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调整

搜索文档
终端价普涨,茅台9月动销同比增20%,机构称白酒行业底部愈发清晰
凤凰网· 2025-09-29 00:07
茅台市场表现 - 茅台酒9月终端动销环比增长约1倍 同比增长超20% [1] - 多地出货量环比增长15%-35% 部分区域超去年同期 [1] - 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渠道存销比环比显著下降 [1][6] 价格变动情况 - 25年飞天原箱批发价从9月22日1760元/瓶回升至9月28日1810元/瓶 [2] - 25年飞天散瓶批发价从9月22日1740元/瓶回升至9月28日1785元/瓶 [2] - 终端散瓶价格近期上涨20-50元 目前约1900元/瓶 [2][3] 行业整体状况 - 双节期间行业动销环比改善但同比仍下滑约20% [6][7] - 五粮液八代批发价报840元/瓶 部分区域出现卖断货现象 [3] - 头部酒企通过补贴和挺价信号改善渠道情绪 [4] 渠道反馈 - 山东地区销量同比明显回升 1935酒销量同步提升 [3] - 上海地区销量与去年持平但单瓶利润下降 [3] - 江苏地区出现每日涨价现象 经销商认为当前价格划算 [3] 机构观点 - 行业呈现"旺季不旺"特征 节前备货启动偏晚 [6][7] - 负面因素已充分释放 动销进一步下滑可能性较低 [7] - 品牌分化现象突出 头部酒企展现较强经营韧性 [7]
茅台都扛不住了,这轮白酒寒冬还要持续多久?
36氪· 2025-09-23 03:44
行业事件背景 - 投资圈出现"老登买酒"新梗 源于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质疑卖方机构对中际旭创业绩预测过于乐观 遭国盛证券分析师公开回怼 [1] - 分析师回应暗示传统消费板块投资者不理解科技创新领域发展 [2] 白酒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业产量191.59万千升 同比下降5.8% [5] - 接近60%酒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800-1500元价格带受影响最严重 [5] - 规上企业销售收入3304.2亿元 同比微增0.19% 利润876.87亿元 同比下降10.93% [9] - 行业呈现"以价换量"特征 盈利能力明显受挤压 [10] 价格表现 - 飞天茅台散装批发价跌至1760元创历史新低 五粮液等白酒价格同步下跌 [3] - 主要品牌产品降价幅度显著:茅台降36.15% 习酒降39.82% 洋河降23.16% 郎酒降21.79% 古井贡降18.03% [6] - 价格连续下跌半年多 经销商不敢进新货 [3] 库存状况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 同比增加10% [11] - 58.1%经销商反映库存继续增加 [11] - 茅台成品酒库存从2020年8314吨上升至2024年17760吨 去年同比增长27% [12] - 五粮液2024年库存量达6173吨 同比暴涨39.13% [13] 供需关系变化 - 需求端:禁酒令导致商务宴请缩减 年轻人对白酒和酒桌文化不感冒 消费群体断层问题显现 [14] - 供给侧:高景气时期酒企大量扩产频繁提价 中高端市场严重拥挤 产能集中释放加剧供需失衡 [14] 头部酒企业绩表现 - 茅台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893.89亿元增9.10% 净利润454.03亿元增8.89% 全年目标增速首次降至单位数9% [17] - 五粮液上半年营收527.71亿元增4.19% 净利润194.92亿元增2.28% 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7.58% [17] - 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164.54亿元下滑2.67% 净利润76.63亿元下降4.54% [18] - 三家头部企业二季度数据均比一季度差 [19] 区域酒企分化 - 山西汾酒上半年营收239.64亿元增5.35% 净利润85.05亿元增1.13% 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 [20] - 洋河上半年收入147.96亿元下滑35.32% 净利润43.44亿元下滑45.34% 成为唯一收入降幅超两位数百亿酒企 [20] 中小酒企困境 - 酒鬼酒营收下降43.54% 净利润暴跌92.6% 经销商数量大幅减少 库存周转天数激增 [21] - 舍得酒业营收下降17.41% 净利润下降24.98% 核心产品收入下滑 [21] - 口子窖营收下降20.07% 净利润下降24.63% 二季度收入接近腰斩 [21] - 上半年白酒规上企业数量减少100多家至887家 [2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群体代际更迭:1985-1994年出生人群占比34% 1995年后出生群体占比18% [24] - 未来83%白酒增量人群将集中在95年后出生群体 [24] - 健康意识提升促使"少喝酒 喝好酒"成为共识 酒桌文化被解构 [25] - 家庭聚会(49.11%)和朋友聚会(48.00%)超越商务宴请(42.22%)成为前两大消费场景 [33] 结构性机会 - 2025年最佳动销价格带下移至100-300元 300-500元及100元以下价格带销售旺盛 [26] - 高端白酒仍有市场但大众消费崛起 低度白酒 果味白酒 小瓶酒等品类尝试破圈 [27] - 数字化重塑酒业生态 D2C模式 社群营销 沉浸式体验店等新渠道兴起 [33]
口子窖中期业绩深度回调,静待营销改革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07
核心观点 - 口子窖2025年上半年面临严峻业绩考验 营收同比下降20.07%至25.31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24.63%至7.15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2] - 公司遭遇产品结构老化 渠道库存积压 价格倒挂及省内外市场双线承压等多重困境 存货规模创61.59亿元历史新高[5][6][7] - 行业分化加剧 头部酒企保持增长而区域酒企抗风险能力薄弱 口子窖业绩下滑幅度显著超行业平均水平[4]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7.21亿元 同比暴跌48.48% 环比下降60.17% 创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3] - 二季度毛利率65.2% 较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 较一季度下降3.3个百分点[3]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83亿元 其中二季度净流出2.1亿元[3] - 合同负债余额2.98亿元 较年初下降46.74% 反映渠道打款意愿低迷[4] 产品与库存 - 高档白酒销售收入23.85亿元 同比下降19.8% 品牌溢价能力减弱[5] - 核心单品兼20系列出现近30%价格倒挂 官方零售价698元/瓶 实际成交价跌至500元区间[5] - 存货规模升至61.59亿元历史峰值 其中半成品(含基酒)占比超60% 库存商品账面余额3.26亿元较期初增长[6] - 存货周转天数攀升至1300天以上 资金效率承压[6] 市场与渠道 - 省内市场收入21.01亿元 同比下降19.31% 省外市场收入3.84亿元 同比下降19.24% 省外营收占比持续徘徊15%左右[7] - 二季度省内营收占比骤降至73.81% 较去年同期下降14.92个百分点[7] - 上半年核心经销商数量减少27家 部分大商转向代理竞品[7] - 直销渠道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44.57% 其中二季度直销收入0.56亿元 同比增长75.46%[8] 行业对比 - 头部企业如茅台 五粮液仍保持10%左右营收增长 区域酒企如迎驾贡酒跌幅多在10%以内[4] - 行业次高端价格带普遍存在10-25%价格倒挂 口子窖近30%的倒挂幅度高于行业水平[5] - 白酒行业分化加剧 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抗风险能力薄弱[4]
吃喝板块继续回调,估值已至十年底部!资金越跌越买,食品ETF(515710)20日吸金近2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9-23 02:31
吃喝板块今日(9月23日)继续回调。反映吃喝板块整体走势的食品ETF(515710)开盘迅速走弱后拉 升翻红,而后再度下挫,截至发稿,场内价格跌0.48%。 成份股方面,大众品跌幅居前,部分白酒股亦表现不佳。截至发稿,盐津铺子、广州酒家、云南能投等 跌超2%,伊力特、古越龙山、桃李面包等多股跌超1%,拖累板块走势。 资金面上,吃喝板块场内热门布局工具食品ETF(515710)近期频获资金申购。数据显示,截至昨日, 近5个交易日,食品ETF(515710)累计获资金净申购额超过9500万元;近20个交易日,食品ETF (515710)累计吸金额更是超过1.9亿元。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表示,白酒板块二季度政策端冲击加速行业调整,板块需求侧承压较为明显,酒厂 主动调整节奏、释放压力,另外渠道端回款意愿低迷,加速报表风险出清,2025年2季度板块收入同比 下滑,有助于清理历史包袱。虽然需求恢复的时间仍有不确定性,但考虑下半年低基数、政策管控放松 下需求环比修复,报表端有望逐季改善,行业拐点或逐步确立。 华龙证券表示,当下白酒行业正向"品质提升、品牌影响、文化表达、价值创造"转变,年轻消费群体更 倾向于个性化、低度化、 ...
白酒板块午盘下跌 贵州茅台微跌0.75%
北京商报· 2025-09-22 03:59
市场表现 - 沪指早盘3822.59点上涨0.07% [1] - 白酒板块收盘2294.54点下跌1.01% [1] - 19只白酒股下跌 舍得酒业以3.08%跌幅领跌 [1] 头部企业股价变动 - 贵州茅台收盘1457.00元/股下跌0.75% [1] - 五粮液收盘122.95元/股下跌0.91% [1] - 山西汾酒收盘197.64元/股下跌1.18% [1] - 泸州老窖收盘134.44元/股下跌0.30% [1] - 洋河股份收盘70.46元/股微涨0.01% [1] 行业基本面分析 - 白酒行业进入双节旺季但整体反馈平淡 [1] - 需求环比改善但同比仍存在10-20%缺口 [1] - 头部企业茅台和五粮液释放积极信号 [1] - 随着旺季演绎行业出清方向将更加明确 [1]
珍酒李渡(0697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严控节奏释放压力,产品渠道双轮驱动
华鑫证券· 2025-09-17 13: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总营收24.97亿元同比减少40% 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4% 受周期下行及高基数影响业绩整体承压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渠道革新保持盈利稳定性 [5][6] - 毛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59.04% 主要因高毛利品牌李渡收入占比增加及自产基酒替换降低生产成本 净利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23.02% [6] - 推出新旗舰产品"大珍"定位协同现有高端系列 并通过万商联盟模式推进渠道创新 严控供应配额和终端触达以保障长期健康发展 [7][8] 财务表现 - 2025H1分品牌收入:珍酒14.92亿元同比减少45% 李渡6.11亿元同比减少9% 湘窖2.77亿元同比减少39% 开口笑0.81亿元同比减少64% [7] - 分渠道收入:经销渠道21.97亿元同比减少42% 直销渠道3.00亿元同比减少17% 电商渠道降幅远小于线下 [8]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0.41/0.48元 对应PE为26/22/19倍 [10][12] 战略举措 - 产品端聚焦次高端与中端价格带 利用婚宴及毕业庆功宴等消费场景抵消行业压力 并通过大珍新品拓展价格带覆盖 [7][10] - 渠道端通过万商联盟模式直接筛选授权强终端触达的联盟商 实施分阶段激励机制绑定利益 杜绝窜货乱价 [8] - 持续强化品牌布局和差异化战略单品 推动渠道革新以应对行业深度调整期 [8][10]
泸州老窖(000568) - 000568泸州老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08:41
产品战略与创新 - 38度国窖1573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 [2] - 低度化是行业趋势 公司正研究更低度数产品规划 [2] - 新二曲定位浓香名酒之选 黑盖定位高品质光瓶引领者 [2] - 暂无新产能扩建计划 仅推进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 [5] 品牌建设与营销 - 打造文化IP矩阵包括封藏大典/诗酒大会/文化之旅 [3] - 深度绑定体育IP(世界杯/澳网/高尔夫/中国国家队) [3] - 近期签约中国网球公开赛作为独家庆功伙伴 [3] - 实施百城计划/华东战略2.0/终端大基建专项行动 [6] 财务与资本管理 - 有息负债约80亿元 用于生产经营及项目储备 [4] - 通过低成本借款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加现金管理收益 [4] - 已制定2024-2026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4] - 将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制定中期分红方案 [4] 行业趋势与应对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呈现量减质升态势 [4] - 采取多价格带布局和动态调控确保量价平衡 [6] - 年轻人对白酒接受度因文化自信提升而提高 [6] - 长期看好白酒行业价值螺旋上升趋势 [3] 业绩与运营策略 - 业绩承压源于行业调整周期 [4] - 推进数智泸州老窖建设保证渠道良性发展 [4] - 通过冰饮/调配等新饮方式拓展消费场景 [2] - 坚持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 [6]
珍酒李渡(06979):主动调整蓄势,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国投证券· 2025-09-15 06:39
投资评级 - 买入-A投资评级 [4][6] - 6个月目标价10.82元 [4][6] - 当前股价8.92元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减少39.58%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3.54% [1] - 毛利率59.04%,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23.02%,同比提升4.83个百分点 [3] - 经调整净利率24.56%,同比基本持平 [3] 分产品表现 - 珍酒营收14.92亿元,同比减少44.8% [2] - 李渡营收6.11亿元,同比减少9.4% [2] - 湘窖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38.7% [2] - 开口笑营收0.81亿元,同比减少63.9% [2] - 李渡品牌销量1752吨,同比增长27.8% [2] - 高端产品营收5.75亿元,同比减少47.3% [2] - 次高端产品营收9.82亿元,同比减少41.6% [2] 渠道与网络 - 经销商渠道营收21.97亿元,同比减少41.8% [2] - 直销渠道营收3.00亿元,同比减少16.6% [2] - 经销合作伙伴3259家,环比增加55家 [2] - 体验店1025家,环比减少72家 [2] - 零售商2835家,环比减少499家 [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39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3] - 股权激励费用0.38亿元,同比减少85.6% [3] - 自产基酒替代第三方基酒降低生产成本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20.0% [4][8] - 预计2026年收入增速14.9% [4][8] - 预计2027年收入增速9.4% [4][8]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增速-6.2% [4][8] - 预计2026年净利润增速18.6% [4][8] - 预计2027年净利润增速10.0% [4][8] 估值与比较 - 当前总市值331.41亿元 [6] - 对应2025年市盈率29.53倍 [4][9]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市盈率29.53倍 [9]
白酒中报|白酒企业回款转弱 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经营现金流净额均在减少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业总产量191.59万千升 同比下降5.8% [1] - 销售收入3304.2亿元 同比微增0.19% [1] - 实现利润876.87亿元 同比下降10.93% [1]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 较上年同期增加10% [1] 渠道与库存压力 - 58.1%经销商表示库存增加 [1] - 超过一半经销商存在价格倒挂问题 [1] - 终端消费疲软 市场动销放缓 经销商回款意愿降低 [2] 上市公司表现 - 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3家收入出现下滑 占比达68% [3] - 6家头部白酒企业收入占比达47% 较5年前提升13个百分点 [3] - 头部企业利润总额占比达62.2% 较5年前提升9个百分点 [3] - 百亿以上企业收入增速中位数2.36% 百亿以下企业为-16.89% [3] 价格趋势变化 - 行业增长逻辑从"量减价增"转变为量价齐跌 [3] - 飞天茅台一批价从2024年9月初2660元降至2025年8月底1820元 下降840元 [4] - 八代普五从960元降至860元 国窖1573从870元降至835元 [4] - 八代普五出厂价1019元/瓶 电商平台部分店铺到手价低至800元左右 [4] 现金流状况 - 13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 占比68% [5] - 贵州茅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235.03亿元至131.19亿元 降幅64.18% [5] - 泸州老窖经营现金流减少21.61亿元 山西汾酒减少19.5亿元 洋河股份减少14.27亿元 [5] - 8家白酒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 其中6家上年同期已转负 [7] 收现比表现 - 泸州老窖收现比从119.27%降至109.1% [6] - 山西汾酒收现比从94.94%降至86.51% [6] - 洋河股份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31% [6] - 经营现金流为负的6家酒企收现比中位数仅81.28% [7] - 百亿规模以上酒企仅山西汾酒和洋河股份收现比低于90% [7]
调研速递|顺鑫农业接受首创证券等18家机构调研 透露重要经营数据与行业观点
新浪证券· 2025-09-11 12:56
公司调研活动 - 9月11日下午顺鑫农业接待首创证券等18家机构现场调研 参与机构包括首创证券张严及山西证券赵惠东等代表 公司由董事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康涛及证券事务代表谢闯接待[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机构与公司就多项关键问题展开交流[1]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白酒酿造与销售以及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 形成白酒与猪肉两大核心产业[1] - 白酒主打牛栏山与宁诚品牌 猪肉业务拥有小店牌种猪及商品猪和鹏程牌生鲜及熟食制品[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量缩减 呈挤压式增长且分化加剧 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1] - 企业面临消费场景人群习惯及营销升级等挑战 消费端向品质过渡 光瓶酒领域竞争激烈[1] - 当前白酒行业仍处深度调整周期 存量竞争下集中化加速 马太效应凸显[2] -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渠道精细化运营强化优势 需平衡库存压力与品牌建设 具备强品牌力等能力的企业更具韧性[2] 财务业绩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亿元[2] - 白酒业务收入36.06亿元 猪肉业务收入8.89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 - 猪肉业务中屠宰业务收入7.82亿元 种畜养殖业收入1.07亿元[2] 白酒业务策略 - 上半年贯彻1-2-12-3+营销战略 推动产品焕新创新营销并强化文旅融合[2] - 通过广告投放主题营销及品牌文化建设等多元化传播增强消费者互动 借助短剧与大剧植入新媒体平台赋能 延续金标牛营销热度 升级传统产品拓展消费场景[2] 猪肉业务策略 - 落实树品牌抓两端控中间思路 推动产业升级[2] - 过去半年调整经营策略 结合行业与价格动态调整生产节奏控制冻品风险培育精深加工[2] - 推进产品焕新 完善产品梯队创新销售模式丰富终端布局 强化品牌营销推出系列活动提升知名度与巩固品牌价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