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声!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0:09
从需求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 放,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投资方面,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 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有力支撑产业 升级发展。外贸方面,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对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贸易多元化成效持续显现。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 固。"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 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我们有信 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增势良好。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 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分别比 ...
流通“大动脉”畅通有力 多领域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含金量”十足
央视网· 2025-09-29 07:21
2025年1—8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具体来看,工业品物流运行呈现增速趋稳、结构持续转型升级 的特点。其中,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贡献突出,1—8月份同比增长8.1%。电子、电气机械、汽车行业物流需求分别增长9.9%、9.8% 和8.4%,拉动作用明显。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29日公布1至8月份物流运行数据。2025年以来,一揽子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促进多领域物 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25年1至8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30万亿元,规模保持稳定扩张,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国际物流缓中趋稳,进口物流结构优化进程加快。基础原材料进口物流量有所放缓,中间品与消费品增长动能相对稳定。机床与集 成电路等中间品领域进口物流量保持稳定增长,1—8月份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3.6%、8.5%。干鲜瓜果及坚果、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 品等消费品领域进口物流量增势良好,1—8月份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4%、9.7%。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在新业态带动下稳健回升。1—8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5%,增速较1—7月份提高0.3个百分 点,显示消费相关物流需求恢复有所加快。 中 ...
估值周观察(9月第4期):电力设备与半导体拔估值延续
国信证券· 2025-09-29 05:07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9月29日 估值周观察(9月第4期) 电力设备与半导体拔估值延续 策略研究 · 专题报告 证券分析师:王开 021-60933132 wangkai8@guosen.com.cn S0980521030001 证券分析师:陈凯畅 021-60375429 chengkaichang@guosen.com.cn S098052309000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核心观点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 近一周(2025.9.22-2025.9.26)海外市场涨跌互现。从全球主要市场权益表现看,美股、港股、印度整体下跌,欧元区、日股表现较 好,东证指数上涨1.25%,领涨主流宽基指数。估值方面,印度SENSEX30指数PE下挫超过1x,当前估值分位数位于相对低位。恒生 科技小幅回调后,滚动三年PE到达60%分位数以下。 • A股核心宽基集体下跌,估值温和变动。近一周(2025.9.22-2025.9.26),A股核心宽基涨跌互现,估值温和波动。具体来看,规模上, 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涨幅超过1%,远好于中小盘相关宽基指数。价值成长 ...
湖北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十四五”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3.2%
长江商报· 2025-09-28 23:10
湖北省"十四五"商务发展总体成就 - 全省进出口额从2021至2024年接连跨越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台阶 年均增长13.2% [2] - 14项主要指标中7项提前完成 包括货物贸易和网上零售额等指标 [2] - 社零额从2020年1.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2.53万亿元 年均增长8.9% [3]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社零额同比增长5.7% 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拉动消费超1600亿元 带动限上家电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2024年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2% 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7.9% [3] 对外贸易发展 - 2025年1-8月进出口增长27.3% 增速居中部第一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较"十三五"末增长131% 占比达53.3% [4] - 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9570家 较"十三五"末增加近3000家 [4] 出口结构优化 - 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3.7% 较"十三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 [4] - 2025年1-8月集成电路出口增长34.9% 锂电池出口增长107.3% [4] - 跨境电商出口较"十三五"末增长27倍 服务进出口稳居中部第一 [4] 招商引资成果 - 过去四年招引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4772个 世界500强企业达325家 [5] - 2025年1-8月开展"楚商回乡"活动1500余场 招引亿元项目2170个 [5] - 过去四年新设外资企业2259家 实际使用外资98亿美元 [5] 开放平台建设 - 自贸试验区贡献全省27.8%进出口和21.3%实际利用外资 [6] - 综保区增至6家居中部第一 2024年进出口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倍 [7] - 获批8个开放口岸 9个国家级经开区 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7] 物流枢纽建设 - 花湖机场开通货运航线106条 其中国际航线45条 [7] - 中欧班列(武汉)开通58条跨境运输线路 连续两年开行超1000列 [7] -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184公里 "九纵五横三环"骨架网基本形成 [8] 对外经济合作 - 过去四年对外投资年均增长7.9% [7]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居全国前二 完成营业额居全国前五 [7]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49.8% [5]
连续9年全国第一 广东凭什么稳坐“创新王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3:00
9月27日,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编著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5》(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广东在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继续蝉联全国第1,已连续9年位居榜首。 《报告》指出,广东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排名连续两年排第1位,与综合值排名持平。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别 排第2位和第4位,均低于综合指标排名。创新绩效排名较上年下降1位,排第2位,低于综合指标排名。 总体来看,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双核心优势依然稳固,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023年数据所显示的领先优势出现边际收敛,创新效率与增长潜力排名 下滑,成为广东从"领先者"迈向"长期领跑者"必须正视的卡位点。在苏浙沪鲁等省份加速追赶的背景下,广东需要找到突破点,重塑其全国创新之首的"含 金量"。 广东企业持续领先一身位 连续九年,广东稳坐全国综合创新能力的头把交椅。其中,广东企业创新第1、创新环境第1、知识创造第2、知识获取第4、创新绩效第2;分层指标中,综 合实力第1、综合效率第5,较上年回落2位。 《报告》指出,广东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综合指标排第2位,设计能力 ...
连续9年全国第一,广东凭什么稳坐“创新王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2:56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9月27日,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编著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 价报告2025》(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广东在《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继续蝉联 全国第1,已连续9年位居榜首。 《报告》指出,广东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排名连续两年排第1位,与综合值排 名持平。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别排第2位和第4位,均低于综合指标排名。创新绩效 排名较上年下降1位,排第2位,低于综合指标排名。 总体来看,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双核心优势依然稳固,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023年数据所显示 的领先优势出现边际收敛,创新效率与增长潜力排名下滑,成为广东从"领先者"迈向"长期领跑者"必须 正视的卡位点。在苏浙沪鲁等省份加速追赶的背景下,广东需要找到突破点,重塑其全国创新之首 的"含金量"。 连续九年,广东稳坐全国综合创新能力的头把交椅。其中,广东企业创新第1、创新环境第1、知识创造 第2、知识获取第4、创新绩效第2;分层指标中,综合实力第1、综合效率第5,较上年回落2位。 广东要把"领先者"的身份稳固为长期的"领跑者", ...
未名宏观|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重“质”稳“量”,经济阶段性回调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09:20
工业增加值:2025年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较7月放缓0.5个百分点,累计 增长6.2%,较7月放缓0.1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主要受夏季高温加剧供应链中断、出口订单季节性波动及 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拖累,但较7月放缓幅度收窄,显示政策传导效应渐显。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表现 更稳,凸显中国工业向高质量转型的韧性。然而,全球需求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对后续增长构成更大制 约。 (原标题:未名宏观|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重"质"稳"量",经济阶段性回调) 要点: 内容提要 "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政策调整信号释放,重"质"稳"量",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增加。"反内卷"或成 为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存在,但长期利好高质量发展。8月,无论是 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货币供应稳健扩张,狭义货币M1同比有所上升,反映出企业 活期存款增长加速,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 供给端 需求端 消费方面: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较前月下降0.3个百分点,政策调整,消费 额增速阶段性回调。居民收入增速依然相对不高,消费额增速难以长期可持续大幅上涨。8月全 ...
培养硕博研究生,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研学中心全面启用
新京报· 2025-09-28 04:00
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孔磊表示,北京亦庄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共建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四年来,构建了"揭榜挂帅"协同创新、"工学融合"人才培养、"筑巢引 凤"服务保障的三大支撑体系。高校院所揭榜攻关项目74个,12个结题项目直接解决了先进制程工艺、 关键装备材料等领域的技术难题。下一步,北京亦庄还将加速建设集产学研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平台。 记者了解到,集成电路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 导小组,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卓越工 程师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建设。同时,初步形成了以产促教、以教强产、科教融汇、协同创新的局 面。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日前,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研学中心全面启用。该基地通过三段式实训 与双导师制,已培养约600名硕博研究生,九成进入集成电路行业。 北京亦庄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全年产值突破900亿大关,今年上半年延续稳健增长态势,集成电路产业 产值达528亿元,同比增长20.5%,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 ...
时评:3.5%!外贸稳增长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41
9月8日,在 作者:文悦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静静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一艘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离泊位(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俞方平 摄) 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9.57万 亿元,同比增长3.5%,与前7个月增长水平保持一致。其中8月当月出口、进口均增长,这也是继6、7 月后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双增长"。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 多元支撑铸就外贸韧性。我国外贸能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保持平稳增长,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撑。从贸 易主体看,民营企业保持第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显 示,前8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1%。民营企业凭 借其灵活的市场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从 贸易伙伴看,多元化的贸易格局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显示,东盟、欧盟、美国为我国前三 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增长9. ...
芯朋微涨2.00%,成交额2.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31.1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6 03: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70.89元/股 上涨2.00% 总市值93.09亿元 成交额2.72亿元 换手率2.9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31.1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430.59万元 大单净买入1300.53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6.50% 近5日涨7.64% 近60日涨30.84% 近20日微跌0.5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6亿元 同比增长40.32% [2] - 归母净利润9049.35万元 同比增长106.02% [2]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股东户数1.54万户 较上期增加6.19% [2] - 人均流通股8508股 较上期减少5.8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8.84万股 较上期增持31.17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研发设计销售 收入占比99.60% [1] - 所属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行业 涉及汽车芯片、人工智能等概念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864.40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