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

搜索文档
皖通高速(600012):Q2业绩符合预期,主业持续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9-05 07: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估值未提供 当前股价14.25元 [3][7]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1.7% 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4% [1] - Q2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下滑51.7% 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宣广高速改扩建完成后车流显著修复 Q2通行费收入同比增长238.5% [7] - 公司核心路产盈利能力强 通过收并购及改扩建持续扩大主业增长空间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18.8/18.6亿元 对应25年PE 13.2x PB 1.7x [2][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69.51亿元同比下滑2% 2026E预计52.63亿元同比下滑24% [2] - 2025E营业利润24.16亿元同比增长9% 2026E预计26.26亿元同比增长9% [2] - 2025E毛利率40.2%较2024年34.5%提升5.7个百分点 [13] - 2025E净利率26.6%较2024年23.5%提升3.1个百分点 [13] - 2025年A股股息率预计4.6% (基于60%分红比例) [7] 业务运营 - 25H1通行费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13.4% Q2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8.4% [7] - 合宁高速25H1通行费收入同比增长8.7% Q2同比增长8.1% [7] - 高界高速25H1通行费收入同比下滑0.4% 主要受新路分流影响 [7] - 新收购阜周高速25H1通行费收入同比增长11.7% 泗许高速同比下滑2.1% [7] - 宣广高速改扩建完工后折旧成本增加 导致25H1营业成本23.5亿元同比增长16.6% [7] 资本结构 - 总市值243亿元 流通市值166亿元 每股净资产7.0元 [3] - ROE(TTM)15.2% 资产负债率55.7% [3] - 2025E流动比率5.6倍 较2024年3.6倍显著提升 [13] - 2025E净负债比率25.6% 较2024年27.3%有所改善 [13] 估值指标 - 2025E每股收益1.08元 2026E预计1.10元 [2] - 2025E PE 13.2x 2026E预计12.9x [2] - 2025E PB 1.7x 2026E预计1.6x [2] - EV/EBITDA 2025E预计6.6倍 2026E预计6.5倍 [13]
2025年8月宏观经济预测报告: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招商证券· 2025-09-05 06:32
国内经济运行 - 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4][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其中服务业指数为50.5%,建筑业回落至49.1%[4][6] - 工业增加值同比预测为5.2%,较7月实际值6.8%有所放缓[4][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为4%,略高于7月的3.7%[4][5]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预测为2%,高于7月的1.6%[4][5]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预测为-11.5%,较7月的-12%略有改善[4][5]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预测为7%,略低于7月的7.3%[4][5] 价格指数 - CPI同比预测为0.0%,与7月实际值持平[4][5][9] - PPI同比预测为-2.9%,较7月的-3.6%降幅收窄[4][5][9] - 购进价格指数显著升至53.3%,出厂价格指数回升至49.1%[4][6] - 国际油价震荡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对PPI构成拖累[19][20] 消费与房地产 - 8月电影票房约59.87亿元,观影人次超1.5亿[4][7] - 乘用车零售约195.2万辆,同比+3%,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升至55.3%[4][7] - TOP100房企操盘金额约2070.4亿元,环比-1.9%,同比-17.6%[4][8] - 1-8月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13.3%,量价齐弱态势延续[4][8] 进出口与资本流动 - 出口同比增速预测为7.5%,略高于7月的7.2%[4][5][14] - 进口同比增速预测为3.6%,低于7月的4.1%[4][5][14] - 7月债市外资流出3038亿元,8月预测收窄至-500亿元[4][5][28] - 陆股通资金流入7月为1356亿元,8月预测为1122亿元[4][5][29] 财政政策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预测为0.3%,高于7月的0.1%[4][5][23]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预测为3.7%,高于7月的3.4%[4][5][23] - 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分化,收入端回落,支出端回升[24][27]
北方导航(600435):业绩扭亏为盈,下游需求强力复苏
招商证券· 2025-09-05 06:01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481.19%,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56.59%,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29.47%[1] - 单季度2025Q2营收13.51亿元,同比增长530.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7] - 盈利能力恢复至常规水平,毛利率22.32%,净利率6.44%,研发费用同比提升29.02%至1.40亿元[7] - 子公司订单旺盛,中兵通信营收7240.44万元,中兵航联营收12243.61万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2023.17万元(同比增长25.67%)[7] - 公司作为导航控制领域骨干企业,聚焦"1+3+N"产业布局,培育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1.98/65.35/78.32亿元,归母净利润3.05/4.01/4.85亿元,对应PE 68.8X/52.3X/43.2X[7]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5E营业总收入5198百万元(同比增长89%),2026E 6535百万元(同比增长26%),2027E 7832百万元(同比增长20%)[2] - 2025E归母净利润305百万元(同比增长416%),2026E 401百万元(同比增长32%),2027E 485百万元(同比增长21%)[8] - 2025E每股收益0.20元,2026E 0.27元,2027E 0.32元[8] - 当前总市值21.0十亿元,每股净资产1.9元,ROE(TTM)8.6%,资产负债率54.7%[3] 股价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16%,6个月32%,12个月59%[5] - 相对表现:1个月-24%,6个月20%,12个月25%[5] 业务运营 - 订单交付增加导致收入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关联交易额153267.43万元,采购商品/接受劳务59356.88万元[7] - 费用控制出色,财务费用-398.53万元,管理费用1.15亿元(同比上升3.01%),销售费用2543.99万元(同比下降2.27%)[7] - 衡阳光电营收6976.30万元(同比降低6.18%),净利润2713.55万元(同比增长30.00%)[7] 行业与战略 - 公司处于导航控制、制导控制、探测控制等领域国内领先地位,行业与国际局势关联紧密且处于上升阶段[7] - 前瞻布局软件定义系统、量子通信、水声通信等未来领域,强化长期发展基础[7]
航天南湖(688552):军贸发力助业绩增长,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招商证券· 2025-09-05 05:35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7] 核心观点 - 军贸业务快速发展推动业绩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688.61%) 归母净利润5303.83万元(同比增长234.75%)[1][7] - 公司积极拓展低空经济领域 结合国家政策支持契机扩大产品应用范围[7]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毛利率达24.84%(较2024年底上升6.27个百分点)[7] - 研发投入保持强度 上半年研发费用4796.22万元(同比上升2.46%) 占营业收入比例9.2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军贸业务收入达3.41亿元 日常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预计3.73亿元(较2024年实际额增长191.41%)[7]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态势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12.34/16.87/21.36亿元 归母净利润预计1.16/1.41/1.64亿元[2][7] - 估值水平逐步优化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96.0X/78.7X/67.8X[2][7] - 总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从2024年32.53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101.57亿元[8] 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防空预警雷达主要研制单位 抓住全球雷达需求机遇拓展国际市场[7] - 累计取得发明专利64项 实用新型专利83项 软件著作权2项[7] - 产品线持续丰富 加大雷达配套装备、低空探测设备、空管设备等研发力度[7] - 关联交易采购商品预计1.56亿元(较2024年实际额增长578.26%)反映业务扩张需求[7] 市场表现 - 股价相对表现突出 近12个月绝对收益151% 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5] - 当前总市值111亿元 流通市值29亿元 每股净资产7.7元[3] - 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 2024年末为15.7% 但预测显示未来将因业务扩张有所上升[3][9]
动力电池及电气系统系列报告:需求旺盛,锂电隔膜有望迎来价格拐点
招商证券· 2025-09-05 05: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4] 核心观点 - 锂电隔膜行业有望迎来价格拐点,主要因下游需求强劲、行业自律协议抑制低价竞争、头部企业产能趋紧 [2][7][8] - 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40.21GWh,同比增长106.1% [7][24]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4超70%,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订单绑定巩固优势 [7][8][17]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Q3锂电池排产环比预计增长15%以上,下游需求强劲 [2] - 隔膜行业当前普遍亏损,仅星源材质等个别企业微利,价格位于底部不可持续 [2][7][8] - 头部企业湿法隔膜产能已满产,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7] - 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不盲目扩产,部分企业缩减扩产计划(如长阳科技) [2][7][17] - 隔膜价格上涨初现端倪,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区间为1.29-1.30元/平方米 [17][19] 企业财务与订单 - 重点公司财务指标: - 恩捷股份:25PE 47.5倍,25EPS 0.7元 [4] - 星源材质:25PE 30.1倍,25EPS 0.4元 [4] - 中材科技:25PE 22.0倍,25EPS 1.4元 [4] - 头部企业获大额订单: - 恩捷股份与亿纬锂能(2025–2031年采购≥30亿平方米)、LG能源(2025–2027年采购35.5亿平方米) [23] - 星源材质与LG能源(2024–2030年采购≥120亿平方米)、大众集团(2025–2032年供货20.9亿平方米) [23] 技术发展与第二曲线 - 车端超快充推动隔膜向"薄强快"迭代,储能电芯加速湿法隔膜渗透(314Ah电芯带动9μm向7μm升级) [7][27][28] - 头部企业布局固态电池等新赛道: - 星源材质开发固态电池大孔骨架基材,布局半导体和柔性皮肤技术 [29] - 恩捷股份建设百吨级硫化锂产线,规划千吨级电解质产能 [29]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总市值6215.4十亿元,流通市值5378.7十亿元,占A股比例约6% [4] - 行业指数表现强劲:近12个月绝对收益55.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4% [6]
中炬高新(600872):承压发展,期待新管理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9-04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对应25年估值21倍 [1][4] 核心观点 - 美味鲜25Q2收入同比下滑7.2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4.59% 收入降幅较Q1收窄但业绩压力仍存 [1][4] - 酱油业务Q2显著改善 收入同比增长6.39% 鸡精鸡粉和食用油业务分别下滑13.73%和48.84% [4] - 新管理层有望推进改革 加大并购与渠道拓展力度 下半年经营预计逐步走出低谷 [1][4] - 调整2025-2026年EPS预测至0.91元和1.04元 [1][4]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总收入21.32亿元(同比-18.58%) 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26.56%) [4] - 单Q2收入10.30亿元(同比-9.11%) 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31.57%) [4] - Q2毛利率39.39%(同比+3.22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18.88%(同比+4.05个百分点) [4] - 净利率7.35%(同比-2.41个百分点) 受费用投入加大影响 [4] 业务分析 - 分区域看 Q2东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分别收入2.41/3.88/2.04/1.33亿元 同比变动+1.11%/-12.36%/+5.61%/+6.79% [4] - 经销商数量增至2799家 较Q1增加127家 [4] - 收入下滑主因公司主动优化供货策略 针对领先经销商去库存 [4] 未来展望 - 产品端聚焦健康化与高端化趋势 渠道端加速非主销区开拓及新零售渠道建设 [4] - 7月董事会换届完成 黎汝雄当选新董事长 预期加速改革进程 [4] - 通过人才吸纳和经销商管理优化 推动业务发展 [4] 估值数据 - 当前股价18.94元 总市值148亿元 流通市值146亿元 [2] - 每股净资产7.1元 ROE(TTM)14.4% 资产负债率30.8% [2] - 主要股东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08% [2]
蒙牛乳业(02319):需求压力仍存,内生利润率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9-04 14:32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25H1公司收入同比-6.95%至415.6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16.37%至20.46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3] - 收入下降主要因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乳制品行业供需矛盾仍存 [3] - 若不考虑现代牧业投资亏损 公司H1内生利润基本同比持平 内生利润率改善 [1][3] - 公司持续精细化运营 带动核心经营利润增长好于预期 经营现金流同比提升 [1][3][4] - 调整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1.04元 1.17元 对应25年估值13X [1][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41.7% 同比+1.4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 [3] - 销售及经销费用率27.9% 同比-0.5个百分点 广告费用44.8亿元 同比-0.4% [3] - 行政费用率4.7%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EBITDA同比-4.1%至45.97亿元 EBITDA率11.1%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经营利润率8.5% 同比+1.5个百分点 持续改善 [3] - 其他收入及收益4.0亿元 同比-45.6% 因去年H1存在2.7亿元一次性子公司处置收益 [3] - 其他支出5.7亿元 同比下降24.5% 因汇兑收益及存货减值同比下降至2.2亿元 [3] - 投资收益-5.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主要来自现代牧业等持股公司亏损 [3] 业务分部表现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2亿元 同比-11.22% 其中常温业务承压 [3] - 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 同比+2.46% [3]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9亿元 同比+15.04% [3] - 奶酪业务收入23.74亿元 同比+12.28% [3] - 其他业务(大包粉等)15.1亿元 同比+16.9% [3] - 除液奶外 其他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3] - 鲜奶业务取得双位数增长 高端品牌每日鲜语继续高速增长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推出超百款新品 覆盖全品类矩阵 包括常温奶 低温酸奶 鲜奶 冰淇淋 功能牛奶 婴儿配方奶粉 [3] - 加速品类多元化升级 在低温酸奶 鲜奶 奶粉 奶酪 冰品细分赛道均呈增长趋势 [3] - 品牌创新层面携手国内外经典大IP 联手热门影视剧扩大品牌影响力 [3] - 5月主动调整常温白奶价格寻求增长抢占份额 [3] - 继续提升产品覆盖面及品牌影响力 期待需求复苏业绩改善 [3] 估值与预测 - 总股本3911百万股 总市值58.2十亿港元 当前股价14.88港元 [2] - 预测25年营业收入822.40亿元 同比-7.3% 26年844.55亿元 同比+2.7% [4][12] - 预测25年归母净利润41.21亿元 同比+3842.7% 26年46.00亿元 同比+11.6% [4][12] - 预测25年每股收益1.04元 26年1.17元 [4][12] - 预测25年PE 12.8倍 26年11.5倍 [4][13]
风格因子轮动系列之一:流动性视角下的市值风格轮动和择时策略
招商证券· 2025-09-04 09:20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了基于流动性指标的市值风格轮动和择时策略框架 提出A股大小盘轮动已从投机和壳价值主导转向整体流动性和机构化程度主导的模式 并基于流动性四阶段论和11个核心指标开发了ETF轮动和择时策略 历史回测显示策略年化超额收益超10% [1][6][8] 流动性四阶段轮动规律 - A股流动性存在明显四阶段周期特征 包括收缩阶段(大盘占优 平均2年) 一阶段扩张(小盘占优 平均1.5年) 二阶段扩张(大盘占优 平均1年)和三阶段扩张(小盘再度占优但仅微盘股有超额 平均6个月) 完整周期约5年 [6][43][47] - 当前市场处于一阶段扩张末期 2024年9月以来流动性扩张约1年 中证1000较沪深300累计超额收益26.65% 但2025年6月底以来超额收益斜率降至3.83% 预示或将进入二阶段扩张(大盘占优) [6][47] - 流动性收缩阶段大盘显著占优 上证50季度超额收益均值1.87% 中证1000为-3.25% 一阶段扩张小盘占优 中证1000超额收益均值3.91% 万得小市值指数达7.80% [47] 海内外历史经验 - 美股大小盘轮动以1984-1998为分水岭 之前小盘占优取决于投机属性和并购价值 之后小盘占优仅与降息周期高度重合 SMB净值与EFFR相关性由正转负 [6][16] - 日股大小盘轮动由外资行为和宏观流动性主导 1990-2000大盘占优 2000-2005小盘占优(金融改革+宽松货币政策) 2005-2008大盘占优(外资配置核心标的+加息) 2008-2018小盘占优(外资撤出+QQE) 2018后大盘占优(外资增配+加息) [6][21][22] - A股2016年前小盘占优因经济快速增长 壳价值上升和流动性宽裕 2016年后大盘占优因经济增速换挡 壳价值消失 外资和机构持仓占比增加及权益流动性收缩 [6][30] 估值特征分析 - A股小盘估值溢价持续偏高 中证500/沪深300PE比值2006年来均值2.42倍 2016年来均值2.18倍 当前为2.34倍(过去5年最高) 显著高于美股标普600/500的1.32倍均值 [34][35] - 小盘高估值溢价因退市制度(壳资源) T+1交易机制 做空机制缺乏及散户主导的投资者结构(机构占比约30%) 估值比指标仅能作为同步指标 均值回归思想可能失效 [34][40][41] 指标构建与创新 - 开发7个创新指标包括Beta离散度(市场过热风险) PB估值分化度(市场观点分歧) 期权波动率风险溢价(波动风险) 龙虎榜高影响力非机构买入强度(主力资金意愿) 小盘主题投资交易情绪(主线明确度) 小盘大宗交易折溢价率(潜在上涨机会)和中证1000标准化交易量能(交易热度) [6][52][56][60][68][72][79] - 指标相关性较低 仅R007与小盘主题情绪负相关(-67.9%) R007与等级利差正相关(41.75%) 龙虎榜强度与融资买入正相关(39.8%) 中证1000量能与MACD正相关(38.8%) [82][83] 策略回测表现 - 大小盘轮动策略(11指标)2014年来次日收盘成交年化超额收益12.43% 最大回撤34.28% 换手间隔6日 2017年来ETF轮动策略年化超额收益10.07% 胜率50.79% [6][85][88] - 小盘择时策略(8指标)2014年来次日收盘成交年化超额收益16.20% 最大回撤26.61% 换手间隔11日 胜率49.81% 赔率2.15 2017年来ETF择时策略年化超额收益11.69% 胜率46.04% 赔率2.03 [6][94][98] - 单一指标中大宗交易折溢价率表现最佳 年化超额收益9.16% 信息比率1.0632 胜率56.60% 其次为PB分化度(9.54%)和中证1000交易量能(9.62%) [88]
2025年6月美国行业库存数据点评:价格因素令主动去库钝化
招商证券· 2025-09-04 01:36
总体库存周期 - 2025年6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为2.89%,前值为2.64%[1][10] - 2025年6月销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94%,前值为3.32%[1][10] - 2025年4月以来美国由被动补库切换至主动去库,但主动去库进程明显钝化[1][10] - 2025年4-6月美国实际库存同比分别为2.2%、1.6%、1.3%[1][10] - 3月以来全球贸易量价出现明显背离,美国及全球处于主动去库阶段[1][10] 行业库存状态 - 6月14个大类行业中有7个处于主动去库,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制品、纸类与林业产品、运输、汽车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奢侈品、食品饮料烟草[5][18] - 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较高的行业:建筑材料(84.5%)、化学制品(64.6%)、技术硬件与设备(61.0%)、金属和采矿(57.0%)、家庭耐用消费品(52.5%)[5][18] - 上游行业中石油天然气自2024年6月、化学制品自2025年4月持续处于主动去库[2][18] - 中游运输行业自2025年4月进入主动去库,机械制造自2025年3月进入主动补库[3][19] - 下游汽车零部件自2024年12月、纺织品服装自2025年4月处于主动去库[4][20] 风险提示 - 需关注美国经济基本面及政策超预期风险[6]
行业景气观察: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北美PCB出货、订单量同比转正
招商证券· 2025-09-03 14:05
核心观点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4%,主要受反内卷政策下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预期改善及下游采购需求放量支撑,但需求仍处于收缩区间且低于近十年同期水平[2][13][15] - 服务业PM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50.5%,建筑业PMI下降1.5个百分点至49.1%,结构性分化明显[2][19] - 推荐关注景气度较高或改善的领域:贵金属、光伏设备、钴材料、白电、PCB、软件开发、非银金融等[2][22] 行业景气度总览 - 本周景气改善集中在中游制造、消费服务和信息技术领域,上游资源品中贵金属价格上涨[2][22] - 中游制造领域光伏价格指数上行0.82%,港口货物吞吐量四周滚动均值同比增幅扩大1.1个百分点至5.8%[4][22][48] - 信息技术领域7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转正至20.7%,订单量同比转正至22.2%[2][4][28] - 消费服务领域电影票价上行1.73%,空冰洗彩零售额四周滚动均值同比转正至1.02%[4][22][71] 信息技术产业 - 费城半导体指数周环比下行3.49%,台湾半导体指数下行1.19%,DXI指数上行1.67%[8][23] - DDR5存储器价格周环比上行1.05%,NAND指数下行0.08%,DRAM指数上行1.34%[26][27] - 1-7月软件产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12.4%[4][31][34] 中游制造业 - 锂原材料价格多数下跌:碳酸锂价格下行5.14%至77440元/吨,氢氧化锂下行0.95%至76330元/吨[35][39] - 钴产品价格上涨:钴粉上行1.16%至304元/千克,电解钴上行1.92%至265000元/吨[35][39] - 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上行:多晶硅价格指数上行2.18%,硅片价格指数上行0.89%[44][47] - 航运指数分化:CCFI下行1.58%,BDI下行2.69%,BDTI上行0.48%[51][55] 消费需求领域 - 生猪养殖利润分化:自繁自养利润下行至32.24元/头,外购仔猪利润上行至-148.41元/头[61][62] - 农产品价格波动:蔬菜价格指数上行4.64%,棉花期货结算价下行0.99%[64][65] - 影视消费疲软:十日票房收入均值下行18.75%,观影人数下行11.55%[66][68] 资源品领域 - 工业金属价格多数下行:铝、锌、锡、镍、铅价格下跌,铜、钴价格上涨[4][22] - 煤炭价格分化: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下行1.14%,京唐港主焦煤价格持平[82][83] - 化工品价格多数下行:聚合MDI价格下行2.56%,苯乙烯下行3.4%,沥青上行1.69%[99][100] 金融地产领域 - 货币市场净投放,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个月/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22] - A股交投活跃:换手率上行,日成交额上行[4][22] - 地产市场承压:二手房挂牌量指数下行,挂牌价指数下行[4][22] 公用事业 - 天然气价格下行:中国LNG出厂价下行0.07%,英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下行6.0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