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日订单破6000万,背后是中国消费万亿增量空间
雷峰网· 2025-06-24 12:55
核心观点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其中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证明了大消费平台的市场潜力[2][5] - 阿里通过整合饿了么、飞猪等业务,从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旨在激活消费新增量[2][4][13]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500亿增长至2030年的2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13.1%[5][7] - 阿里通过"远场+近场"协同模式(淘宝供给+饿了么配送),实现"万能淘宝半小时达",重构零售生态[10][11] 业务整合与战略升级 - 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保持公司化管理但统一作战目标[2] - 淘宝闪购5月上线后,日订单量从2000万单飙升至6000万单,预计8月达8000万单[5] - 整合后消费者可一站式满足购物、旅行、餐饮需求,商家获跨场景流量与降本增效机会[15][16] 即时零售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482.8亿单,日均1.3亿单,淘宝闪购新增6000万单占比近半[6] - 非餐品类订单增长显著:全棉时代618期间成交月环比增200%,屈臣氏单日订单达5万单[10][15] - 即时零售用户72%为35岁以下年轻人,消费习惯从应急需求延伸至计划性商品[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推动实体门店转型,如全棉时代8公里内门店配送模式[10] - 远场电商(丰富供给)与近场电商(快速履约)边界模糊,多业态协同成竞争核心[11][12] - 阿里凭借最丰富的商品供给和即时配送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10][16] 消费者与商家影响 - 年轻消费者追求即时满足,推动3C数码、服饰等品类成为即时零售新增量[9][12] - 商家通过"线上领券+线下核销"模式激活客流,屈臣氏0配送费活动带动订单增长5倍[15][17] - 品牌可通过统一平台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准营销与数据共享[16]
独家丨王慧星正式晋升成为腾讯副总裁
雷峰网· 2025-06-24 12:55
腾讯高管晋升 - 王慧星晋升为腾讯副总裁,分管腾讯云多个部门包括云产品二部、云产品四部、云产品技术支持部、云技术运营服务部以及腾讯云安全,虚线分管云产品一部,直接向汤道生汇报 [2] - 王慧星2004年加入腾讯,早期参与QQ、QQ空间等社交平台后台技术架构设计,为腾讯社交霸主地位奠定基础 [2] - 王慧星全面负责腾讯云研发团队,从无到有建设云基础产品体系,优化产品性能,打造TDSQL、TRTC等业内领先产品 [2] 腾讯云发展 - 腾讯云在基础产品性能持续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形成专业高效的产研团队 [2] - 腾讯云已建立主要基础产品体系,并开发出多个业内领先产品如TDSQL和TRTC [2]
摩尔线程、沐曦完成上市辅导,国产AI芯片进入决赛阶段
雷峰网· 2025-06-24 08:51
国产AI芯片公司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电路近期完成上市辅导,预计半年内可上市 [2][3] - 壁仞科技和天数智芯优先考虑港股上市 [3] - 国内AI芯片公司上市竞赛进入决赛阶段,一级市场融资困难推动上市需求 [4] 公司估值与融资情况 - 摩尔线程估值约255亿元,天数智芯估值未达200亿元,其他两家估值超200亿元 [4] - 寒武纪市值达2371.15亿元(截至6月23日),峰值超3400亿元,远超待上市公司估值十倍以上 [5] - 一级市场投资人期待上市后十倍回报,例如150亿估值公司上市后市值或达1500亿 [6] 营收与技术挑战 - 国内AI芯片公司2024年收入介于几亿至十几亿元,均未盈利 [6] - 国产芯片性能与英伟达存在差距,软件生态不完善加剧落地难度 [6] - 兼容CUDA的国产芯片在落地中更具优势 [7] 制造与政策影响 - 美国限制导致先进工艺获取困难,成熟工艺尚未成功生产高性能AI芯片 [8] - 政策推动国产芯片替代,智算中心项目已提升国产芯片比例 [9] - 昆仑芯2023年营收处于行业头部,燧原科技收入表现良好但上市进展不明 [9]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行业共识认为并非所有AI芯片公司都能成功上市,未上市公司将面临融资与人才压力 [9] - 上市后公司将面临季度财报披露压力 [10]
算力产业情报大览:大厂算力项目验收存在「潜规则」;明星AI公司大量囤卡后卖卡回血;万卡集群项目「烂尾」;
雷峰网· 2025-06-24 08:51
大厂A算力项目验收潜规则 - 大厂A的H800项目验收周期因租赁方关系亲疏出现分化 关系密切的租赁方验收周期短 普通合作方则面临流程拖延 [1] - 验收延迟导致算力租赁方资金负担加重 以128台服务器项目为例 进度晚一个月将延迟1000万资金进账 [1] 互联网大厂算力租赁策略对比 - 大厂T沿用涨价前成本基准报价 导致订单流标 租赁企业承接后面临亏本风险 [2] - 大厂Z采购H20服务器报价130万元但附加RoCE组网需求 每台成本增加数万元 压缩合作方利润 [2] - 大厂A因AI需求迫切报价最具竞争力 但需把握算力紧缺窗口期争取议价权 [2]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算力并网技术要求》等7项技术意见征求意见稿 截止时间2025年7月6日 [3] - 算力网调度逻辑类似南水北调 但因智算中心建设方复杂且消纳方有限 集中调度难度更大 [4] 算力项目审批与落地现状 - 非节点地区大型集群申报存在"三不批":没客户、没IDC证书、绿电不达80% 南方区域申请难度尤其高 [5] - 有明确订单且能带来地方价值的项目仍可通过必要性论证建设 如北京某大厂大同项目 [5] 人工智能企业算力动态 - 上海某AI"四小龙"企业储备超5万张GPU 总算力达20000PetaFLOPS 但传出出售算力硬件消息 [6][7] 阿里东莞凤岗智算项目困境 - 某厂为拿下阿里万卡集群订单收尽市面H800芯片 但因集群搭建公司能力不足导致项目"烂尾" [8] 英伟达芯片市场行情 - H20禁售后价格曾剧烈波动 现趋稳 市场更青睐H200因性能更高且项目申报流程适配 [9] 算力项目包销乱象 - 中部某航空产业园算力项目宣称有包销方 但算力资源仍在市场流通 显示包销协议可能出问题 [11] 互联网大厂智算中心投资 - 某互联网大厂在江苏投资超100亿建设H100/H20推理智算中心 头部大厂普遍增加算力投资 [12] 智算中心补贴机制 - 算力券补贴达20%-40% 如每台每月10万客户仅付6万 绿电指标常被消纳方计入报价压低租金 [15]
字节大模型高管被开除,牵涉未申报关系,扣罚全部年终奖;阿里大调整!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小米雷军:没有计划造油车
雷峰网· 2025-06-24 00:31
阿里业务整合 - 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管理,标志着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4] - 整合后即时零售领域将加强协同,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全面打通资源,构建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4] - 中国电商事业群成立于2023年11月,涵盖淘宝天猫、国际数字商业及1688等全产业链业务[4] 字节跳动人事变动 - 字节Seed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因未申报与HRBP的亲密关系被辞退,扣除全部年终奖,涉及数亿期权损失[6] - 乔木年薪超1000万元,11年累计收入保守估计超5亿元,期权价值从5美元/股涨至189美元/股[6][7] 机器人及具身智能融资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4亿元,估值达十亿美元,2025年预计收入数亿元[7][8] - 宁德时代战略投资银河通用,双方将在场景落地和电池业务协同[9] - 哈啰Robotaxi业务获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等超30亿元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专注L4自动驾驶研发[17] 车企动态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注册资本60.9亿元,业务范围不变,实际控制人未调整[9][10] - 小米首款SUV YU7将于6月26日发布,标配激光雷达和800V快充,目标挑战Model Y销量[10][12] - 雷军强调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注重驾驶体验而非"彩电冰箱大沙发"配置[18] 自动驾驶与科技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焕新Model Y实现无人驾驶,单程收费4.2美元[24] - 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2025年Q1收入7244万元,Robotaxi占比提升至22.3%[16] - 华为Mate XT 2三折叠手机测试低轨卫星互联网功能,依托"千帆星座"实现无信号上网[19] 国际半导体与硬件 - Wolfspeed申请破产重组,65亿美元债务削减70%,股东权益或归零[29] - iPhone 17 Pro首次采用均热板散热系统,搭载A19 Pro芯片和12GB内存[26] - OpenAI因商标纠纷撤下io公司收购宣传视频,但交易正常推进[28] 其他行业动态 - 京东在宿迁总投资超200亿元,建设客服中心、物流基地及互联网医院等项目[15] - 得力文具推出首款家用充电桩,售价979元起,支持主流新能源车型[22]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建议大学生关注前沿科技,参与开源项目以成为顶尖人才[14]
盘古大模型加持,润医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再获双料冠军
雷峰网· 2025-06-23 11:11
盘古大模型与润医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 - 盘古大模型作为通用AI底座与润医医疗大模型结合,树立了AI+医疗行业新标杆 [1] - 润医医疗大模型基于盘古L0层,使用千亿级医学文献、指南及千万量级医疗档案训练,显著提升医学知识储备与专业表达能力 [8] - 提出多智能体医学数据合成工作流自演进技术,通过生成/反思智能体优化数据质量,实现高阶认知技能如推理、诊断的突破 [9] MedBench评测表现 - 润医医疗大模型在2025年6月MedBench评测中双榜登顶:专业榜单综合得分96.4分,自测榜单93.2分 [3][4] - 专业榜单细分能力:医学知识问答87.7分、复杂医学推理84.8分、医学语言理解122.4分、医疗安全伦理98.7分 [2][4] - 自测榜单细分能力:医学知识问答91.2分、医学语言生成85.1分、医学语言理解123.1分、医疗安全伦理106.6分 [3][4] 行业影响与认可 - 在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CEO张平安高度评价润医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引用MedBench结果肯定其行业领先地位 [7] - MedBench作为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平台,已累计评测全球百余个模型,覆盖五大核心能力维度 [7] - 盘古医疗垂域模型被定位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引擎,将推动服务质量、效率与可及性变革 [10] 技术方法论创新 - 数据合成工作流自演进技术通过记忆模块保存优化路径,实现持续迭代,生成逻辑清晰的高质量训练数据 [9] - 技术突破使模型具备诊断、表达等认知技能,成为懂医学、会思考的垂域专家级模型 [9] - 昇腾体系支撑大模型高效运行,相关技术如"数字化风洞"、算芯合一设计细节被同步披露 [12][14]
理解百度地图,就能理解百度这二十年的所有选择
雷峰网· 2025-06-23 11:11
百度地图发展历程 - 2005年因8%搜索请求与地图相关而推出"地图快速入口",初期基于Mapbar API加壳[7][8] - 2008年启动全栈自研,2009年发布新版后日活迅速突破千万[8][9] - 2013年收购长地万方获取甲级测绘资质,购置百台采集车构建数据能力[11][12] - 2016年与四维图新终止合作,双方陷入多年数据侵权诉讼[12][13] - 历经六任负责人更迭,目前活跃用户达5亿,成为百度最长寿产品[2][4] 技术演进与创新 - 2012年补足街景服务,影像数据后续用于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验证[16] - 实时路况功能首创动态打断算法,城市复杂路段计算精度达5%误差[34] - 国际化战略采用HERE数据,华为海外机型禁用谷歌后装机量激增[36] - V20版本实现全球首个"手车一体"架构,车道级导航覆盖95%城市道路[60] - AI技术应用包括语音交互、个性化语音包及文心一言自然语言问答[35][50][60] 战略转型与竞争 - 2012年升级为LBS事业部,通过整合团购、打车、订票等强推O2O生态[19][20] - 2013年导航免费策略迫使高德退市,短期市场份额达70%[27] - O2O功能使用率不足5%,APP臃肿导致用户流失,2015年LBS事业部裁撤[28][29] - 高德专注导航体验反超,阿里生态数据协同构建竞争优势[42][43] - 2018年转入AI技术平台体系,不再承担营收压力转为基础设施[47][48] 商业化困境 - 年收入仅数亿却亏损超十亿,手机预装费年支出上亿元[42] - 缺失账号体系导致交易闭环断裂,酒店预订需跳转携程完成[44][45] - 数据采集依赖众包和OCR识别,年投入数千万成本高昂[43] - 车道级导航植入功能饮料广告暴露变现焦虑[4][61] 自动驾驶布局 - 2013年顾维灏接触宝马启动高精地图研发,2016年成立L3事业部[53] - 同时布局L3渐进式和L4革命性路线,L3部门曾达500人规模[54][55] - 高精地图首单落地蔚来,年费数百元/车但技术路线快速迭代[55][56] - 2022年手机地图并入IDG,形成手车图+高精图+车机图三线整合[56][59] - 当前战略重心转向L4自动驾驶,地图团队转型数据服务角色[61] 团队与文化 - 初创团队包括顾维灏、谢建家等,多人后续成为行业领军人物[9][14] - O2O时期汇聚昌敬、陆文勇等未来创业者,形成精英协作氛围[26] - 作战室文化源自节假日全员值守,日处理300亿次API请求[38][39] - 李东旻时期实行战功晋升制,三年无休导致神经衰弱[38][39]
罗永浩自曝曾被余承东粗暴挖人,梁文锋问为啥非做科技,靠嘴吃饭能力全国顶尖;拼多多或进军即时零售赛道;广汽三大自主品牌将推赛马机制
雷峰网· 2025-06-23 00:23
罗永浩AR与AI创业动态 - 罗永浩自曝投入大量资金研发AR眼镜,但10年内商业化可能性低[4] - AR项目转向AI软硬件结合方案,因软件工程灾难延迟发布[4] - 计划2-3个月内推出纯软件产品[4] - 余承东曾试图高调挖角锤子科技核心团队[4]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质疑其科技创业选择,建议发挥口才优势[5] 互联网公司高管变动与反腐 - 饿了么前CEO韩鎏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警方,涉及供应链利益输送[8] - 唯品会营销副总裁冯佳路因贪腐问题被调查,公司强调零容忍[10] - 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加入千里科技任联席总裁[21] - 大疆两名高管离职,包括研发负责人丘华良和图传团队负责人龚明[24][25] - 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离职,由谢之涵接任[18][19]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澄清与"车圈恒大"无关,2024年资产负债率47.6%[11] - 广汽推行自主品牌赛马机制,资源倾斜重点领域[12] - 理想MEGA自燃事件争议:车内发现打火机残骸[22] - 欧拉汽车任命吕文斌为品牌总经理,将进行品牌升级[20] - 沃尔沃中国被曝裁员50%,因电动化转型失败等因素[29][30] 科技新品与业务拓展 - 大疆首款扫拖机器人预计本月发布,研发历时4年[17] - 拼多多或进军即时零售,计划8月上线配送服务[9] -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两天收到5万家酒店入驻申请[32] - 鸿蒙智行充电网络覆盖278城,5月交付新车44454辆[33] - 特斯拉中国产Model Y运抵印度,7月开设展厅[38] 国际科技公司动态 - 英特尔将营销职能外包埃森哲并裁员,转向AI驱动[35] - 马斯克宣布Grok 4将重写人类知识库,修正错误信息[35][36] - 苹果因Siri功能演示不实遭股东起诉,股价曾单周跌13%[39] - 特斯拉前AI主管警告自动驾驶技术仍未成熟[41][42] - Chrome在Windows上无法打开,因与微软家庭安全功能冲突[45][46]
北大卢宗青:现阶段世界模型和 VLA 都不触及本质|具身先锋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6-20 11:54
核心观点 - 互联网视频数据是唯一可以规模化(scalable)的具身智能发展路径,通过标注人类动作数据训练模型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1][6][25] - 当前多模态模型缺乏与世界物理交互的能力,需通过海量人类运动视频数据建立动作与世界的关联[2][19][29] - 公司技术路线与主流VLA/世界模型方案存在本质差异,坚持从人类行为数据预训练构建统一解决方案[5][55][56] 技术路线 - **数据采集**:已标注1500万条互联网视频中人类关节动作数据,聚焦全身运动控制与第一人称手部操作[6][28][34] - **模型架构**:基于语言模型backbone加入多模态信息,未来可能探索纯视频预训练模型[42][55] - **训练方法**:通过人类动作先验知识缩小状态-动作空间搜索范围,避免强化学习的无效遍历[29][30] - **硬件适配**:专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形态,可向下兼容夹爪/轮式机器人[31][33] 行业竞争分析 - **主流方案缺陷**: - 遥操作/真机数据采集成本高且难以复用[33] - 自动驾驶系世界模型仅适用于建图导航,无法预测物理交互结果[45][48] - VLA方案在gripper形态有效但未触及人形机器人本质问题[53][57] - **差异化优势**: - 数据规模领先(1500万vs竞品数百条)[28] - 动作级标注精度(20+关节自由度vs物体轨迹分析)[25] - 预训练范式创新(action数据前置学习vs VLM+action head)[55] 公司发展 - **融资情况**:获联想之星/星连资本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9] - **团队规模**:5名全职+20名实习生,核心成员具备多年模型研究经验[76][78] - **产品规划**: - 第一代模型Being-M0定位验证性产品[73] - 运动控制模型将率先scale up至1.0版本[74] - 第二代模型Beyond系列代表全球领先水平[70] - **商业化节奏**: - 2-3年实现技术规模化[81] - 短期无商业化压力,保持非营利研究属性[64][65] - 长期目标2C通用机器人[83] 行业趋势判断 - 具身智能发展受限于视频数据贫乏,需突破语言模型依赖文字富矿的路径依赖[9][35] - 当前投资环境存在"非共识投资"与"确定性偏好"的矛盾,但机器人硬件进步带来信心[66] - 全球竞争格局下,技术路线终局思维比短期商业化更重要[67]
独家丨魏牌今年第三季度发布旗舰SUV,搭载元戎VLA大模型
雷峰网· 2025-06-20 11:54
魏牌新高端SUV车型 - 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魏牌将于三季度推出一款旗舰SUV,对标理想L9 [2] - 新车将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基于英伟达Thor-U芯片开发 [2] - 基于长城汽车新一代平台打造,定位豪华车 [3] - 动力系统采用2.0T发动机与双电机插混,支持800V架构,纯电续航超400公里,支持6C倍率充电(5分钟充电续航200公里) [3] - 采用"2+2+2"6座布局,瞄准家庭用户,零百加速4.4秒 [3] - 内部目标希望复制理想L9"上市即大卖"的成功模式 [3] 长城汽车与元戎启行的合作 - 因内部孵化的毫末智行无法量产城市NOA方案,长城引入元戎启行作为智驾供应商 [4] - 2024年3月元戎启行成为供应商,8月首款搭载车型魏牌蓝山上市 [4] - 合作延伸至资本层面:2024年11月长城独家领投元戎启行C1轮1亿美元融资 [4] - 现有方案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已搭载于魏牌蓝山/高山等车型 [4] - 新SUV将采用基于Thor-U芯片的VLA模型,具备空间语义理解等四项核心功能 [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VLA模型可弥补端到端模型短板,能理解特殊车道规则并实现拟人化操作(如语音控制"再往前开一点") [5] - 年内将有五款新车型搭载VLA模型方案 [5] - 长城同时引入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为哈弗/欧拉等平价车型开发智驾方案 [5] 行业竞争格局 - 魏牌新SUV直接对标理想L系列 [4] - 产品定位试图平衡"舒适实用"与"性能动力"双重需求 [5]