入1246.00亿元,同比增加10.43%;1 - 3月累计快递业务量451.37亿件,同比增加21.63%,业务收入2210.40亿元,同比下降0.75% [51] - 2025年3月,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52] - 2025年3月,顺丰、韵达、申通、圆通单票价格同比均下降 [71] - 2025年3月快递业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0,较2月环比下降;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市占率有不同变化 [79] 航空出行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 2025年4月第五周国际日均执飞航班1815.29次,环比 + 3.69%,同比 + 19.63%;4月26日 - 5月2日,国内日均执飞航班13651.86架次,环比 + 6.82%,同比 + 6.28%;国内飞机日利用率环比上升 [83] - 2025年4月26日 - 5月2日,美国、泰国、印尼、英国国际航班日均执飞航班有不同变化 [93] - 2025年3月,南航、国航、东航可用座公里相对去年同比有增有减,吉祥、春秋、海航已超19年同期;南航、国航、海航、吉祥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已恢复至19年同期一定比例 [95] 公路铁路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 2025年4月14日 - 18日,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0.14点,比上周回升0.11%;4月14日 - 20日,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550.3万辆,环比增长2.47% [100] - 2025年4月14日 - 20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561.2万吨,环比下降1.66% [102] - 2025年4月26日 - 30日,查干哈达堆煤场 - 甘其毛都口岸炼焦煤短盘运费日均60.00元/吨;4月21日 - 27日,通车数环比下降37.53%,日平均通车553.86辆 [108] 交通新业态动态数据跟踪 - 2024年10月,滴滴出行市占率79.54%,环比下降0.64%;曹操专车、T3出行等市占率有不同变化 [110] - 2025年3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约36674辆,同比上升26.53%;2025年Q1,联想PC电脑出货量达1520万台,同比上升10.95%,市场份额环比下降0.3pct [113] 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表现情况 A股交通运输上市公司发展情况 - A股交运上市公司127家,占比2.41%;交运行业总市值31743.31亿元,占总市值比例3.30%;截至4月30日,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有京沪高铁、顺丰控股等 [117] - 2025年4月28日 - 30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涨跌幅分别 - 0.49%、 - 0.43%,交通运输行业指数 - 1.28%;本周交运个股涨幅前五为普路通、重庆路桥等 [118] - 2025年初以来,上证综指、沪深300累计涨跌幅分别为 - 2.17%、 - 4.18%,交通运输指数 - 5.94%;年初至今交运个股累计涨幅前五为连云港、三羊马等 [118][119] 交通运输行业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30日,交通运输行业市盈率为13.06倍(TTM),上证A股为12.31倍 [122] - 在市场28个一级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市盈率处于偏下水平 [125] - 截至2025年4月30日,[HS]工用运输指数和[SW]交通运输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4.70倍、13.06倍 [129] 投资建议 - 关注设备与制造业工业品出口链条,推荐中远海特、招商轮船、华贸物流,关注东航物流、中国外运 [135] - 关注低空经济赛道趋势性投资机遇,关注中信海直 [135] - 关注邮轮及水上轮渡主题性投资机会,关注渤海轮渡、海峡股份 [135] - 关注电商快递投资机会,推荐顺丰控股、极兔速递、韵达股份,关注中通快递、申通快递 [135] - 关注航空行业投资机会,关注中国国航、南方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135]
中银晨会聚焦-20250507
中银国际· 2025-05-07 01:18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宏观经济、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等行业及相关公司进行分析,指出宏观经济中制造业受外部环境影响生产意愿下滑但部分行业有亮点,部分公司虽短期业绩有压力但新业务有进展或拓展新领域带来成长空间 [2][6][9] 5月金股组合 - 包含顺丰控股(002352.SZ)、极兔速递 - W(1519.HK)、皇马科技(603181.SH)等十只股票 [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16.11,涨1.13%;深证成指收盘价10082.34,涨1.84%;沪深300收盘价3808.54,涨1.01%;中小100收盘价6307.42,涨1.69%;创业板指收盘价1986.41,涨1.97% [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计算机、通信、综合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等行业有跌幅 [5] 宏观经济(4月PMI数据点评) - 外部环境影响制造企业生产意愿,4月高技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海外需求下滑明显,建筑业生产经营延续活跃,部分原材料加工业及纺织工业景气度处于扩张区间 [2][6] - 4月制造业产需表现回落,PMI指数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多个重要细分项环比回落,企业预期虽维持扩张区间但指数为2024年10月以来最低值 [6] - 受“对等关税”等影响,制造业企业外贸不确定性增强,4月生产、采购意愿下滑,采购指数从扩张区间跌至收缩且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 [7] - 4月制造业价格指数环比下滑,出厂价格下降幅度高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需求对价格影响更明显 [7] - 4月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订单指数环比降幅大,机械设备产业“去库存”受海外因素干扰 [7] - 4月黑色金属等加工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内需对外需有一定补充,政治局会议强调扩大投资,“两新”等项目有望获资金支持,地产投资有望趋稳 [8] - 4月非制造业PMI指数环比下滑但仍维持扩张区间,需求端新订单指数等环比回落 [8] 医药生物(键凯科技) - 24年全年营收2.27亿元,同比下滑22.26%,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下滑74.22%;25年Q1营收0.69亿元,同比增长6.66%,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17.79%,短期业绩承压 [2][9] - 24年业绩承压因国内市场受价格压力等影响订单量和收入下降,国外客户结构调整,且辽宁募投项目新转固资产折旧等成本增加 [10]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1.1类创新药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小细胞肺癌适应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试验病人入组,多个适应症处于II期临床,后续结果值得期待 [11] - 4月26日全资子公司医美产品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上市获批,有望丰富产品种类和增强竞争力 [12] 计算机(博思软件) - 2024年营收21.42亿元,同增4.79%;归母净利3.02亿元,同减7.44%;扣非归母净利2.74亿元,同减8.95%;2025Q1营收2.57亿元,同减1.17%;归母净利 - 0.63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扩大12.79%;扣非归母净利 - 0.66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扩大8.04% [3][14][15] - 2024年费用管控能力和回款能力提升,毛利率为65.83%,同减0.83pct;归母净利率为14.11%,同减1.87pct;期间费用率为47.06%,同减0.86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0亿元,同增6.37%;可持续收入占比达55% [15] - 公司紧抓AI和电子凭证两条业务主线,组建AI研发中心,电子凭证产品已在多地落地应用,将推动产品在更多地区与行业布局 [16] - 分业务来看,数字票证、智慧财政财务和数字采购业务收入同比均增长,各业务在不同方面有项目落地和发展 [17] 机械设备(博众精工) - 2024年营收49.54亿元,同比 + 2.36%,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 + 2.05%;2025年一季度营收7.37亿元,同比 - 0.80%,归母净利润 - 0.31亿元,同比 - 45.59% [3][19] - 2024年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基础上拓展多领域,产品品类丰富,发挥平台型企业优势,业绩稳步增长,自动化设备(线)等部分产品营收有增长 [20] - 2025Q1订单增加,但因费用前置且设备未验收,利润承压,合同负债增长表明在手订单充足 [21] - 在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新领域有突破,产品逐步放量将为公司提供新成长动力 [22]
云天化(600096):一体化优势明显,具备高分红属性
中银国际· 2025-05-06 1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磷肥龙头,掌握上游磷矿石、煤炭优质资源,一体化优势明显,持续改革下期间费用不断优化,长期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分红水平有望维持高位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9亿元、57.57亿元、58.32亿元,EPS分别为3.02元、3.14元、3.18元,对应PE分别为7.4倍、7.1倍、7.0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云天化:我国磷肥龙头,产业链配套完善 - 公司历经多轮调整改革,2021年后进入发展新阶段,2013年进军磷肥行业,2021年至今磷化工景气度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19][20] - 公司为云南省国资委控股公司,实控人为云南省国资委,改革助力国有资产价值实现 [26][29] - 公司把握上游丰富资源,实现一体化运营,拥有磷矿石、煤炭产能1450万吨/年、400万吨/年,化肥总产能1000万吨/年 [30] - 商贸物流及化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化肥贡献主要毛利,2024年化肥、商贸物流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3.87%、41.57% [32] - 公司推进内部改革,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ROE行业领先,2024年四费占收入比重较2016年降低6.86pct [37] - 公司现金流优秀,资本结构持续改善,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07.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2.26% [47][49] 磷矿石:2025 - 2027年有较多规划项目,实际投产进度待观察 - 需求端化肥为下游主要应用,2021年以来新能源带动需求增量,2024年我国磷矿石60%用于生产磷肥,新能源电池带动磷矿石需求增加 [55][61] - 供给端全球及我国磷矿石分布集中,具备稀缺属性,我国储量占比低但产量占比高,分布不均匀且品位较差 [65][68] - 2025 - 2027年或有较多磷矿石产能增量释放,实际投产进度有待观察,预计新增产能分别为649.75万吨、1366.00万吨、1559.58万吨 [75][80] - 云天化磷矿资源位于行业前列,未来仍存增量预期,截至2024年底拥有磷矿储量近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 [82] 磷肥:出口调节国内供需,公司为国内磷肥领军企业 - 供给端国内产能保持缩减,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 [12] - 需求端国内消费保持稳定,出口为主要变量 [12] - 云天化市场份额领先,盈利能力具有优势,2023年公司P2O5产量309.5万吨,以19.16%的份额位居国内首位 [8] 复合肥及尿素:供给宽松下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期待后续回暖 - 复合肥在科学施肥理念推动下,肥料复合化率有持续提升空间 [13] - 尿素供给趋于宽松,2025年关注新产能投产情况及出口政策,若出口政策放松,公司该项业务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8][13]
正泰电器(601877):业绩保持增长,持续发力全球市场
中银国际· 2025-05-06 1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业绩分别同比增长5.10%/7.65%,户用光伏保持增长,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3] - 结合海外市场波动影响,将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2.15/2.31/2.55元,对应市盈率10.3/9.6/8.7倍 [3]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01877.SH,市场价格为人民币22.27,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1] - 发行股数2148.97百万股,流通股2148.97百万股,总市值47857.54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425.92百万元 [2][3] - 主要股东为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1.18% [3]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跌幅分别为 - 1.2%、 - 6.3%、0.7%、7.8%,相对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 - 1.7%、 - 4.2%、 - 0.2%、2.2% [2]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57251、64519、67229、72104、7727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4.5%、12.7%、4.2%、7.3%、7.2% [5]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6、3874、4626、4974、548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8.4%、5.1%、19.4%、7.5%、10.2%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2.0%、23.5%、22.7%、22.0%、21.6%,净利率分别为8.64%、8.07%、6.9%、6.9%、7.1% [7][12] - 2023 - 2027E ROE分别为9.4%、9.2%、10.1%、10.1%、10.4%,ROIC分别为6.1%、5.6%、7.2%、8.3%、10.1% [12] 现金流指标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140、15202、13069、13796、14233百万元 [10]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68、 - 3823、 - 1101、 - 1144、 - 1118百万元 [10]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732、 - 11068、 - 3982、 - 3979、 - 3319百万元 [10]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低压电器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22亿元,同比增长3.89%,毛利率29.99%,同比增加1.97个百分点 [6] - 2024年光伏电站工程承包业务实现收入308.38亿元,同比增长12.96%,毛利率12.03%,同比增加1.98个百分点;年度新增装机容量超13GW,电站交易规模超8GW,持有电站装机容量突破19GW;正泰安能招募加盟代理商近3700家,市占率连续多年蝉联行业榜首 [6] - 2024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00.48亿元,同比增长21.53%,毛利率29.74%,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在北美、韩国、欧洲等地市场表现良好 [6]
龙旗科技(603341):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1+2+X”战略指引发展方向
中银国际· 2025-05-06 1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也是增持,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各项业务拓展顺利营收大幅增长,战略升级为“1 + 2 + X”,AI PC 和汽车电子成重点布局新兴领域有望提供新增长点,虽下调盈利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 -6.5%、-7.7%、-8.6%、-4.0%,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 -7.0%、-5.6%、-9.4%、-9.6% [3]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 465.10 百万,流通股 266.21 百万,总市值 19,008.50 人民币百万,3 个月日均交易额 229.34 人民币百万,主要股东昆山龙旗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 20.60% [3][4] 财务数据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人民币百万)|27,185|46,382|47,316|54,901|63,215| |增长率(%)|-7.4|70.6|2.0|16.0|15.1| |EBITDA(人民币百万)|748|433|874|1,250|1,428|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605|501|520|819|980| |增长率(%)|8.0|-17.2|3.7|57.6|19.6|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1.30|1.08|1.12|1.76|2.11| |前次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1.94|2.50|/| |变动幅度(%)|/|/|-42.3|-29.6|/| |市盈率(倍)|31.4|37.9|36.6|23.2|19.4| |市净率(倍)|5.0|3.4|3.2|3.0|2.8| |EV/EBITDA(倍)|-4.5|40.8|15.7|9.8|6.6| |每股股息 (人民币)|0.5|0.5|0.5|0.8|1.0| |股息率(%)|/|1.1|1.3|2.0|2.4| [7] 经营情况分析 - 2024 年营收 463.82 亿元同比增长 70.62%,归母净利润 5.01 亿元同比下降 17.21%;2025Q1 单季度营收 93.78 亿元同比下降 9.27%,归母净利润 1.54 亿元同比增长 20.33% [8] - 智能手机业务 2024 年收入 361.33 亿元同比增长 65.58%,2025 年 Q1 收入 67.41 亿元同比下降 20.86%;平板业务 2024 年收入 36.96 亿元同比增长 47.32%,2025 年 Q1 收入 9.52 亿元同比增长 21.56%;AIoT 业务 2024 年收入 55.73 亿元同比增长 121.99%,2025 年 Q1 收入 14.05 亿元同比增长 53.48% [8] 战略分析 - 战略升级为“1 + 2 + X”,“1”指智能手机业务,“2”指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业务,“X”代表其他多品类业务 [8] - 智能手机以头部客户为核心推动高端产品突破与国外市场拓展;个人计算全面发力 AI PC 赛道;汽车电子 2025 年推动制造能力升级;平板及 AIoT 产品拓展头部客户与高端化 [8] 估值分析 - 因 2025Q1 智能手机 ODM 业务营收下降 20%以上,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 5.20 亿元/8.19 亿元/9.80 亿元,每股收益为 1.12 元/1.76 元/2.11 元,对应市盈率为 36.6 倍/23.2 倍/19.4 倍 [8]
锋尚文化(300860):24年营收利润同减,期待文旅C端项目拓展
中银国际· 2025-05-06 1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利润同减,受部分项目完工延期、收入确认延迟及23H2亚运会项目高基数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维持“增持”评级,期待后续B&G端市场需求修复以及自身C端业务开拓成长后业绩进一步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300860.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25.31,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1] - 发行股数190.93百万,流通股111.90百万,总市值4,832.47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146.90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沙晓岚持股42.13% [2] 业绩表现 - 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减少14.42%;实现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同比减少68.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948.47万元,同比转亏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1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3] - 2024全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14%、6.83%,较2023年小幅回落;2025Q1则分别为9.23%、 -1.81% [8]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报,公司在手订单数量为3.68亿元,较23年底和24H1有所回落,其中8788万元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2.80亿元为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8] 业务优势 - 2024年顺利完成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项目,彰显在大型盛会创意策划领域的竞争优势 [8] - 持续发力C端文旅市场,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实现收入3219.81万元,净利润达766.54万元,先后落地杭州实景演艺《湘湖·雅韵》C端项目运营、青岛360°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 [8] 财务预测 - 调整公司25 - 27年EPS预测至0.74/0.86/0.92元,对应市盈率为34.3/29.3/27.4倍 [5] - 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577、701、80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0.3%、21.4%、15.5%;EBITDA分别为132、182、19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165、17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37.2%、17.0%、7.0% [7]
4月PMI数据点评:外部环境对制造企业生产意愿有所影响
中银国际· 2025-05-06 10:55
制造业情况 - 2025年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景气度跌落至收缩区间[2][6] - 4月新订单指数49.2%,环比下滑2.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2][6] - 4月采购指数为46.3%,环比回落5.5个百分点,从扩张区间跌至收缩,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2][7] 行业表现 - 4月高技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海外需求下滑明显,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出口订单指数环比降幅均超10.0%[3][10] - 4月黑色金属加工业等原材料加工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内需对外需形成一定补充[3][10] 非制造业情况 - 4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0.4%,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5][13] - 4月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4.9%,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7.6个百分点至42.2%[5][13] 建筑业与服务业情况 - 4月建筑业PMI指数为51.9%,环比下滑1.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3.9个百分点至39.6%[16] - 4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1%,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46.8%[17] 政策影响 -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两新”等重大战略项目年内有望获资金加力支持,地产投资有望趋稳[4][11]
博众精工(688097):24年业绩维持稳健,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中银国际· 2025-05-06 0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博众精工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众精工24年业绩维持稳健,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作为国内领先的3C自动化设备企业,伴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横向拓展,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4] - 根据公司最新业务发展和订单情况,略微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59.69/70.02/81.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7/6.63/8.13亿元,EPS为1.18/1.48/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8/17.4/14.2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88097.SH,市场价格为人民币25.79,发行股数446.65百万,流通股443.62百万,总市值11,519.05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294.49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03% [2][3]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840/4,954/5,969/7,002/8,106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0.6%/2.4%/20.5%/17.3%/1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398/527/663/813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7.8%/2.0%/32.4%/25.7%/22.6%;EPS分别为0.87/0.89/1.18/1.48/1.82元;市盈率分别为29.5/28.9/21.8/17.4/14.2倍;市净率分别为2.8/2.6/2.4/2.2/1.9倍;EV/EBITDA分别为34.1/26.2/17.8/13.6/10.4倍;每股股息分别为0.1/0.2/0.3/0.4/0.5元;股息率分别为0.4%/0.9%/1.2%/1.5%/1.8% [8] - 2024年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自动化设备(线)营收42.73亿元,同比+2.98%,治具及零配件5.92亿元,同比+3.18%,核心零部件0.82亿元,同比 - 27.11%;整体毛利率为34.38%,同比+0.59pct,净利率为7.85%,同比 - 0.09pct [9]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 - 0.80%,实现归母净利润 - 0.31亿元,同比 - 45.5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36亿元,同比+22.68%;截至一季度末,合同负债为4.08亿元,相比2024年一季度末的1.46亿元和2024年底的2.58亿元增长明显;整体毛利率为31.90%,同比 - 0.76pct,净利率为 - 4.81%,同比 - 2.52pct [9] 业务发展 - 2024年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汽车电子、半导体、智慧仓储物流、关键零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发挥技术平台型企业优势,助力业绩稳步增长 [9] - 新能源领域产品包括锂电池制造设备、智能充换电站、汽车自动化设备等,2024年换电站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与新奥、时代电服达成战略合作,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 [9] - 半导体领域产品包括高精度共晶贴片机、高速高精度固晶机和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高精度共晶机获国际客户订单,拓展光通信领域客户,高精度固晶机送样至3C头部企业 [9] - 机器人方面,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提供生产辅助设备,开发出深度视觉模组、轮式机器人移动底盘两款新产品并量产交付,承接行业知名客户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