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是说芯语
icon
搜索文档
芯原股份,重大资产重组!今日复牌
是说芯语· 2025-09-11 23:46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1][3] - 交易对方包括芯来共创 胡振波 芯来合创等31名主体[1][3]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3] 标的资产信息 - 芯来科技主营业务为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所需的半导体RISC-V IP设计 授权及相关服务[3] - 标的资产所属行业为"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符合板块定位[3] - 标的资产业务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关系[3] 交易进展与安排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12日开市起复牌[2] - 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 将以符合《证券法》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为基础协商确定[3] - 截至预案签署日 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 业绩补偿承诺安排尚未最终确定[3]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3]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3]
芯原,重大资产重组!明日复牌
是说芯语· 2025-09-11 13:39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1][3] - 交易涉及31名交易对方 包括芯来共创 胡振波 芯来合创等主体[1][3]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3] 标的资产信息 - 芯来科技主营业务为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所需的半导体RISC-V IP设计 授权及相关服务[3] - 标的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国家标准分类代码I65)[3] - 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存在协同效应 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关系[3] 交易进展安排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12日开市起复牌[2] - 截至预案签署日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3] - 业绩补偿承诺安排将在审计评估完成后根据重组管理办法要求协商确定[3] 交易性质认定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 - 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3] - 交易性质预计不构成关联交易[3]
突发!华为海思换帅,徐直军卸任!
是说芯语· 2025-09-11 08:51
天眼查信息显示,9月10日,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 长,由高戟接任,同时,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 | | | 都在用的向业查询工具 | 查公司 查老板 查关系 查风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机构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区 | 天眼一下 | ゜。 应用・ | 商务合作 企业级产品 ▼ | SVIP 会员服务 | tycu ... ~ | | 基本信息 120 | | 法律诉讼 3 | 经营风险 10 | 经营信息 999+ | | 公司发展 51 | 知识产权 228 | | VIP 历史信息 42 2 | | 变更记录 37 ○ ● | | | | | | 员 数据纠错 | 变更项目▼ 变更时间 ▼ | 이 음出 | で天眼查 | | 序号 | 变更日期 | 变更项目 | | 变更前 | | | 变更后 | | ぐ | | 1 | 2025-09-10 | 负责人(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首席代 ...
十年聚能,感知无界,SENSOR CHINA2025展商名单重磅发布!
是说芯语· 2025-09-11 08:51
展会概况 - 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SENSOR CHINA 2025)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设置8大热门应用专区,汇聚600余家上下游企业,同期举办20余场高规格论坛及活动,并有100余位产业专家深度解析行业痛点及技术迭代趋势 [1] 产业发展背景 - 传感器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受益于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推进,实现了从单点应用到生态构建的跨越,SENSOR CHINA作为行业重要平台,十年来持续赋能产业、链接生态并整合创新链、产业链与价值链 [2] 参展企业阵容 - 国际头部企业如ADI、TE、英飞凌、ST等将展示全链条技术能力,覆盖新材料研发、MEMS工艺及智能感知系统,并通过本土化研发与服务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提供从工业级高可靠性方案到消费电子微型化创新的前沿实践样本 [3][4] - 国产领军企业包括汉威科技、纳芯微等,在气体、压力、温度等主流赛道建立应用创新与技术壁垒,通过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布局深度绑定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本土优势产业,推动传感器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3][6] - 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如福禄克、久茂等专注于锅炉温度监测、矿山环境感知、可穿戴医疗健康及特高压电流监测等场景,以定制化方案解决市场痛点,激活细分领域规模化应用潜力 [3][9] - MEMS设计制造企业如思微科技、龙微科技等展示在微型化、集成化及精度、噪声、功耗等关键维度的突破,支撑压力、惯性、气体及声学等MEMS传感器规模化应用,中国MEMS力量正加速崛起并在全球高端赛道获得更大话语权 [3][11] - 产业链知名企业包括共进微电子、德国莱茵、盛美半导体及精测半导体等,覆盖封测技术、检验认证、高端装备制造及半导体测试设备等环节,共同推动感知生态协同 [3][13] 专区设置 - 机器人感官互动主题生态区聚焦多模态感知升级,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触觉、视觉、力觉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14] - 智慧医疗与康养科技展示专区重点展示生命体征监测及可穿戴医疗健康方案 [14] - 欧洲先进传感器展示专区展示新型材料、工艺及前沿应用,链接全球传感技术创新资源 [17] - 智能传感芯片设计应用与制造装备专区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开发各环节,促进全产业链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 [17] - 汽车传感器场景展示专区聚焦自动驾驶感知、新能源电池与热管理尖端传感方案,呈现高精度环境识别与多源数据融合突破 [17] - 中国(蚌埠)传感谷展示专区集聚当地传感产业集群优质企业,展示从传感器件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及设备的全链条能力 [17] - 深圳智能传感协会优选专区以创新产品矩阵形式展示紧贴市场需求的高成长性感知应用场景 [17] - 创新成果专区聚焦技术转化关键环节,展示科技创业团队前沿实验成果及工程化验证项目等早期创新成果 [17] 同期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中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传感器与科学峰会、气体感知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论坛、传感器技术驱动电力生态能源用传感器创新解决方案论坛、储能系统全场景监测论坛、第二届具身机器人感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2025国际智能传感新质创新大赛总决赛、汽车热管理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论坛、汽车智驾感知技术及方案创新论坛、MEMS传感器芯片制造技术与应用论坛、MEMS传感器封装与测试技术论坛、智慧水务传感专场论坛、燃气安全与监测专场论坛、2025智慧康养及传感器应用创新论坛、压力传感器创新产业论坛、温度传感器创新技术与应用论坛等多场专业活动 [42][43] 行业意义 - 传感器作为智能时代的“神经末梢”和人类与万物对话的“语言”桥梁,通过灵巧手、自适应灯光及智能戒指等应用展示了其撬动未来的巨大潜力,SENSOR CHINA 2025旨在推动行业锚定未来3-5年增长逻辑 [15][17]
科技狂犇!PCB、光模块逻辑出现巨大预期差
是说芯语· 2025-09-11 05:21
文章核心观点 - 北美AI硬件产业链因应用爆发和算力挤兑出现四个巨大预期差 包括产能紧缺 供应链地位提升 利润率超预期增长和科技巨头博弈加剧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大陆供应链企业估值提升 [4][12][13][14] 预期差1: 算力挤兑扩散至产业链 - 北美应用巨头因应用快速爆发导致算力挤兑 并扩散至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 高端PCB和高端光模块等核心物料 紧缺程度超预期 [5] - Meta因去年错误判断面临有钱花不出去的困境 现在投入成本远低于后年 [5] - 博通在台积电抢产能及甲骨文业绩爆发使算力挤兑逻辑清晰化 [6] - OpenAI Google Meta和Amazon均为应对应用爆发和用户暴增而囤积算力资源 [8] - 甲骨文环比增长数据极为显著 体现需求强度 [9] 预期差2: 供应链地位提升 - 科技巨头纷纷寻求自研ASIC芯片:OpenAI使用并模仿TPU Amazon因Trainium逊于TPU而挖角TPU团队 Meta因MTIA未完全搞定而租用TPU [11] - 谷歌与OpenAI既竞争又合作 甲骨文需与谷歌 英伟达和OpenAI谈判资源分配 [10][11] - 大陆供应链企业成为"达骨文链"核心玩家 创新周期中大陆供应链最强 [12] - 某企业(代指广达/伟创等)在产业链中稀缺性显著 正从达链升级为骨谷达链 估值提升且利润率有保证 [12] 预期差3: 产品升级与利润率提升 - 技术快速迭代推动高端PCB和高端光模块(如Rubin系列配比翻倍 速率翻倍)紧缺程度更甚 [13] - GB300和Rubin系列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 [13] - 利润率最高的高端产品紧缺带动整体利润率大幅超预期 [13] 预期差4: 科技巨头博弈加剧 - 北美科技巨头采取非常规博弈策略 主动提高价格(降价幅度缩小)以保证产能供给 [13][14] - 800G光模块降价幅度将小于预期 1.6T光模块定价超预期 [14] - 英伟达作为台积电第一大客户 通过疯狂加单挤占竞争对手产能 再小幅砍单扰乱对手节奏 [14] - 台积电明年涨价10% 体现产能紧缺态势 [14] - 谷歌通过提供次一代TPU产品限制OpenAI OpenAI加速自研TPU以摆脱依赖 [14] - AI军备竞赛烈度远超预期 英伟达GPU(Blackwell至VeraRubin) TPU OpenAI和甲骨文基础设施爆发在同一节点 [15] 总结性观点 - 产能成为核心壁垒和净利润弹性保证 重资产属性转为优势 后进者扩产谨慎因技术 良率和成本门槛高 [16] - 产业链地位提升 高端产品放量和客户资源抢夺共同保证利润率超预期 [17] - 技术不确定性下降 CPO等技术影响推迟 明年至后年竞赛结束前不会大规模推进 [17] - 大陆供应链在创新周期中最强 AI全球共振推动估值提升 新资金认为翻倍增长的企业20倍PE偏低 [17]
立讯精密:摆脱“果链”标签后
是说芯语· 2025-09-11 03:12
文章核心观点 - AI硬件是前期预热 真正的增量爆发点将回归消费终端 如AI手机、AIPC、AR/VR眼镜、汽车智能化和人形机器人等新物种 这些终端承载颠覆性技术迭代和量价齐升预期 [4] - 立讯精密通过多元化布局和精准收购 正逐渐降低对苹果产业链的依赖 汽车和通信互联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公司处于价值重估前夕 [5][6][10][17] 行业趋势分析 - "AI+"政策被视为继2015年"互联网+"后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政策 与美国人工智能国策形成呼应 [4] - AI硬件厂商如PCB、光模块、液冷等出现成倍上涨 但市场共识认为硬件只是短期预热 [4] - 消费电子终端将驱动硬件性能跃迁 包括更多更快芯片、更灵敏传感器、更大内存和更快数据传输 倒逼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底层生态重构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扣非净利润56亿元 同比增长12.90% [7]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7.99亿元 同比增长14.32% 占总营收78.55% [7] - 通讯互联业务收入1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67% 汽车互联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长82.04% [7] - 对苹果的收入依赖从2021-2023年的75%降至2024年的70% [10] 业务转型战略 - 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2011年)、苏州美特(2016年)、惠州美律(2017年)切入苹果供应链 获得连接器和声学技术 [9] - 2020年收购纬创子公司获得iPhone代工能力 2021年收购日铠电脑获得金属结构件和显示触控模组能力 2023年收购世硕切入iPhone组装业务 [9] - 2024年3月通过闻泰科技获取安卓生态客户资源 补足安卓手机、平板、笔电等ODM系统集成能力 [10] 汽车互联业务 - 产品覆盖整车所有连接器 包括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和千兆以太网连接器 应用于ADAS和域控制器 [11]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价值量:插混车型1000-2000元 纯电车型2000-3500元 整车线束价值量升至5000-6000元 [12] - 高速线束用于自动驾驶传感器和车载娱乐系统 L2级价值约500元 L4级达2000元以上 [12] - 收购德国莱尼公司(耗资3.2亿欧元)获取高低压线束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专用线束能力 [12] - 2024年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 2025年陆续量产 产能布局在江苏盐城、如皋和常熟 [13] - 智能底盘产品线2025年实现营收0到1突破 动力系统已批量稳定供货 [13] 通信互联业务 - 产品包括高速铜缆连接线、光互联硅光模块、散热管理模组、电源管理模组及系统集成方案 [14] - 电连接产品: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 448G产品与多家主流客户预研 [15] - 光连接产品: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进行客户验证 [15] - 5纳米产品展开布局 LRO/LPO关键技术早期探索 [16] - 热管理业务2025年预计营收和利润翻倍增长 电源管理模块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进入量产 [16] - 产能布局在江西、江苏昆山、越南和马来西亚 [16] 公司估值展望 - 当前市值3100多亿元 动态PE 23.9x 估值主要反映基本盘业务 增量业务体现不足 [11] - 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回升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叠加汽车和通信业务增量驱动价值重估 [17]
甲骨文+40%、博通+8%、英伟达+4%,AI“暴力美学”真正震撼的地方在哪里?
是说芯语· 2025-09-10 16:03
以下文章来源于橙子不糊涂 ,作者橙子 88年,集成电路背景,主要写科技,偶尔聊聊宏观和新鲜事儿。 话说甲骨文。 其实2023年之前,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巨头业绩"大超预期"…每次超预期都能炸裂的直接糊脸上,直接 看业绩会都说了什么: 橙子不糊涂 . 很多人看着可能一头雾水,我简单算了一下,如果顺利,Oracle在2027财年和2028财年所有业务的净利 润分别能达到260亿和425亿美元…码字的档口,市值9500亿美元… 一张未实现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的图足以说明甲骨文Oracle的暴力美学,大为震撼的一 张图:很难想象,如果没有AI,什么可以让一个6000多亿美金市值的巨头在1个季度发生如此大的质 变: 晚上正好跟几个朋友讨论,其实Oracle真正让人震撼的地方在于AI 指数曲线 的爆发力,这个东西和过 去人类经历的东西都不一样,用真正的指数思维看待技术、产业、财富以及投资才是关键。 但其实指数思维比较难得,也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很多"Old money"总是觉得泡沫,是真正的老钱(可 不是什么老登),代表就是阿里的蔡董的"泡沫论"了… 今天不聊什么逻辑,明天聊。今天我挑了几个图跟朋友讨论,也分享给 ...
被错杀的澜起!
是说芯语· 2025-09-10 13:56
国内算力行业"2+1"叙事逻辑 - 国产算力需求推动来自资本开支确定性增长和国产算力芯片应用必要性 [4] - 公司业绩预期趋势向好形成闭环逻辑 [4] - 寒武纪目标价调高至2104元/股强化国产算力板块上升空间预期 [3][4] 澜起科技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 [6] - 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 [6] - 单季度营业收入14.11亿元环比增长15.47% [6]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34亿元环比增长20.64% [6] 核心业务结构 - 互连类芯片收入33.4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90% [7] - 内存接口芯片全球市占率40%-45% [7] - DDR5单颗价值量是DDR4的2.5倍 [7] - 津逮服务器平台2024年收入增长198.87% [8] 技术产品体系 - 内存接口芯片:DDR5 RCD/DB芯片为业务基本盘 [7] - 内存模组配套芯片:SPD、TS、PMIC [7] - 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CXLMXC、MRCD/MDB [7] - PCIe6.x/CXL3.x Retimer芯片最高速率64GT/s [12] - 第二子代MRCD/MDB支持速率提升至12800MT/s较第一代提升45% [14] - MXC芯片通过CXL2.0合规性测试并列入首批供应商清单 [16]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内存接口芯片CR3超90%形成高集中度市场 [10] - 毛利率达62.88%体现强议价能力 [11] - 产品标准制定权使三星/SK海力士需按公司接口标准设计 [11] - 采用Fabless轻资产模式非流动资产仅占总资产21.9% [20] 运营效率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65.03天创历史新低 [20] - 存货周转率2.77次高于历年中报水平 [20] - 应收账款3.91亿元增速低于营收增速59.2% [21] - 营运周期91.65天显示高效运营能力 [21] 客户结构与增长预期 - 海外收入占比70.83%主要客户包括三星(超30%)/SK海力士/美光 [22] - 进入英伟达产业链成为DGX系列AI服务器标配组件 [22] - 单台H100服务器需4-8颗DDR5内存接口芯片 [22] - PCIe5.0 Retimer通过英伟达认证单台8-GPU服务器需8-16颗 [22] - 国内业务占比不足30%但呈现回暖趋势 [22] 新产品贡献与资本规划 - 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 - 港股上市预计集资约1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收并购 [21] - 临港研发中心在建工程5.14亿元完成度64.53% [21]
最新!新思裁员10%,股价暴跌
是说芯语· 2025-09-10 00:25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3.39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80美元 [8] - 第三财季销售额17.4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7.7亿美元 [8] - 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2.76-2.80美元 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美元以上 [6][8] - 预计第四财季营收最高达22.6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1亿美元 [6][8] - 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逾19%至495美元 [3][12] 业务挑战因素 - 美国出口限制导致中国半导体市场放缓 扰乱设计启动流程 [1][3] - 知识产权业务表现未达预期 主要受中国市场疲软影响 [3][10] - 主要代工客户面临挑战对公司产生相当大影响 [3] - 部分技术路线图和资源决策未产生预期效果 [3] 战略调整措施 - 公司将资源重新集中到其他领域 [3] - 计划裁员约10%以优化运营结构 [3] - 完成对Ansys的350亿美元收购 扩大产品组合和客户群 [9][10] - 公司定位为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和交付的关键技术研发合作伙伴 [10] 行业背景 - 公司与Cadence Design Systems同为电子元件设计软件和服务主要提供商 [5] - 美国政府持续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 称涉及国家安全威胁 [5] - 公司是芯片设计EDA软件领域领导者 Ansys是仿真分析软件佼佼者 [9]
突发!美国撤销7家中国实验室机构的认证许可,禁止检测美国电子设备
是说芯语· 2025-09-09 23:44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周一(9月8日)表示,出于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已启动 程序,撤销对七家中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认可。 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 国家车联网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CVC Testing(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今年5月,美国电信监管机构投票通过最终规则,禁止被认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中国实 验室测试将在美国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相机和电脑。 FCC周一还表示,自5月以来,美国对另外四家中国实验室的认可已到期且不会续期,其中包括 两家曾申请延长的实验室。 FCC主席Brendan Carr表示:"外国对手政府不应拥有和控制那些为FCC认证美国市场安全设备 的检测实验室。" 在美国使用的所有电子产品在进口之前都必须通过FCC的设备授权程序。FCC称,约75%的电子 产品在位于中国的实验室中进行检测。 FCC表示,采取措施针对的公司包括: TUV莱茵-商检宁波有限公司 UL-中检检测 赛西(广州)实验室 中检集团南方测试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今年3月,FCC表示正在调查包括海康威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内的九家中国公司,以确定 它们是否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