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国际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系列报告之一:电网升级改造拉动需求,产业链有望受益
中银国际· 2025-05-08 0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及算力等新型用电场景涌现,对电网扩容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电力设备有望直接受益 [1] - 主电网方面,电力跨区域传输和新能源发电外送需求推动特高压建设,柔性直流技术有望提升渗透率 [1] - 配电网方面,国内配网改造提速,海外推出电网改造计划,变压器需求提升,产业链有望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型场景不断涌现,电网扩容升级需求提升 - 发电侧发电量和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对电网快速响应提出要求,新能源发电消纳对电网建设和升级提出要求 [16][23][25] - 电网侧主电网投资增长,特高压建设是重点,配电网改造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市场也加大电网投资 [26][30][32] - 用户侧中国和全球用电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充电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等新型场景推动电力需求高速增长 [33][35][41] 主电网:特高压建设提速,产业链有望受益 - 特高压在电力输送方面优势明显,新能源发电外送需特高压支撑,政策大力支持,2025年将有多条线路开工 [44][49][50] - 直流特高压占比有望提升,柔性直流技术更适合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5][62] - 特高压投资规模逐年提升,产业链较长,布局相关产品的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66][69][79] 配电网:配网改造势在必行,变压器需求有望提升 -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设备,按不同标准可分类,取向硅钢是核心材料,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83][84][88] - 需求端全球变压器市场空间广阔,配网改造需求提升,配电变压器有望受益,海外电网投资增长拉动变压器需求 [90][91][93] - 供给端海外变压器供应紧缺,中国变压器份额占比较高,出口额保持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98][100][104]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特高压高景气的主网环节相关标的,以及具备出海逻辑的变压器环节,推荐华明装备、海兴电力,建议关注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公司 [3][113]
海力风电(301155):25Q1业绩改善,静候国内海风装机需求释放
中银国际· 2025-05-08 06: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受海上风电行业进度放缓影响有所承压,但未来随海风装机需求释放,作为领先的海上风电塔筒桩基企业将充分受益 [3][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股票代码301155.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62.70,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1] - 发行股数2.1739亿股,流通股1.218亿股,总市值136.3045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9373亿元,主要股东许世俊持股31.92% [2]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6.85亿、13.55亿、55.99亿、70.01亿、89.0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2%、-19.6%、313.4%、25.0%、27.2% [7]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亿、0.66亿、6.02亿、8.29亿、9.8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2.9%、175.1%、810.0%、37.8%、18.8% [7]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0.41、0.30、2.77、3.81、4.53元,增长率分别为-142.9%、175.1%、810.0%、37.8%、18.8% [7] 业绩分析 - 2024年国内海风需求不足,公司业绩承压,营收13.55亿元,同比-19.63%;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175.08%;整体毛利率7.66%,同比-2.10pct,净利率4.70%,同比+9.83pct [8] - 2025年一季度江苏海风项目开工,业绩改善,营收4.36亿元,同比+251.50%;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13.27%;整体毛利率15.05%,同比+10.01pct,净利率14.39%,同比-44.35pct [8] 行业与公司前景 - 国内海风行业前几年因审批等因素项目延期,2024年问题逐步解决,沿海各省发展提速,2025 - 2026年海风装机有望增加 [8] - 截至2024年公司有多个生产基地,还有多个基地在规划建设,未来海风装机需求释放公司有望受益 [8]
晶合集成(688249):DDIC代工巩固优势地位,CIS和电源管理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中银国际· 2025-05-08 06: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合集成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和利润高增,2025Q1营收亦保持环比增长,产品结构优化,DDIC代工巩固优势地位,CIS和电源管理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4] - 考虑到公司为CIS产品积极扩产,未来折旧或进一步上升,下调2025/2026年EPS预估至0.40/0.54元,并预估2027年EPS为0.67元,截至2025年5月7日收盘,公司市值约428亿元,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54.0/39.7/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跌幅分别为4.8%、14.3%、 - 12.5%、46.0%,相对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 - 7.2%、6.3%、 - 13.6%、39.8% [3] - 发行股数2006.14百万,流通股1186.76百万,总市值42830.99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381.52百万元 [3] 投资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7244|9249|10877|12476|14061| |增长率(%)|-27.9|27.7|17.6|14.7|12.7| |EBITDA(百万元)|3318|4042|5007|5852|663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2|533|794|1080|1344| |增长率(%)|-93.1|151.8|49.0|36.0|24.4|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11|0.27|0.40|0.54|0.67| |原先预估摊薄每股收益(元)|||0.59|0.73|| |调整幅度(%)||| - 32.2| - 26.0|| |市盈率(倍)|202.4|80.4|54.0|39.7|31.9| |市净率(倍)|2.0|2.1|2.0|1.9|1.9| |EV/EBITDA(倍)|12.6|14.9|10.1|7.9|6.4| |每股股息 (元)|0.0|0.1|0.1|0.2|0.3| |股息率(%)|0.0|0.4|0.7|0.9|1.2| [8] 营收和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92.49亿元,YoY + 28%;毛利率25.5%,YoY + 3.9pcts;归母净利润5.33亿元,YoY + 152% [9] - 2025Q1营收25.68亿元,QoQ + 4%,YoY + 15%;毛利率27.3%,QoQ + 1.1pcts,YoY + 2.3pcts;归母净利润1.35亿元,QoQ - 47%,YoY + 71% [9]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61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6亿元,YoY + 49% [9] 产品结构与技术制程 - 2024年公司DDIC、CIS、PMIC、MCU、Logic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5%、17.3%、8.8%、2.5%、3.8%,其中CIS占比显著提升,成第二大产品主轴 [9] - 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制程升级,55nm中高阶BSI和堆栈式CIS芯片工艺平台实现大批量生产,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实现小批量生产,28nm逻辑芯片通过功能性验证,110nm Micro OLED芯片已成功点亮面板,55nm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量产,新一代110nm加强型微控制器等工艺平台完成开发 [9] 业务优势与增长曲线 - 晶合集成在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占率全球领先,2024Q4在全球晶圆代工业者营收排名中位居第九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三 [9] - 2024年公司55nm中高阶BSI和堆栈式CIS芯片量产,产品像素达5000万,从中低阶应用提升至中高阶应用,Yole预计2028年全球CIS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8亿美元,国产CIS在手机市场主流50MP产品方面已突破,公司有望受益于国产化浪潮 [9] - 电源管理芯片成公司第三大产品主轴,公司进行90 - 110nm的BCD电源管理芯片研发,未来产品将应用于更多领域 [9] 财务报表相关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公司2023 - 2027E年营业总收入、净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多方面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10] - 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体现公司各方面表现及发展趋势 [10]
顺丰控股(002352):产品矩阵日益完善支撑竞争力提升,2025Q1业绩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中银国际· 2025-05-08 06: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季度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国内消费复苏有望拉动物流需求,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求增量空间,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 [1][3] - 考虑国际业务拓展处于培育期,微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7.20/134.06/152.81亿元,同比分别+15.2%/+14.4%/+14.0%,EPS分别为2.35 / 2.69/ 3.06元/股,对应18.7/16.3/14.3倍PE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12.4%、9.6%、8.5%、17.7%,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12.3%、1.7%、12.9%、14.3%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4988.09百万,流通股4988.09百万,总市值219126.88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855.43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1.36% [3] 业绩情况 - 2025 Q1营收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0%;归母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增加16.87%;实现快递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 [1][3][4] - 2025Q1实现毛利额92.9亿元,同比增长8.0%,毛利率13.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4] - 2025Q1速运物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20%,供应链及国际板块同比增长9.90% [4] 财务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人民币百万)|258409|284420|313202|346430|381287| |增长率(%)|(3.4)|10.1|10.1|10.6|10.1| |EBITDA(人民币百万)|27001|31729|37334|40216|34809|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8234|10170|11720|13406|15281| |增长率(%)|33.4|23.5|15.2|14.4|14.0|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1.65|2.04|2.35|2.69|3.06| |原先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2.36|2.73|3.17| - | - | |调整幅度(%)|(0.54)|(1.53)|(2.45)| - | - | |市盈率(倍)|26.6|21.5|18.7|16.3|14.3| |市净率(倍)|2.4|2.4|2.2|2.0|1.8| |EV/EBITDA(倍)|8.5|7.0|6.3|4.9|5.0| |每股股息(人民币)| - | - |0.6|0.7|0.8| |股息率(%)|1.5|4.4|1.4|1.6|1.8| [7] 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2023 - 2027E分别为(3.4)%、10.1%、10.1%、10.6%、10.1%;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3)%、30.7%、18.1%、14.2%、13.9%等 [11] - 获利能力:息税前利润率2023 - 2027E分别为3.7%、5.0%、5.1%、5.4%、5.6%;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0%、4.8%、5.2%、5.3%、5.5%等 [11]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2023 - 2027E分别为0.5、0.5、0.6、0.5、0.6;净负债权益比分别为0.2、0.2、0.1、(0.2)、(0.3)等 [11] -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2023 - 2027E均为1.3;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10.8;应付账款周转率均为10.9 [11] -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2023 - 2027E均为1.1%;管理费用率均为6.5%;研发费用率均为0.9%;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0.7%、0.7%、0.8%、0.7% [11] -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最新摊薄)2023 - 2027E分别为1.7、2.0、2.3、2.7、3.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分别为5.3、6.5、7.2、7.5、6.7元等 [11] - 估值比率:P/E(最新摊薄)2023 - 2027E分别为26.6、21.5、18.7、16.3、14.3倍;P/B(最新摊薄)分别为2.4、2.4、2.2、2.0、1.8倍等 [11]
中银晨会聚焦-20250508
中银国际· 2025-05-08 01:3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8日中银晨会聚焦多领域,涉及美国关税战逻辑影响、五一旅游市场表现及中科电气业绩情况等,还给出5月金股组合并展示行业表现数据 [1][2] 5月金股组合 - 包含顺丰控股(002352.SZ)、极兔速递 - W(1519.HK)、皇马科技(603181.SH)等10只股票 [1] 宏观经济 -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57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压缩贸易逆差,但该政策在经济学上站不住脚,美国长期贸易逆差主因是美元,美元带来购买力同时造成产业空心化和社会撕裂 [2][4] - 美国上策是放弃美元霸权推行共同富裕,但难以做到,“对等关税”或让其面临变相债务危机;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经济韧性强,若顶住压力扩大内需可获更有利地位 [5] 社会服务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国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同比高增有望延续 [2][6] - 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花费创新高,客单价和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传统热门景区热度高,线下零售与餐饮火热,低线城市高星酒店受青睐 [6][7] - “反向旅游”明显,拼假出行和错峰出游成潮流推动长线游升温;政策航班利好驱动出入境游热度双升,给出主要客源地和目的地 [7][8] 电力设备 - 中科电气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负极业务向好,海外市场有望打开 [2][10] - 2024年营收55.81亿元,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626.56%;2025Q1营收15.98亿元,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465.80% [10] - 负极业务放量,2024年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55.66%,获海外车企定点并开发国际客户,摩洛哥产能建成后海外市场或进一步打开 [11] - 磁电装备业务与负极业务协同,可开发锂电专用设备,扩展应用领域切入锂电装备行业 [11]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国防军工、银行、基础化工等行业指数上涨,传媒、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指数下跌 [3]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42.67涨0.80%,深证成指收盘价10104.13涨0.22%,沪深300收盘价3831.63涨0.61%,中小100收盘价6294.55跌0.20%,创业板指收盘价1996.51涨0.51% [3]
央行5月宣布降准降息点评:为外部经济降温做好准备
中银国际· 2025-05-08 00: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 5 月宣布降准 0.5 个百分点、提供约 1 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并降低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或为对冲关税对美国商品需求的抑制效应 [3][5] - 在贸易摩擦加剧阶段,A股和美债市场存在风险对冲关系,欧洲高信用等级主权债可与A股形成风险对冲;若中美贸易摩擦有效降级,对A股和美债均有利好 [3][7][8]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 - 5 月 7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央行行长宣布降准 0.5 个百分点、提供约 1 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并降低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 [5] 点评 - 为维持 M2 增速,央行可能最早在 2 季度需在提高基础货币增速和降准间选择,此前可能倾向先通过结构性工具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升级或成新一轮政策利率降息催化剂,此次降准降息总量效应大于结构性政策工具 [3][6] - 美国进口商可能从去年底至今年 1 季度超量进口商品,4 月美国商品零售名义增长关键;4 月红皮书同店零售指数增长强于此前但幅度有限,4 月进入“囤货”窗口,可能存在高关税抑制美国居民商品需求风险,美国主要港口货物进口量或显著减少,美国商品需求情况待数据验证 [3][7] - 贸易摩擦加剧阶段,若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国升级贸易摩擦难度增加,利好包括 A 股在内的主要权益市场;若美债收益率稳定或回落,美国贸易摩擦措施短期内或不变,可能影响主要权益市场风险溢价;欧洲高信用等级主权债可能成为美国国债优化替代品 [7]
豪鹏科技(001283):年报业绩符合预期,积极开拓新领域
中银国际· 2025-05-07 13: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积极开拓新客户和新应用领域,营收和利润规模有望增长,结合产能整合和新业务拓展仍处于投入期,维持“增持”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001283.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57.45,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2] - 发行股数8200万股,流通股5786万股,总市值47.11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17亿元,主要股东潘党育持股21.13% [3][4]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2.2%、7.4%、-7.3%、36.2%,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2.3%、10.1%、-4.3%、33.1% [3] 财务数据 - 2023-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5.41亿、51.08亿、58.10亿、66.14亿、75.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5%、12.5%、13.7%、13.8%、13.9% [8] - 2023-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亿、0.91亿、2.39亿、3.17亿、3.9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8.4%、81.4%、161.4%、33.1%、23.7% [8] - 调整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至2.91/3.87/4.79元(原预测2025-2026年摊薄每股收益为1.66/2.26元),对应市盈率19.7/14.8/12.0倍 [6][8]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43%;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2.38%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3.92%;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9] 业务情况 - 2024年全年电池销量5.14万只,同比增长18.32% [9] - 方形锂离子电池营收29.17亿元,同比增长18.54%,毛利率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至18.42%;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33.30%,毛利率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至17.95%;镍氢电池营收5.36亿元,同比下降18.23%,毛利率同比下降5.44个百分点至11.55% [9] 发展战略 - 坚持深耕消费类领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供应份额,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已拓展戴尔、微软等全球科技头部企业,完成客户结构多元化升级 [9] - 紧密追踪AI+硬件新市场机遇,协同AI眼镜、AI服务器电源等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融入客户价值创造活动 [9]
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点评:金融助力稳经济
中银国际· 2025-05-07 13:47
货币政策调整 - 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2]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2][4]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0%[4] 稳定金融市场 - 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2][4] -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4] - 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至10%[2][4] 稳定实体经济与支持创新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2][4]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4] - 推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如扩展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等[2] 政策调整原因 -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4%后需补经济短板,4月受美国关税冲击[2] - 领导5月9 - 12日访瑞与美方会谈,政策协同发力稳增长增加筹码[2] -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后降息预期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力减小,带来政策宽松窗口[2]
深度理解美国关税战的逻辑和影响
中银国际· 2025-05-07 09:00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在经济学上站不住脚,其长期贸易逆差主因是美元,该政策虽为应对美元弊端的出路,但会使美国面临变相债务危机;我国经济韧性远超美国,应优化收入分配或刺激投资扩大内需,维护经济稳定以在中美博弈中取得有利地位 [2]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57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向我国加征34%,欧盟20%,日本24%,越南46%,莱索托50% [3] - “对等关税”税率为美国对某国贸易逆差与从该国进口总金额之比,推出时税率打五折 [4] - 美国认为贸易逆差源于别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试图以此压缩总体贸易逆差,但该解释在经济学上不成立,贸易逆差取决于国内供需平衡 [5][6] - 美国提升进口关税能压缩贸易逆差,但大幅提升国内所得税税率也可,且我国并非美国庞大贸易逆差主要成因 [7] 美元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成因 -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主要储备货币,美国获征“铸币税”权力,薅全球羊毛 [9][10] -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发行量无约束,美国“铸币税”增加,内需提升,从顺差国变为逆差国,形成“双赤字” [10][11] - 因美元是主要储备货币,美国可避免国际收支危机,形成以其为主要逆差方的“全球失衡”局面 [13] 美元带给美国之弊 - 美元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70年的23%降至2024年的10%,患上“荷兰病” [17] - 美元使美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撕裂,全球化红利集中于资本家和金融家,蓝领工人受损,出现“占领华尔街”运动和“特朗普现象” [21][22] 美国的对策与“对等关税” - 美国“上策”是放弃美元霸权,推行共同富裕,如重拾“凯恩斯计划”、实施“全民基本收入”计划,但难以实现 [25][27] - 美国只能开全球化倒车,推出“对等关税”让美国与各国脱钩,重回孤立状态,缓和国内问题 [28] “对等关税”政策的后果 - 政策出台后,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上扬,全球资金撤离美国,美元资产不再被信赖 [29][30][33] - 美国压缩贸易逆差会减少外国储蓄流入,使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面临变相债务危机,美债价格可能跳水 [35] - “对等关税”截断美元外循环,美债价格下跌,即便美联储买债也会使通胀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外国可能抛售美债 [38] - 美国可缩减内需平衡经济,但会使财政支出收缩、民众生活水平下降,难以被接受 [39] 我国的应对之策 - 美国逆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挑战和机遇,我国可优化收入分配或刺激投资扩大内需,对冲外需冲击 [40] - 中美博弈中我国经济韧性强,应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避免助长美方强硬态度 [41] - 外需压力可促使我国优化收入分配、实现消费转型,顶住压力扩大内需可贡献全球经济、提升国际经贸地位 [42]
中科电气(300035):负极出货同比高增,盈利能力企稳向好
中银国际· 2025-05-07 0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显著增长;负极业务向好发展,海外市场有望逐步打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300035.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5.55,总市值106.5838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6.8075亿元,主要股东余新持股11.76% [1][3] - 发行股数6.8543亿股,流通股5.8335亿股 [2]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8.7%、-2.4%、0.1%、46.1%,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8.8%、0.3%、3.1%、43.0% [2]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9.08亿元、55.81亿元、69.12亿元、83.11亿元、100.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6%、13.7%、23.8%、20.2%、21.5% [8]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3.03亿元、6.22亿元、8.03亿元、10.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8.5%、626.6%、105.2%、29.1%、24.9% [8] - 2025 - 2027E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0.91/1.17/1.46元,对应市盈率17.1/13.3/10.6倍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55.81亿元,同比增长13.72%;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626.56%;扣非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269.37%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49.92%;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465.80%;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85.41% [9] 业务发展 - 负极业务放量,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66%;石墨负极业务营收50.11亿元,同比增长13.50%;毛利率19.94%,同比提升7.10个百分点 [9] - 2024年获得海外某国际知名车企旗下电池子公司定点,开发韩国三星SDI等国际客户,于摩洛哥规划一体化产能 [9] - 磁电装备业务与锂电负极业务协同,开发锂电专用设备,扩展应用领域,切入锂电装备行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