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最新!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是说芯语· 2025-07-07 10:50
公司概况 - 长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国内唯一实现DRAM芯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采用IDM模式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全产业链 [1] - 公司注册资本约601.93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法定代表人为赵纶 [1] - 产品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等领域,已突破19纳米DDR5芯片量产技术,良率接近国际大厂水平,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20纳米以下DRAM工艺的厂商 [1] 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2024年下半年已量产HBM2产品,计划2026年推出HBM3,12层HBM3样品于2025年6月通过国内AI芯片厂商测试认证 [1] - 2024年Q1月均产量10万片,2025年Q1翻倍至20万片,全年预计总产量273万片(同比+68%) [2] - 2025年底DRAM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从6%提升至8%,DDR5和LPDDR5产品占比分别增至7%和9% [2] 资本市场进展 - 2024年3月以1399.82亿元投前估值完成108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508亿元,投资方包括兆易创新、合肥产投等机构 [3] - 2025年6月证监会"1+6"政策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公司已启动A股上市辅导,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 [3] 行业地位与竞争策略 - 全球DRAM市场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合计>90%份额),公司以高性价比策略(部分产品价格仅为国际品牌50%)冲击中低端市场 [3] - 2025年产能规模有望达SK海力士一半,低价策略可能引发行业价格战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上游与北方华创、江丰电子合作推动设备及材料国产化,下游进入小米、vivo、OPPO等手机厂商供应链 [4] - HBM量产推动国产产业链落地,博敏电子作为核心供应商同步启动载板量产 [1][4] 政策支持 - 国家大基金三期持续加码半导体国产化,公司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已获得两轮大基金投资 [2]
上半年“尖子生”放榜:这四家公司凭啥领跑?
是说芯语· 2025-07-07 07:40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52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超六成公司业绩向好,电子板块表现突出[1] - 电子板块四家公司净利润增幅中值均超80%,最高达267%[1] 泰凌微(688591) - 公司为国内无线连接芯片隐形冠军,专注AIoT领域[2] - 产品应用于智能眼镜和电子价签,实现低功耗蓝牙芯片技术突破,续航提升至三天一充[2] - 电子价签多模芯片支持蓝牙/Wi-Fi无缝切换,获得连锁商超千万级订单[2] - 受益国产替代政策,获得中芯国际等本土晶圆厂优先流片支持,毛利率达60%[2] 芯动联科(688582) - 公司专注高端MEMS传感器市场,产品应用于商业卫星、无人车和低空飞行器[4] - 2025年上半年商业航天和智能驾驶领域订单超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营收[4] - 实现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全流程自主可控,毛利率达85%[4] 芯朋微(688508) - 公司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家电等多领域[5] - 2025年上半年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板块营收增长70%[5] - 产品包括高压芯片和车规级器件,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6] - 受益国产芯片政策红利,进口替代订单快速增长[6] 长川科技(300604) - 公司为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受益AI芯片和HBM存储芯片需求增长[8] - SOC测试机、三温分选机性能比肩国际巨头,价格低30%[8] - 获得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龙头订单,31亿元定增资金到位后高端测试机产能翻倍[8] 行业成功因素 - 企业专注AIoT芯片、MEMS传感器等细分赛道实现技术突破[9] - 本土企业在性能比肩国际一流的同时具备价格优势[9] - 低空经济、AI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场景创造增量市场[9]
CSEAC 2025,九月与您相约无锡
是说芯语· 2025-07-07 07:37
展会概况 - 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将于2025年9月4日至6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 - 展会以"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年度性展会 [1] - 展会集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产品发布、经贸洽谈、国际合作及市场拓展于一体 [1] 展会亮点 规模盛大 - 展览面积超60000平方米,涵盖晶圆制造设备、封测设备、核心部件、材料等主题展区 [1] - 1000+企业参展,展商数量同比增长40%以上 [1] - 展览面积和展商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国内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1] 国际化视野 - 来自欧洲、亚太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海外企业参展 [3]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论坛"将集结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军人物与权威技术专家 [3] - 论坛聚焦芯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等关键技术领域 [3] 专业论坛 - 展会同期将举办18场专业论坛,包括主旨论坛、专题分论坛及圆桌对话等 [4] - "主旨论坛"邀请重量级嘉宾和专家分享行业发展趋势和前瞻性战略思考 [4] - "董事长论坛"汇聚数十位半导体企业领袖同台论道 [4] - "专题论坛"围绕制造工艺、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投融资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4][5] - 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第十七届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CIPA 2025)和2025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 [5] 产学研共融 - 展会特别规划高校成果展示专区及产教融合系列活动 [7] - 全国近30所高校将与参展企业对接举办现场招聘会 [7] - 超80家展商将现场发布招聘信息 [7] 举办地集群发展机遇 - 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及支撑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8] - 无锡汇聚了SK海力士、华润微、华虹无锡、长电科技、盛合晶微、力芯微、卓胜微等企业 [8] - 展会选址无锡有助于产业界人士了解产业集聚优势,促进高效协作 [8] - 30余所高校、80多家展商校企对接将进一步放大集聚效应 [8] 展会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办新品发布、企业上下游对接等活动 [4] - 观众可提前预登记参与抽奖,奖品包括京东卡、蓝牙耳机、Apple Watch、华为平板电脑等 [9][10]
华为系EDA,落子上海!
是说芯语· 2025-07-07 03:54
股权重构 - 华为哈勃投资成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1.1157%,创始人团队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有13.1325%股份 [1][2] - 创始人万波9.4685%股权被冻结,可能涉及法律纠纷或股权质押问题,虽未直接影响运营但给管理层带来压力 [2] - 股权结构从创始人直接持股转为间接持股,符合风险投资常规操作并为后续上市融资预留空间 [2] 迁址上海 - 公司将总部从武汉迁至上海浦东新区,以更紧密对接集成电路产业链资源 [1][3] - 上海提供多项政策支持,包括最高1000万元研发补贴及推动"国产EDA+国产晶圆厂"联合认证 [3] - 上海的人才储备和国际合作优势有助于公司突破射频EDA工具链技术瓶颈 [3] 华为加持 - 华为哈勃持续加码投资,凸显公司在华为供应链中的战略价值,双方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协同性高 [4] - 公司射频EDA产品eWave/ePCD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华为5G基站、手机芯片需求高度契合 [4] - 华为通过投资布局EDA领域形成闭环生态,为公司提供稳定市场出口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4] 行业透视 - 全球EDA市场77%份额被新思科技等三大巨头垄断,中国95%以上依赖进口 [5] - 公司作为射频EDA领军企业实现单点突破,但在数字设计等环节仍需补课 [5][6] - 行业面临技术传承与资本意志平衡的挑战,创始人团队退出可能影响长期发展 [6]
华为回应!
是说芯语· 2025-07-07 03:22
华为盘古大模型争议回应 核心观点 - 华为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为基于昇腾硬件平台自主开发的基础大模型,非基于其他厂商模型增量训练[1][2] - 模型架构设计包含关键创新:全球首个面向昇腾平台的同规格混合专家模型,采用分组混合专家模型(MoGE)架构解决分布式训练负载均衡问题[2] - 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业界开源实践,但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并标注版权声明,符合开源社区规范[1][2] 技术特性 - 模型创新点包括提升训练效率的技术方案,具体细节可参考昇腾生态竞争力技术报告[2] - 开发团队强调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坚持开放协作的开源理念[2] 社区互动 - 华为邀请开发者在Ascend Tribe开源社区进行技术细节交流[3] - 公司表达对开源社区建设性意见的重视,希望通过开源协作优化模型能力并加速产业落地[2][3] 背景信息 - 声明由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发布,未提及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的具体技术对比[4] - 文末附中国半导体行业相关活动信息,但与主体内容无直接关联[4][5]
HBM手机要来了!谁会是第一个,华为还是苹果?
是说芯语· 2025-07-06 13:02
行业技术趋势 - HBM技术正从高端显卡向智能手机领域渗透 苹果公司计划在2027年iPhone系列中增加HBM 正在接触三星和SK海力士等供应商 [1] - HBM通过3D堆叠技术实现带宽达传统手机内存的数百倍 英伟达H100显卡的HBM3带宽达3.35TB/s 而旗舰手机LPDDR5X仅12.8GB/s 差距超260倍 [2] - HBM采用TSV工艺和Interposer中间层 节省芯片面积并减少数据传输时间 同时保持低功耗和良好发热控制 [2] 公司竞争格局 - 华为在HBM手机竞赛中具备三大优势:自研芯片能力 正联合中芯国际调试HBM封装工艺 鸿蒙系统可实现设备间AI任务协同 散热技术积累可解决HBM发热问题 [3] - 苹果测试HBM版A18芯片 计划用于2024年高端iPhone 但受iOS内存管理机制限制 三星在Galaxy S24工程机试用HBM2e 倾向先在折叠屏机型试水 [5] - 小米和OPPO处于HBM技术供应链调研阶段 行业预计华为若首发将引发内存升级大战 [5] 技术应用前景 - HBM手机将显著提升AI功能 如瞬间完成多帧合成和夜景降噪 云游戏卡顿减少 NPC反应更智能 [4] - HBM可能使手机成为端侧AI中心 本地运行大模型对话和AI绘图等功能 提升隐私安全性 [4] - 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达340亿美元 移动端增速超显卡领域 成本有望在2026年下降40%以上 [6] 技术挑战 - HBM在手机应用面临成本问题 单GB价格是LPDDR的5倍以上 可能导致高端机型售价破万 [6] - 手机HBM芯片尺寸需比显卡用小30%以上 对3D堆叠精度要求极高 软件生态适配需6-12个月磨合期 [6]
Deepseek “严重烂尾”?英伟达再创历史新高!说好的“东升西落”呢?
是说芯语· 2025-07-06 12:07
Deepseek 现状分析 - Deepseek 用户活跃度从春节高点的15%下滑至目前的3% [1][8] - R2升级版难产,原计划5月推出但至今未发布,主要因创始人梁文峰对模型性能不满意及英伟达H20芯片短缺 [7] - R1训练耗费3万块H20、1万块H800和1万块H100芯片,R2算力需求更高但供应链受限 [7] - 用户吐槽功能bug多、反应慢,且对敏感问题频繁沉默,被指"自我阉割"和"烂尾" [8] - 开源后接入简中互联网导致信息污染,输出质量下降,如混淆小说与历史 [9] 英伟达市场表现 - 股价突破160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历史峰值 [10][12] - 6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92%,年初至7月3日累计涨幅18.67% [11][12] - 2026财年Q1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69%),净利润187.75亿美元(同比+26%),数据中心收入391亿美元(同比+73%) [12] - Blackwell架构芯片占数据中心收入70%,完成Hopper架构过渡 [12] - CUDA生态构建技术壁垒,开发者社区形成协同效应,垄断地位未受挑战 [15][16] A股市场分化 - 银行股领涨,42只银行股中15只创历史新高,板块市值较2024年末增加2.38万亿元至15.96万亿元 [16] - 浦发银行年内涨幅41.69%,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涨幅超30%,被戏称为"银伟达" [16] - 科技基金重仓银行股,因A股缺乏优质AI标的,寒武纪等企业技术差距显著 [3][15] - 银行股护盘逻辑:稳定指数及XX队配置需求,但需科技赛道接棒以延续行情 [17] 行业趋势与观点 - 黄仁勋称AI算力需求激增,tokens生成量一年增长50-100倍,微软单季度处理超100万亿tokens [13] - 但斌看好英伟达等"轻资产、高盈利"模式,认为AI周期刚起步,需用30年视角布局 [13][14] - 国内AI芯片企业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商业化落地缓慢,生态建设落后于英伟达 [15][16]
惊爆!DDR4/LPDDR4x合约价涨33%-68%
是说芯语· 2025-07-06 03:01
存储芯片价格变动 - DDR4/LPDDR4x合约价涨幅达33%-68%不等 [1] - eMMC产品全线涨价:4GB涨幅22%至3.1美元 8GB涨幅25%至3.3美元 16GB涨幅28%至4.8美元 32GB涨幅18%至6美元 64GB涨幅15%至11美元 [1] - DDR5全系涨幅5%:32Gb涨至20.5美元 24Gb涨至12.1美元 16Gb涨至7.35美元 [3] - DDR4涨幅显著:16Gb暴涨68%至8美元 8Gb涨56%至3.9美元 4Gb涨33%至2美元 [5] - LPDDR4/x价格跳涨44.1%至0.48美元/Gb LPDDR5/5x微涨5.7%至0.46美元/Gb [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第八届中国IC独角兽榜单发布 聚焦半导体行业创新成果 [7] - 中国IC独角兽联盟成立 推动产业资源整合 [7]
爆!DDR4/LPDDR4x合约价涨33%-68%
是说芯语· 2025-07-05 11:55
存储芯片价格变动 - 存储大厂向终端客户公布新一轮合约价 DDR4/LPDDR4x 涨幅 33%-68% 不等 [1] - eMMC 产品价格涨幅:4GB 涨幅 22% 至 3.1、8GB 涨幅 25% 至 3.3、16GB 涨幅 28% 至 4.8、32GB 涨幅 18% 至 6、64GB 涨幅 15% 至 11 [1] - DDR5 产品价格涨幅:32Gb 涨幅 5% 至 20.5、24Gb 涨幅 5% 至 12.1、16Gb 涨幅 5% 至 7.35 [3] - DDR4 产品价格涨幅:16Gb 涨幅 68% 至 8、8Gb 涨幅 56% 至 3.9、4Gb 涨幅 33% 至 2 [5] - LPDDR4/x 价格涨幅 44.1% 至 0.48/Gb、LPDDR5/5x 价格涨幅 5.7% 至 0.46/Gb [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第八届中国 IC 独角兽榜单发布 [7] -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发布 [7]
抢下120亿,这届芯片老兵要翻身了
是说芯语· 2025-07-04 13:14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产GPU双雄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电路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因2024年底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爆火迎来发展机遇 [3] - 2019年美国禁令后中国半导体进入战时状态,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壁仞科技、燧原、沐曦、摩尔线程等国产GPU企业涌现 [6] - 高端GPU断供导致国内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行业面临"无芯可用"困境 [7] - 深度求索发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R1引爆推理市场,为国产GPU创造替代窗口 [17][19] 公司发展路径 摩尔线程 - 由英伟达中国前负责人张建中创立,集结英伟达旧部及地平线、微软、AMD等人才,100天跻身独角兽 [8][10] - 采用"高举高打"策略,Pre-A轮融资仅用1个月完成 [10] - 2022年发布首款全功能GPU苏提,9个月后推出国产游戏显卡 [10]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8.44% [20] - Pre-IPO估值达246.2亿元,创始人张建中持股价值约27亿元 [20] 沐曦集成电路 - AMD前高管陈维良创立,团队包括AMD首位华人女科学家彭莉等核心人才 [11][12] - 聚焦数据中心和AI计算市场,2022年推出曦思N100系列,2023年4月实现量产 [15] - 曦思N100从立项到流片仅用13个月,曦云C500半年完成回片测试 [16] - 截至2025Q1累计销量超25000颗 [16] - 创始人陈维良持股22.3659%,按210亿融资估值身家超46亿元 [22] 产品与技术 - 摩尔线程自主创新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 [28] - 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级(MTT S80/S70)、数据中心(MTT S2000/S3000/S4000)、边缘计算("长江"SoC芯片) [28] - 沐曦MXC、MXN系列芯片在AI训练推理领域展现优势,产品迭代速度快 [29] 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用于下一代GPU研发及产能扩张 [25] - 沐曦拟募资39.04亿元,其中24.59亿用于新型GPU研发,4.5亿用于AI推理GPU,9.91亿用于前沿领域GPU技术 [26] 行业前景 - 机构预测国产GPU替代窗口已打开,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19] - 国产芯片将通过极致性价比实现弯道超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后续可能跟进IPO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