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体清单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连发两大公告,中美新一轮会谈前交锋,或退出中美经贸谈判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36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十三号深更半夜,我们国家的商务部没打招呼就抛出来两份公告,一份针对美国进口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另一份更直接,直戳美 国对华集成电路的歧视性壁垒。 这个时间点实在太巧了,前一天刚官宣何立峰副总理将在西班牙与美国财长会晤,第二天就亮出这招 "先礼后兵",明眼人都看得出,这 不是临时起意。 从22到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在华进口量暴增百分之三十七,价格却暴跌百分之五十二,德州仪器等四家美企的倾销幅度更是高达 300%-450%。 中方这手 "用对方的套路反将一军",不光是反击美方常年靠低价挤兑中国产业,更是给谈判桌上的美方递话:想谈能谈,但得先把单方 面制裁那根 "尖刺" 拔了。 美方老把戏不灵了 九月十二号,中方刚刚确认会谈的消息传出,大洋彼岸的美国就又端出了一出熟悉的戏码,美国商务部宣布,新增十三家中国企业进入 所谓的"实体清单"。 这份名单已经臭名昭著,美方隔三差五就拿出来更新一次,早已成了见怪不怪的工具,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他们惯用的"虚空造牌"战 术。 谈判没开场先给你摆一堆麻烦,再把 "解决问题" 的机会当交换的本钱,硬逼着你松口,靠这套路常讨到便宜,还 ...
美国再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涉及生命科学和半导体领域
仪器信息网· 2025-09-13 11:30
美国实体清单新增中国企业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截至目前已有1112家中国企业被列入清单[1] 列入原因 - 美方认定这些实体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包括获取美国原产物项用于中国现代化、航天防务及量子技术发展[2] - 为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和分销部门提供支持 直接服务于政府及安保系统[2] - 参与生物技术、工程软件开发、半导体制造设备采购等领域 存在规避出口管制和为受制裁对象转运物项的风险[2] 受影响企业分类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企业13家 包括北京复旦微电子、上海复旦微电子、吉姆西半导体等企业[3][6] -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相关企业3家 包括北京天一辉远生物、北京擎科生物、生工生物工程等企业[4][6] - 航天遥感量子授时系统相关科研院所2家 包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国家授时中心[5] - 工业软件工程软件相关企业2家 包括香港索辰信息和上海索辰信息科技[5] - 供应链与物流服务相关企业3家 包括华科物流香港公司和深圳信利康供应链管理公司[7] 管制措施 - 所有受EAR管控的物项包括硬件软件技术等 向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主体出口再出口或国内转移均须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7]
复旦微电子被列入实体清单,为啥级别更高!
是说芯语· 2025-09-13 04:21
美国对复旦微电子等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9月12日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其中多家公司与复旦微电子集团紧密相关 涉及FPGA、MCU、AI芯片、EDA、测试等全链条[2] 复旦微电子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影响 - 主要影响包括EDA工具受限导致研发受阻 以及流片代工受到限制[3] - 复旦微电子被标注脚注4(FN4) 意味着不仅先进制程 成熟制程同样被切断 所有受EAR管辖的物项均需申请许可证且审查政策为"推定拒绝"[3] - FN4适用于所有外国生产的包含美国技术的产品 无论制程节点是7nm还是180nm 只要代工方使用美系设备或EDA工具即受限制 无法为复旦微电子流片[3] - 成熟制程如28nm、40nm、65nm同样无法规避 因为全球几乎所有晶圆厂都依赖美系设备[3] 实体清单中FN4标注的中国IC设计公司 - 截至2025年9月 被美国商务部在实体清单中加注FN4的中国大陆IC设计公司共9家/组[4] -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新增 FN4首次应用于纯商用FPGA/MCU企业[4] - 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11家子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新增 FN4覆盖其AI大模型训推TPU产品线[4] -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及其10家子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新增 FN4针对其"智谱芯"AI芯片设计业务[5] - 壁仞科技集团全部7家子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新增 FN4限制其7nm通用GPU BR100/BR104在海外流片[6][7] - 摩尔线程集团全部3家子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新增 FN4切断其MTT S3000/S4000系列GPU海外代工[7] - 超燃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新增 FN4针对其高速DSP + SerDes IP产品[7] - 光线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新增 FN4限制其云原生GPU渲染芯片流片[7]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新增 FN4应用于其x86-GPGPU高端服务器芯片[7] -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新增 FN4针对其军用/民用GPU产品线[7] 复旦微电子与寒武纪的制裁差异 - 复旦微电子的清单级别更高 FN4使其在任何含美技术节点上都被全球封杀 而寒武纪仍可在部分去美化产线获得代工[4] - 海思半导体自2019年5月被列入实体清单以来 目前没有被加注FN4 BIS仅对海思适用"常规"FDPR 并未触发FN4的"零美技术"长臂管辖[8] 应对实体清单的策略 - 复旦微可以效仿海光信息的策略 将"设计-制造-封测"全部迁移到国产可控链条 并叠加政策窗口+囤货+工艺降级三管齐下[8] - 海光信息今年的业绩表现强劲 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实体清单的影响[8] -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短期可能有利空 但坏消息也可以理解为好消息 考验管理层的智慧和执行力 供应链脱困战后 公司就能迎来真正的自由[8]
突发,复旦微等被列入实体清单
半导体芯闻· 2025-09-13 02:12
美国实体清单新增中国实体行业分析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涉及半导体、生物技术、航天遥感、工业软件及供应链等行业 所有受EAR管辖物项需申请许可证且适用"推定拒绝"审查政策 部分企业因涉及超算及AI应用被标注脚注4 外国生产物项也被纳入管制[1]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 - 13家半导体相关企业被列入清单 包括北京复旦微电子技术、上海复旦微电子及其香港公司 涉及跨境架构覆盖中国/香港/新加坡/台湾地区[3] - 上海富坤华隆微系统技术、上海复微迅捷数字技术被列入 Sino IC技术公司明确涉及HPC/AI芯片[3] - 无锡GMC半导体技术、上海积存半导体技术被列入 长沙/常州/成都/深圳网前锋微电子等4家关联企业同步被管制[3]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行业 - 3家生物技术企业被列入 包括北京天一惠源生物技术、北京清科生物科技及上海生工生物技术[3][6] 航天遥感与科研机构 - 2家科研院所被列入 包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国家授时中心[6] 工业软件与供应链服务 - 2家工业软件企业被列入 涵盖香港DEMX公司及上海索辰信息技术[6] - 3家供应链服务企业被管制 包括华科物流(香港)、华科供应链(香港)及深圳新立康供应链管理公司[6]
华为和中芯国际被列入所谓台湾版“实体清单”,外交部回应
快讯· 2025-06-17 07:41
行业动态 - 台湾当局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台湾版"实体清单" [1] - 美方施压台湾当局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出口管制 [1] 公司影响 - 华为和中芯国际面临台湾地区的出口限制 [1] - 中国科技企业遭受美国主导的封锁打压 [1] 政策立场 - 中方反对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 [1] - 中方批评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实施长臂管辖 [1] - 中方谴责民进党当局配合美国对华打压政策 [1]
彭博社:台当局将华为、中芯国际拉入黑名单!
是说芯语· 2025-06-15 11:35
中国台湾地区对华为和中芯国际实施技术出口管制 - 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6月14日更新"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实体清单",华为、中芯国际及其多家海外子公司(包括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地)被列入 [1] - 台湾企业向清单实体出口相关产品需事先获得批准,新管制将部分切断华为与中芯国际获取台湾关键技术、材料与设备的渠道 [1] - 受影响资源对建设芯片工厂、生产AI芯片至关重要,包括台积电为英伟达代工的高端芯片所依赖的工艺 [1]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华为与中芯国际此前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外国技术获取能力已受严重限制 [1] - 台湾此前仅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但未将中国大陆主要科技企业或芯片制造商正式列入实体清单 [1] - 2020年台积电因美国出口管制停止向华为供货,该公司为苹果和英伟达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1] 企业回应 - 截至报道时,华为与中芯国际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 [2]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所涉及的相关股权及业务资产包模拟合并报表范围内所有者权益价值估值项目估值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6:24
闻泰科技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估值报告核心分析 交易背景与估值概况 - 闻泰科技拟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出售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股权及资产包,涉及5家公司股权和3家公司业务资产包[4][5] - 估值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采用收益法进行估算,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438,946.09万元[5] - 交易背景源于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导致产品集成业务受到全面不利影响[8] 资产包构成与财务数据 - 资产包包含香港闻泰、印尼闻泰、昆明闻讯、深圳闻泰、黄石智通等主体股权及无锡、印度等地业务资产[5][9][12][13][15] - 模拟合并报表显示:2024年总资产247.98亿元(YoY+0.6%),负债204.09亿元(YoY-5.7%),净资产43.89亿元(YoY+46%)[8] - 2024年营业收入598.26亿元(YoY+30.6%),但净利润亏损39.40亿元(2023年盈利5.03亿元)[8] 主要资产明细 - 实物资产占比23.93%,包括价值59.34亿元的存货、房屋建筑物、设备等[18] - 固定资产包含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二期、黄石产业园等物业,其中46项房屋未取得产权证[18][19] - 无形资产包含19.09亿元土地使用权及外购软件,另有34项未入账专利(12项发明专利)[21][27] 业务资产包详情 - 无锡闻泰资产包:固定资产净值768.87万元,长期待摊费用831.89万元[15] - 印度闻泰资产包:固定资产净值1.71亿元,在建工程1.16亿元(含制造产业园),土地使用权2.24亿元[15] - 香港闻泰持有印尼闻泰99%股权,后者2024年净利润2,313.62万元[9][10] 特殊事项说明 - 黄石智通17项房产正在办理产权证,印度闻泰29项房产未取得使用证书[19] - 部分土地使用权已办理抵押登记,涉及黄石智通6宗工业用地[22] - 模拟报表已抵消内部交易,并剥离未出售的8家关联公司业务[6][8]
美国再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半导体芯闻· 2025-03-26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商务部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实体清单”,是进一步收紧对华科技出口管制的举措,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1][3] 分组1: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和机构 - 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浪潮集团及其多家子公司,包括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浪潮集团本身2023年已被列入 [1]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创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被指控开发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先进计算芯片 [2] - 河南鼎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参与超级计算机开发的中国公司 [2] - 其他因涉嫌推进量子技术能力及向已在清单上公司销售产品的中国实体 [2] 分组2:“实体清单”相关背景及中方态度 - “实体清单”旨在限制向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构成威胁的外国个人、实体和政府出口等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物项 [3] -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做法是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维护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当合法权益 [3]
腾讯也被列为 “军工企业”,单纯赚钱的环境渐行渐远
晚点LatePost· 2025-01-07 14:59
腾讯和宁德时代被列入1260H清单 - 腾讯和宁德时代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两家公司均否认与军事有关联并考虑法律行动[3] - 腾讯声明自己并非军工企业或军民融合企业,称被列入清单"是一个错误"[3] - 宁德时代发表类似声明,否认参与任何军事业务或活动,称美国国防部的决定"实属错误"[3] 1260H清单的影响 - 1260H清单由美国国防部管理,源自《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1260H条款,要求每年公布"中国军工企业"清单[4] - 清单定义宽泛,包括直接或间接被军方拥有、参与军民融合等七类实体[4] - 相比实体清单或SDN清单,1260H清单直接影响有限,但可能引发其他制裁[4] - 根据《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2026年后美国国防部不能直接购买清单公司商品,2027年后供应商也不能合作[4] 历史案例与法律行动 - 小米曾在2021年被纳入类似清单,起诉美国政府后被剔除[5] - IDG资本、中微公司曾被列入1260H清单,经申诉或起诉移除[6] - 禾赛科技起诉后被暂时移出清单,但2023年10月又被重新列入[6] 宁德时代被列入清单的背景 - 2023年8月美国议员要求将宁德时代列入清单[7] - 《通胀削减法案》限制由"外国敏感实体"制造的电动车电池补贴[7] - 宁德时代放弃在美国建厂,转向技术授权模式,收入仅为建厂模式的1/3[7] - 特朗普可能叫停《通胀削减法案》,影响宁德时代技术授权模式[7] 腾讯被列入清单的意外性 - 腾讯过去四年未出现在美国"封禁中国公司"的公开讨论中[8] - 腾讯主业为游戏、社交、金融等消费者业务,与军工无直接关联[10] - 腾讯在美国业务以投资为主,集中在游戏领域[10] - 2017年后腾讯降低在美游戏投资力度,转向欧洲、日韩与澳新[10] 腾讯在美国的业务布局 - 腾讯是美国游戏公司Epic Games和Roit Games的主要投资者[10] - 腾讯是Reddit第二大股东[10] - 过去八年腾讯海外投资60多家游戏公司中,仅4家在美国[10] - 腾讯游戏海外收入占比约30%,美国市场对其全球化战略至关重要[10] 中美商业环境变化 - 2000年美国通过法案确认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11] - 2020年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提供审计底稿[11] - 2021年中国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大型平台海外上市需申报[11] - 当前中美商业合作难度增加,TikTok等案例显示环境变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