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00芯片

搜索文档
H20不卖了,老黄还怎么给英伟达画饼?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30 03:50
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依赖 -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确实有可能"将Blackwell处理器引入中国市场 并呼吁美国政府开放更多市场渠道[4] - 中国市场价值500亿美元 预计每年增长50% 公司认为若无法进入该市场 美国主导的AI技术栈将难以成为全球标准[8] - 2023年前国产AI芯片自给率仅10-15% 2024年已达30% 预计2025年超40% 2026年近50% 2030年达70%[12] 地缘政治对业务的影响 - 美国2022年10月将A100/H100芯片纳入出口管制 2023年10月修订规则引入"总处理性能"和"性能密度"指标[9][10] - 公司推出特供版H20芯片 其INT8算力仅296 TFLOPs(低于RTX 4090的661 TFLOPs和H100的1979 TFLOPs)但配备96GB HBM3内存[10] - 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就H20芯片安全风险约谈公司 工信部要求互联网巨头书面说明采购合理性[6] 特供芯片的市场表现 - 字节跳动和腾讯各采购约23万颗H20芯片 阿里巴巴采购14万颗 百度采购10万颗 四家企业合计占87%采购份额[12] - H20芯片在2026财年第三季度可能产生20-50亿美元收入 中国客户对不含HBM的B40芯片需求预计达2024年200万颗/2025年500万颗[17][19] - B40芯片搭载GDDR7显存 带宽约1.7TB/s(大幅低于H20的4TB/s) NVLink速度550GB/s 但保留CUDA生态支持[20] 财务表现与增长挑战 - 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毛利率72.4%[17] - Blackwell芯片收入环比增长17% 但数据中心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期[19] - AI原生初创公司2024年营收预计达200亿美元(为去年十倍) 全球AI基础设施资本开支2030年可能达3-4万亿美元[19] 技术竞争与行业趋势 - 公司面临中国本土企业竞争 其主场优势和技术进步正在降低市场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度[8][22] - AI行业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性价比和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关键考量因素[22] - 行业分析指出公司已从"超高速增长"转向"高增长"阶段 市场过度乐观的预期需要调整[22]
H20芯片,中美贸易战的焦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6 03:38
地缘政治与英伟达芯片销售 - 英伟达因美国出口限制被迫推出降级版H20芯片以符合中国AI硬件出口管制[3] - 特朗普政府最初禁止H20销售但近期允许恢复销售条件为英伟达需支付15%相关收入分成[3] - 中国政府对H20芯片提出安全性质疑并敦促本土企业放弃使用该芯片[4][6] 英伟达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 - 上财年中国市场营收达17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13.1%但自4月禁令后销售停滞[4] - 公司预测中国AI市场规模将在2-3年内达到500亿美元并已订购30万套H20芯片组[4] - 英伟达库存积压60-90万片H20芯片并计划增加产量而非减少库存[4][8] H20芯片技术特性与市场定位 - H20为H100低功耗版本性能受限但AI推理速度比H100快20%[7][8] - 芯片采用HBM3内存比最新HBM4落后几代但在高带宽内存方面保持竞争力[7] - 公司强调H20非军事产品且无远程控制后门以回应中国政府的质疑[6] 中国本土芯片产业现状 - 中国国产芯片供应充足但实际产量仍受限于制造能力和资源[9][10] - 政府大力投资本土芯片公司并推动创建中国版CUDA生态系统[11][13] - 中国企业尝试逆向创新但短期内仍依赖英伟达技术如CUDA系统[12] 行业竞争与创新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优势不仅在于芯片还在于CUDA计算生态系统[10] - 美国出口管制意外推动中国加速本土技术开发形成逆向创新趋势[12] - 公司计划推出成本更低且支持集群功能的B30芯片以维持中国市场地位[12][13]
英伟达回应中国因“安全问题”约谈:芯片不存在“后门”,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
钛媒体APP· 2025-07-31 23:10
网络安全约谈事件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7月31日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其对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 - 英伟达发言人回应称芯片不存在后门 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2] - 美国议员呼吁出口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专家透露英伟达芯片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2] H20芯片产品特性与市场表现 - H20是英伟达基于Hopper架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特供版AI芯片 性能指标与最新Blackwell架构芯片有较大差距[2][3] - 该芯片性能领先绝大多数国产AI芯片且支持英伟达软件生态 AI开发成本最低[3] - 截至今年4月英伟达已收到约180亿美元的H20订单 中国头部互联网厂商正在抢购[3][6]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片H20芯片组订单 中国强劲需求促使公司放弃仅依赖现有库存的计划[6] 美国政策对业务影响 - 特朗普政府下令要求向中国及港澳地区出口H20芯片需美国政府许可 拜登政府原则上假定拒绝[3] - 若美国禁止对华出口H20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中国市场占比将降至中低个位数百分比 今年损失140亿-180亿美元营收[5] - 美国政府于7月31日放行H20芯片对华出口 公司正在向美国政府提交重新销售申请[6] - 中国区营收占比已由20%-25%降至个位数百分比[3]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自然年中国区年营收171.08亿美元(约1235亿元人民币)为史上最高 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增长66%[4] - 2025财年53%收入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中国是第二大销售额地区(美国47%排第一 中国大陆13%排第二)[5] 公司高层观点 - CEO黄仁勋表示H20非常适合训练大模型 现在依然非常优秀[6] - 认为中国在AI领域必将取得显著成功 拥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和重视科学与数学的文化传统[6] - 指出出口管制刺激中国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保护中国芯片制造商只会增强其海外竞争力[4] - 强调无论有没有美国芯片 中国AI都会不断发展 中国已经拥有AI能力[4] 反垄断调查背景 - 2024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7] - 此次约谈被网络安全专家解读为新型监督管理方式 处于非常初级阶段[7] 市场反应与市值 - 截至7月31日收盘英伟达股价下跌0.78% 最新市值4.34万亿美元[10]
H20限时返场,降价出售已成必然
雷峰网· 2025-07-17 06:32
英伟达H20芯片恢复供应 - 英伟达宣布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合规GPU,美国政府已批准出口许可[2] - 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芯片,2024年占英伟达中国收入的80%,销售金额达120-150亿美元[2] - 2025年4月美国限制H20出口,导致英伟达2026财年Q1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值损失,净利润减少45亿美元,毛利率从71.3%降至60.5%[2] H20库存与生产情况 - 英伟达积压的晶圆可生产大几十万片H20芯片,最早一批将在8月上市[2] - H20仅适配中国市场,海外无需求,公司不会承受几十亿美元的无谓损耗[3] - 英伟达曾将H800剩余库存出售给超微,将库存压力转嫁至OEM厂商[4] 市场需求与客户动态 - H20性能优异,是性价比较高的推理及小模型训练产品,大厂和零散客户需求转入非合规经销商[4] - 头部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是H20需求主力军,某量化基金公司大量采购,华南基金公司寻求租赁H20开展量化业务[4] - 非合规经销商在禁售期间养活了大量客户,但恢复供应后可能面临出货压力[6] 经销商与市场反应 - H20解除禁售后,非合规经销商表示合规并非利好,H20售价约128万元/台[6] - 经销商预计价格难以上涨,可能出现降价抛售,但大客户合规使用可能带动市场热度回升[7] - 芯片分析师认为H20解除禁售可抓住国产芯片供应空窗期,抢占未来市场空间[7] 未来产品规划 - 下半年或有三款英伟达芯片在国内合规销售,包括H20、RTX Pro 6000和可能延期的B30[7] - RTX Pro 6000性能一般且带宽低,H20因NVLink需求较大[8] - B30性能比H20低20%,价格低40%,但可能面临延期或取消[7]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美国商务部长称解除禁售策略是让中国公司对美国技术"上瘾",只能获得英伟达"第四好"的芯片[7] - 国内云厂商对向美国备案信息有顾虑,可能影响H20订单[5]
黄仁勋访华透露将恢复向中国市场销售H20,美媒感叹:黄仁勋的巨大胜利
新浪财经· 2025-07-16 01:23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解禁 - 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黄仁勋称此为"非常、非常好的消息"[1] - H20是英伟达2023年底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加速器,此前在4月被特朗普政府禁止销售[1] - 英伟达官网证实获得出口许可证,希望尽快开始发货[1] - 黄仁勋宣布将发布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设计的新显卡RTX Pro[1] 中美贸易关系背景 - 此次放行发生在美中关系缓和背景下,两国在贸易谈判中达成协议框架[2] - 美方希望中方放宽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限制,作为交换部分取消对华芯片出口限制[2] - 特朗普团队此前坚称H20芯片管制不在讨论范围内[2]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市场为英伟达创造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13%[5]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是公司增长的关键[5] - 中国拥有大量AI开发者,芯片支出高于全球其他市场[7] - 黄仁勋表示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9] 行业影响 - 消息提振纳斯达克指数期货上涨,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2%,神州数码股价大涨8.4%[5] - 分析师认为这将巩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6] - H20出货恢复及新型AI芯片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催化剂[6] - 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可能转向华为和寒武纪产品[7] 政策游说与竞争 - 黄仁勋花费数月游说华盛顿政客放开对中国AI芯片销售限制[2] - 黄仁勋称美国芯片禁令"失败",助推华为等中国企业崛起[5] - 英伟达私下极力抵制美方新管制措施,评估中国已具备生产同等水准芯片能力[7] - 黄仁勋敦促美国政府取消限制,称美国技术体系应成为全球标准[8]
算力产业情报大览:大厂算力项目验收存在「潜规则」;明星AI公司大量囤卡后卖卡回血;万卡集群项目「烂尾」;
雷峰网· 2025-06-24 08:51
大厂A算力项目验收潜规则 - 大厂A的H800项目验收周期因租赁方关系亲疏出现分化 关系密切的租赁方验收周期短 普通合作方则面临流程拖延 [1] - 验收延迟导致算力租赁方资金负担加重 以128台服务器项目为例 进度晚一个月将延迟1000万资金进账 [1] 互联网大厂算力租赁策略对比 - 大厂T沿用涨价前成本基准报价 导致订单流标 租赁企业承接后面临亏本风险 [2] - 大厂Z采购H20服务器报价130万元但附加RoCE组网需求 每台成本增加数万元 压缩合作方利润 [2] - 大厂A因AI需求迫切报价最具竞争力 但需把握算力紧缺窗口期争取议价权 [2]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算力并网技术要求》等7项技术意见征求意见稿 截止时间2025年7月6日 [3] - 算力网调度逻辑类似南水北调 但因智算中心建设方复杂且消纳方有限 集中调度难度更大 [4] 算力项目审批与落地现状 - 非节点地区大型集群申报存在"三不批":没客户、没IDC证书、绿电不达80% 南方区域申请难度尤其高 [5] - 有明确订单且能带来地方价值的项目仍可通过必要性论证建设 如北京某大厂大同项目 [5] 人工智能企业算力动态 - 上海某AI"四小龙"企业储备超5万张GPU 总算力达20000PetaFLOPS 但传出出售算力硬件消息 [6][7] 阿里东莞凤岗智算项目困境 - 某厂为拿下阿里万卡集群订单收尽市面H800芯片 但因集群搭建公司能力不足导致项目"烂尾" [8] 英伟达芯片市场行情 - H20禁售后价格曾剧烈波动 现趋稳 市场更青睐H200因性能更高且项目申报流程适配 [9] 算力项目包销乱象 - 中部某航空产业园算力项目宣称有包销方 但算力资源仍在市场流通 显示包销协议可能出问题 [11] 互联网大厂智算中心投资 - 某互联网大厂在江苏投资超100亿建设H100/H20推理智算中心 头部大厂普遍增加算力投资 [12] 智算中心补贴机制 - 算力券补贴达20%-40% 如每台每月10万客户仅付6万 绿电指标常被消纳方计入报价压低租金 [15]
中国对英伟达到底有多重要?
36氪· 2025-04-21 23:40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 - 美国特朗普政府通知英伟达无限期暂停对中国出口H20芯片 未经许可不得出口[3] - H20芯片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符合出口管制的阉割版 算力不到H100的15%[3] - 2024年英伟达H20芯片在中国销售额达120亿-150亿美元 带动中国区收入达171.08亿美元历史新高[3]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是英伟达全球第四大收入来源地 2025年第一季度H20芯片销售额达160亿美元[3] - 中国开发者占CUDA生态430万开发者中的150万 占比超过30%[8] - 字节跳动以23万枚采购量位列英伟达全球第二大客户 腾讯同样采购23万枚并列第二[4] 资本支出趋势 - 2024年四季度腾讯资本支出增速达386% 阿里增速258% 在全球科技公司中排名前二[6] - 2025年中国主要科技公司资本支出预计增长69% 而美国五大科技公司预计仅增长29%[6] - 华为计划2025年量产10万块昇腾910C和30万块910B芯片 2024年分别为0和20万块[13] 股价与市值影响 - 禁售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单日下跌1.3万亿人民币[6] - 2024年英伟达市值已缩水三分之一[6] 华为竞争态势 - 华为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算力规模300PFlops 较英伟达NVL72的180PFlops提升67%[12][13] - 昇腾910C良品率从20%提升至40%[13] - 华为昇腾异构计算架构CANN开发者数量超665万[13] - 2019年昇腾910算力256TFLOPS 较英伟达Tesla V100的125TFLOPS高一倍[14] 技术生态对比 - CUDA生态通过430万开发者锁定硬件市场[8] - 华为通过多卡集群互联可缩小算力差距甚至实现反超[11] - 英伟达连续两年将华为列为主要竞争对手[16]
三个月三度来华:黄仁勋穿上了西装,力争中国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0 15:08
英伟达中国市场战略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三个月内三次访华 凸显中国市场重要性 中国区贡献公司全球营收13%约171亿美元 过去三年增速超495% [4]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5% 客户包括腾讯 阿里 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 以及与理想 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4] - H20芯片虽为H100阉割版 但在大语言模型推理性能比H100快20%以上 且兼容CUDA生态 杭州幻方量化使用该芯片开发出DeepSeek模型 [6][8]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升级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损失55亿美元 股价盘后跌超6% 直接切断H20芯片对华供应及新加坡中转渠道 [6] - 特朗普政府将限制从数据中心扩展至汽车芯片 意图阻断中国车企L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但政策反复导致企业陷入混乱 [8][10] - 美国需联合荷兰 日本实施供应链管制才可能有效 但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削弱国际合作动力 [8] 日本汽车芯片反击计划 - 丰田 日产 本田组成ASRA财团 获日本政府410亿日元补贴 开发基于chiplet技术的标准化汽车芯片 目标2029年3月前完成 [10][16][17] - 日本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落后中国2-3年 因开发流程优先硬件后置软件决策 导致Gartner数字化指数排名垫底 [10][13] - 标准化设计可提升与代工厂议价能力 基础芯片量产规模有望吸引供应商 目前汽车芯片仅占半导体总需求12.7% 远低于数据处理32.9% [21]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凭借价格优势抢占东南亚市场 泰国份额从2.3%升至7% 印尼从0.4%升至2.9% 同期日系品牌份额均下滑约10个百分点 [13] - 中国采用"逐底竞争"策略 聚焦芯片交付速度与成本 类似智能手机开发模式 而日本仍注重架构细节 [19] - 芯片标准化可能压低行业价格 使日欧美车企缩小与中国差距 Tenstorrent计划2026年推出自研标准芯片组 [19][21]
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美国芯片管制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4-16 14:18
经过多轮的市场传言猜测与情绪反转,美国政府最终对英伟达的H20芯片升级了出口管制。H20原本就是英伟达针 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本,性能上相比H100有所缩水。如果H20出口的相关许可不及时发放,客观上将影响 英伟达向中国等市场供货。而从需求看,今年全球多家云服务厂商还在加码AI布局,对AI芯片的需求量不小。除 了AI芯片供应链受到扰动,英伟达消费级GPU终端价格近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 冲击营收 关于H20是否会被纳入美国政府出口管制,市场今年年初以来就屡有传言,中间市场情绪也经历多次反转。彭博 社1月份报道,DeepSeek突破算力限制推出其V3、R1两款模型后,特朗普政府内部有议员提议对英伟达在华销售 实施更严格限制,重点针对H20。 4月初,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又称,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马拉戈庄园举办的晚宴上会 面。在晚宴上,黄仁勋积极游说,争取特朗普支持放宽H20出口管制。市场当时乐观预期,黄仁勋的游说起到了 一定效果。 然而,H20的出口管制最终还是落地了。有英伟达GPU分销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DeepSeek在新年前后引发科 技圈震动后,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三家互联 ...
速递|蚂蚁集团突破技术封锁:国产芯片助力AI训练成本直降20%,性能媲美英伟达H800
Z Finance· 2025-03-24 09:50
蚂蚁集团AI技术突破 - 公司正采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技术开发AI模型训练方案 有望将成本降低20% [1] - 与阿里巴巴及华为合作推进基于国产芯片的混合专家(MoE)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800芯片 [1] - 最新模型已主要转向AMD及国产芯片替代方案 减少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 [1] 技术竞争力与行业影响 - 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超越Meta Platforms表现 若属实将为中国AI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研究成果证明中国企业通过本土化方案突破技术封锁 应对美国出口管制 [1][2] - 与英伟达战略形成对比 后者坚持开发更高端GPU而非成本削减 [2] 成本优化与模型性能 - 使用高性能硬件训练1万亿token成本约635万元人民币 优化方案可降至510万元 [3] - Ling-Lite模型(168亿参数)在英语测试优于Meta Llama 中文测试超越DeepSeek同类模型 [4] - Ling-Plus模型达2900亿参数 规模显著但低于GPT-4.5(1.8万亿)和DeepSeek-R1(6710亿) [4] 应用场景与业务布局 - 计划利用Ling系列模型为医疗健康和金融领域提供AI解决方案 [4] - 收购好大夫在线医疗平台 强化医疗健康AI服务布局 [4] - 旗下拥有智能生活助手"智小宝"和AI金融咨询服务"马小财" [4] 技术挑战 - 模型训练面临稳定性问题 硬件或结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错误率显著上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