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

搜索文档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深度学习因子选股体系
财通证券· 2025-08-01 07:47
核心观点 - 采用"时序+截面"基础架构设计五类差异化网络结构,模型间平均相关性仅55% [3] - 通过线性等权、树模型与专家网络三类加权方式集成数百个神经网络特征,综合因子自2019年以来5日IC均值13.3%,10日IC均值15.0%,多头组合超额收益49.0% [3] - 使用神经网络端到端学习直接从原始量价数据识别高维非线性风险模式,风险因子长期不暴露alpha且对截面收益解释能力强 [3] -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年化收益18.2%,超额收益14.2%;中证500增强年化收益22.4%,超额收益17.2%;中证1000增强年化收益29.8%,超额收益24.5% [3] 深度学习选股策略 - 从传统多因子模型的"逻辑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通过深度学习挖掘高频数据非线性模式 [7] - 构建"原始数据→自动特征提取→因子合成"端到端框架,融合日度行情、分钟行情、手工特征等多模态数据 [7] - 采用差异化网络结构在单一数据集多次训练获取增量信息,通过多类别因子集成提升alpha信号稳健性 [8] - 使用神经网络端到端学习直接从量价数据识别风险模式,实现alpha模型和风险模型双重赋能 [9] - 采用长预测窗口和回看周期构建alpha信号,融合基本面信息减缓信号衰减,适配低换手交易模式 [10] 数据与网络架构 - 使用日度行情、分钟行情和手工特征三类数据集独立提取alpha特征 [11] - 日度行情预处理:价格数据对数变换为收益率,成交量/额通过序列均值标准化 [12][13] - 分钟行情采用与日行情一致预处理方案,保持日间价格连续性 [14][15] - 基础统计特征直接使用原始数据,选股因子采用截面z-score标准化 [16] - 网络结构融合LSTM(捕捉时序依赖)和GAT(建模截面关联),加入自注意力机制强化关键时点权重 [18][19][20] - 基础复合模型在时序网络和截面网络组合基础上构建5类差异化结构,模型间因子相关性均值60% [21][22][56] 模型训练与因子提取 - 采用滚动时间窗口训练策略,前七年数据训练,最近两年验证 [24] - 损失函数采用MSE加相关性正则项抑制特征冗余 [26] - 预测目标为股票未来Alpha收益,基于同类股票平均收益基准计算 [27] - 日度行情模型显示150日序列因子相比30日序列在2023年后未出现明显衰减 [30][32] - CNN-RNN-GAT模型通过卷积层聚合长序列信息,因子与RNN-GAT模型相关性62% [33][38] - RNN-GAT2模型调整邻接矩阵定义,因子与原始模型相关性62% [39][43] - 引入基本面信息的RNN-GAT2-Funda模型多头超额提升至39.1%,因子相关性降至55% [45][47] Alpha信号集成 - 10个模型生成640个信号,模型间平均相关性55% [66][68] - 等权集成因子5日IC均值12.9%,10日IC均值14.5%,多头超额42.7% [69][70] - 树模型加权采用3年训练窗口,集成信号5日IC均值11.7%,多头超额46.1% [73][74] - 神经网络加权采用TCN多专家架构,5日IC均值12.3%,多头超额44.9% [81][83] - 综合等权、树模型和网络模型信号,最终5日IC均值13.3%,10日IC均值15.0%,多头超额49.0% [84][86] 指数增强组合 - 沪深300增强年化超额14.2%,跟踪误差4.5%,信息比率2.84 [99][101] - 中证500增强年化超额17.2%,跟踪误差4.8%,信息比率3.16 [106][107] - 中证1000增强年化超额24.5%,跟踪误差5.4%,信息比率3.87 [111][113] - 组合构建约束单周换手上限10%,年单边换手率约5.5倍,成分股权重下限80% [93][95]
“反内卷”后的首个PMI
财通证券· 2025-08-01 05:46
价格分项表现 - 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5%和48.3%,分别较上月上升3.1和2.1个百分点[8]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提升80.1个百分点至88.9%,购进价格指数环比提升74.4个百分点至100%[14][16] - 螺纹钢期货在7月22-25日累计上涨1.4%,影响企业价格预期[18][24] 行业分化 - 反内卷行业综合PMI录得48%(前值47.8%),非反内卷行业综合PMI录得50.1%(前值50.9%)[21][22] - 上游原料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49.3% > 中游装备制造业46.0% > 下游消费品制造业41.9%[14] - 中型企业PMI上升0.9个百分点至49.5%,大型和小型企业分别下降0.9个百分点至50.3%和46.4%[25] 政策与季节影响 - 7月政治局会议对"反内卷"政策进行校准,预计8月制造业PMI可能仍低于荣枯线[26][35] - 2025年7月重点城市最高气温达32.1摄氏度创新高,极端天气或扰动PMI读数[39][41] - 2015年供给侧改革后PMI先下后上,当前"反内卷"政策下价格分项率先反应[26][32]
长安汽车(000625):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财通证券· 2025-07-31 1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分立组建新汽车央企基于长安汽车等创建 长安汽车贯彻国家战略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推动产业升级 [7] -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闭环 坚持全集团战略一体化推进各类协同深化全产业链合作体系 未来形成深度融合模式 [7] - 坚定打造五“新”长安 包括新使命、新战略、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840.70/2068.82/2325.77亿元 归母净利润81.06/101.44/115.0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5.7/12.6/11.1倍 [7]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12.86元 流通股本99.02亿股 每股净资产7.88元 总股本99.14亿股 [2]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1,298|159,733|184,070|206,882|232,577| |收入增长率(%)|24.8|5.6|15.2|12.4|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327|7,321|8,106|10,144|11,504| |净利润增长率(%)|45.2|-35.4|10.7|25.1|13.4| |EPS(元)|1.15|0.74|0.82|1.02|1.16| |PE|14.6|18.1|15.7|12.6|11.1| |ROE(%)|15.8|9.6|9.9|11.6|12.2| |PB|2.3|1.7|1.6|1.5|1.3| [6] 公司财务报表及指标预测 - 利润表方面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4070.03、206882.34、232576.92百万元 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1.5%、25.7%、13.6% 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7%、25.1%、13.4%等 [8] - 资产负债表方面 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总额分别为227794.00、247389.11、269858.41百万元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7%、64.8%、65.8%等 [8] - 现金流量表方面 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17711.30、19130.54、21100.78百万元等 [8] - 业绩和估值指标方面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2、1.02、1.16元 PE分别为15.7、12.6、11.1倍等 [8]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解读:议息投票出现分歧
财通证券· 2025-07-31 10:30
议息会议决策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 4.25%-4.5%,按原节奏缩表,两位理事反对并主张降息 25bp[3][6] 就业与通胀情况 - 委员会对就业和通胀判断不变,通胀回落过半,关税影响“不加息”,关注失业率[4][10] - 6 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上升,但私营部门新增就业放缓,劳动参与率下降,薪资增速放缓[4][7][11] - 6 月通胀反弹,能源和核心商品通胀回升,核心服务通胀回落,关税成本转嫁或为一次性[4][7][11] 经济增长态势 - 委员会下调经济形势判断为“经济活动增长放缓”,此前为“稳健扩张”[4][13] - 二季度私人国内实际最终购买环比折年率创 2023 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内需转弱[4][13] 降息概率与市场反应 - 鲍威尔发布会后,9 月降息概率从 60%以上降至 50%以下,美股回落,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指数上涨[4][14] 风险提示 - 存在美国通胀上行、美联储货币紧缩、美国经济下行超预期风险[4][15]
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政策保持克制
财通证券· 2025-07-31 06:12
政策基调 - 政策保持克制,需求侧和供给侧均体现"克制"风格,二季度经济超预期韧性提供观察窗口[4][6][7] - 需求侧政策从"加力实施"改为"高质量推动","两新两重"支持力度减弱,房地产关注度罕见降低[7][8] - 供给侧"反内卷"政策预期校准,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取代全面去产能,下游行业优先调整[11][12][14] 资本市场改革 - 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优化A股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关键路径[16] - 2023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降至2.9%(2015-2021年复合增速8.7%),需通过股市替代房地产作为收入载体[16] - 港股上市的内地优质消费企业(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股价表现突出,但内地投资者难以参与[16] 风险提示 - 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国内政策出台[18] - 上半年出口透支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三季度经济存在下行压力[18] - 中美贸易谈判展期,特朗普政策变数带来关税谈判不确定性[18]
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点评:坚定的鲍威尔与鸽派的理事
财通证券· 2025-07-31 0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OMC决议温和,强调经济不确定性,维持利率不变,内部观点有分化,市场即时反应温和 [4][7] - 发布会发言偏鹰,强化不设降息路径观点,市场开始定价9月不降息 [4][13] - 短期美债或熊平、美元走强,中长期美元指数中枢或下行,我国债市利率下行方向不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联储议息会议关注什么 FOMC决议基调温和,依旧强调经济不确定性 - 2025年7月FOMC决议表述相比6月有三点变化,基本面评估调整为经济增长放缓,风险评估强调不确定性仍高,两位理事反对决议倾向降息 [7] - 美联储决议基调温和,强调经济不确定性,希望市场不过分憧憬9月降息,等待更多数据判断 [9] - 决议发布五分钟内,市场反应相对温和,标普500指数下跌0.08%,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0.21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变,现货黄金下跌,美元指数走强0.05% [4][10] 新闻发布会发言偏鹰,强化不设降息路径观点 - 鲍威尔发言偏鹰,强调不设降息路径,认为用6月预测不合适,关税通胀传导待更多信息,劳动力市场大致平衡 [13][14] - 发布会期间,市场定价9月不降息,标普500一度跌幅达0.69%,2年期美债上行6.35BP,10年期美债上行2.99bp,现货黄金下探,美元指数上涨0.43%至99.8 [4][16] 如何看待市场 - 短期美债收益率曲线或熊平,2年美债利率在3.8%-4.2%震荡,10年美债利率在4.25%-4.65%震荡 [18] - 短期美元指数维持强势或上行至100以上,因关税谈判细节敲定和美元资产收益率强势 [18] - 中长期财政赤字等因素或使美元指数中枢下行,我国降息外部限制放松可期待,债市利率下行方向不变 [4][20]
美国2025年二季度GDP数据解读:美国内需延续转弱
财通证券· 2025-07-31 03:14
宏观经济表现 - 美国2025年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反弹至3%,但实际同比增速持平于2%,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呈下行趋势[4][7] - 私人国内实际最终购买(PDFP)环比折年率降至1.2%,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反映内需持续放缓[4][7] 消费领域 - 二季度消费项环比折年率回升至1.4%,但同比增速回落至2.4%,服务项是主要拖累因素[5][8] - 耐用品消费环比折年率转正至3.7%,但同比增速走低,反映关税不确定性消退后的短暂回暖[5][8] - 2025年6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速为3.9%,但4-5月环比连续负增长,实际消费支出同比降至2.2%[12] 投资领域 - 二季度投资项环比折年率大幅回落至-15.6%,同比增速降至-0.1%,反映企业"抢进口"行为消退[5][14] - 非住宅投资同比降至3.2%,住宅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1.3%,建筑项同比降幅达3.8%[5][14] 贸易与就业 - 二季度进口环比折年率骤降至-30.3%,同比增速走低11.6个百分点至1.1%,为2023年12月以来次低水平[5][20] - 6月失业率降至4.1%,但劳动参与率下行至62.3%,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大幅放缓至7.4万人[21][22]
海大集团(002311):饲料主业景气延续,内外销量较快增长
财通证券· 2025-07-29 07:2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 50%至588 3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 16%至26 39亿元 符合业绩预告 [7] - 饲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02%至471 39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0 03个百分点至9 79% 销量同比增长25%至1470万吨(行业产量同比+7 7%) [7] - 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长16%至280万吨 禽料销量同比增长24%至730万吨 猪饲料销量同比增长43%至340万吨(前端猪料增长50%) [7]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 87%至82 18亿元 毛利率提升2 54个百分点至15 08% 外销量增长40% [7] - 种苗业务收入7 7亿元(同比+10%) 动保业务收入4 6亿元(同比-1 3%)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 05/56 48/61 90亿元 对应PE为18 0/16 3/14 8倍 [7]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268 30亿元(同比+10 7%) 毛利率11 0% ROE达19 8% [6][7] - 2025年EPS预测3 07元 BVPS 15 49元 PB 3 6倍 [6][7] 业务亮点 - 饲料主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结构性增长 猪饲料客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7] - 海外布局采取稳健扩张策略 匹配全产业链需求 [7] - 生猪养殖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结合"公司+家庭农场"创新机制 [7] 市场表现 - 最近12个月股价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区间涨幅达48% [4]
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债分析:加杠杆、拉久期,增配国债和金融债
财通证券· 2025-07-28 15: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股债双牛助推基金行业扩张,短期内债基虽面临赎回压力,但经济内生动能乏力、资产荒逻辑延续、货币政策引导流动性充裕,债市无趋势性调整压力,预计三季度债基规模稳中有升,含权类产品规模增幅或超二季度 [6] - 二季度全市场基金份额和资产净值上升,债基规模上升明显;持仓上,全市场基金对债券和股票整体配置占比下降,现金配置占比大幅增加,债券配置表现为增配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减配政金债和同业存单 [6] - 含权产品业绩回升更多,长债业绩优于短债,混合二级债基优于一级债基;混合型基金业绩好但规模下滑,一是与二级债基收益差距不明显且风险等级高,二是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风险偏好回升拉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上升对其形成压制 [7] - 债基资产净值和总体份额上升,各类债券均增持,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环比上升幅度最大;债基增配国债、金融债,减配政金债,原因包括国开 - 国债利差压缩、国债期限品种丰富交易活跃、金融债表现好及“债市科技板”扩容;债基大幅加杠杆、拉久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总规模上升,配债规模提升 基金市场规模 - 二季度基金份额、资产净值均上升,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各类基金共计 1.29 万亿只,市场份额约 30.90 万亿份,资产净值约 33.72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基金数量增加 2.44%,市场份额增加 5.14%,资产净值增加 6.68% [21] - 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略降,其余类型均增长,二季度末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3.21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变动 -0.22%;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4.27 万亿元,增加 6.16%;货币市场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14.23 万亿元,增加 6.79% [25] - 债券型基金二季度总份额 9.60 万亿份,较一季度末上升 6.27%,资产净值约 10.91 万亿元,上升 8.54% [32] - 纯债型债基、混合型债基存续份额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存续份额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2080 亿份和 1528 亿份;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二级基金存续份额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578 亿份和 225 亿份 [36] - 主动管理型、被动管理型债基新发份额环比均小幅增加,同比大幅减少,二季度主动管理型基金新发份额为 825.79 亿份,较一季度增加 42.10 亿份,较 2024 年同期大幅减少 3503.13 亿份;被动管理型基金新发份额为 133.73 亿份,较一季度增加 20.15 亿份,较 2024 年同期大幅减少 2311.02 亿份 [45] 基金资产配置 - 基金对现金配置环比增长最多,二季度末基金资产总值较一季度末增加 8.42%,持有股票、债券、现金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增加 4.09%、7.69%、32.30%;基金增配现金因货基现金配置占比提升,货基或在存款利率调降基础上增配存款防风险 [53] - 基金持有股票、债券、其他资产规模占比下降,持有现金规模占比上升,二季度末持有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占比分别为 19.64%、57.80%、12.88%、9.15%,持有债券资产占比环比下降 0.39pct [53] 基金持债分析 - 基金持有金融债环比增长最多,二季度末全部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21.21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7.69%,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分别环比增加 7.71%、12.82%、8.96%、5.33%、5.78% [55] - 基金持有存单占比下降最多,二季度末基金债券持仓中,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配置占比分别环比提升 0.01pct、0.59pct、0.23pct,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占比分别环比下降 0.78pct 和 0.05pct [56] 债基持债分析 全部债基 - 债基持债规模上升,二季度末债券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125207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11397 亿元,环比增加 10.01%,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分别增加 4059 亿元、2925 亿元、3806 亿元、282 亿元、324 亿元,环比分别增长 7.96%、13.05%、11.87%、8.85%、6.29% [61][65] - 利率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占比下降,二季度末债基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3.98%、20.24%、28.64%、2.77%、4.38%,环比分别变化 -0.84pct、0.54pct、-0.03pct、-0.15pct [65] - 全部债基对国债配置比重上升,对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下降,二季度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46%、37.52%,环比分别变化 1.29pct、-2.13pc [67] - 全部债基对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上升,对中票配置比重下降,二季度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7.87%、4.37%、16.40%,环比分别变化 0.46pct、0.10pct、-0.09pct [67]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 二季度末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77616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5.38%,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分别环比变化 4.47%、6.50%、5.86%、0.45%、11.96% [71] - 二季度中长期债基配置金融债和地方债占比上升最多,配置利率债占比下降较多,二季度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分别为 49.37%、22.33%、23.27%、1.92%、3.11%,分别环比变化 -0.43pct、0.24pct、0.11pct、-0.09pct、0.18pct [71]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配置政金债占比显著下降,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74%、42.63%,环比分别变化 1.33pct、-1.76pct [74]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对企业债、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下降,对中票配置比重上升,二季度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27%、1.66%、15.33%,环比分别变化 -0.07pct、-0.27pct、0.44pct [74] 短期纯债型基金 - 二季度末短期纯债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12805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21.29%,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分别环比上升 28.73%、52.18%、13.26%、13.10%、27.17% [79]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减少信用债、同业存单配置比重,增加利率债、金融债和其他债券配置比重,二季度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分别为 13.71%、19.12%、63.03%、3.33%、0.81%,环比分别变化 0.79pct、3.88pct、-4.47pct、-0.24pct、0.04pct [79]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对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均上升,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2.02%、11.70%,环比分别变化 0.62pct、0.17pct [81]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对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票配置比重均下降,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94%、25.12%、30.98%,环比分别变化 -0.78pct、-0.35pct、-3.34pct [82] 混合一级债基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增配债券、现金,二季度末资产总值约 9945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14.55%,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变化 1.85%、15.00%、17.19%、-3.39% [85] - 二季度末混合一级债基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9611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15.00%,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环比分别变化 25.48%、30.68%、4.17%、23.63%、10.04% [85]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增配金融债、利率债,信用债配置比例大幅下降,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比例分别为 19.02%、26.63%、42.98%、1.70%、9.68%,环比分别变化 1.59pct、3.20pct、-4.47pct、0.12pct、-0.44pct [85]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大规模增配国债,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7.08%、11.94%,环比分别变化 1.90pct、-0.31pct [88]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减配各类非金信用债,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13.08%、3.41%、26.49%,环比分别变化 -1.75pct、-0.21pct、-2.51pct [88] 混合二级债基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大幅增配现金,二季度末资产总值约 9403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6.94%,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变化 2.66%、7.34%、30.18%、-6.07% [90] - 二季度末混合二级债基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7961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7.34%,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环比分别变化 18.51%、6.18%、7.63%、-16.54%、-3.92% [91]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主要增配利率债,减配其他类债券,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比例分别为 20.00%、29.78%、36.91%、0.56%、12.74%,环比分别变化 1.89pct、-0.33pct、0.10pct、-0.16pct、-1.49pct [91]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对国债配置比重上升、对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下降,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9.78%、10.23%,环比分别变化 2.52pct、-0.63pct [95]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对中票配置比重上升,对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下降,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14.70%、1.81%、20.40%,环比分别变化 -0.18pct、-0.28pct、0.55pct [95] 基金重仓券结构分析 - 二季度债基主要增配国债、减配政金债,二季度债券型基金重仓利率债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占比分别为 11.62%、1.34%、87.04%,较一季度,国债配置比例增加 2.70pct,地方政府债配置比例减少 0.12pct,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例减少 2.58pct [101] - 二季度债基减少商业银行永续债配置比重 [100] - 二季度债基增加 AAA 等级产业债配置比例,减少 AA+、AA、AA 以下等级产业债配置比重,二季度债券型基金重仓产业债中,AAA、AA+、AA、AA 以下产业债占比分别为 94.81%、4.59%、0.60%、0.00% [101] -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增加 AAA 和 AA 等级城投债配置比例,减少 AA+等级城投债配置比重,二季度重仓城投债中,AAA、AA+、AA、AA 以下城投债占比分别为 61.30%、29.45%、8.91%、0.34% [102] - 二季度末债券型基金重仓城投债仍以浙江、山东、江苏为主,且对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区域持仓占比环比提升,对湖南、河南等区域持仓占比环比下滑 [105][106] 基金杠杆和久期分析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杠杆均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杠杆率为 120.20%,较一季度上升 2.58 个百分点;一级债基杠杆率为 116.61%,较一季度上升 3.29 个百分点;二级债基杠杆率为 113.83%,较一季度上升 1.73 个百分点 [110]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久期均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久期为 3.76 年,较一季度上升 0.79 年;一级债基久期为 4.07 年,较一季度上升 1.19 年;二级债基久期为 3.83 年,较一季度上升 0.93 年 [110] 基金业绩分析 - 2025 年二季度各类基金季度收益率中位数排序为:股票型基金(1.59%) > 混合型基金 (1.18%) > 二级债基 (1.15%) > 中债国债总全价指数 (1.11%) > 一级债基 (1.08%) > 中长期纯债(0.99%) > 短期纯债基金 (0.67%) > 中债国开行债券总全价指数(0.41%) > 货币型基金(0.33% ) [113] - 混合型基金业绩好但规模下滑,一是与二级债基收益差距不明显且风险等级高,二是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风险偏好回升拉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上升对其形成压制 [113]
信用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
财通证券· 2025-07-28 0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胀预期,债市大幅调整,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上行,信用利差多走阔,二永债波动较大 [3] - 负债端不稳定的基金公司大幅净卖出,保险公司加大买入力度,银行理财相对稳定,机构久期交易热度仍不低 [3] - 现在谈负反馈为时尚早概率极低,理财配置注重流动性,有能力应对市场波动,能止住市场负反馈关键一环 [4][6] - 资产荒格局未变且加剧,利率或短期调整但不支持持续大幅调整,利率企稳信用大概率企稳,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难度提高,震荡概率更高,需把握阶段性波段机会 [7] - 把握票息资产,长端兼顾票息与波段操作,交易型策略关注中长久期二永债,配置型策略关注城投债下沉,超长债等待波段操作机会 [8][9] 市场回顾:大幅回调,二永债利差显著走阔 市场表现如何 - 本周信用债市场大幅回调,信用利差走阔,股市走强债市回调,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中长久期二永债表现明显,信用利差整体走阔,部分等级中长久期票据、企业债和城投债利差略有收窄 [25] - 从日度观察,城投债收益率整体上行,调整幅度先上后下,周四达单日回调高点,信用利差走势分化,二永债利差整体走阔,城投债和中票利差前期小幅压降,周五整体走阔 [36] 保险继续配置,基金大规模卖出 - 保险公司信用债配置仍然较强,本周持续净买入规模为 125.63 亿元,环比增长 38.7%,5 年以上超长久期信用债净买入量为 67.5 亿元,增持力度较上周基本持平 [40] - 基金大幅卖出信用债,规模达 225.78 亿元,5Y 内净卖出 127.38 亿元,5Y 以上净卖出规模为 74.74 亿元 [40] - 理财规模小幅上升,截至 7 月 20 日,银行理财规模为 31.02 万亿元,较上周末增长 0.06 万亿元 [42] - 理财和其他产品类增持力度增加,本周理财和其他产品类信用债增持规模分别为 153.01 亿元和 130.78 亿元,环比变动为 15.80%和 39.13% [44] 成交占比:低评级成交占比下降 - 城投、产业、二永债等中长久期成交占比仍处于高位,城投债 3 年以上成交占比 30%,产业债 3 年以上成交占比 29%,二永债 3 年以上成交占比 72% [49] - 本周非金信用债低评级成交占比下降,城投债 AA(2)及以下成交占比较上周下降 1 个百分点,产业债 AA 及以下成交占比环比下降 1 个百分点,二永债 AA 及以下成交占比较上周下降 3 个百分点 [53] 市场展望: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 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 - 反内卷政策使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市场通胀预期,利率互换指标回正显示通胀预期改变 [57][61] - 现在谈负反馈为时尚早概率极低,理财对同业存单配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有能力应对市场波动,能止住市场负反馈关键一环 [4][6] - 本周资金面周四一度收紧,引发市场更高调整幅度,原因可能是银行负债端问题,大行存贷差处于较低水平,资金利率稳定性下降,依赖央行流动性投放 [69][71] - 资产荒格局未变且加剧,二季度银行存贷差创新高,中小银行缺资产,利率或短期调整但不支持持续大幅调整,反内卷政策对通胀预期影响已充分定价,无需过于担忧 [78][79] - 信用短端受资金利率影响,存单向中票传导不顺畅,短久期中票波动较小,超长信用债跟随利率调整,信用利差走阔幅度有限,当前或是短期博资本利得机会 [85] - 年内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低于前低难度大幅提高,市场情绪恢复需要时间,市场可能愈发谨慎,信用利差震荡概率更高,需把握阶段性小波段机会 [92] 科创债继续为市场贡献净融资 - 7 月非金信用债融资表现不错,净融资已超前两年 7 月信用债净融资量水平,达到 3479 亿元 [93] - 长久期信用债供给增加,7 月发行期限环比有所下降,发行拉久期仍有一定空间 [96] 信用买什么 交易看高等级二永,票息看弱资质城投 - 短端二永债比价为正,中长端二永普信比价为负,建议高等级交易策略关注二永债,低等级票息策略关注城投债,本周短端 AAA 二级资本债和中票比价优势继续为正,长端 AAA 二级资本债与中票比价在 0 附近震荡 [100] - 短城投中票比价为正,长端低等级快速回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城投较中票比价仍有优势,考虑择券范围,城投仍然占优 [102] 普信票息更占优 - 城投债 2.3%以上估值占比为 19.8%,非金产业债估值 2.3%以上占比为 10.8%,二永债估值 2.3%以上占比 6.8%,从票息择券维度,普信有更广择券空间 [106] - 城投债长端兼顾票息与波段操作,短久期高票息品种可继续参与;产业债房企关注地方重要国有房企,非房主体关注民生银行、冀中能源、渤海银行等 [109][113] 一级发行情况统计 - 报告统计了各类信用债周度净融资及累计净融资、城投债分区域净融资情况、产业债分行业净融资情况、各类信用债发行期限占比、本周产业债和城投债超长债发行主体情况、各类信用债投标倍数占比、非金信用债取消发行和推迟发行情况 [119][122][125] 二级估值变动细节 - 报告统计了公募城投债、产业债信用利差周度变动,重要城投主体、银行二永债、地产债发行人债券收益率情况 [14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